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吟诵】电子通讯开始了!(1楼击攘歌6楼黍离)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1-11-26 19:04 编辑按:这份《我爱吟诵》通讯的开办初衷是为了帮助海外不能及时回国购买吟诵本的华裔父母。但是感觉对国内的朋友也许也有意义,因为这也可以作为大家共學的一个平台。所以慢慢转发我们已经发出的吟诵通讯。
涉及的诗文目录如下。
1楼击攘歌
6楼诗经·黍离
×××××
每周吟诵开始了。您可以同步下载吟诵资料(吟诵理论、经典和诗词文本与音频文件),同步在家里和孩子们学习。有问题大家可以在网上交流讨论。
如果您已经加入了海外读经教育通讯list,您可以同步通过邮件收到每周吟诵的下载信息。如果您希望收到该信息,也可以现在加入海外读经教育通讯list,请致信 overseadujing@gmail.com 标题写订阅《每周吟诵》即可。
海外华裔儿童学习吟诵要点:
请家长下载吟诵资料认真学习。在保证诵读遍数的基础上学习吟诵,吟诵时注意“依字行腔”,才不致因为不到位的吟诵导致孩子的四声发音不准。
本周吟诵 上古民谣《击壤歌》和北朝民歌《木兰辞》 (吟诵调与吟诵指导选自《我爱吟诵》读本)
文件名称 下载地址
1. 《击壤歌》文本和吟诵指导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304793.html
2 《击壤歌》诵读与吟诵录音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322306.html
3. 北朝民歌《木兰辞》 文本文件和徐健順老师吟诵(魏嘉瓉先生吟誦調)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322485.html
(徐健顺老师的吟诵是依据魏嘉瓉先生吟诵调,故个别字发音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发音不完全相同。请留意。如,朔气传金柝的柝,现在读tuo4.而且木兰辞几个版本之见有个别字的差别。无妨,吟诵哪个版本都可以。)
4.吟诵基本知识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304788.html
5.徐健順老师吟诵论文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304791.html
如果您的孩子在家里学习了吟诵,可以把他们的吟诵录制下来,大家在网上做一个交流。
我现在是栽进去了,带娃加入:) 谢谢,正想带孩子学呢 好东西,收藏了。 呵呵,好东东啊!!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1-11-26 19:03 编辑
按:订阅我爱吟诵电子通讯,請致信至overseadujing@gmail.com只需标题注明:订阅我爱吟诵。
【我爱吟诵电子通讯】本期目录
1. 吟诵新闻:第二届“中华吟诵周”在首师大隆重开幕(开幕式新闻图片与中央电视台报道)
2. 中华吟诵学会第五期通讯下载地址(上期通讯有朋友反映无法下载,再次上传)http://wtrns.fr/YRo0zooToeVloU
注:此下载有有效期,请尽快下载3.本期吟诵学习《诗经·黍离》 选自《我爱吟诵》。
文本见下,吟诵录音见http://wtrns.fr/hcWe7h2nBERaz2(三个吟诵调,其中陈琴老师吟诵调非常上口)注:此下载有有效期,请尽快下载
吟诵建议:这首诗的前半部分用了三个韻,分别是平去入声,感觉越来越难过。后半部分先用闭口的iu, ou韻,忧郁而深情,再轉开口的an, ai韻,長呼高叫,起伏跌宕,感情强烈。入声字短音(入声字用红色标出)。
诗经· 黍 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 :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子实去皮后叫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2.离离:繁茂貌。
3.稷 :谷子,一说高粱。黍的一个变种,散穗,子实不粘或粘性不及黍者为稷。
4.行迈:行的复合词。
5.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
6.中心:内心;
7.摇摇:心神不宁。
8.谓:说。
9.悠悠:遥远的样子。
10.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
11.实:籽粒。
12.噎 :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哽咽。
译文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选自百度百科)
本帖最后由 里仁 于 2011-11-30 03:10 编辑
没贴过音频
http://www.tudou.com/v/kZ8TthHuXgo/&rpid=79115098/v.swf
能听不?
娃的木兰辞:)。
里仁 发表于 2011-11-30 03: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贴过音频
能听。真可爱。就是感觉这个对齐来说气口有点长了。可能换个蒙学的,三四个字的孩子吟起来更自在?不是说孩子不能听这类的吟诵,我儿子也听呢。而是这个年纪可能 不大适合表现这种对气息要求高一些的诗词。
齐妈别介意,我的一点感觉。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1-30 03: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能听。真可爱。就是感觉这个对齐来说气口有点长了。可能换个蒙学的,三四个字的孩子吟起来更自在?不是说 ...
谢谢指点,开始吟诵后,其他娃娃还蛮喜欢,
但不太喜欢学这个,
估计是学起来不太好学,也不太舒服。{:soso_e102:}
我是不太懂,打算先学诗经
穿插一些小文;
【我爱吟诵通讯2011年12月19日】本期特别推荐《吟诵、读经和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zMjQ0NzA4.html1. 本期吟诵 《赠卫八处士》(网上可以看到叶先生和景山学校学生交流此诗吟诵的视频。
)
2. 德国Wuppertal 幼儿班吟诵教学小记
3. 吟诵、读经和我——吟诵周上的发言稿
4. 祝贺德国汉堡三位学生入围2011"中华诵"大赛决赛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