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pyy55 于 2011-10-17 19:10 编辑

给孩子立规矩

在教育先进国家,人道地对待儿童开始于一百年前,在兴起爱和自由后,又经历了一个
矫枉过正的过程.

   因为他们走在前面,后来当发现一批孩子被父母们用成人理解的爱和自由对待得出了问
题时,便开始反思——孩子需要的“爱”及“自由”与我们成人所理解的是不是同一个?于
是便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后来发现,实际上孩子是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行为规则约束的,因为这种没有规则的胡
闹并不能使他们愉悦。

    显然,我这样的话题,与大家目前认为的“爱与自由”格格不入,所以让人迷惑。在我
办“儿童之家”的早期,我是按照成人理想的方式去给孩子们爱与自由的——老师完全与孩
子平等,一切都用商量的口吻;孩子不愿做的事情一点都不能要求;孩子有了严重的不良行
为,老师平和、微笑着说“不可以”;

    后来发展到,老师尊重孩子、而孩子不尊重老师……这时如果有一个行为被扭曲的孩子
出现,他与老师进行权力斗争时就会完全控制其他的孩子,于是,他就成了权威;而他的身
上带着已经发生了歧变的、令人恐惧的、罪恶的行为,由于以前被压抑,使它具有了强大的
力量,这股力量一下子控制了所有的孩子,连最温柔、最文静的孩子都跟着他一起做一些非
常残忍的事情;这时,孩子们都失去了个人的性情,被挟裹在这股力量之中了。
  
    现在,“儿童之家”22个孩子中,有5个有自然的破坏性行为,在他们把这里看成自己
的家之后,我们就要对他们实行规则约束了。

    这些规则是:

    一、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
       大孩子不能强制小孩子;
       要学会尊重、宽容有问题的孩子,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
       在任何地方不可以搞破坏,包括教具等学校财产、同学的物品、家里的物品等;
       不可以打人、骂人、推人、抠人;
       不可以在楼梯上拥挤;
       纸屑不可以扔在地上;
       不可以用手指挖鼻孔。等等。

    二、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自己有权支配。

    三、从哪里拿的东西用过之后要归位。

    四、对公有的物品,谁先拿到的谁先使用。

    五、不可打扰别人,包括公共场所;高声说话就是打扰别人;在工作时间,不可以踩别
人的工作毯;不可以破坏别人工作,但可以在保持沉默的前提下在旁边观看。

    六、伤害了他人要道歉,老师做错事也要道歉。

    成熟的教育建立在对每个孩子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把握之上,在操作上,技巧性很高。


八版
1674 查看 26 收藏帖子 (6)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fengxuemei

    楼主 2011-10-17 18:56:13 使用道具

    所谓PSST,是指在解决儿童品行障碍的问题时所使用的认知问题与解决技能的训练,识
    别儿童在社交情景中的认知缺陷和扭曲,提供指令,练习和反馈,还教他们新的处理社交情
    景的办法。儿童学会评估情景,改变他对其他孩子动机的归因,对别人的感受更加敏感一
    些,从而能找到灵活的更恰当的解决办法。

          例:认知问题——解决步骤

        问题情景:杰森,一个你们班的同学,拿了你的游戏机,你想把它拿回来,你会怎样
    做?

        步骤1:我想做什么?

        我想从杰森那里拿回我的游戏机。

        步骤2:我必须想想所有的可能性。

        我可以通过打他抢回来,叫他还给我或告诉我的老师。

        步骤3:我最好考虑各种可能性。

        如果打他,我可能会惹上麻烦;如果叫他还给我,他可能会还。

        步骤4:我必须作出选择。

        我试试跟他说,如果行不通,那就告诉老师。

        步骤5:我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我作了正确的选择,不会惹上麻烦,如果杰森把游戏机还给我,我们依然是好朋友。如
    不还,我会在告诉老师之前再作努力。我做得很好!


  • fengxuemei

    楼主 2011-10-17 18:56:32 使用道具

    我们说,给孩子自由,并非意味着撒手不管。我们要对孩子的安全负责任、要让孩子学会对
    自己的安全负责任,就要规划出自由的界限。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生活在群体之中,
    是社会的一员,我们的孩子必须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和其他人和平相处。因而我们做父母
    的,也要给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

    立什么规矩、怎样立规矩,是很多家长比较头疼的事情。在讲规矩之前,我们要分清这样两
    个概念:“需要”(needs) 和“索求”(wants) 或者“冲动” (impulse) 。孩子的需要是
    必须满足的,孩子的索求和冲动却是应当适可而止、有限度有规矩的。

    什么是孩子的需要?很简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需要父母经常和自己在一起,需
    要和父母进行情感交流,需要拥抱、需要爱抚。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尊重,需要独立,需要按
    照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压抑地自然成长。

    孩子会有什么样的索求和冲动?买玩具、吃零食、看电视、不睡觉、弄乱物品、攻击他人、
    强抢玩具,等等。

    有些时候,孩子会通过索求来表达他对爱的需要,这就要求家长具备一定的智慧,来分辨什
    么是必须满足的需要,什么是应该规范甚至拒绝的索求。

    父母要时刻注意分辨孩子要爱的信号并且一定马上满足。一般来说,物质上贪得无厌的孩子
    都是因为精神和情感方面有缺失(这条原则也适用于成年人)。反过来说,精神上得到满足
    的孩子,就不会在物质方面有过多的索求。

    比如,吃手是婴儿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家长应该在注意卫生的前提下,让孩子尽情地吃个
    够,而不应该限制或者“更正”。但是如果一岁半以后的孩子还吃手(或者以前没有吃手的
    习惯、突然开始吃手),就可能是焦虑的表现了。父母要做的,不是从嘴边扒开孩子的手,
    也不是训斥,而是检视一下孩子的生活,看看是否有给他焦虑的因素。一旦排除这些因素,
    孩子会自动停止吃手的。
  • fengxuemei

    楼主 2011-10-17 18:57:14 使用道具

    关于给孩子立规矩,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 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
    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他遵守,反而会让他糊涂。

    * 立规矩,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
    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他一时不能够完全领
    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他的态度,却会让他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

    * 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
    们家的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 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
    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
    从。

    * 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家长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
    规律进食,家长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家长自己
    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 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
    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
    矩。人类的天性本如此: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向往,越要拼命去争取。孩子也一样,你不
    让他做的事情,他非要做,那你不妨让他做一次。目的达到了,兴趣也自然消失了,他会觉
    得没多大意思。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从数学角度
    来看,一次不足以称为习惯;习惯是多次积累的后果)。

    * 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Sam三岁后的那个夏天,有一
    阵子他要求每天吃两次冰激凌。我对他说冷饮吃多了会不舒服,他不理解。我就依着他每天
    吃两次,一个星期过后,他开始咳嗽、流鼻涕,还吐了两次清水,说他“难受、不舒服”。
    我告诉他这就是冷饮吃多了的后果。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要求过一天两次冷饮,而是主动
    约束自己,只吃一次。

    * 有些事情,规劝不管用,就换一种办法,不一定正面要求。比如Sam爱吃肉,不爱吃青
    菜。我们劝他吃青菜,告诉他吃青菜的好处,他就是咽不下去,我们也不要求他一定吃。经
    常做一些带馅儿的食品,比如包子、饺子、馅饼等,以此种方式让Sam进食青菜。每顿饭的
    青菜,我们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让他看着眼馋。有时他会主动要求吃一些,还对我们讲道
    理:“吃了这个菜,我就身体好,不得病。”

    * 有些我们看着不恰当的行为,比如,说“狠”话(“我要拿枪把他打死!”)、咬人打
    人,更正无数次也不见效,甚至发脾气、惩罚孩子都没有用,就干脆“冷处理”好了,多给
    别人道歉,少对孩子做过激反应。这些行为是阶段性的,孩子在试探自己的力量。过激的反
    应倒会强化他的印象,感到自己有能力激怒他人,就更不愿意放弃了。耐心等一段时间,他
    看着观众反应不强烈,也就索然寡味,不再“表演”了。

    * 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
    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到在他看来,向你身上泼水、把东西弄的稀哩哗啦什么
    的,是非常好玩儿的事情。(他小时候你用哗啷棒逗他,怎么大了反倒不允许他摇晃东西弄
    出响动?)这样你就不会恼火,而是和缓地告诉他,“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但是我不喜
    欢你这样做,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

    * 不要因为成年人之间的“面子”问题,给孩子树立自相矛盾、难以理喻的规矩。这一点尤
    其体现在带孩子出去玩儿,大人们往往顾及了“面子”,却把孩子弄糊涂了:为什么别人抢
    走自己的玩具,自己要抢回来时,大人一边拦着一边说“让这位弟弟/妹妹玩儿会儿,别这
    么小气”,而当自己抢走别人玩具时,大人却强行夺走,说不许抢?

    * 我们给Sam立了那么多规矩,他能够每天每次每一条都完全地遵守吗?当然不可能!甚至
    说了N次不可以做的事情,他还会做。这不是他不明白道理,也不是他忘了,而是他还小,
    自我控制能力没有那么强。兴致所在,他控制不住自己。体谅了这一点,我们就会耐心地对
    他讲N+1次,“不可以…”不要怕麻烦,重复、重复、再重复,也是儿童学习的必然过程。

    * 记住,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成年人),不要时时处处紧绷着阶级
    斗争的弦,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什么差池。大的规矩有了,小处不妨宽松一些。苛
    求完美只会把你变成碎嘴婆子,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让孩子心烦意乱,你说什么他都听不
    进去。你对他的规范越精简,起的作用越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慎用惩罚手段。打孩子是万万要不得的,暴力会摧毁孩子的
    自尊,在孩子的心里埋下恐惧、愤怒和仇恨的种子,也在教导孩子一切问题都可以运用暴力
    来解决。其他的惩罚手段也不可多用,尤其要注意,行为和惩罚之间一定要有通顺的逻辑关
    系,比如,“你要是把弓箭对着别人发射,我就必须没收它,不让你玩儿,以免你伤害别
    人。”做出这样的承诺之后,一定要履行诺言,而不是威胁了又威胁,雷声大雨点小,让孩
    子觉得你只是在吓唬他,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把你当回事了。曾经有几次,Sam闹着在吃晚饭
    之前吃甜食,我对他说,如果他现在吃甜食,就没有晚饭吃。他马上不吭声了,因为他知
    道,妈妈绝对说话算数,为了一口甜食而损失晚饭,实在不划算。




  • 晨晨妈妈

    2011-10-17 18:59:16 使用道具

    好文章!说得很有道理!
  • xiangmuerbu

    2011-10-17 19:12:40 使用道具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 lamboal

    2011-10-17 19:20:02 使用道具

    孩子确实是要订规则的,定了规则就能约束孩子的行为了。
  • xiaobao99

    2011-10-17 19:29:04 使用道具


    看来我要努力学习了
  • bluelilac

    2011-10-17 19:43:16 使用道具

    先mark了再说
  • bluelilac

    2011-10-17 19:44:56 使用道具

    写得很不错
  • graciebaby

    2011-10-17 19:47:43 使用道具

    好文章,仔细拜读
  • 简瞳

    2011-10-17 19:49:04 使用道具

    很不错,可以借鉴
  • aneyshine

    2011-10-17 20:11:40 使用道具

    深有感触,学习了。
  • 我行我法

    2011-10-17 20:38:35 使用道具

    非常赞同,现在很多人一提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就好象什么都不要管了,这样是很偏颇的,事实上就算是成年了,也至少有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孩子有些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时候,需要大人来帮助孩子设定自由的界限。
  • carolyn

    2011-10-17 20:46:02 使用道具

    写得很好,要好好学习
  • BessieCheng

    2011-10-17 20:48:58 使用道具

    很多条现在就能用上,写得真好~
  • 苏芯

    2011-10-17 20:53:37 使用道具

    说的很好的,
  • fishnie

    2011-10-17 20:55:59 使用道具

    进来学习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先立规矩,规矩在前,执行起来就容易多了
  • ljm20040523

    2011-10-17 21:15:23 使用道具

    学习中,也要好好回去想想
  • 昕昕妈咪

    2011-10-17 22:22:04 使用道具

    刚才一朋友推荐就跟过来学习一下.
  • xcqlucky

    2011-10-17 22:41:16 使用道具

    建议看看中央台播放的保姆119的视频教程。
  • canele

    2011-10-17 22:56:39 使用道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爱与自由也是建立在规矩的基础上的,爱孩子也要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爱,怎么爱别人
  • 地平线

    2011-10-17 23:02:37 使用道具

    后面的是小巫书里面的内容,
    不过看前面有一点像是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
    她们两的书我都很喜欢,很值得看,特别是4岁左右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看,看了多少还是能受益一点的
    起码看了她的书,让我从心里尊重我的孩子,孩子的意愿得到满意,再立规矩
  • 牛牛爸爸

    2011-10-18 21:54:17 使用道具

    的确很重要,但是执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尤其像我们这种,有老人帮忙带的,很多时候无法执行,你说了老人不听。
  • play

    2011-10-19 16:30:13 使用道具

    学习了,谢谢分享
  • eilleen7698

    2011-10-19 17:21:47 使用道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什么事事先说好尺寸,就可以丁是丁,卯是卯地执行了。
  • willowbb

    2011-10-19 18:02:14 使用道具

    很好的文章。尽量能运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