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说英语
本帖最后由 小雨的妈 于 2011-12-22 23:55 编辑我一直认为孩子要语言顺了再学英语,我曾看过一期早教专家指导的片子,讲述的是一孩子家人讲的语言:
父母对话:普通话
姥爷姥姥:湖南话
爷爷奶奶:闽南话
保姆阿姨:四川话
父母与长辈对话:方言
孩子快4岁一句话不说,专家与孩子玩了一阵子后问孩子,为什么在家在学校一句话不说。孩子说:我不知道说什么,同样一件事他们说的都不一样。
我当时在想,是我,肯定也乱了。
这段时间想着给孩子看点绘本,就是一页一个单词的那种,
孩子不听也不看,更不跟着念,我后来说:不跟我念的话我一会就不讲中文,有点威胁。
小家伙说:我早就会了,我就是没有说而矣。blue是蓝色,是不是?骑头小红鹿一边走一边说英文。
一会拿一张纸让我在上面随便写点英文,我就写了blue在上面。
小家伙就拿着笔划了一个圆圈着blue,再中间划一横线,看着我说:妈妈,以后禁止说英文,看到了吗?
前几天还很高兴让我给讲讲英文,是今天想玩别的?还是就不想听?
小雨爸不赞成现在开始学英文,让再晚点,影响了他?
看英文的动画很认真,也能看明白里面的内容,英文肯定他听不懂,很难的
这家是够乱的哈,这要同时学几门语言呀 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算是比较普遍。
一般老人家说方言,父母和爷姥级的也说方言多。和孩子多数说普通话,也有1/4左右的家庭从小就灌输方言,另外1/4左右的孩子从小灌输双语。我这里的双语讲的是普通话+方言。
我一路看过来,一直都有这个印象,比较普遍的事实是,如果孩子只会方言,方言讲得程度一般(社会环境方面比较孩子交往上方言不是主体)。如果孩子会双语,方言和普通话,都更加一般。如果孩子只会讲普通话,能力就稍强。最强的是家庭里面没有方言干扰的,孩子语言能力最占优。
这里面我是适当的把一些其他干扰因素做了修复或者弱化的,比如父母用不用心,对孩子花的心思多少,对孩子亲子关系的强弱,尽量适当做一些可比性的对照。
所以我当时孩子还小的时候,一直不太愿意涉及双语(普通话+英语),潜意识里面一直认为,英语比方言更加没有环境,干扰只会比方言更加严重,对孩子语言培养可能危害更大。稀里糊涂就那么规避着英语,对论坛里面那些英语的帖子,形成自动屏蔽,偶尔也看但是心理已经排斥。
果不其然,后来我家孩子的母语能力,确实是比较超群的。
当然,我们没有回头路走,无法在同等家庭环境里面,做个比对实验。所以,上面的结论,不见得就对。 见过方言和普通话的同时进行,就是孩子讲话少晚点,但是都讲的很好,不过上面说的太多了,不知道好不好 93776940 发表于 2011-12-23 0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算是比较普遍。
一般老人家说方言,父母和爷姥级的也说方言多。和孩子多数说普通话,也 ...
是啊,这种可比性是相对的,我前段时间说我家孩子还没有开始学英语,别的几个月的家长都感觉是外星人。 风儿 发表于 2011-12-23 0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见过方言和普通话的同时进行,就是孩子讲话少晚点,但是都讲的很好,不过上面说的太多了,不知道好不好
自己的孩子肯定都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更何况讲话多少,厉害不厉害,又没有量化的评价标准。所以,对比的时候,尽量在孩子不同交流人群中去比对。
比如今天和孩子玩的家庭性质类似,去对比他们交往过程。比如隔天又换了一个环境,其他不同类型的家庭性质去比对,几年下来,还是感觉得到差距的。这里面干扰因素也非常多,比如家庭性格、父母的用心等等。
风儿 发表于 2011-12-23 0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见过方言和普通话的同时进行,就是孩子讲话少晚点,但是都讲的很好,不过上面说的太多了,不知道好不好
是啊,如果孩子是有意不讲,还好。我小区有一孩子妈妈和我们说普通话(当然我们都不标准),父母说方言,父母和他也常说方方,孩子1岁10个月只会叫爸爸,和我家孩子玩一阵,常有求于我孩子时,学会了叫哥哥。
家长着急的不行
93776940 发表于 2011-12-23 0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己的孩子肯定都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更何况讲话多少,厉害不厉害,又没有量化的评价标准。 ...
是啊,曾看过一段话是:每一片树叶都不相同,每一个孩子也有不同。
他们是个体,因周边环境、家庭环境、个人本身因素导致很多的不一样。
很少有孩子全能的,他们总在一面弱,一面强。
我现在对孩子的要求:健康排在首位,他只要健健康康的,我就高兴了,不要求别的太多。
这两天我老喜欢打比喻,不过已经有人对我的比喻提出了意见,认为我比喻失当。我承认。不过,我现在又想到了一个比喻,再失当一次。
现在的英文学习热潮,也有冷静的一面,但是浮躁是主流,新人太多是一个因素。所以我就打如下比喻:
剧院里,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坐着看戏,很舒服的,很享受的。后来前排的人站起来了,后排的人看不到戏,紧接着一排一排的人都跟着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剧院,基本人人都站着看戏,再也没有舒服的人。看戏再也不是享受,而是一种从众跟风心理。 93776940 发表于 2011-12-23 0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两天我老喜欢打比喻,不过已经有人对我的比喻提出了意见,认为我比喻失当。我承认。不过,我现在又想到了 ...
比喻的很好。
我不是北京人
其实北京人也有不错的, 也有。。。。,或许啥地也有这样的人。
我家打算现在开始,但不想强求于他,
小雨的妈 发表于 2011-12-23 0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比喻的很好。
我不是北京人
对不起。我说那话的时候绝对没有地域概念。只是那个论坛,是我见过的最焦虑最功利最被洗脑的一个家长论坛。如果你没在那个论坛呆过,确实很难体会我调侃的那个语气。不好意思。 93776940 发表于 2011-12-23 08: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不起。我说那话的时候绝对没有地域概念。只是那个论坛,是我见过的最焦虑最功利最被洗脑的一个家长论坛 ...
呆过,还加入了一群,后来实在看不惯,退出了。
还和一人吵过,我说的话比你这话还轻很多,都让我滚出北京,哈哈,不说这个。
人不一样。
对的。先要会说很好的中文,中文说得很优秀,语言能力得到比较好的开发以后。再加入英语,一般幼儿园大班到一年级接触英语,只要方法得当,进步就相当明显。
本帖最后由 木鱼 于 2011-12-23 10:18 编辑
其实很多双语或者三语国家,那里的人也都很自然的会说多种语言。所以说语言的干扰这个东西,其实也不一定。
我觉得孩子的能力其实远远超出我们大人的想法。很多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当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也不用看到自己孩子跟别人不同就焦虑。
木鱼 发表于 2011-12-23 1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很多双语或者三语国家,那里的人也都很自然的会说多种语言。所以说语言的干扰这个东西,其实也不一定。
是的。确实是不一定。但是我也很想知道,这些双语三语国家,国和家,都有这个环境、土壤的情况下:这些孩子0-3岁的时候,语言发育的轨迹是怎么样的?3-6岁的时候是怎么样的?然后一部分人,离开了这个国,只剩下家的时候,又会怎么变化?甚至没有了国、没有了家之后,语言发育又有什么轨迹?
纠跟到底,环境是取决定因素的。脱离了环境,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或者说回我们自己,我很想知道的是,现在这群假双语环境下从小培育双语的,将来到底优势有没有,有多大?最好的办法,是过来人集中发个贴,回复给我们参考下。从语言的延续性、思维的延续性、到运用的延续性,再到应试的优势方面。至于生活方面,那影响因素太多,暂时就别指望人家提供什么经验教训了。
93776940 发表于 2011-12-23 1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确实是不一定。但是我也很想知道,这些双语三语国家,国和家,都有这个环境、土壤的情况下:这些孩 ...
你说的情况,就要归结到一点,读写很重要。
如果孩子的双语,三语,已经能够看书和写作了,那么即使环境改变,也不会太多影响他们的语言水平。只有语言的读写到了一定程度,才算真正掌握了。
见仁见智的事情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