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性别定向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zt
我们知道,一出生的儿童,就生活在一定的家庭里。在家庭里,由于父母受传统的社会观点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会因儿童性别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
方式,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幼儿关心照顾的多少上、选购的玩具上、游戏内容的指导上、所受教育的程度上、兴趣
培养上以及家务劳动的分配上等。一般来说,女孩体格小,肌肉力度不如男孩,常被认为是弱小
的,会得到父母更多更细心的照顾;而男孩体格较大,具有强壮的肌肉,常被认为是坚强的,父
母给他们的照顾相对就少些。美国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观察了父母对待男女幼儿的态
度,发现婴儿在十二个星期时,母亲对女儿比对儿子说话的时间要多。六个月时,母亲与儿子有
较多的身体接触,但是,过了六个月,女孩就会受到更多身体方面以及非身体方面的接触。父亲
对男女孩子的态度差异更大,在游戏活动中,他们对儿子说话比较干脆,不像对女儿说话那样
温柔;跟儿子玩时比较粗狂有力,不像对女儿那样文雅;他们常会买一些具有科学性的机械或
电子玩具给儿子,不像对女儿那样更多的是给他们买一些布娃娃或餐具积木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父母更多地鼓励男孩玩一些要求肌肉大运动的活动,如扔
球、开车、玩沙子和石块等,如果他们耍玩布娃娃或者请求成人帮助,就会遭到拒绝。而父母却
鼓励女孩玩布娃娃、过家家、跳舞、剪纸等,如果遇到困难请求帮助,也不常被拒绝。但他们总是
阻止女孩玩奔跑、蹦跳、爬滚等活动性游戏,并告诉他们,“女孩要文静”。在受教育的程度上,父
母往往对女孩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保证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心满意足了;而对男
孩则抱有很大的希望,提供的教育机会较多,渴望他们成名成家,对社会有所贡献。在家务劳动
上,由于男女体格上的区别,父母常把轻而要求精细的家务分配给女孩,把重而要求体力劳动
的家务分配给男孩。兴趣培养上也存在差异。父母在各方面不同的要求和教养方式有意或无
意地都促进了幼儿性别定向和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使他们渐渐地具有了特定的活动倾向性。
男女幼儿的活动倾向出现之后,父母会继续通过各种方式予以强化。他们会对孩子作出的
符合性别的行为(小女孩玩布娃娃、顺从、喜欢与人交往、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小男孩活泼
好动、调皮捣蛋、主动性强,不愿受约束等),报以微笑、赞许和鼓励。而对他们认为不符合性别
的行为则会加以阻拦和制止,这样,使男女两性的活动倾向越加明显。由此可见,儿童从一来到
人世间就受到了父母不同的待遇,获得了不同的早期经验,而这些最初的经验又会以先验的方
式对以后的认识和行为产生影响,促使他们朝着各自的性别角色行为方面发展,并越来越固定
化。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早期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性别定向和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发
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确实是这样的,俺家没有布娃娃,我朋友是女孩,家里满屋的都是布娃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