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ley 发表于 2012-1-9 11:51:25

学会和学生谈话zt


觉得对以后我们教导孩子也是有帮助的,就转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转自 邢斌博客
http://www.blogbus.com/public/tb.php/5035616/59976608/8c5733531d6560be4ef924167ff06973


有一届学生毕业时,同学们回忆第一次见到我的情形。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竟然都记得初次见面时我说的第一句话。
我说了什么?
在问他们姓名时,我说的是:“我叫王栋生,你叫什么?”
我会说:“你是不是叫×××?××中学来的?教你语文的是××老师吗?”
我会说:“暑假去哪儿旅游的,你好像晒黑了。”
   
    有时暑期接新班,我会把新生登记表钉在墙上,反复看他们的照片;看熟了,对学生的性格也会有些猜想。那时候我的记忆力真好,新生报到,见到本人,至多稍微迟疑一下,我就能报出他们的姓名。有一次只错了一位,因为那位女生把辫子剪了。所有的学生都很高兴,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这第一句话就让我们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
   
    很多有经验的教师不喜欢所谓的“正式谈话”,而喜欢聊天。你可以学习传教士的虔诚,但是你不要在学生面前扮演圣徒,不要把和学生的谈话当作布道。我经常和学生谈生活体验,有时我甚至会沮丧地告诉他们:今天早上,我做了件蠢事……
   
    可以经常说些学习以外的事,如果和学生的谈话全是围绕学科学习的,对学生很不利。在很多闲谈式的对话中,学生获得教益或许更多:趣味,理智,情感,价值观,世事沧桑……人们的许多智慧,并不全是在课堂上学到的。
   
    谈话不要带目的,不要让学生认为你有机锋城府。不要急,不要指望一两次谈话学生就把什么心里话都告诉你。
   
    有时,对学生说话需要明确地说,比如:“你这样做我很喜欢”,“你这件事做得可不好”,“我真为你高兴”……
   
    一些有困难的学生来办公室找我,和他谈过话后,我会送他到门口,说再见。之所以要郑重其事,是想让他知道,我们是一样的人,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存在。
   
    有次听毕业生谈中学经历,说起班主任语言恶俗给他的伤害。班主任在谈话中打了比方,说:“别的同学都勤奋,你却无所事事;当别人丰收时,你两手空空;当大家衣冠楚楚时,你看看,你只剩下一条裤衩了……”那位男生事后伤感地对别人说:“没想到一个女教师会这样说话!我难过的是她肯定忘记自己说过的这些话,可她的话我一辈子忘不了。”我听说这件事无言以对,一些同行的语言教养给学生留下的是各种各样的伤痛。这位教师无意间在学生面前露出了自己的文化“底子”。没有对文明的向往,光靠抒情作秀是不可能把自己打扮成学生喜欢的人的。
   
    有些教师表达能力并不好,却非常喜欢说话,总是招惹是非,甚至表扬学生也让学生生气。有个班主任一一评论学生:某人是千里马,某人像匹烈马,某人是黄牛型的,某人是猴子,某人是只老鼠……他本想表扬学生学业精进,或是有爆发力,或是任劳任怨,或是聪明伶俐,等等,可是他的学生不以为然,说:“我们老师从来不愿把我们当人。”
   
    为什么不能朴实一些?不善于表达,就老老实实地直说,何必玩噱头呢?他自以为聪明,会积极修辞,没想到总是弄巧成拙;学生对他有意见,他还不知道是哪一句话不得体。教师的语言要简明、真诚,要能说到学生的心上。

Martina 发表于 2012-1-9 11:59:01

本帖最后由 Martina 于 2012-1-9 12:00 编辑

一些有困难的学生来办公室找我,和他谈过话后,我会送他到门口,说再见。之所以要郑重其事,是想让他知道,我们是一样的人,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存在。


这个做法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会和学生谈话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