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听听蘑菇怎么说吧
本帖最后由 雨点沙沙 于 2010-12-9 05:35 编辑-----转载自新浪
近日,北京一名六年级学生张皓,调查发现,市场上的鲜蘑菇超九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高瑞芳博士表示,该调查可信度100%。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士却称,张皓的实验及调查结果“不具科学性”。(11月30日《新京报》)
调查“蘑菇有没有爱上荧光增白剂”是件很严肃的事情,如果小孩子轻易就窥见其间的猫腻,职能部门的脸还往哪儿搁?面对这“九成被污染”的数据,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背着牛头不认赃:一来,公众就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蘑菇整过容,情绪就比较容易“稳定”;二来,还显示出这是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间接印证职能部门存在的必要性。
“不具科学性”无非是说这是小孩子瞎搞搞、结论当不得真。问题是,张皓是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科学探究班”的学员,“鲜蘑菇是否被荧光增白剂污染”的实验,还是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微生物实验室做的,并由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高瑞芳博士指导,实验使用的方法是“暗室中紫外线条件照射观察荧光”——— 这样的实验,也许不够“权威”,但怎么就“不具科学性”?
好吧,蘑菇又不是“反物质”,取之容易、验之不难,既然这样的调查“不科学”,那就请职能部门拿出“科学”的调查结论。究竟有几成污染、抑或有没有污染?事关餐桌安全,职能部门总不能玩“你猜你猜你猜猜猜”吧!
蘑菇小物件,安全大问题。回头看看,惊天动地的食品安全事件,又有几起不是“不具科学性”的媒体或民众曝光出来的呢?或者说,又有几次是职能监管部门主动作为、抽丝剥茧?这当然不是抹杀职能部门的成绩,只是,面对举报信一样的小学生的积极作为,褒奖不谈、却换来职能部门一声高傲的 “不具科学性”———其权威主义傲慢与经验主义偏见真可谓一览无余。
孩子热心的说法不可信,职能部门又没有“科学”说法,消费者能做的,就是学会和蘑菇对话——— 听听蘑菇怎么说吧。
很恐怖,我最爱吃蘑菇的,现在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吃,不是有毒就是假冒.前几天在网上看多有假鸡蛋卖,讲给老妈听,她惊讶的半天合不拢嘴. 回复 sara 的帖子
假鸡蛋?是怎么一回事儿,说来听听! 回复 beautifulyou10 的帖子
假鸡蛋
百科名片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7aad4ae7d673a310b8382046.jpg 假鸡蛋
假鸡蛋的蛋壳由碳酸钙、石蜡及石膏粉造成。而蛋清、蛋白则主要由海藻酸钠,再加上明矾、明胶、色素等造成。 蛋清是将海藻酸钠加进水造成溶液后,不断搅拌而制成的。而蛋黄的主要成份同样是海藻酸钠液,再加入如柠檬黄一类的色素后,放进模具中,然后放入氯化钙溶液中凝固而成。
由于假鸡蛋的制作成本只是售价的25%左右,因此在大陆可算是禁之不绝。在北京、山东、广东等各地都有发现。
假鸡蛋不但没有任何营养价值,长期食用更有机会引致记忆力衰退、痴呆等严重后果(可能是因为明矾含铝) 回复 sara 的帖子
太可怕了!:o
我住在大城市的繁华地段,前些时间去超市买黑米,结果发现有一半是真黑米,有一半却是经过染色的,两种混在一起买。发现之后非常气愤,本来是想增加营养的,结果却是毒药。还好没有吃。后来再逛多几家大超市,原来这是行规,那一家都是这样的货。黑米是比普通米贵很多,用白米染色当然是利润高,但是背后的害人行为真是和杀人相差无几了。对于本土的食品,买时真是提心吊胆呀!! 回复 lixingmeibec 的帖子
黑心的商家!
现在真是啥也不敢买呢,磨个豆浆,大豆还都是转基因的.
啥都得靠自己种,自己养了.
回复 南方小筑 的帖子
看来咱们要自立更生了! 真不知道政府都是干啥的,监管都哪里去了 我们现在还敢吃吗?
回复 pxct453 的帖子
反正是怕怕的。 我也最喜欢吃蘑菇了,这下又不敢吃了。 回复 sunnybaby698 的帖子
同感啊!自立更生吧! 好恐怖呀{:90:} 回复 dongruhua1999 的帖子
谁说不是呢? 现在能让我们放心的菜少之又少啊,只吃葱头,白菜,土豆吧 唉,无语,只有叹息。这年头,还有什么食物是安全的? 吃啥都得小心才好! 呵呵。有瞪眼看呢
很明显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