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ailim 发表于 2011-11-28 20:01:55

重新开贴记录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16 编辑


重新开贴记录

gyailim 发表于 2011-11-28 20:10:29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14 编辑

2阅读,要吊起兴趣的阅读



gyailim 发表于 2011-11-28 20:12:26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13 编辑

早上刚起床,就摸到床头昨晚多的书,拉着我开始读。

下午茶 发表于 2011-11-28 20:54:47

你家宝宝说话好早呀{:soso_e179:}

benjamin7 发表于 2011-11-28 21:34:59

你们家的说话好早啊 厉害

gyailim 发表于 2011-11-28 21:49:47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07 编辑

11-28

gyailim 发表于 2011-11-28 21:50:58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07 编辑

小小の题外话

gyailim 发表于 2011-11-29 19:43:14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台湾 张文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gyailim 发表于 2011-11-29 22:20:11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07 编辑

鸡犬不宁。 千万注意了!!!

gyailim 发表于 2011-11-30 18:07:09

Rain,Rain,Go Away
go away
Come again
another day
Rain,rain
go away
Little Ryen
wants to play

gyailim 发表于 2011-11-30 19:53:49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06 编辑



关掉听声音的时候,描述这个几他没穿鞋子呢 那个几是什么颜色的,那个几咚的一下跳下来, 什么什么的,我压根没有在意的这些

gyailim 发表于 2011-11-30 19:59:04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05 编辑

4个月前,2岁时候的整理:

gyailim 发表于 2011-11-30 20:12:43

单纯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05 编辑

111111111

gyailim 发表于 2011-11-30 23:28:54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1-30 23:30 编辑

今天の点滴
==============
八点半准时准备睡觉
迷迷糊糊中,Ryen眼睛都没有睁开,问了我一句:妈妈,今天新买的书呢?
我说,在这里呢,于是继续睡觉

雨禾妈 发表于 2011-12-1 08:53:49

语言发展早的宝宝学外语也快啊

鸿宇妈 发表于 2011-12-1 12:33:02

小盆友真棒呀!呵呵,偶家是小小哥哥呵呵,可是没有弟弟的英文强,以后经常来取取经

gyailim 发表于 2011-12-1 20:15:28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17 编辑

联系实际生活。

gyailim 发表于 2011-12-1 21:16:13

孩子不喜欢英语阅读为哪般?



海岚





    前两篇的种地法讲的是婴幼儿学英语的启蒙方法。有家长给我这样的反馈,就是虽然意识到读原版英文绘本的重要性,可孩子不喜欢,家里无法进行快乐的阅读。我也有同感,不要说阅读绘本,去年我家来了个北京来的小客人,我一直在探索中国小孩子学英语的好方法,于是就把家里我认为很好的英文原版动画片给她看,可是她并没有显示多少兴趣,她在我家只住了几天还要忙于参观华盛顿的各个博物馆和国家动物园什么的,我也没有机会深化。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先讲一个我自己的关于吃木瓜的故事。原来在国内我生活的北方没见过木瓜,后来在加拿大超市里见到,那时候木瓜还没有那么多神奇的传说,但喜欢品尝新东西的我还是要买一个尝尝。乐不颠儿的捧家一个,吃得我和我老公直皱眉,这么难吃的水果白给都不要吃了。从那以后看见木瓜就没有任何想试试的欲望,一律走过路过. 过了好多年以后,一次高中好友出访美国加拿大,我和她通话聊天问及她对这两个国家的感受。其中谈起此次出访的吃,很多东西吃不惯,不过每次餐后她都吃很多的木瓜,还像我描述木瓜的特殊清香。放下电话我就和老公讲,既然老X能说木瓜好吃,就一定好吃,我们的口味一样。我们原来以为木瓜不好吃,是因为我们吃的第一个我们没有选好。于是两个人直奔超市,碰巧看到一个不知道是哪个族裔的老外在选木瓜,就问问什么样的木瓜好吃。捧回家一个选好的,结果从此爱上木瓜。



    同样道理,孩子初次接触英语阅读,如果第一次的触摸没有感觉,不是说读原版绘本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也不是说学英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定有别的原因。



    如果是已经上学的孩子,已经能够用中文进行阅读了,这时候就不太容易进行英文阅读。因为他已经能用中文获取他感兴趣的信息。就象左右手,当右手的功能非常强大的时候,能用右手完成的工作人们自然不愿意用左手了,而右手无法独立完成的工作左手才参与一下。所以在这种情形下要引导孩子进行英文阅读,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我在以前的博文提到的12岁之前孩子大脑学习语言的能力的多窗并开的理论,有的家长可能引起一点误解就是过了12岁就错过了。其实过了12岁孩子在学习英语方面还有另一种优势,就是孩子的自控能力增强了。这是幼儿期做不到的。



    分析了优势和难点,现在静下心来,让我根据我的个人教学实践经验来帮家长分析一下可能存在的原因:



    一,可能是阅读的方式孩子不喜欢。让孩子以学习英文教课书的方式来进行阅读,在里面找生词,找语法,学会说其中的几句话。试想,如果你读一本类似《山楂树》之类的倍感兴趣的中文的东西,旁边有人非让你找找其中精美的词,找几个文学色彩浓的句子要你分析一下语法,或者让你背一段精彩片段,你是不是觉得很扫兴。



    二,可能是阅读的内容孩子不喜欢。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公主王子之类的,你非让孩子读一本关于恐龙的绘本,这没法愉快。一般讲,男孩子多喜欢交谈工具类呀,恐龙呀,蜘蛛侠呀相关内容的。女孩子喜欢Dora, 公主呀,但这不是绝对的。我曾经给儿子一本关于恐龙的绘本,还带配套歌儿的,还是异形书,可不管我怎样“诱”导,儿子看两眼就跑掉了。但这不说明我儿子永远不喜欢恐龙类的书,我以后还会试。



    三,还有一点我虽然列在了第三点,不是不重要,而是太重要了,我要详细说。就是绘本的选择是否符合孩子的生长发育阶段,是否符合孩子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般英文原版绘本都标注了适合孩子阅读的年龄范围,比如适合5-7岁。这样的绘本所包含的内容一定是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的。同时也符合国外的孩子这个阶段所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的要求。中国的孩子接触英文原版阅读的时候,心理年龄和同龄的英语国家的孩子是一样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中国孩子接触英语的起步时间和所具备的英语阅读能力就参差不齐了。



   这里我讲个例子。我在博客里看到一家,满墙的英语单词。刚开始在没有知道太多的背景材料的情况下,我只能就满墙的卡片发表一点看法。后来得到这位妈妈的互动,孩子妈妈向我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孩子学英语的更多的细节。这是一个3岁半多点的孩子,一岁左右开始接触英文童谣。通过这些背景材料我发现这里有两个误区:

    1,满墙的生词就说明给孩子选的绘本不符合孩子现阶段的英语阅读水平。

    2,在加拿大我教的即使母语是英语的孩子在这样的一个年纪也没开始记单词的拼写呢。一个这样小年纪的孩子就让他背单词拼写,这有悖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就象我在前一篇讲的宝宝英语启蒙之种地法,这种行为无疑是揠苗助长。如果过分施压,引起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反感,那才是损失呢。



   对于对英语原版绘本阅读不太感兴趣的孩子,我倒是建议家长把眼光放远,先让孩子读一些有趣的,阅读要求比孩子现阶段低一点的。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在加拿大上学的时候,读呀写呀那些枯燥的论文,经常头晕脑胀,有搞不懂的还非常沮丧。这时候读一点小孩子阅读的小书,比如“ Frog and Toad ”(据说这套书在国内很流行,看看原版的,那才觉得很舒服呢)是很好的放松方式。同样道理,如果给孩子这样一本书,内容画面她很喜欢,又能很轻松地明白书中的内容,这样想让孩子不去看都难。保持这样的一种势头,然后逐步加码。一定要搞清楚本末的关系。孩子的兴趣是原动力,是马达,一辆没有动力的车能跑起来吗?



   四,同样的孩子同样的绘本在不同的时间给孩子阅读也可能引出不同的效果。如果是孩子非常想和小朋友出去踢球的时候,你非要把孩子囚住进行英语阅读,这时机不对。如果是孩子突然对种子发芽感兴趣,而你在这个时候呈现一本关于种子发芽的英文绘本给她,我想她会高兴得忘了“英文”挡路了。

            

    我曾经拿给我儿子一本关于ABC的有点像饶舌歌的一本书,朗朗上口还有情节,可我的儿子并没有显示多少兴趣,相反对一些没有情节的认知性的ABC类书却很感兴趣。我知道这本书是一个经典,孩子一定会喜欢,大约过了3个月,我再把这本书拿出来的时候,我儿子一下子就对饶舌的节奏和书里的情节产生了兴趣,我一边读给他听,他一边笑。就是说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每相差几个月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家长要象调琴一样不断试才能找到感觉。



    六,家里是否能有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也可能成为一个因素。记得有一个移民到加拿大的中国家长说老外的教室就是“乱”。其实乱是不要求整齐划一,这样的教室布置多数是分区域的,是为了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的,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听从老师的安排。其中一个重要的区域就是阅读角,而阅读角一定要求舒适惬意。同样道理,家里的阅读最好也有个阅读环境,可能一个长毛熊,一个孩子喜欢的靠垫或者一个小孩子型号的小沙发都有助于一个舒适环境的营造。





    我理解的教育是一门艺术科学。说它是科学,是因为教育一定要遵循人的生理和大脑认知发展的规律。一种教学方法的提出要有心理学的依据。说它是艺术是因为成功的教育要把普遍规律和每个个体的差异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个体的潜能。而这种结合需要家长老师配合来观察孩子,还需要成人的实践能力。我在加拿大的工作要求我们每周至少两份孩子的行为观察报告,然后才能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程设置。其中的道理就是普遍规律和个体差异要结合。孩子的英语学习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

   就象我在前面的博文《孩子学英语,家长要三心》里提出的,家长要有地质学家的细心去观察孩子。对于我提出的一些可能性,家长可以根据自家情况,找找原因,分别试试,再进行新一轮的尝试。教育就是一个这样不断磨合提升的过程。

gyailim 发表于 2011-12-1 21:50:12

英文亲子阅读阶段家长应该知道的一些技巧(上)



海岚





(这个系列是献给小虾皮的爸爸妈妈和象他们一样努力教育孩子的爸爸妈妈,特别感谢小虾皮妈妈在她的博客里加了我博客的链接使更多家长看到我的博客。)



    在孩子刚接触原版书的亲子阅读阶段,爸爸妈妈就应该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方法,为孩子今后向自主阅读过渡打基础。这个阶段对于母语是英语的孩子一般是2-3岁阶段,但母语是汉语的孩子接触英语的时间不确定,所以对那些稍大点的孩子,在刚开始接触原版亲子阅读阶段,这些技巧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帮助。这其中最基本的是大声给孩子读(当然也不能喊哈)。就是北美这边常说的对学龄前的孩子要“reading aloud to children”。



    除了大声读外还有一些技巧,如果爸爸妈妈在给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应用一些,会大大增加亲子阅读的效果,对孩子由亲子阅读阶段向自主阅读阶段过渡打下基础。我会系统介绍一些方法。这篇先介绍一下:

      (一)如何在亲子阅读中有意识地增加孩子的词汇量。

      (二)对印刷物感觉的培养;



下篇:(三)语音感觉和字母熟知的培养。

       (四)对话式阅读或者叫“听与说”阅读的亲子阅读方式。





(一)词汇量-从原版书里构建地道的英文词汇是建造词汇量最有效的方式。



    为啥非要原版或者由国内正规出版社引进版权的带英文原文的书?在我前面的种地法里我有提到,我发现有很多国内出版社自行用汉英字典为指导的所谓儿童双语认知书里面有太多的中式英语,就是中国人以为是英语但到真正的英语世界人家不这样说。孩子刚开始步入英语世界就陷进这样的泥潭总是家长们不希望的,有时候中式英语学出来的家长也不能够区分辨别,所以就是原版的最安全了。



    对于亲子阅读阶段的孩子,怎样帮助他们构建词汇量呢?



    *找宝宝生活体裁相关的绘本,找有关feeling的绘本,这些是孩子喜欢的。比如如果书里图解happy这种feeling,爸爸妈妈就可以边读边做一个高兴地表情给孩子,然后让宝宝Show me your happy face. 但把happy这个词种到孩子小脑袋瓜儿里不是这样一次或通过一个绘本就完成了,象我在种地法里提出的立体轰炸,其实就是培养孩子在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去获得这个词汇,这样才能有助于英语思维的形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运用多种智能获得的词对于学习者才是有意义的,才能形成持久记忆。比如,用听觉,视觉和音乐智能一起获得的。



   *如果孩子冒出英语词来,有英语基础的家长应该多加一些细节。如,孩子指着书说,“A Bear.”.家长就要说:“Yeah, A brown bear.”这时候会觉得半吊子中式英语也有派上用场的时候,窃喜一下,耶!



   *每天都应该坚持一点亲子原版阅读,这种功夫不是突击能来的。我以前提到过孩子学英语有点类似淹泡菜,那速成加醋加酸什么的就是不地道。孩子在这个每天都有的亲子阅读过程中自己就能构建词汇,如果和听CD 看动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立体影响,那孩子的词汇构建成效就会非常好,因为声音的刺激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孩子对音的辨别和自我调控自己的发音都很重要。



   我儿子现在每天都磨一本Dr.Suess 系列里的I Wish that I Had Duck Feet。这本书的作者不是苏斯博士本人,是Theo.Lesieg。我每次拿出几本书让儿子选,或者让他自己到书箱子里去挑,每次都是这本,我读得头都大了,所以我用了磨这个词,磨死我了,他却一点也不厌倦,因为每次他都有新发现。其实这本书超出了我小儿子的阅读水平,应该是大点孩子的。但他对里面的图太感兴趣了。刚开始读的时候是他说他的,我读我的,经过五,六遍后,儿子开始关心里面的词汇了,问我:“犄角英语咋说?”。我就把带犄角的那页重新给他读,他自然就把犄角这个词领到了。而且每次读的时候我会根据儿子当时的反应,对特殊感兴趣的那页,就一个字不落,对不感冒的就掠过,或者有的页就读一句,“偷工减料”一下。所以这里有一个家长灵活掌握机动灵活的情况。同时也涉及到一个给孩子选绘本的问题,刚好有几个小学生家长提出这个问题了,以后我会细说。



   应该强调的是教育研究显示,词汇量大的孩子将是很好的阅读者。理解很多词能帮助孩子认识书写的词(脱离了图的演示)和明白她们读出来的东西,比如用phonics读出来的词。所以在孩子的亲子阅读阶段,家长留心为以后自主阅读构建词汇就很有意义了。



(二)印刷物激励—孩子喜欢书了以后才会爱上阅读



   *把和宝宝分享读书乐趣的时间搞成你和宝宝最亲密的快乐时光。这就要各个妈妈根据自家孩子使用自己的秘笈了,欢迎交流。

   *让宝宝看到你在阅读。

   *经常带宝宝去图书馆。

   *宝宝喜欢书了以后才会爱上阅读。



(三)印刷物感觉的培养—对印刷语言的熟悉能帮助孩子培养对书的舒服感和明白印刷的东东很有用



   *在孩子能经常看到的地方张贴印刷字,标签,标记等,要每天给孩子读。注意这样是培养一种感觉,是给孩子熏陶,不是要搞成我们小时候为了死记硬背单词强化记忆的样子,不是强迫孩子记单词。比如,搞个大苹果形状的,上面印上apple。做个停牌,上面写上Stop。甚至可以延伸做类似红绿灯的游戏,见到停牌就停下。

    在前面提到和孩子讲“feeling”的时候,可以做“happy”表情的图签,下面写上happy。如果能展示一组各种表情的图,下面标上相应的英文最好。我在加拿大的幼儿园就有这样的彩色教具,就是挂图,如果这个阶段经常讲feeling,我就会在教室阅读角里挂上这样的挂图。爸爸妈妈可以自己做。在这些印刷字面前,经常看到的时候或者读完绘本绘本里正好有和印刷字一样的内容,就给孩子读一下,点到即止,不要又板不住地想让孩子记单词。

   *在给孩子阅读过程中那些经常重复出现的词要用手指指认。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让孩子翻页。

   *让孩子拿书。

   *把书反着拿,看看孩子能不能给转正了。



   在这个对印刷物感觉培养的过程是培养孩子的一种感觉,千万不要演变成学英语教科书的提前式。










gyailim 发表于 2011-12-2 23:06:51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04 编辑




gyailim 发表于 2011-12-2 23:24:04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02 编辑

111{:soso_e129:}

gyailim 发表于 2011-12-2 23:59:00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00 编辑

1

gyailim 发表于 2011-12-5 21:11:32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8:02 编辑


11111111111111

gyailim 发表于 2011-12-5 21:15:07

转: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小孩子最不容易感到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和照料,比如你花大价钱为孩子择校,比如你衣食住行方面的精心,因为那是自他们出生后就有的,那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人们对任何习惯的东西都会看做当然性的而不加注意,所以他们“习惯了”、“不觉得”你们是在爱他,“养儿方知父母恩”那是后话。
小孩子最容易感到不爱的是如下方面:
他想要你陪的时候你不在,经常不在;
他想要和你玩的时候,你不愿,或者他以为你不愿;
他想要的你不给;
他想做的你不许;
他觉得他的事情也是你说了算;
他想说的你不爱听,听了后批评他,谈后他觉得你不是一个好的谈话对象;
他太少得到你的真心称赞,要么是称赞太少,要么是你的称赞都暗含目的(比如鼓励他、要求他更好、改善你和他的关系等)
他害怕你,你太严肃,或者太爱发脾气,或者对他的期望太高太强;
他感到你担心他,太多的担心,每一个担心都在关心之外搭配着不相信;
他犯错的时候,被你责怪,而不是被你体谅、被你帮助;
他失败的时候,被你贬低、问责或者被你催着做出保证,而不是被接纳和鼓励;
你希望他变成你喜欢的样子,而不接纳和喜欢他本来的样子,比如性格,做事风格,喜好等;
他从你这里经常吸收到压力,很大的压力,有时候甚至能从你这里吸收到羞耻;
……
如果这些是真的,那么孩子就无法相信你爱他,就会觉得你不爱他,如果他这么认为的话,无论你多么爱他,你的爱都没有发挥作用。太阳是颗恒星,他的灼热和明亮是恒定的,可是阴天的时候我们就感不到阳光,下雨的时候我们就冷,而有些植物也会因为见不到阳光而死亡,有些动物因为见不到阳光而生病。爱就像阳光,无论你心里的爱多么强多么大,如果孩子感觉不到,他就会觉得冷,就会处在阴暗中,就会不太健康,就会出状况。

杨云帆 发表于 2011-12-5 21:38:49

你宝宝真棒,对他怎么学中文的很感兴趣,楼主有时间也多讲讲哦!

aquil 发表于 2011-12-6 13:34:36

你家宝宝真厉害

yanyiyao 发表于 2011-12-6 13:38:04

gyailim 发表于 2011-11-28 2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岁4个月零13天

听:BBC,英文故事,peppa pig今天拿出来给磨耳朵用,小R一听马上就说:妈妈,看吧 看吧 ...


好厉害,我的儿子3岁了,刚开始学

gyailim 发表于 2011-12-6 22:30:25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7:44 编辑



gyailim 发表于 2011-12-6 23:06:19

本帖最后由 gyailim 于 2011-12-7 17:41 编辑


Have a sweet dream,my honey {:soso_e19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新开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