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儿的教育费,抵御通胀吧
今天新浪头版,央行超发43万亿的新闻(其实早已经不是新闻了哈),终于触疼了我的神经.“央行加息其实来的太晚了,货币超发已经那么严重,早就应该实施收紧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这样告诉记者:“我们看到包括绿豆、姜、蒜、辣椒在内的农副产品轮番上涨其实都是央行货币超发的结果,多余的钱在市场中乱窜,多年累计起来的过量货币已经给中国经济实体带来了巨大的通胀风险。”
于是我最后点钱也投入了指数基金.
我不是说要大家都买股票、基金、其实买黄金也很好,如果没有新政,买房子也很好。
为了娃儿的教育储蓄不缩水,大家想办法抵御通货膨胀吧。
如何抵制通胀啊?一点头绪都没有。。。 答上面的网友,抵御通胀,就是少持有现金,多持有实物,包括房产!
如果利率不上升,可以借贷。你今天借了100万,但是你还的120万(假设有20万的利息),很可能根本不值100万了,明白吗?
我特想弄一油库,存点石油什么的,唉! 国家的政策,老百姓有啥法啊
我一直信奉的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可是,房子已经都这个价了?股票买了一年被套,刚刚才解套,保值真难啊! 这个我一直一头雾水 不同阶段的策略是不同的哦.
如果在过热阶段,大宗商品和股票是好于现金的.
如果在滞胀阶段,现金好于债券好于大宗商品好于股票.
问题是我对于目前处于过热还是滞胀我实在搞不清楚.
要照我说,我们处于滞胀阶段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未见经济发展,但见物价上涨。
不过,我说话不算数啊,市场怎么看?
而且,10月底这拨行情到底是什么驱动的?
物价上涨是因为调控房产,让房价无法继续吸收通胀导致的?
股价上涨是因为以前集中于房市的资金被挤出?
还是因为真的经济状况好转?GDP的上涨?
比较晕啊!
只能反复研究历史,然而历史不会简单重复。
有人说要摸时代的脉搏,唉,我连人的脉搏还摸不太好...
这个问题确实很头痛,须知投资市场没有绝对安全的事,但存在银行内更危险,我的建议投资ETF基金,买了就不要卖。 我天天考虑这个事情, 眼睁睁的看到钱缩水,曾经企图买金条,被家人否定, 什么ETF基金? 回复 mj523 的帖子
etf是一种指数性基金,完全复制指数,属于被动型基金,所以管理费和交易费均很低,按照国外的经验长期看能胜过70%的主动型基金。 回复 mj523 的帖子
金条我不推荐,主要这东西长期看不能保值,如果80、90年代这东西一直在跌价,而同期通货膨胀很厉害,另外无利息收入。最佳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是房产,但以后可能要征房产税,这样的话保值功能要减低。 我这阶段也正想着买点指数基金,但又拿不定主意. 回复 mj523 的帖子
按照美联署的说法,现在的宽松货币政策就是惩罚将现金保留在手中的人,今年我手中的现金基本已经打光了,顺应大潮流啊。
投基金时股票市场点位太高会造成亏损,再说现在很多人只要基金就买,当成买新股,不知道基金经理历史能力,完全不懂基金。 国人没有太多的投资渠道,唉。。。。 现在A股是震荡上行,所以现在买指数基金还是可以的。杯具的是,我07年6千多点时买的指数基金,现在还没有恢复到本金的70%。
国家的政策,老百姓有啥法啊
看来我家是顺应潮流的,没有现金。老公说的,现金放银行亏死。不过在股市里坐过山车也会影响我心情的,我的解决方法就是不去看行情,呵呵。理财是老公的事,听他说起,千万不要买开放式基金,可以买封闭式基金。 不知道怎么做啊!没啥头绪! 我不管 也不懂 我老公正在试着炒股 投的不多 练练手 基金我就买的到现在还没有回本。 学习理财。 向各位汇报,2010年至2012年底一直在股基和债基、理财产品中转换。每年盈利10%左右。
2013年1月,购房一套,现金全部作了首付。
目前的散碎银两在理财产品,到期打算出来买债基。 都没有研究啊! 如何抵制通胀啊? 哎,买不起房子呀 我一直在实物投资,觉得数字泡沫太大,不过我们家还有定存和老婆的黄金投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