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 发表于 2011-11-29 15:27:18

学龄前孩子应该学习第二语言吗?


作者: Jeanette Vos Ed.D.
翻译: Rosy Xu

有些人认为学龄前儿童不应该学习第二语言,他们应该集中精力学好自己的母语。然而研究表明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正在他们人生的前3-4年。
下面是孩子应该在早期学习第二语言的重要原因。
学龄前孩子的语言学习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成人的语言学习往往是一个做作的过程。比方说很多成人学习法语, 他们可以背诵很多动词,名次等等.
但是他们身处法国时都不能自然的表达。然而当成人向孩子一样全身心沉浸在语言的环境中时,他们就能比较容易和比较快地学习。 所以在语言学习中,成人越是孩子气,语言学习过程就越容易。小孩子在4岁之前在他周围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获取大约2000个基本词汇。简单地观察幼儿的说话,就可以证明他们是自然的语言学习者。在婴儿前6个月,他们咿咿呀呀的发音包含了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声音(也就是说, 全世界的婴儿在早期都发同样的声音)。之后他们开始选择在周围环境中能听到的声音,主要是从父母或抚养者那里获得。幼儿的大脑开始摒弃那些不能听到的声音。
学龄前是最关键的年龄段
“在这个阶段,尤其在前三年,思想、语言、洞察力、态度、资质和其他特征的基础逐渐形成” Ronald Kotulad, 《大脑内》的作者这样说。 所以如果不利用孩子这个阶段的自然能力,这个阶段第二语言的获取和第一语言的获取一样容易,那该是多么大的浪费。 因为50%的能力是在孩子早期得到发展的。30% 是在8岁之前。 这并不是说人的50-80%的聪明智慧,知识是在这时候形成的, 这仅仅意味着在孩子的早期就形成了他们大脑中的学习通路。大脑中有6个主要通路。 以后的人生中,每个人的学习都是通过这些通路来获取信息的。它们包括通过视觉,听觉, 味觉,触觉,嗅觉和动作来学习的通路。 每个人所学到的东西都发源于早期形成的这些通道。
大脑的发育阶段
第一个月——当婴儿感知周围环境并作出反应时,每秒钟大脑细胞分裂联会可以达到3亿次。孩子体验到的任何经历都被大脑吸收并被储藏在记忆中。
前六个月——婴儿开始咿咿呀呀包括全世界所有语言的声音。然而受环境的限制,它们只有可能选择周围环境能听到的声音不断重复, 开始摒弃它们不能听到的声音。
第八个月——婴儿的大脑里已经有了大约1000兆的细胞联系。 在这之后这种联系就开始下降。除非婴儿的感觉系统处于不断的刺激中。
大概10岁——般孩子大概一半的细胞联系消失 。 500兆的细胞联系可以持续终生。
12岁以上——大脑是个超级海绵。思想、语言、洞察力,、态度、资质和其他特征的基础已经形成。在这个阶段大脑的基础建设就完成了。 所以在这个关键年龄前学习第二语言容易很多。

幼小多语移民孩子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瑞典你可以见到很多可以流利讲三种语言的孩子。尤其在那些移民社区, 另外一种语言的学习特别容易。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的感觉系统由于新的环境不断地刺激包括新语言的刺激。 语言学习能力增强。
脑研究证实了语言的发展阶段
一个健康的新生儿有100亿脑细胞。 每个细胞可以有20000个连接。这些脑细胞是相互之间构成连接还是死掉取决于这个孩子是否生活在丰富的环境(enriched
environment)中.
什么是丰富的环境?丰富的环境就是那些能够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的环境。Marian Diamond,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脑研究学者培养出了世界上最聪明的老鼠。 当他把老鼠放在充满游戏,拼图,镜子, 颜色 和不同质地的环境中,它们就长出更多的脑组织。 相反, 如果老鼠生活在不丰富的环境中,它们的脑组织就会萎缩。
所以如果在小的时候给孩子第二语言的刺激, 他们会很容易学习和掌握,且有助于他们更加聪明。
怎么给小孩子教第二或第三语言?
幼儿是通过听,看,模仿,和动手来学习的。所以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要不断地对他们讲话。 让他们尝试节拍,韵律,歌曲和游戏。 假如你不能说另外一种语言, 就用其他的音像资料。 最重要的是使学习过程有趣。
教孩子学语言的关键
1、边干边学  跟学生一边用第二语言交流, 一边把语言“做出来”。比方说玩过家家等等。
2、用图片和声音强化  用语言交流的同时, 用图画把语言有趣地表现出来。
3、让学习过程有趣  在玩中学习是最好的方法, 因为玩耍能增加情绪反应,而情绪是学习      的大门。
4、在轻松又有挑战的情况下学习 千万不要给孩子压力。 研究表明80%的学习障碍和压力有关。
5、在音乐的韵律中学习  音乐可以调动大脑的每一部分。 歌词加上乐曲是最容易的学习方法。 
6、在运动中学习――让脑和身体一起动起来  大脑和身体是合一的。传统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坐着不动。 现在我们知道学习的时候动起来使我们学得更多。 学语言的时候应该鼓励孩子跳舞,随节拍舞动。
7、在相互交流中学习 让孩子相互交流, 练习来学习语言。
8、在回想 中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孩子“发蔫”。 语言学习有休眠期。 首先孩子要吸收, 然后才开始说。
9、把学习的内容联想起来   联想越多, 学得越多。比如学习猴子(monkey)和 音乐(music)两个单词, 可以联想猴子在演奏吉他。
10、手指触摸学习    在唱音乐时,手指相互碰撞,打出节奏。
11、品尝学习    学习水果的时候, 让孩子吃一口。或者吃食物的时候, 让孩子学习这个食物的名字。
12、嗅觉学习   把东西藏起来, 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13、把整个世界当成课堂   走出教室, 看到什么说什么。

出处:http://www.earlychildhoodnews.com/earlychildhood


英语迷学习网站www.englishinme.com


木鱼 发表于 2011-11-29 15:31:35

学习了。还是赶早好啊。

鱼鱼囡囡的围脖 发表于 2011-11-29 15:55:23

我们太迟了。。。

Siyuan 发表于 2011-11-29 16:16:10

本帖最后由 Siyuan 于 2011-11-29 16:16 编辑

學習語言真的要趕早,最明顯的就是小孩子英文單詞會的不多,但說出來的就是地道,所以從小培養是必須的呀

zuiaiyian 发表于 2011-11-29 20:41:00

是的,非常有道理

liebout 发表于 2011-11-29 21:17:21

还是应该赶早 我觉得小宝宝更容易找到语感

julyjuly77 发表于 2011-11-29 21:19:39

HDEE 发表于 2011-12-1 17:11:17

flora602 发表于 2011-12-2 21:59:23

老外的家庭里通常很多种语言一起,宝宝大起来这些语言都会的。。我相信小宝宝的语言接受能力很强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龄前孩子应该学习第二语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