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璐菜菜子 发表于 2011-11-6 20:04:25

“食育”之道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方面我们要向动物学习,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应该改成体德智全面提升;世上没有偷懒的父母,只有粗心的家长;食育之道,就是孩子身体和精神的自然喂养之道, 顺着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孩子才能和你共享成功。
   •再有营养的食物也不要逼着孩子吃;
    •饭桌上数落孩子一次,孩子的安全感就少五分
    •让他做一个认真又有效率的“懒小孩”
    •把好吃的菜都给孩子,就是在无意中培养他的自私
    •懂得在吃饭时,关心身边人的孩子,长大后情商高,比别的孩子更早成功
    •在作业多的时候,用绿豆小米粥来熨帖孩子的身心
    •永远别做中途打断孩子的蠢事
    •成就感从做零食开始
孩子的身体和精神都不能挨饿——“食育”之道    现在更多的家长,不清楚家庭教育和学校各自的分工,直接把学校的方法带回家里,做着和学校相同的事情,要求孩子学习再学习……这恰恰是最快摧残孩子身心健康的养育方式。
    追着孩子问分数,不如关心一下孩子的大便
    一个家庭的功能,不仅要负责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实际上,家长还要起到“以食育人”的作用。“食育”这两个字,包括用食物来养育和用精神滋养孩子,两者缺一不可。
    创造了蒙式教育法的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养育孩子,不仅要养育他的身体,还要对他进行精神养育。合理的食养,既要让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又要通过精神滋养让孩子有健康的心理。
    有时候,食物可以成为一个教具,让孩子明白同一种食物,可以有多种做法,以抵达美味的境界。这就像做数学题,同一道题,有多种解题方法,但答案是一样的。
    有时候,食物也可以是教孩子学习用餐礼仪的教具。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管是中式的还是西式的,都能让孩子在享受的同时,学会进餐礼仪。有了日常的积累,孩子就不会在突然和大人出去参加宴席的时候畏首畏尾,而是自信有加。
    有时候,食物还是调节孩子情绪的“药品”。孩子焦虑烦躁的时候,你给他添加一点儿含淀粉多的食物,比如土豆泥,或者烤红薯,这比给他讲大道理起到的安抚作用要大得多。
    有时候,你追着孩子问分数,不如关心一下孩子的大便,在孩子因为上下不通畅而生气的时候,给他递上一杯凉爽的蜂蜜水的作用,胜于千言万语。
    有时候,你忙着给孩子做美食时,他需要的不是一顿美食,而只是你的陪伴。我曾经做过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儿子要我陪着他玩,给他念书,我却一直在忙着做饭。结果,我费尽心机做出来的美食,他并不买账,反而说:“妈妈,你把陪我一起玩一起看书的时间,都浪费了!”听了孩子的话,我有些后悔,后悔自己本末倒置。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之下,孩子需要的并不是美食,而是我的陪伴,我浪费跟他一起的美好时光中的一段,这一刻再也不会回来了。孩子并不需要家长每天做满满一桌子饭菜等着他。有时候,孩子更需要你能懂得他那刻的心情。


fishnie 发表于 2011-11-6 21:48:01

有道理,我也是为了孩子的吃饭问题发愁

雅竹 发表于 2011-11-6 23:50:38

我家闺女吃饭是大问题

play 发表于 2011-11-7 15:22:02

说得好,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