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6月儿子的阅读记录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14 10:35 编辑和儿子一起开始亲子阅读已有一年半时间,很少记录,看到别的妈妈的阅读笔记,心想也要记录一下,一来可以留个见证,二来也是继续前进的动力,希望和儿子一起努力,坚持就是胜利!
支持一下!加油!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14 15:42 编辑
昨晚临睡前读了两章《夏洛的网》,18 章 凉爽的晚上和 19章 卵袋。读到这儿,出现了“衰竭”一词,儿子问是啥意思,我不记得是怎样告诉他的,反正就是越来越差的意思,接下来威尔伯也问了夏洛同样的问题,夏洛给了回答。当说到了夏洛的卵袋时,儿子也知道蜘蛛有宝宝了,而且从夏洛和威尔伯的谈话中得知,蜘蛛是不能见到自己的宝宝的,这我就不知道了。儿子喜欢这本书不知是因为什么,待我问问他;也不知读到现在这比较伤感的时候,他有何感想,晚上继续。。。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14 15:40 编辑
今天中午放学回家,喝了鸡汤后,就被我令到书房看《卡由》第一集,音频已听了十几遍,视频这是第二遍,没有强化学习,效果不得而知,需妈妈用心规划。
饭后,儿子在床上给我读了《乙乙和丫丫》第一册倒数第三个故事,《达达掉进了水沟》,总体感觉儿子的阅读状态还好,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的,其中有些生字还认不熟,比如帮助等等,希望读完这本书后,再读第二册前,把圈出的生字给复习一下。对了,故事最后乙乙的妈妈偷偷的笑了,儿子读到这儿也笑了,多美好的故事啊,有情趣也有教育意义,我们应该向人家学习的。。。
紧接着,应儿子的要求,读了《夏洛的网》第二十章最后的胜利,读之前问了儿子为啥喜欢这本书,说喜欢夏洛,问他为什么,说不上;又说喜欢老鼠,说它会打洞;又说喜欢威尔伯,就完了。又问他读到这儿有啥想法,直接就拒绝回答,说烦我,得了,看来郑重其事并不好啊,也许还是要启发吧,我也说不准的。
还进行了一项识字,四五快读,大概十五分钟吧,希望儿子识字量每天都能提升。
最近,打印了小学对课的内容,先在墙上贴了前3课的内容,希望熟读的同时能提高识字量。
最近由于热衷读小说,绘本都没看了,希望跟上,今晚准备读两本,至于读什么,由儿子选择吧。
==========
儿子告诉我上午数学老师有事,他把原准备带回家写的语文课堂作业在数学课上写完了,还说这样有更多时间睡午觉了,不错,知道时间的重要了。
零一二 发表于 2011-11-14 1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一下!加油!
谢谢!共同加油!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14 23:46 编辑
放学后,趁我做饭间隙,让儿子端个板凳做厨房读《乙乙和丫丫》中的一个故事==乙乙和丫丫结婚,由于我之前为了验证其读的正确性先看了一遍,所以听他读格外有趣的,他还对牧师这个词汇陌生,我就告诉他是西方的一种职业。同时又问了耳光是什么,我当然示范啦,哈哈。6:30晚饭后,儿子读了两个《乙乙和丫丫》的故事,分别是《谁吃的煎饼最多》和《乙乙是一个小女孩》,至此这第一册已读完了。
今晚我们把《夏洛的网》最后两章全部结束了,“最后一天”和“温暖的风”,这两章应该是最感人的:
1、“夏洛,”过了一会儿,威尔伯说,“你为什么这样安静啊?”“我喜欢一动不动地坐着,”它说,“我一向就是十分安静的。”“对,不过你今天好象特别安静。你没事吧?”“也许有点累。不过我觉得很平静。你今天上午在圆围栏里的成功,在很小的程度上也是我的成功。你的未来有保证了。你会活下去,安然无恙,威尔伯。现在没有什么能伤害你了。秋天的白昼要变短,天气要变冷。树叶要从树上飘落。圣诞节于是到了,接下来就下冬雪。你将活下来欣赏冰天雪地的美景,因为你对朱克慢先生来说太重要了,他怎么也不会伤害你。冬天会过去,白昼又变长,牧场池塘的冰要融化。歌雀将回来唱歌,青蛙将醒来,和暖的风又会吹起。所有这些景物、声音和香气都是供你享受的。威尔伯……噢,这个美好的世界,这些珍贵的日子……”
2、“夏洛,”威尔伯说,“我们今天都要回家了。这集市差不多结束了。重新回到谷仓,又和那些羊和鹅聚在一起,这不是好极了吗?你不盼着回家吗?” 夏洛半晌不语。接着它用那么轻的声音说话,威尔伯好不容易才听出来它在说什么。“我不回谷仓去了。”它说。 威尔伯跳起来。“不回去?”它叫道,“夏洛,你在说什么?”“我完了,”它回答说,“我一两天就死。我甚至没有力气爬到下面板条箱里。我怀疑我的吐丝器里是不是还有足够的丝可以吊到地面。”威尔伯一听这话,悲痛万分,扑倒下来。它大声抽嗒,浑身哆嗦。它喘着气悲伤地哼哼叫。“夏洛,我忠实的朋友。”“好了,我们不要婆婆妈妈了,”蜘蛛说,“安静下来,威尔伯。不要折腾自己了!”“可我受不了,”威尔伯大叫,“我不能让你单独留下来等死。你留下来我也要留下来。”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14 23:52 编辑
3、坦普尔顿爬进板条箱,钻到麦草里去。它正好及时不见。就在这时候,勒维、约翰·阿拉布尔和朱克曼先生回来了,后面跟着阿拉布尔太太和朱克曼太太、艾弗里和弗恩。威尔伯已经决定把这卵袋放到嘴里,用舌头托住。它记得夏洛告诉过它——这卵袋是防水的,很结实。卵袋在舌头上让威尔伯觉得异样,有点流口水。威尔伯当然不能说话。不过在它被推进板条箱时,它抬起头去看夏洛,向它眨眨眼睛。夏洛知道,威尔伯这是用它惟一的办法跟它说再见。夏洛也知道,它的孩子们平安无事了。“再见!”夏洛悄悄地方说。接着它鼓起全身力气向威尔伯挥挥它的一条前腿。
4、它再也没有动过。第二天,当费里斯转轮被拆下来、赛马被装上装运车、艺人们收拾好东西把他们的活动房车开走时,夏洛死了。集市场面很快就空无一人。棚子和建筑物空了,被遗弃了。场地上满是瓶子和垃圾。在来过集市的数以千计的人中,没有一个知道,一只灰蜘蛛曾经起过最重要的作用。在它死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谁在它身边。
5、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它非常快活。它长得又肥又大。它不用再担心被杀掉了,因为它知道朱克曼先生要养它一辈子。威尔伯经常想到夏洛。它那个旧网的几根丝还挂在门口。每天威尔伯会站在那里,看着那张破了的空网,喉咙一阵堵塞。没有人有过这样一个朋友——那么深情,那么忠诚,那么有本事。
6、整个冬天,威尔伯一直盯住夏洛的卵袋看,像是护卫它自己的孩子。它在肥料堆里拱出一个专门的地方放这卵袋,就在栅栏旁边。在严寒的夜里,它躺着让自己的呼吸能温暖它。对威尔伯来说,它生活中再没有一样东西比得上这小圆球重要——不管是什么东西。它耐心地等着冬天结束,这些小蜘蛛诞生。当你在等着什么事情发生,等着什么孵出来时,生活总是一段稳定充实的时光。最后,冬天终于到头了。
7、空中这时满是气球,谷仓底看上去简直是起了雾一般。几十个几十个气球飞起来,打转,飞出门,乘着微风飞走。“再见,再见,再见!”的叫声微弱底传到威尔伯耳朵里。它再也看不下去了,难过地扑倒在地,闭上眼睛。被夏洛的孩子们抛弃,这近乎世界的末日。威尔伯哭着哭着,睡着了。等到它醒来,已经是下午后半晌。它看着那卵袋,已经空了。它抬头看空中。气球全都没有了。于是它垂头丧气地走向门口,夏洛的网过去一直在那里。威尔伯站在那里,想看夏洛,这时它猛然听到一个很小的声音。
8、时间流逝着,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来了又去了,可威尔伯从来不缺少朋友。弗恩不再那么经常来谷仓。她在长大,小心地避开孩子气的事,例如端张挤奶凳子坐在猪圈旁边。可是年复一年,夏洛的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一直住在门口那儿。每年夏天都有新的小蜘蛛出世代替老的。它们绝大多数都乘气球飞走了。可总是有两三只留下来,在门口安家。
9、朱克曼先生很好地照顾着威尔伯的一生。经常有朋友和慕名而来的人来看望威尔伯,因为没有人会忘记它的峥嵘岁月和网上奇迹。谷仓里的生活非常好——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冬天夏天,春天秋天,阴沉日子晴朗日子。威尔伯想,这真是个最好的地方,这温馨可爱的仓底,有嘎嘎不休的鹅,有变换不同的季节,有太阳的温暖,有燕子来去,有老鼠在附近,有单调没变化的羊,有蜘蛛的爱,有肥料的气味,有所有值得称赞的东西。
10、威尔伯永远忘不了夏洛。它虽然热爱它的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可是这些新蜘蛛没有一只能取代夏洛在它心中的位置。夏洛是无可比拟的。这样的人物不是经常能够碰到的:既是忠实朋友,又是写作好手。夏洛两者都是。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15 00:12 编辑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这个世界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不要拘束于世俗的眼光,一切都有可能,关键是要我们相信自已也同这只蜘蛛那样,只要怀着一颗给予爱的心,就没有什么奇迹不会发生。
=======
关于蜘蛛的卵袋,推荐一篇博文共赏《夏洛的网》中出现的“卵袋”和“布满晨露的网”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15 10:47 编辑
从明天起,和儿子一起读古古采的故事(金水桶·名著阅读与成长文库第二辑)。此书一共35章,每章都很短,估计十来天就完成了。
======
红泥巴书评 古古采是摩尔多瓦共和国的一个乡村小男孩,他善良勤劳,很小年纪就开始主动分担家务,他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又特别有主意,经常做出些异想天开的事情,让人忍俊不禁,又赞叹不已。作者万格利将摩尔多瓦的乡土特征巧妙地编织进所讲述的故事,白雪、葡萄园、磨坊、向日葵、民间乐器,猎人和农妇,还有那些过年过生日的迷人风俗共同构成了这个遥远国度的淳朴风貌。而他笔下,古古采帮助大家躲过严寒,引走大雨的那些故事,更是充满民间传说的特有魅力。
=======
【作家简介】
斯·万格利(1932-),摩尔多瓦著名作家和诗人。1954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1974年因《爷爷的使臣》而获安徒生荣誉奖,《古古采的故事》和《野鸽的乔巴》出版后,作者一时名声大震,摩尔多瓦和苏联相继授予他国家最高文学奖。
【画家简介】
鲍里斯·季奥多罗夫(1934一),俄罗歌著名画家。他一生为四百多本图书进行插图,为他赢得荣誉的作品有:《小熊维尼阿噗》,《托尔斯泰故事》。丹麦王室2001年授予他安徒生荣誉奖。
=========
摩尔多瓦共和国(The Republicof Moldova),位于东南欧北部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15 00:26 编辑
【目录】
古古采
古古采的帽子
雪莲花
雨点跟着古古采走
军事机密
带枪的看园爷爷
古古采当了一回鼓手
古古采的新课桌
好大的磅秤
严寒老人和他的孩子
嗨!嗨!铃声响叮当
还钱奇遇
咚!咚!咚!
爸爸的表什么时候老
你就是爷爷的拐杖
古古采陛下
古古采挥起大镰刀
听着歌儿松土的锄头
水井吊杆上荡秋千
借研钵
古古采在磨坊
核桃钳子
古古采的雪人
哞!哞!哞!
伊昂·克里亚格的奶油字母卡片
小姑娘古古察
环卫工人
邮递员老了
古古采一夜长高了
理发匠的故事
古古采当上了船长
教妈妈学骑自行车
听到钟声就到磨坊山
古古采在飞机上
猎人
译后记
阿宝都已经在读文字书了啊,我们还停留在以绘本为主的阶段,而且还都是亲子阅读的,让他自己读,他就只会看看图画了。 零一二 发表于 2011-11-15 08: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阿宝都已经在读文字书了啊,我们还停留在以绘本为主的阶段,而且还都是亲子阅读的,让他自己读,他就只会看 ...
哪儿呀,是我读的哦。文字书仅限《乙乙和丫丫》以及《日有所诵》,目前想让他多认字。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15 10:43 编辑
今天早上给儿子读了《古古采的故事》第1-2章,古古采 、古古采的帽子 。原来这是童话啊,古古采的帽子可以变大哦,我一直以为是写实的小说,不错,继续。。。
霖霖 发表于 2011-11-15 1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天早上给儿子读了《古古采的故事》第1-2章,古古采 、古古采的帽子 。原来这是童话啊,古古采的帽子可以变 ...
早上还有时间读故事啊,真厉害啊!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16 08:54 编辑
零一二 发表于 2011-11-15 15:17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早上还有时间读故事啊,真厉害啊!
把时间当作阶级敌人,一定不放过{:soso_e128:}
中午读了古古采第三章雪莲花,古古采为他妈妈量脚尺寸那段真逗,还跑上山去采了雪莲花送给售货员阿姨。。。当他准备为妈妈买礼物时由于钱不够而沮丧回家,最后在家门口睡着,妈妈发现他时手里还攥着给妈妈买的纽扣,多好的孩子啊。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16 08:55 编辑
昨晚读了第四章:雨点跟着古古采走;第五章:军事机密;读到古古采把他的大花公鸡别人不卖,只卖给了一个海员,告诉伙伴们公鸡已服役,每天早上叫海员们起床的时候,感觉童心真美。这本书的插图是什么雕刻画,看到孩子们骑的是一根带有马头的木棍,画的真好,如果儿子也有一根会多高兴啊。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16 14:41 编辑
今天晚上一定要和儿字读绘本了,已经很长时间没读了。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21 15:28 编辑
最近几天,读了下面几章给孩子听了:
带枪的看园爷爷
古古采当了一回鼓手(特逗,幽默)
古古采的新课桌
好大的磅秤 (爱算术和爱劳动的孩子)
严寒老人和他的孩子(描写的应该是圣诞老人,我觉得挺好的)
孩子的兴趣好像不大,也不排斥,不知是否前段时间读的达尔的书情节太紧张的缘故导致孩子难以适应这种看似平淡的书,抑或是这书描写的生活环境孩子不感兴趣,不得而知。但我觉得不排斥就读下去吧。
======
最近孩子可喜欢读《乙乙和丫丫》的故事给我听了,他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说“想不想听,要听话就读给你听”,其实我如果故意说不听人家还不乐意呢。可能是这套书太适合认字不多的孩子读吧,反正兴趣十足的,哈哈。
======
中午,和儿子读了四首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名句。===我让孩子想一想是不是真的梨花开了,没答出。在我启发下,终于想出来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shé),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báo)。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zhuó)。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忆东山⑴
【其一】 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21 15:43 编辑
星期日早上,和儿子读了两本绘本:《黑兔和白兔》、《外公》。《黑兔和白兔》和插图和故事很唯美,很纯净。书的前一大半让人觉得仿佛世界上仅有这两只两情相悦的兔子;书的最后,它们理所当然的在其他动物艳羡和祝福的目光中,成为了永不离弃的一对了,永远幸福快乐的在一起。
全都是你们一起读的?
阿宝有没有自己读过? 封疆大吏041010 发表于 2011-11-23 11: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全都是你们一起读的?
阿宝有没有自己读过?
《乙乙和丫丫》是儿子读的,小说我读他听,绘本共同读的。现在希望他能多认字自主阅读,当然我仍然会读给他听的。你家孩子6岁半时应该可以自己读很多书了吧?
霖霖 发表于 2011-11-23 22: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乙乙和丫丫》是儿子读的,小说我读他听,绘本共同读的。现在希望他能多认字自主阅读,当然我仍然会读给 ...
不会。
现在还是共读的多,就是看字多画少。这个过程很长。
总的说来,听得多,孩子自己懒得看。
总之,还是(看)听了不少童书。
中午和儿子读了林汉达历史故事,一鼓作气,另外还回忆了前几个故事,对其中的人物和国家不熟,希望和儿子一起动笔绘出关系图是最好了。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1-29 08:23 编辑
前天晚上和儿子看了两本新书《我是霸王龙》、《糟糕,身上长条纹了》。儿子看到了封面上小女孩身上长了奇怪的条纹就好奇,要求说,可是他并没有明白书中的蕴意,没事的,给他一段时间吧,慢慢等待吧,只要坚持亲子阅读,相信总会解决的。《我是霸王龙》里的插图很特别,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儿子说最后霸王龙流泪了,是的,就像曹文轩说的,真是一本打精神底子的书。昨晚,只讲了一个林汉达历史故事《犒军救国》,真是佩服这个牛贩子的智慧和勇气。
昨晚,儿子读了《乙乙和丫丫》其中"妈妈病了";我给他读了《放虎回山》,故事挺长,我自己也觉得有趣,更别提儿子了。读完故事,把毛绒大象(出差买的,蛮贵也值了)扔给他乖乖地睡了。 中午,和儿子共度了《勇气》、《天啊,错了》这两本书,都是绘本。让他给我读《读童话学语文》,只读了一点儿,看来还得加强啊。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2-6 09:20 编辑
买了《上下五千年》三本,读上了上册,才读三章。有一天我不舒服,让老公读给我和儿子听,感觉真好。以后我可要让他也参与进来,不过难度是有的。昨晚,儿子让读《妈妈的礼物》,巴黎风情,童真跃然纸上,大人的表情画也很到位。昨儿个中午还和儿子看了十几页《父与子》,儿子看了不想吃饭的。也读了《乙乙和丫丫》。 本帖最后由 霖霖 于 2011-12-7 15:05 编辑
今儿中午,和儿子看了一会儿《说文解字》,我和儿子都挺感兴趣的,只是时间太少了。我自己没提前看,有的不能告诉儿子。午睡前儿子自己拿了《朱家故事》和我共读(以前读过),作者真是颇具匠心,从画面的一开始就形象的展示了这家爸爸和两个儿子的不知感恩、自私的性格,三个男人一出场就分别两手抱住,目空一切的站在房子面前。画面的最后,妈妈终于露了正面的脸并带有笑容,因为她学会了修理汽车,你看妈妈可不光只会做家务,也是样样拿手呢,只是平时的时间都被家务占用了。家有男孩的妈妈可要让儿子看看,希望长大后能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哦。 最近儿子迷上绘本了。这两天看了《一园青菜成了精》《莎娜的雪火车》,这两本均是第二次读了。今天中午,自己在书架上选了《艾玛画画》、《菲菲生气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