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昨天,画画课间,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中,我和其他两位妈妈在说孩子,其中一位妈妈说,他们家孩子模拟考一次得了一百,回来高兴地说了。第二次,有一个空没看见扣了三分。他妈妈说10-4你不会算吗?孩子低着头说哎呀,别说了,下次肯定考一百分就行了嘛。孩子也很在意成绩了,觉得没考了一百分就不说了。现在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都很关注成绩了,大概是我们大人的原因吧!那么孩子的心理健康又该如何关注呢? 真的感觉这个很重要,现在的小孩太成熟了。幼儿园有个家长选择每天听小孩说,然后写成日记的形式,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啊! 真的,是个不错的办法,我准备试试了。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关注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是啊,而且现在孩子经受挫折的能力也越来越弱了。 咦,我中奖了,头一回呀。哈哈哈, 回复 xiaokunmami 的帖子是啊,一定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可是不知道有什么好方法呢?迷惑中 现在孩子抗挫能力很差,是赞扬过多引起的吧~~现在我家孩子一做什么事就说,妈妈,我棒吧~~该想想如何应对了 身心健康比成绩更加重要 本帖最后由 Michael04 于 2010-11-15 22:32 编辑
看看婷妈写的<父母应向孩子要分数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442660100n69k.html
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家长为孩子规定了主要学科的考试分数。孩子达标了,奖励;孩子未达标,惩罚。在对待孩子的分数上,家长向孩子要分数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其实,家长心里也很清楚,分数并不是家长想要多少,孩子就能考到多少。我们家长更应关注孩子分数背后的东西,那就是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学习中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等,这些才是真正决定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和根本所在。如果家长从孩子一上学就只着眼于孩子每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而没有真正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么“优异成绩”注定只是一时的昙花一现,最后只能让家长失望。家长若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期望过高,认为别人考高分,你也必须考高分,而不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有个合理的目标,这不但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和感到沮丧,而且也会给年幼的孩子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倘若我们只单纯、片面地追求分数,把分数当作是检验孩子学习成败的唯一试金石,认为只有100分才是好样的,才是令人满意的,这会使孩子形成畸形的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从而降低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偏离了学习的正途。“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功夫全在你平时。”这是我们时常对琬婷说的一句话,就像战士一样“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因此,在琬婷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她是严格要求的,不会因为是平时而放松对琬婷的要求。琬婷在北京作雅思考试经验介绍时,环球雅思的阅读名师张岳曾由衷地赞叹琬婷:“我真佩服你,你在考试中是那么地细心,既不写错一个字母的大小写,也不会多写或少写一个S,可见你平时的学习和基本功是何等的扎实与过硬。” 把平时当考试,把考试当平时,以平常心对待学习与考试使琬婷屡获佳绩。从小学到高中,琬婷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都得益于琬婷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家长如果要向孩子要分数,不如转而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与能力上。当孩子具备了这些学习能力,孩子在学习上就会有持续的后劲,家长才能真正地、长久地“要”到孩子的好分数。 首先成人,然后才是成才. 不向孩子要成绩,多鼓励,多培养学习兴趣,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好的方式,谢谢 回复 chensea 的帖子
说的好,赞一个。 回复 大耳人 的帖子
学习了。一定努力做到。 回复 Michael04 的帖子
已经深刻学习并领会了! 心理健康必须从小就关注! 回复 Delicacy 的帖子
看来大家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吧! 我觉得吧还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很重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