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口音问题和母语思维问题
本帖最后由 yanzi.wang 于 2011-11-23 11:22 编辑可能不止我一个人吧,听坛子里孩子们的朗读,越小的孩子越是发音纯正,先不说流利与否,于是,就很担心孩子是不是学晚了啥的。有一段时间,我心里也很长草的。但是思考了一下,非得要掰发音的话也是可以的,对着磁带、音频啥的校正。一个爸爸就是那样学的。他英语专业,我说他就是磁带口音,呵呵。但是他家孩子妈就是那样的中文味道的发音,也不影响交流和工作。他们的孩子就是流利的英语了,虽然在美国和在新西兰也是口音不同的,但是孩子也没什么太大的不适应。中国方言更多。
还有,我个人感觉,我们母语环境下的孩子,不大可能不是中文的思路。也真的不用太担心吧。语言嘛,让别人能够清楚理解你的表达的意思就行了。即使是以后工作了写工作报告等等,逻辑思维也是最重要的,而不在于你用什么母语思维。房龙他老人家精通十几种国家的语言呢,写书的时候肯定还是母语优势吧,我想。
就算学多少,要想融入国外的生活,也得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去适应。现在就泛读泛读算了,没必要给孩子太多压力。父母自己也得减压。英语也不算最难的了,学学拉丁文试试,更难。印度的移民比我们更刻苦。
坐沙发了,讲地不错 ,赞一下,首次用下这个功能。 对呀,特别是像我们家这样的中童,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生字如果不理解的话,她就读不下去,没法,只好告诉她中文意思 我觉得输出入量足够,孩子对语言也比较敏感的话,口音和英语思维的建立都不是很困难,中文思维并不影响英文思维,当然可能有更占优势的一种语言,但并不妨碍另一个体系的形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