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个适合爸爸妈妈“苦”学英语的理论,对基础不是太好的但想开展阅读的人有帮助
本帖最后由 爱小宝 于 2011-11-24 10:51 编辑我陪小宝学英语已经过了2个多月了,一起看动画,听动画,看原版书,我觉得小宝的进步很明显,可是我的进步很少。看来习得的方法对我效果不好。我在网上找到薛涌的博客,《深练,提高英语阅读的挫折学习法》给了我不少启发,感觉这个方法对基础不是太好的但想开展阅读的人会有帮助。当然,必须有自学能力才行!
ZT:既然我的战略首先要攻克阅读,就必须面对阅读最大的难关:单词。读书就得识字。不认字怎么读书?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教育方式和“深练”的方法反其道而行之。至少我们这代人用的英语教科书都是如此的格式:课文、单词表、语法要点和注释。无论是老师的课堂讲解还是学生的课前准备,大家都习惯于先温习一下单词表,知道课文中都出现了什么生词,再学习一下语法要点。在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扫清了障碍后,大家就可以尽可能通畅地读课文了。现在的教学方法也许活一些,但基本的精神没有变。老师在学生开始阅读前,要尽可能帮助其扫清阅读的障碍,减低其阅读中的困难。这叫“循序渐进”。这就是我们的常规。
但是,“深练”的方法正好相反。“深练”是一种“挫折学习法”,要打破常规、制造障碍、给学生提供自己克服困难的机会。学生在阅读中突然碰到一个自己不认识的词、一个不理解的语法结构,一下子就会警觉起来,就会提高注意力,会挣扎着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最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的教材,则好心好意地把这样的学习机会给剥夺了。所以,许多学生学了很久就是学不会。
为什么会如此?我不妨再把前面介绍的词汇表拿来展示一下:
A B
叶子/树木 皮鞋/__子
甜/酸 音乐/__律
演员/电影 软件/__ __机
高中/大学 铅笔/__张
沙发/椅子 葡萄酒/__乐
水果/蔬菜 啤酒/__啡
大海/港口 铁路/__ 车站
强壮/弱小 杰出/__庸
老师/学生 家长/__子
城市/住宅 国家/-__府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一般人在读完两栏单词后,对B栏的记忆,会比A栏多3倍。理由很简单:A栏没有障碍,你阅读时没有磕碰,没有警觉,注意力不集中。B栏设置了障碍,逼着你填空补缺,你的脑子也就兴奋起来。克服困难学到的东西总能记住,顺顺当当学到的东西转眼就忘。我们英文书课文后的词汇表,就非常类似A栏:词汇,中文意思,词性等,一目了然。当你毫不费力地阅读这些词汇表时,就像阅读A栏一样没精打采。但是,如果你在课文的具体语境中碰到一个生词,经过挣扎终于学会,那就像阅读B栏一样,因为努力而注意力集中,你就更有可能记住。
这一点,我是从美国的教育方法那里学到的。我刚决定学英语,就有非常幸运的机会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英语中心培训(是背着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偷偷去的)进行强化学习。当时那个中心的课程,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其实社科院不过是个接收单位,主要教师都是洛杉矶分校的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系的研究生,课程也是那个系所设计提供的。这实际上是一所美国的英语学校(其中有若干中国老师当助教或合作教师)。
我从第一堂课就晕了头。美国的老师拿来一篇《时代》周刊上的长文让我们读。我傻了眼:我上这个班之前可是刚刚开始学习《新概念》第二册呀!《时代》周刊我也能读?词汇表在哪里?语法要点和注释在哪里?我所习惯的那种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哪里?我孤立无援地阅读《时代》周刊,第一行就出现五个单词,要自己一个一个地查,而且经常查出来也不明白讲的是什么意思,不懂的语法和习惯用法太多!
要知道,我们都习惯了系统的教材。比如,第一课出现的若干单词,这些单词又会在第二课、第三课,乃至以后的课文中按照既定设计重复出现,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记忆。而且每课的课文都根据学生的程度一点点推进,绝不出现过难、过为冷僻的单词,没有特别难的语法结构。这些精心设计的教育方法,美国人一下子都给破除了。当时我的感觉是他们简直不讲理,觉得自己快被淹死了,一度想放弃。
然而,久而久之,我就发现了其中的道理。第一,你读的不是别人为了照顾你的程度而编写的简化版课文,而是真实的美国杂志上真实的英语。你不是在游泳池的浅水区练习,而是在大海里游泳。你对自己差多远一目了然。第二,你碰到不认识的单词自己查,不懂的语法结构自己想办法解决,反复挣扎,这样学来的东西不容易忘记。第三,你会直接地感到自己在读这些“真英语”时速度越来越快,对回报看得清清楚楚,使你更有学习的动力。当我理解了这套方法并尝到甜头后,这套方法就成了新的常规。我于是又开始对这套方法寻求突破。要知道,美国老师特别强调速读,强调碰到不认识的字时根据上下文猜一下,只要不严重地影响阅读理解就跳过去,为了速度而牺牲一些精确性。我则觉得这对我们攻克单词关并不好。于是自己发展出一套通过阅读记忆单词的办法。最近我因为当了新东方的顾问,看到新东方的一位学生报告说,老师叫他们“一天新背320个单词,复习1800个,每天到了晚上我看见英文字母就有呕吐的愿望。”我的方法绝对不是这种让你呕吐的方法。相反,我的方法会给你带来许多快乐。用这样的办法,我一天能够记忆150个左右新单词。
以下不妨先把方法简介一下,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第一,你要找一篇英语媒体上的文章。这篇文章最好图文并茂,讲的是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你对内容越是有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查关键单词就越有动力,查出来的单词记住的机会也就越大。相反,如果对内容不感兴趣,读起文章来昏昏欲睡,你就无法记住里面的单词。
第二,在阅读过程中,每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都要在那个单词下画一道醒目的线,然后查字典。查出来后,把单词抄写在笔记本上,并尽可能努力记住词义。要注意:这里说的努力记住,指的是一瞬间的努力,不能反复背那个单词。这只是一次性地看一眼、记一下。另外,你也不要写下单词的中文意思。一来是写下中文意思让你心理有依赖感,在那一瞬间就不会以绝望式的努力去记住那个单词了,二来也花费太多时间。你必须保证阅读是你的主要活动,尽可能快地往前走。这种记忆生词的努力,和在上面那个词汇表中阅读B栏词汇时填空补缺所用的努力和时间应该差不多。最后我还必须提醒你:绝不能歧视不同的单词。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有些单词重要,有些单词不重要。错矣!千万不要这么自以为是。你在和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打交道。不要觉得你知道哪个词在这个文化中常用、重要,哪个不常用、不重要。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我这一阅读式的单词记忆法自然会告诉你。我后面马上会讨论这一点。
第三,随着你这样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在单词本上一次性地记录所碰到的生词,单词就会自然积累下来。当你看到本子上的单词已经有三四行之多时,就停下来,把每个单词一次性地读一遍,看看是否还记住了其中的意思。如果发现有些词已经忘了,就再查一下字典,再一次性地记一次(不必重新抄写)。这里的原则是,你要在你短期记忆消失前将之巩固一下。
以后的阅读还是要重复同样的过程:到有六七行单词时,还要从头阅读一遍,把忘记的词查出来。这时,前三四行已经是“二进宫”了,我一般也是要再度记一遍,不过那时这些词很少有忘记的,费时不会太多。当然,完成这个过程,要根据个人的能力不同而调整。如果你短期记忆力强,可以到四五行时温习。如果你短期记忆力弱,就两行时温习一次。
第四,我一天这样工作8小时,一天结束时一般能积攒一百五十甚至二百个单词左右。临睡前把所有单词温习一遍,发现大致一百二十个左右的词还记得。另三十个左右忘记的词要再查出来进行一次性记忆,然后可以安睡。
第五,第二天早晨起来,重新温习所有的单词。以我的经验,此时你还是能记住一百到一百二十几个。你只需把忘记的词再查一遍,进行一次性记忆,然后吃完早饭,开始下一轮的阅读和记忆。在这个时刻,你和头一天的那个词汇表不是要说再见,而是要永别。你再不必回头温习。
你最好利用长假期的机会开始这样的强化,看看用这样的方法,一天8小时的练习量能维持多久。能维持两个月就两个月,能维持三个月就三个月。能一天8小时就8小时,不行7小时也不算太差。只要维持了一段时间,许多奇妙的变化就会发生。我前面说过,你绝对不能搞“词汇歧视”,对所有单词都要一视同仁。要知道,你这么阅读,每天接触的生词就150个
以上,读过的词汇(包括那些认识的词汇)则是成千上万,而且你读的是真实的英文媒体。
有些生词即使你在第二天早晨起来检查时仍然能记住,如果不在以后的文章中出现也会被忘记。你维持着如此大的阅读量,总碰不到的词自然属于很少用的词,忘了就忘了,用不着遗憾。常用字忘了怎么办?放心。只要保持这么大的阅读量,真正的常用字隔两天就会再出现,你还是依照这套方法记忆一遍就行了。有些单词,你可能重复记忆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有时你阅读中碰到一个不认识的词,心里会惊呼:“天呀,我记得我查了多少次了,怎么还是不认识?!”这时你的大脑会非常警觉、兴奋。当你知道自己碰到了困难但重要的词汇时,
你记住这个词的机会就增加了许多。这其实就是“深练”中一个核心内容:重复。但这不是机械重复,而是不断失败、挫折以后的重复。一般的重复,会随着次数增加而降低你大脑的警觉度,能重复到让你麻木的程度。但在“深练”的重复中,你的大脑的警觉度会随着重复(挫折)次数的增加而提高。
当然,你也用不着听有些英语教材告诉你哪些是重点词、哪些不是。生活本身会自然告诉你的。
你做个简单的算术:假设你起步时只有3000的词汇量(高考的英语词汇量要求也在此以上),这样工作100天,一天150个单词,那么就先后记忆了15000次新单词。当然,这15000次的词汇记忆中,有许多是重复的:你学了忘、忘了学,有的甚至被你重复记忆了十几次。不过,也有不少词你只学了一次,当天就在文章中不断重复,一下子就记住了。让我们打个折扣 就算你这100天总共学习并记住了5000个新词汇(15000的1/3)。那么,加上你原有的3000词汇,你就有了8000词汇量。美国新闻记者写文章的常用的词汇就6000。《时代》周刊比较特别,以用词丰富著称。但8000词汇,大致能够涵盖其主要的词汇。在这种状态下,你读《时代》周刊还会有许多不认识的字,但至少可以不用词典看个大概了。
看到这样吓人的训练计划,有人也许会说:这是应试教育给学生的又一重折磨。错矣!对于有动力的学生,这是个比看起来轻松得多的过程。你可以挑你最喜欢的内容去读。难道我们
不记得小时候废寝忘食地读《三国演义》的情景吗?比如,如果你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你就读他的传记。当你碰到moonwalk时,一查字典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这就是“太空步”!你会忘吗?当然,这种方法在开始时要多查些字典而已。开始时你词汇量少、单词多,是最枯燥、最难的阶段。但是,开始时也是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只要你顶过这一段,以后则
越读越快,吸收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整个过程也就越有兴味。这样训练一段时期,词汇量丰富了,你还可以分主题地阅读,把每个主题所涉及的词汇一个一个地攻破。等冲到一百天的终点时,你基本上可以不用词典阅读《时代》周刊。那种成就感、那种兴奋,会让你欲罢不能。
完成这一训练,在我看来就是登上了英语阅读的最重要的一个台阶。试想,当你能不借助字典阅读《时代》周刊这种高词汇量的期刊时,你即使停止学英语,也会好奇地拿起《时代》周刊或其他英文读物看看。当然,你也很容易养成每天阅读英文报刊的习惯。英语成了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不用有意去学也会持续提高。你的英语这样上了路,也会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有实际的帮助。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台阶晚上不如早上。要知道,按我们常规的强度学英语,学的速度比忘的速度仅仅快一点,甚至差不多。你总是不能达到不用词典就可以阅读的程度,也不能把英语转化为日常的语言工具,一读英语仿佛就是要上学、用功、去忍受不得不忍受的枯燥功课。这样时间一久,厌烦、疲倦就都会出来。
在1989年以前,我学英语就是这个状态,学一个月,放半年;结果学了10年,还是《新概念》第一册。后来一强化,几个月就能阅读《时代》周刊,对英语的态度马上有了本质性的转变。
更详细的请看薛涌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00ef401017ki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00ef401017l6k.html
有点道理 我收藏了。慢慢看。 不错。收藏了。 挺好,不过要有有点基础的才行 说得挺好的,只是坚持太难了。 坚持是个难题 我是一天花一到二个小时查字典,用的全是女儿的绘本,英英字典,但没有重复背。有些效果 和孩子一起学英文不是挺好的么?这样专门背单词。。。。。好苦 收藏了,好好研究 打算试试这个方法,学一月放半年,学了十年还是新概念一,这个说的不是我吗…… 有道理,有道理,读完感觉应该是有效果的。
有了阵需要啃纯英版的工作指引,每一单其实有好多词都在反复出现,开始阅读的时候非常难,几乎隔上几分钟就得停下来查字典。
由于工作需要,每天都要去读,后来渐渐地就有变化了,查字典的频率变低了。
看来我得去找手头有又非常有兴趣看的英文东西了。
有点道理,受教了~~~ zhangyy2007 发表于 2013-3-3 05: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一天花一到二个小时查字典,用的全是女儿的绘本,英英字典,但没有重复背。有些效果
这个办法有效,英语重在用嘛 有道理
不过去哪里找这100天啊 也觉得蛮有道理,但好难坚持呀。
现在就开始,读原版绘本,查好词典。自己也学习了,反正也要给宝宝读,一举两得。 我也在读原版绘本,查字典中呢 1天7-8小时…… 收藏,好好学习 唉,没有看明白,到底是如何操作
看来要学习一下,谢谢
我觉得自己的问题和文章里的不同,首先,词汇量的问题不大,更大的问题是不能用人家的方法来表述,就是所谓的中式英语,
第二,可能说扩大阅读量就能解决问题一,起码是局部解决,但问题就来了,没时间啊……
时间是所有人的敌人,有充沛的时间,每个人都能成为所谓的天才。 多读多听多差多说 100天,每天7-8小时,我没这条件,也坚持不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