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的几大怪现象该治理了
转:国内教育的几大怪现象该治理了
现象一:为了脸面使劲折腾,结果没有受益人
有关部门,总是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总是担心别人说改革的力度不够大,于是便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折腾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形式主义和花样翻新。而在这其间,基层的教育工作在从声名远播的洋思经验到成效卓著的杜郎口模式、从蔡林森的高效课堂到到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从“探究性学习”到“有效教学”、从“特色课堂”到“五分钟课堂”、从“分槽喂养”到小组合作学习等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学习与借鉴中,陷入了“丢了鞋子找不着路子”的困窘与尴尬。而当我们深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去看时,我们却发现,教师其实还是那些教师,学生其实还是那些学生,课堂还是那个课堂;唯一不同的是,教师越来越不象教师,学生越来越不象学生,课堂也越来越不象课堂了……
现象二:掩人耳目玩“猫腻”,教师不够尊重学生.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的教育者,他说“我们没有理由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又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一边是从国家到地方有关部门的禁令不断、雷声震天,一边是教师对治理教育乱收费进行公然反抗、“补课”热火朝天,而且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让学生、家长签字证明自己是自愿的;明明是教师组织学生集体预订的教辅资料,到头来学生不得不说是自己在大街或书店里买的。而到学校评价教师时,学生又被打了招呼:“测评的时候给老师打分高点啊!”为了评个班长,家长有时候时要破点血本的,中考或高考时,老师更是“关爱”有佳,不是积极传授作弊的诀窍,就是动用所有关系争取指标;学生好歹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捞得了一个大学生的名分,最终希望却成为了泡沫,苦于工作无着落而不得不浪荡街头...... 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又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一针见血啊 有些政策就是为某些人创造财路的 现在的教育者和我们那时候的老师真是差远了 社会的缩写!怪吗? 无奈啊,我们小人物能怎么办 一切向钱看的时代~~ 确实应该治理了 我们说了不算啊! 社会的缩影呀,有办法解决? 无奈啊,是在是没有办法啊! 现实社会呀!!! 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轻易说谁对谁错 如果5%的老师被骂,那么是这些老师差劲。如果95%的老师被骂,那么一定是这个制度差劲! 社会体制的问题,把责任都推给老师有失公允。 谁来治呢?有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