学完古文观止是不是够应付考试里的文言文
如果这样,从小啃它倒也简单,不用操心其它教辅。古文观止够吗?或者再学王力的古代汉语?本帖最后由 灿祥07 于 2020-4-5 17:53 编辑
感觉隔过了很多东西,直接就高中的东西了.从沪江80篇还是100篇小古文看起,梅子老师的..还有注重读,从小古文开始.还有诗词...文学积累.虽然没有分级读物,但还是尽量要可理解性输入吧.死记硬背不太好.初中学而思王帆古文讲的也不错.窦神的文学拓展不错...每天坚持读,反复读,积累语感,不强求背诵,但很多东西是熟读成诵.一步步积累来的,一口吃不成胖子...还有就是有批判性思维,就是孟子孔子,也是两年多年前的,有很多思维也是有问题的...
套用学习英语的方法,就是要习得古文了.这是最好的方法.
你的日志里也回复了,复制过来.也有小古文的书,也有初中必背....的书.
嗯,怎么说呢,我从小就喜欢各种古文,因为我把它们当做故事书看,背着父母找来看。因为看得多,自然而然就知道很多字的意思。喜欢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觉得《古文观止》的趣味性不够,给小孩子启蒙,你肯定得找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开始吧,不要太着急了啊,兴趣培养了,你后面拦都拦不住~~~ 能有多难呢?有人拉丁文都学下来了。 呵呵 学习哪有一劳永逸的事儿,如果孩子通过一本书就能融会贯通,也还要学习一些考试技巧 继续学习 感觉能精读古文观止,应该应付高考文言文没有问题,就是这个精读的度非常值得研究,读这个书一定要配备古语词典,要真正掌握每个字的多种意思,而不是只了解这本书的故事内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感谢分享资源 感谢分享资源
0
继续学习 日积月累,难的也就不难了. 主要路径明确,不被各种哥啊叔啊指使。 谢谢分享!!!! 我觉得古文观止只是一个指标,并不是达到指标的途径。论难度那是够了。 durriya 发表于 2020-4-1 12:28
嗯,怎么说呢,我从小就喜欢各种古文,因为我把它们当做故事书看,背着父母找来看。因为看得多,自然而然就 ...
还真的是,坚持到一定程度,任务也变成兴趣了,具备一定知识储备,才能体味到成就感,进而更有兴趣了呢 For proof:
https://www.ebama.net/home.php?mod=space&uid=2048&do=blog&classid=1706&view=me
https://www.ebama.net/home.php?mod=space&uid=2048&do=blog&classid=1177&view=me 感谢分享好资源 《儒林外史》里,因中举而癫狂的范进,竟不知刘基是何人,也不知道历史上竟有苏轼其人,估计是不读《古文观止》的,不过人家还是中了。你看,《古文观止》帮不了科举,如何帮得了高考。 古文观止有点难吧
习得古文+1 如果能把《古文观止》背诵下来,应付考试够了。
问题是很难背呀 从善如流,开始学习小古文。 感谢分享 re 感谢分享资源 Bump. 曹三省 发表于 2020-4-1 22:36
《儒林外史》里,因中举而癫狂的范进,竟不知刘基是何人,也不知道历史上竟有苏轼其人,估计是不读《古文观 ...
《古文观止》清朝由教书先生汇编而成,范进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
本帖最后由 曹三省 于 2020-6-18 11:47 编辑
neil2000 发表于 2020-6-18 08:48
《古文观止》清朝由教书先生汇编而成,范进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
古文观止康熙年编,儒林外史乾隆年著,万历年的范进是穿越了,翻读了古文观止,如获至宝,从头到尾背个滚管烂熟,老先生果然就高中了。
本帖最后由 neil2000 于 2020-6-20 11:27 编辑
古文观止可以查一下百度,有人推荐必背的篇目。大约50篇左右
古文观止初中必读篇目五十篇
1周郑交质2宫之奇谏假道3齐桓下拜受胙4子鱼论战5寺人披见文公
6介之推不言禄7、王孙满对楚子8、祁奚请免叔向9、子产论政宽猛10、里革断罟匡君11敬姜论劳逸12、叔向贺贫13、王孙圉论楚宝14、晋献文子成室15、颜斶说齐王16赵威后问齐使17、唐雎说信陵君18、宋玉对楚王问19、项羽本纪赞20、秦楚之际月表21、孔子世家赞22、高帝求贤诏23、武帝求茂才异等诏24、司马相如上书谏猎25、光武帝临淄劳耿弇26、诫兄子严敦书
27、归去来兮辞28、谏太宗十思疏29、杂说一30、与陈给事书
31、应科目时与人书32、送董邵南游河北序33、捕蛇者说
34、钴鉧潭西小丘记35、小石城山记36、书洛阳名园记后37、严先生祠堂记38、谏院题名记39、义田记40、五代史伶官传序
41、秋声赋42、喜雨亭记43、凌虚台记44、前赤壁赋45、后赤壁赋46、方山子传47、黄州快哉亭记48、读孟尝君传49、游褒禅山记50、尊经阁记
周文: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召公谏厉王止谤。
秦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李斯谏逐客书。
汉文:屈原列传、报任安书。贾谊过秦论(上)、诸葛亮前出师表。
六朝唐文: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陋室铭、阿房宫赋、原毁。
唐文:师说、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
唐宋文: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愚溪诗序、岳阳楼记。
宋文: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石钟山记、赤壁赋(前后)、六国论、上枢密韩太尉书、游褒禅山记。
明文:卖柑者言、五人墓碑记。
以上39篇
某研究文章扣除以上后的8篇:
陶淵明《归去来兮辞》,李华《吊古战场文》, 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欧阳修《秋声赋》,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袁宏道《徐文长传》
某百度推荐11:
范雎说秦王 唐雎说信陵君 卜居北山移文春夜宴桃李园序
再有就是曹植的《洛神赋》 陶潜的《闲情赋》 荀子的《劝学篇》
庄子的《逍遥游》(这一定要背啊!!!)《齐物论》 忘了是谁的《三都赋》
以上合计48篇,以后具体背的时候,在识别出那些时候名篇吧。
按三选一标准,最终背诵个70篇就可
可以从后往前读,按137方法,每天读3-7遍,每7天一个周期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