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口、日的第二笔不一样吗?
昨天跟老师聊天,才知道虽然只是一年级,已经有了个大人平常都不一定答对的问题,口、日的第二笔和白的第三笔以及石的第四笔是不一样的,平常可真没注意到,据说还是个考点了 说说看,怎么不一样呢? 口的第二笔是横折,日的第二笔是横折钩 真晕了,这么个考法有用吗 竟然还有钩! 妍园里教妍写的口,有勾,和妍说了没勾,她还不认,说老师讲的才是对的。。。:( 好像楼主说的不对吧,我又找到一个妈妈发的帖子里面关于笔画查询的链接,口和日第二笔都是横折啊汉字 日 (组词)
笔画
名称 竖、横折、横、横、 更多:http://www.51240.com
笔画数 4
我们的学校教育啊。可悲! 晕,我查了几个网站都是横折呀。什么老师呀,再说了考这个有意义吗 证明我一年级是好学生啊,我知道啊 我也不知道日有"勾"?? !!沒有吧{:98:} 引用的:
关于“日”字第二笔笔画名称是“横折”还是“横折钩”问题的探求
目前,小学一年级写字教学中存在着一个疑问:“日、四、目、田”的第二笔和“白、自、西”的第三笔笔画名称是“横折”还是“横折钩”。 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用楷体字印刷的是“横折钩”,而且在《教师教学用书》105页也提到“日”字第二笔是“横折钩”。可是,我从小上学到现在写这些字时一直就没写过钩,而现在的教材及教参上都印出是“横折钩”,我们应该怎样教学生呢?在开学初的研读教材时,我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与老教研员进行了探讨,还从网上查找了一些文章,可是众说纷纭,没有权威性的说明。不过既然教材这样印,教参那样说,我们只能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后来一些老师仍曾针对这个问题给我打来电话,询问在教学生写这些字时应怎样说第二笔的笔画名称,为此,我又与我区几位资深教师请教这个问题,他们也说没有钩,但教材和教参那样说也只能依据它去处理,后来一位朋友给我介绍了一本书《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的,她说书中对这些字的笔顺说明里印的那几个字就没有钩,我上网查看,的确是没有,但书中文字是用宋体印刷的,当然没有钩,我们的教材中的字是用楷体印刷的,字体不同就产生了“有钩”和“没有钩”的区别,怎么教给学生呢?于是,2008年11月12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给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发送了求助的邮件,希望能对这一问题给一个明确的说法。没想到11月17日还真得到了回复:
老师:
您好!《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的字形是宋体字,是不带钩的,楷体的字中就有个小钩,实际是笔锋带个小钩,应该不算正式笔画的钩。与小字的竖钩是不同的。目前,楷体标准也在修订中,难度很大。
我再次回复:
感谢专家的及时回复,让我对此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不过,目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105页中,在讲“口”字的第二笔时强调认识新笔画“横折”,在讲“日”字时强调认识新笔画“横折钩”,所以大部分老师仍有疑义,还请专家们与该书编著部门联系,可否能在人教网或其他权威网站给予明确说明,以解除老师们的疑惑,再次感谢。
等待您的回复。
大约一小时后我得到回复:“请直接与我们标准处联系。”
于是我又将此请求发送到了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标准处,目前虽然还没收到回音,不过我有信心能获得满意的答复。 好像目前还是悬而未决,不过要是考试考的话,还是按照老师的来吧{:99:} 我觉得写书法时才有钩,而且口、日都有钩。 呀。。。我写的时候是对的。。。
这个也要考的呀~~~~
偶现在能写对,估计是老师的当年的功劳 这种有歧义的细节,就不应该拿来考察学生,首先标准化部门应该搞清楚,统一教材内容。 有点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的意思了 {:84:} 应该是横折吧! 怪不得我家宝贝问我“日字”有没有钩?我还以为是她自己观察到楷书的写法呢!
看到12楼的引用,觉得有些写法延续下来就好,一些“权威机构”平白给大家添乱。 儿子说是这样的哦,不说还真不知道啊! 晕,这个该是给外国人学习时强调的吧
中国人没必要这样吧,问问学毛笔字的孩子们估计全答对了 本帖最后由 封疆大吏041010 于 2011-1-6 08:36 编辑
xeifie 发表于 2010-11-22 11: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口的第二笔是横折,日的第二笔是横折钩
日的第二笔是横折钩,是横折钩,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语文老师还特地用红笔写的横折钩。
口的第二笔是横折,我忘记了。我习惯也是横折钩 回复 beautifulyou10 的帖子
不敢苟同!哈哈!
日字有钩????
我晕!
没法考了...... 应该都是横折吧。 区分这个是不是无聊啊? 口,和日明白了,石和白呢,还有右,这种字,都一起普及一下 我晕呀{:soso_e134:} 晕,平时还真没注意 抓住这种细枝末节来考孩子,实在变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