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 发表于 2010-12-7 16:23:53

【趣味数学】奥数里可以挖掘的东西(二年级)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1-4-21 15:17 编辑

   最近巍巍又把奥数传奇的碟片拿出来看,二年级的八张都看完了,据说是都能看懂,可能是因为看过很多遍了,哈,连答案也非常熟悉了。不过第三张是我和他一起看的,其中有运算符号的题,他因为没有学过除法,有些框是填不出来的。所以很可能说都懂了这句话,有很大的水分。

    至于学法,我的经验是:不能直接把全是题目的讲义拿出来让孩子做,一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给了16张讲义,暑假的时候让孩子选做,巍巍说要做8张,于是我做了小弊,楞把16张纸编辑成8张给他做,刚开始兴致勃勃的,后来就厌了,那些没做的讲义退休给人了。现在是看书,做题,每次一个主题,同主题的各类题型都能应付,因为举一反三嘛。

   最重要的,我们为什么要学奥数?除了是课外拓展,其实还应该是在生活中的运用。学以致用,我的想法。

    第一类是煎饼问题。这类题目在现实中还是有意义的,就是合理地安排时间。比如早上起床,孩子怎么才能做到高效率地出门,洗脸刷牙需要几分钟,吃饭需要几分钟,让孩子想想什么事情可以同时进行,以节省时间。同样,放学后,你怎么样安排做作业的时间,按照我的思路,我觉得写的作业先做,剩下的都容易,就快了。孩子有时候会建议数学作业先做,作业也比较快。吃饭的时候,什么事情可以同时进行,睡前准备又做什么,让孩子自己慢慢思索,达到时间的最高效利用。我想,这也是很多小学生家长很头疼的事情,我们那么多东西要学,但是没时间啊,于是就让孩子很晚睡觉,我是不赞成的,孩子的睡眠时间至少要保证10个小时,现在觉得好像少睡觉没什么影响,以后就知道了。

   用一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煎2个,煎1个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1分钟),若煎3个至少需要几分钟?

解答:先将2个饼同时放进锅一起煎,1分钟后2个饼都熟了一面,将其中的1个取出,另一个翻个面仍放在锅里,同时放入第三个饼一起煎。又煎了1分钟,将两面都煎好的那个取出,把第三个翻个面,同时将第一个放入锅里,这样再煎1分钟就全部熟了。所以煎3个饼至少需要3分钟时间。

   【小结】煎饼要注意煎法,特别是单数个饼时,要当心怎么放。

   同类的,又出了个洗澡问题。大致是伺候一位小姐洗澡需要10分钟,另2位少爷需要各8分钟和15分钟,问怎么样安排,最后一位等的时间最少。

巍巍 发表于 2010-12-7 16:31:04

一笔画问题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0-12-7 16:34 编辑

说说图形部分的一笔画的题型。这其实完全可以当做一个游戏来玩。小朋友还玩得津津有味。

决定这个图形是否能一笔画完,关键是数奇数点和偶数点。

偷懒了,网上搬些过来。

欧拉的一笔画原理是:
  (1)一笔画必须是连通的(图形的各部分之间连接在一起);
  (2)没有奇点的连通图形是一笔画,画时可以以任一偶点为起点,最后仍回到这点;
  (3)只有两个奇点的连通图形是一笔画,画时必须以一个奇点为起点,以另一个奇点为终点;
  (4)奇点个数超过两个的图形不是一笔画。
  利用一笔画原理,七桥问题很容易解决。因为图中A,B,C,D都是奇点,有四个奇点的图形不是一笔画,所以一个散步者不可能不重复地一次走遍这七座桥。
  顺便补充两点:
  (1)一个图形的奇点数目一定是偶数。
  因为图形中的每条线都有两个端点,所以图形中所有端点的总数必然是偶数。如果一个图形中奇点的数目是奇数,那么这个图形中与奇点相连接的端点数之和是奇数(奇数个奇数之和是奇数),与偶点相连的线的端点数之和是偶数(任意个偶数之和是偶数),于是得到所有端点的总数是奇数,这与前面的结论矛盾。所以一个图形的奇点数目一定是偶数。
  (2)有K个奇点的图形要K÷2笔才能画成。
  例如:下页左上图中的房子共有B,E,F,G,I,J六个奇点,所以不是一笔画。如果我们将其中的两个奇点间的连线去掉一条,那么这两个奇点都变成了偶点,如果能去掉两条这样的连线,使图中的六个奇点变成两个,那么新图形就是一笔画了。将线段GF和BJ去掉,剩下I和E两个奇点(见右下图),这个图形是一笔画,再添上线段GF和BJ,共需三笔,即(6÷2)笔画成。
http://www.aoshu.com/style/images/nrtu/aszt/26.jpg  一个K(K>1)笔画最少要添加几条连线才能变成一笔画呢?我们知道K笔画有2K个奇点,如果在任意两个奇点之间添加一条连线,那么这两个奇点同时变成了偶点。如左下图中的B,C两个奇点在右下图中都变成了偶点。所以只要在K笔画的2K个奇点间添加(K-1)笔就可以使奇点数目减少为2个,从而变成一笔画。
http://www.aoshu.com/style/images/nrtu/aszt/27.jpg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判断一笔画和多笔画,以及怎样添加连线将多笔画变成一笔画。
  1.下列图形分别是几笔画?怎样画?
http://www.aoshu.com/style/images/nrtu/aszt/28.jpg
  2.能否用剪刀从左下图中一次连续剪下三个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
http://www.aoshu.com/style/images/nrtu/aszt/29.jpg
  3.从A点出发,走遍右上图中所有的线段,再回到A点,怎样走才能使重复走的路程最短?
  4.如下图所示,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有两个岛,有七座桥连接这两个岛及河岸。问:一个散步者能否一次不重复地走遍这七座桥?

http://www.aoshu.com/style/images/nrtu/aszt/30.jpg


还可以看看这个:http://aoshu.eduu.com/e/20090720/4b8bccd48d3a2.shtml

巍巍 发表于 2010-12-7 16:47:18

找规律填数字、画图

这类的题型就不多介绍了,直接上题目吧。

请在()中填上适当的数:

  3,6,9,12,(),18,21,24,27

  解答:15,因为后面的数和前面的数都是相差3,所以12+3=15

  【小结】 对于找规律这类题目,小朋友们可以先对题目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根据已有的思路进行尝试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找规律画图
要求孩子根据给出的图形的排列,寻找图形的变化规律,推算后面应该画什么图形。观察思考时,需要兼顾图形的形状、颜色、数量等多个角度的变化,训练孩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训练孩子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习题1:仔细观察图形,第(4)幅图应怎样画?


http://oimg.17xing.com/O/2010/0731/16/O20100731161622032kgr473668.jpg

lizeyurain 发表于 2010-12-7 22:18:20

先收藏,以后慢慢品味。
关键是得先消化一年级的。

sophia 发表于 2010-12-10 10:55:39

挺有趣的,我也收藏着

巍巍 发表于 2010-12-10 12:00:43

摆火柴棒问题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0-12-10 12:01 编辑


这是奥数里最有趣的题型之一,先用实物火柴或牙签训练,慢慢地,就要导入到立体模式。培养空间思维很好的方式。

(一)增加火柴棒,变化图形。
1.师问:摆一个三角形最少要几根火柴棒?(3根),那照这样想,老师要摆2个三角形,就需要再加几根火柴棒?(3根),可是老师只想再加2根火柴棒,就能使它变成2个三角形,大家试试看。http://www.shuxueweb.com/jiaoxueziyuan/js/jx/09011.files/3.4.gif
2.哪位小朋友能再加2根火柴棒,使它变成3个三角形呢?摆摆看。http://www.shuxueweb.com/jiaoxueziyuan/js/jx/09011.files/3.5.gif3.谁能再加2根火柴棒,使它变成5个三角形吗?http://www.shuxueweb.com/jiaoxueziyuan/js/jx/09011.files/3.6.gif
4.思考:摆一个三角形最少需要3根火柴棒,为什么摆2个三角形只需5根火柴棒,而摆3个三角形只需7根火柴棒呢?
[评析:设疑、质疑,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的状态之中。]
(二)减少火柴棒,变化图形。
刚刚我们在一个三角形的基础上渐渐增加火柴棒,使三角形的个数越来越多,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拿掉火柴棒,使三角形的个数越来越少。愿意吗?好,听清老师要求。
[评析:根据学生尚有潜力,在结束上题后又留下一道题,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学有悬念。]
1.拿掉哪1根火柴棒,能使它变成3个三角形?http://www.shuxueweb.com/jiaoxueziyuan/js/jx/09011.files/3.60.gif
2.拿掉哪2根火柴棒,能使它变成2个三角形?http://www.shuxueweb.com/jiaoxueziyuan/js/jx/09011.files/3.7.gif
3.拿掉哪3根火柴棒,能使它变成1个三角形?http://www.shuxueweb.com/jiaoxueziyuan/js/jx/09011.files/3.8.gif
(三)前面我们用火柴棒摆了三角形,我们还可以用客观存在来摆正方形,跟老师一样用12根火柴棒摆出
这个图形, ,数一数有几个正方形?
1.现在老师请你拿掉2根火柴棒,使它剩下3个正方形,想想该拿掉哪2根?http://www.shuxueweb.com/jiaoxueziyuan/js/jx/09011.files/3.9.gif
2.再请你拿掉2根火柴棒,使它剩下2个正方形,想想又该拿掉哪2根?http://www.shuxueweb.com/jiaoxueziyuan/js/jx/09011.files/3.90.gif
3.最后请你移动3根火柴棒,使它变成3个正方形。(说明移动的意思:即不改变火柴棒的根数)http://www.shuxueweb.com/jiaoxueziyuan/js/jx/09011.files/3.10.gif
四、思考题
春天来了,兔妈妈出门采蘑菇去了,临出门,她给小白兔出了几道计算题,瞧,这就是小白兔做的作业。对了吗?嗯,粗心的小白兔把计算做错了。现在请你只移动一根火柴棒,帮小白兔把错题订正过来。
http://www.shuxueweb.com/jiaoxueziyuan/js/jx/09011.files/3.11.gif 学生改正后,师说:小朋友们,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可不能像小白兔那样马马虎虎。


unimoon 发表于 2010-12-15 13:40:08

跟在后面学习。

Vincent 发表于 2011-2-6 13:45:06

巍版好用心啊,一年级就开始钻研。我们也到了要学习奥数的时候了。

junbo 发表于 2011-2-8 12:46:38

好! 学习学习!!

rongfeifei7111 发表于 2011-2-16 13:56:49

好东西,回去给我家孩,练练

巍巍 发表于 2011-3-5 19:50:30

时间问题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1-3-5 19:51 编辑

1、小明一家过桥,必须在30秒内过去。一次可以过两人,只有一盏灯笼。共有五人过桥,分别用时以1、3、6、8、12秒。如何让全家安全过桥?

1秒的和3秒的一起过,过去后,用时3秒。1秒的再回来,来回就是:1+3=4秒。1秒回来后,8秒和12秒一起过,用时12秒。现在共用时16秒。12秒的那个人过去后,让在那边的3秒把灯笼拿回来,那就是 16+3=19秒。然后1秒和6秒一起过,用时6秒,那就是19+6=25秒。然后1秒回来,此时用时26秒。最后1秒的和3秒的一起过去用时3秒,共用时26+3=29秒。

2、某项工作3人做需要3个星期又3天,中间无休息日,那么,1人单独做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解答:3×(7×3+3)=3×24=72(天)。

过桥游戏·奥数时间问题

http://kousuan.ciwong.com/Details.aspx?cateId=3&cate1Id=10&Id=582239ca-9abc-4998-935e-ae01e908dd8f

施晴老师讲解奥数时间的计算

http://sh.aoshu.com/200908/4a80d5c308038.shtml

伊品人 发表于 2011-3-19 19:41:18

巍巍真是用心啊。

saramevan 发表于 2011-3-19 20:32:25

收藏了,好贴。

hwei12345 发表于 2011-3-19 21:30:59

奥数?唉,中国人的悲哀啊,为了小升初,都在忙活这个,如果孩子有兴趣自然是好事,但更多的是社会强加给孩子的包袱。

fpzhou 发表于 2011-3-19 23:59:54

巍巍超版用生活结合奥数,孩子更容易接受,等你以后的育儿感言

eriamm 发表于 2011-3-22 19:48:28

也开始学奥数了,不过我这个家长太懒了,没有版主用心

巍巍 发表于 2011-4-21 15:15:45

间隔趣谈

《解析》
爬楼梯的层次问题,锯木头的段数问题,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计算起来容易发生错误。
爬楼梯遇到层次问题,主要是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楼数比楼梯层数多1。锯木头的段数问题,主要是要明白锯成木头的段数比锯木头的次数多1。同样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应该先考虑敲的次数比敲声之间的间隔数多1。解答这类应用题,先要考虑以上提到的这些差别,再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例1、小明家住七楼,他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他从底楼走到七楼用几分钟?

例2、红红住的这幢楼共七层,每层楼梯20级,他家住在五楼,你知道红红走多少级楼梯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例3、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6段,每锯一次需要3分钟,一共要多少分钟?

例4、把一根木头锯成6段,共用30分钟,每锯一次用几分钟?


课 内 练 习
1、小刚家住四楼,他从底楼到二楼需2分钟,那么他从底楼到四楼需要几分钟?

2、王明家住五楼,他从四楼到五楼需30秒,那么他从底楼到五楼需多少秒?

3、小东家住在大厦11层,他数了10层到11层有21级台阶,你能算出从底楼到小东家有多少级台阶吗?

4、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5分钟。一共要多少分钟?

5、把一根15米长的钢管锯成5段,每锯一次用6分钟,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6、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共用28分钟,每锯一次用几分钟?

课 后 练 习

2、小明和小红同住一幢楼。小红住三楼,小明主六楼,小明说:“我走的楼梯是小红的2倍。”你说对吗?为什么?

3、李师傅主六楼,他从一楼到三楼要走40级台阶,那么他从一楼到六楼要走多少级台阶?

4、20厘米长的铁丝,剪成4厘米长的小段,每剪一次用2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

5、8米长的铁丝,剪成2米长的几段,共用了12分钟,每剪一次用几分钟?

6、3根木头,每根锯成3段,一共用了18分钟,每锯一次要用多少分钟?

巍巍 发表于 2011-4-21 15:16:59

速算与巧算

一、差数列求和.
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
1.3.5.7.9.
2.4.6.8.10
3.6.9.12.15等等都是等差数列
总结等差数列求和方法:
(1)先判断要求和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2)写出等差数列中加数的个数。
(3)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和=中间数×个数
(4)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和=(首数+末数)×个数的一半。
例1、计算下面各题。(1)1+2+3+4+5+6+7+8+9

(2)1+3+5+7+9

(3)2+4+6+8+10

(4)3+6+9+12+15

(5)4+8+12+16+20+24+28

例2、计算下面各题。(1)1+2+3+4+5+6+7+8+9+10

(2)3+5+7+9+11+13+15+17

(3)2+4+6+8+10+12+14+16+18+20
                        
二、          基准数法
以某个数为基准,把各个加数先按基准数来计算,然后再加上少加的部分,减掉多加的部分的简算方
法叫基准数法。
例3、计算:
(1)33+27+29+31+30+28

例4、102+100+99+101+98(两种方法)

例5、1+3+5+………+95+97+99(两种方法)

习 题
1+4+7+10+13             
2+4+6+8+10+12+14
2+3+4+5+6               
5+7+9+11+13
2+6+10+14+18            
15+12+9+6+3
3+7+11+15               
9+8+7+6+5+4
6+12+18+24+30           
2+7+12+17+22+27

巍巍 发表于 2011-4-21 15:19:20

乘船坐车和座号

简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外出学习,工作或活动,就要乘车和坐船。在城市里,一个人外出乘车,有的一天中要乘几次车。在乘车、坐船活动中,有很多数学问题。

例1、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河边只有一条船,每次只能运4人,至少需要多少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船上有司机)

例2、有25人要去机场乘飞机。现在有两种车子,一种是面包车,每辆车可坐8人,另一种是小轿车,每辆车只可坐3人,问怎样派车,要派几辆车,才能把这25人一起送到机场?而且要使得每辆车上没有空位。

例3、影院门前人如海,进院对号坐下来,正数我坐13排,倒数还是13排,出个题目你猜猜,影院座位有几排?

例4、四队同学做早操,每队人数都一样,小燕前面8个人,倒着数来她第八,共有多少人做早操,小燕站在第几行?

例5、有21只猴子外出游玩,来到一条大河的岸边,河边只有一条小船,20只猴子连忙往船上跳,船翻了,好多猴子掉水里成了落汤鸡。它们试了几次,发现这条小船,每次只能坐5只猴子,还要有1只小猴划船,船才能到达对岸,那么小船至少要开多少次,21只猴子才能全部到达对岸呢?

例6、小朋友做操,小勇站在正中间,不管从前数还是从后数,也不管从左数还是从右数,小勇都站在第6个,有多少个小朋友在做操?

课内练习
1、有32人要到河的对岸去,河边只有一条船,船主说:“我这条船每次只能坐6个人。他们至少要分几批过河?”

2、有13人要到河的对岸去,河边只有一条小船,船上只能载上4个人,小船至少要载几次才能全部过河?
3、三轮货车和小轿车共有7辆,有23个轮子,三轮货车和小轿车各有几辆?
4、自行车和三轮车共有8辆,共有19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
5、一辆面包车每辆可坐20人,一辆小汽车每辆只能坐5个人。实验小学有55位老师要到展览馆去参观。应租几辆面包车和几辆小汽车正好车上没有空位?
6、一家宾馆住着一个旅游团,这个旅游团共有62人,现在有两种车,面包车每辆最多坐10人,小轿车每辆最多坐3人,问应派几辆面包车和几辆小轿车能把他们一次送到火车站?
7、二(2)班和二(3)班两个班同学坐两辆汽车到人民公园旅游,每辆车坐68人,两班男生共有60人,两班女生共有多少人?
8、岸上有75名学生,准备乘船过河,来了一批小船,每船载的人数相等,同学们分三次过河,问有多少条船?(每船人数比1人多比10人少)
课后练习
1、从甲地到乙地,如果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坐公交汽车,每小时行3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2、同学们做操,小林站在左起第5列,右起第3列,从前面数是第4行,从后面数也是第4行,每行的人数相等,问做操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3、全班35个学生站成一行,小红站在左边数的第20位,小明站在右边数的第21位,问小红和小明中间有几位同学?
4、16条小狗排成一列横队,从左边数起贝贝是第11名,右边数起宝宝是第12名,宝宝和贝贝中间隔着几条小狗?
5、星期天,小狗买了两张电影票,立刻打电话给小猫:“今天下午2时,请你到儿童电影院看电影,我在座位上等你。”“好!你在几排几座?”小猫高兴地问。小狗回答说:“我的座位在你的旁边,你的排数的十位数字减去个位数字等于十位数字除以个位数字;你的座号的十位数字加上个位数字等于十位数字乘以个位数字,你记住几排几号了吗?”小猫一算,就知道自已的座位是几排几座了。小朋友,你知道小猫的座位是几排几座吗?
6、一只猫捉了12只老鼠,其中有一只小白鼠这只猫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分三次吃掉他们,我先让他们站好队编号,我从第一只开始吃,然后隔一只吃掉一只;吃完后我让他们不许动,第二次还是从剩下的第一只吃起,隔一只吃一只;第三次也是照这个方法吃,把最后一只放了。”猫的话被聪明的小白鼠听见了,于是它很快选好了一个位置,最后没有被吃掉。小朋友你知道小白鼠选的是第几号位置吗?
7、一群小猴排成整齐的队伍做操,队伍是一个方阵。长颈鹿站在队伍的旁边,以下子看到了他的好朋友金丝猴。长颈鹿数了数,金丝猴的左边有4只猴,右边也有4只猴,前边有5只猴,后边也有5只猴。长颈鹿数了一下,就知道有多少只猴在做操了。小朋友,你能算出有多少只猴在做操吗?
8、“六一”前夕,学校举行画展,把展出的画挂成一排,卉卉的画从左往右数挂在第16位,彤彤的画从右向左数挂在第10位,彤彤的画挂在卉卉的左边,中间隔着2幅画,这次画展一共展出多少幅画?

巍巍 发表于 2011-4-21 15:22:11

排队问题

简析:
同学们排队,以某一个人为标准来数人数,知道他左边,右边人数或从左、从右数他排第几,这类问题就是排队问题。排队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出重复的部分再解答。

例1、       小明排队唱歌,他站的这一排,从左向右数,他是第5个,从右向左数,他是第6个,问这一排共有多少人?

例2、       25个小朋友排队,从左边数起小林是第12个,从右边数起小刚是第9个,小林和小刚之间隔着几个小朋友?

例3、       12个小朋友排队,从左边数小军排在第4个,小乐排在小军右边第5个,那小乐从右往左数是排第几个?

例4、       某小学二(1)班人人都参加课外活动,有20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有25人参加合唱组,其中5人两项都参加,问二(1)班共有多少人?

例5、       二(7)班同学排成6列作操,每列人数同样多。小明站在第一列,从前面数、从后面数他都是第5个,二(7)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课内练习
1、同学们排成一队做游戏,小艺的位置是从前往后数是第7个,从后往前数是第5个,你知道有多少小朋友在做游戏?

2、教学楼前挂了一排不同颜色的彩灯,无论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第9盏都是红灯,这一排共有彩灯多少盏?

3、同学们排队做操,第一排有18个小朋友,从前面数起青青是第6个,从后面数起兰兰是第7个,青青和兰兰中间有几个小朋友?

4、有30个工人排成一行,其中有两个工人戴帽子,从左往右数,第7个戴红帽子,从右往左数第8个戴蓝帽子,戴帽子的两个工人之间有几个工人?

5、10个小朋友排一队,从前面数小张排在第2个,小王排在小张后面第4个,那么小王排在从后往前数第几个?

6、一群小动物排一排,从左往右数第4只是小兔,从右往左数小鹿是第3只,小鹿在小兔后3个,这群小动物有几个?

7、二(2)班同学人人都订阅报纸,订《数学报》的有38人,订《中国儿童报》的有30人,其中8人这两种都订,问二(2)班共有多少人?

8、老师出了两组题给全班45名同学做,做对第一组有38人,做对第二组的有42人,两组题全做对的有多少名同学?

9、二(3)班同学排成8列做操,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站在第一列,从前面数、从后面数都是第4个,二(3)班一共有多少同学在做操?

10、小朋友排成方队做操,不管是从前边还是从后边数,不管是从左边还是从右边数,双双都排在第4个,这个方队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课后练习
1、12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唱歌,从左往右数婷婷是第8个,从右往左数婷婷是第几个?

2、20个小朋友排队,从左边数小华是第11个,从右边数小飞是第16个,小华和小飞之间有几个小朋友?

3、两位老师带40位同学去看电影,他们正好坐在同一排,从左边起何老师是第9个,张老师排在何老师右面20个,那么张老师从右往左数是第几个?

4、两根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后长10米,中间重叠部分是2米,那么每根木板长多少米?

小妖1999 发表于 2011-4-21 22:17:43

学习了,很实用

lmh2002 发表于 2011-6-15 08:26:48

好! 学习学习!!

kang 发表于 2011-6-15 10:46:00

我也收藏着

小鱼仙 发表于 2011-6-16 14:22:16

我家也是二年级

大海琴心 发表于 2011-6-23 17:10:40

学习啦,目前正在给明明做一年级的奥数题,收藏拉

cloudfill 发表于 2011-6-23 17:17:45

自己先进来熏陶一下

ccmbrr 发表于 2011-6-23 17:18:11

真的很不错,孩子很棒。一年级的奥数是以找规律填数字、画图为主的,培养好孩子的数感很重要。

小臭乖 发表于 2011-7-6 11:17:37

我家孩子还没有接触到奥数

yuanyuanma 发表于 2011-7-6 11:21:40

呵呵,用心的妈妈(爸爸?)。其实题目里面可以挖掘的东西挺多的,就看家长的引导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趣味数学】奥数里可以挖掘的东西(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