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国内出来不久的中国学生到美国后所面临的三大挑战
这里主要说一些逆耳的忠言,可能有部分说的有些严重,希望大家原谅。中国学生到美国后所面临的挑战。调查发现,刚从国内出来不久的中国学生主要会面临三大问题。
第一是缺乏被美国人接受的学习能力。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诚信。很多受调查者认为中国学生来美国后,对于学业上的诚信缺乏起码的认识,不知犯规的后果。很多学生在抄袭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诚实。在学习风格上,中国学生“来自一个强调死记硬背的系统”,不对老师提出质疑,也难以和教师在课堂外互动。大部分学生欠缺“批判性分析”的能力,只想“听教授讲课,寻找‘正确’答案,而不是针对问题,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在测试上,中国学生偏向“考试”,难以适应美国学校不同的测评方式,如小组一起做“项目”,做展示。我们自以为中国学生学习好,这只是一个笼统概念,语焉不详。国外部分老师其实私下对中国学生的习惯和后劲颇有看法,只是害怕种族歧视的嫌疑,不好明说。
第二个大问题是语言障碍。中国学生重考试轻学习,在英语学习上大部分是在托福、GRE等考试上下功夫。美国大学阅读量、写作量非常大,标准化考试未必能给学生充分准备。有一些学生来美国之后,学校要求学语言课程。有老师表示“中国学生面临家长、朋友和传统文化上的压力,急需成功”,往往不屑于学语言,而希望早日进入“正规”学习。语言关没有过,好习惯没养成,后面学得很痛苦。很多学生认为英语不过是一个工具,差不多就行。这些语言技能欠缺的学生“无法和当地社区的各种人有效交往,各种社会关系只能停留在表面”。在美国社会里,语言的运用技能,将决定你在这个社会能走多远。有时语言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不亚于专业成就。
这种短视不限于语言。中国学生,尤其是一些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对找工作的关注远远超过专业学习。很多中国学生的长远规划就是找个好工作,连专业都不过是工具,缺乏对所学专业的热情。与之相比,不少美国学生则更有热情和朝气,学就像个样子学,希望能在学成之后去“改变世界”。
第三大问题是人际障碍。很多小留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家长在生活上百般照顾,学校也只管知识长进,无论在家在学校,都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能力。到美国后,有的连“基本生存技能都欠缺”。比如怎么找房子、签合同,小留学生们一筹莫展。赫弗容女士称之为“独生子女综合症”。她觉得老留学生一般比较刻苦,比较尊重人,新来小留学生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和社会预期。有位招生官员甚至表示,很多小留学生还是希望用中国方式解决问题,如走后门、找关系、送礼等。美国学生多半知道,规则就是规则,少有讨价还价的空间,很少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在交往上,很多留学生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朋友多半还是中国的一班朋友。另外,随着中国留学生的增多,学生之间开始论资排辈,早来的跟新来的摆老资格,欺负后来的学生,相互之间传播流言等等。结果搅浑了中国留学生的一潭水,也无法和其他族群相处。如上所言,他们和家长,不过是试图把中国日子搬到美国来过。这样移民了也是白移,也不能接触到新文化环境中真正的精髓,而是在美国的环境里,给自己造了个大气泡,生活在里面。和美国人交流很少,除非是见面嘻嘻哈哈说说天气聊聊篮球橄榄球。
当然,这些只是代表一部分学生,反过来,国内不少开明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管理得非常好。所以不要事事怪罪大环境,具体家庭和学校的小环境对于人的造就更为“给力”。
做开明的家长,教快乐的孩子! 说的太好了,必须顶。不管出不出国,学习能力,语言交流,人际关系都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不要事事怪罪大环境,具体家庭和学校的小环境对于人的造就更为“给力
说的好啊 都不容易呀。。。。 说的很实在。现在中国的孩子真的是太娇养了。 移民的通常分有钱的和有才的,有钱的……,有才的通常忙工作没太多时间,有钱的有时间,但是………… 好贴,必须顶!
这三大问题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不管出不出国,我们都要离这三大问题越远越好。
说起来国内的教育真让人失望啊。全国各地针对中小学的补习班遍地开花,都是为了提高分数,大学里混日子,或者迷茫地等着毕业就是失业的那一天。
出国本是一部分有钱有才的孩子追求“光明”的好途径,可是他们中国内大环境的毒已经很深。看来唯一的希望只有靠家庭教育了。。。。。。 来学习的。。。。。别人的孩子不好说,自已的孩子就要家长注意自身的各方面的提升。。。如果想孩子懂得生活不仅仅只是生活。工作不仅仅只是为了挣钱还有更多的需求时。大人你做到了么?做为家长的你,懂得更好的社交关系吗?有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定的指正吗?而不是说句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多。我觉得你应该怎样怎样。。。家长你在站怎样的高度呢?难首你想孩子永远不会超过你么?所以走一条和你一样的道路?。。。。。所以我觉得孩子身上许多的问题。有些是社会上的。但更多是家长自身的。。。。 学习,反思, 真是忠言逆耳,以后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了。 如果在国内教育小孩挑战权威,无疑是自毁前程。
流水线上生产的孩子,千篇一律,没有个性。 中国的教育问题多多,虽然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大环境,但是希望能从自身做起,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让他身心健康发展,上学之后也不是用分数来衡量和评判孩子是否成功。 学习,反思,再反思.... 说得非常好,收藏了。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好贴。看完对孩子的教育思路更清晰了。 这个帖要“赞”! 有些道理,其中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将来去国外学习和深造,需要做长远的规划和目标,比如从小就要培养一些应有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对自理能力的要求,对人生目标的设立等等。毕竟,越快越好的融入对方的社会才能更好的学到需要的东西,但这些都需要沉淀和积累。 第二点说得非常好,也是我们现在就可以为孩子作改变的。 说得很有道理,教育孩子不是一成绩为第一位的,首先要学会做人,包括自己的能力,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这些才是宝宝今后走上社会所需要的东西 想要留学的应该关注这篇文章。 学习了,谢谢分享 有时候想,自己的毛病到现在也没改掉,小孩子肯定是学父母的,怎么办呢,头痛 感觉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国内可能对于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作得扎实,但是对于开放性的东西教得比较少,国外可能更注重对思维,过程的教育,特别是阅读很重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