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2-2 15:46:55

ZT 读苏轼的《读书歌》——读什么样的书有用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2-2 16:59 编辑

ZT读苏轼的《读书歌》——读什么样的书有用 文/沈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cc2600102dx3r.html
   依然还在整理我写的书稿《三字经学教入门》,读到一首很好的诗歌,居然还是苏轼写的。       宋‧蘇軾《读书歌》    读得书多胜大坵,不須耕種自然收。    东家有酒东家醉,到处逢人到处留。    日里不怕人來借,夜晚不怕賊來偷。    水旱蝗虫无伤损,快活风流到白头。
   这里有个字要解释一下:坵=丘:分成块的水田,大坵即大块的田;另外日里=白天。“不須耕種自然收”大概就是古代的自然农法,随手撒点种子,或者收获的时候,留点种子在地里,明年连播种都省了。现在很多野生的谷物瓜果不就是这样。
    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就会质疑:“我从幼儿园都读到本科,乃至硕士与博士,甚至博士后还在读书,怎么就没有这种效果呢?”其主要原因我们今天所读的书与原来不同了。古代,读书人读的书很多都是经典。在那个写书、印书与购书都十分困难的时代,书籍基本上都是知识、技能与智慧的精华,读得多自然懂得了很多技能、知识与智慧就多。原来读书也有很好的方式方式,都是精读——心到,眼到,口到,甚至手到——学会运用。现在,读书都是为了考试,考完就忘了,还给老师了。还有,考试为了升学与文凭,考试、升学与文凭和真正的技能、知识与智慧几乎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现在读的书籍基本大都是垃圾书籍——没有智慧与没有价值的书籍。所以,今天的人,这种垃圾读得多了,不仅没有用,反而有副作用。
    读书,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质量与价值。
    最简单的标准就是读那些永不过时的书籍——《易经》、《伤寒论》、《论语》、《道德经》、《鲁班经》;其次就是读能够让我们动手操作实践,在生活与实践中能直接运作的书籍——指导我们如何吃饭、睡觉、旅游、锻炼、养生、耕作、编织等等书籍。
    经典书籍,实用书籍读得多了,自然就有用。这种人就是一个活宝,走到哪里都有饭吃,受人欢迎。自己肚子里的学问,脑袋中的智慧,谁也偷不如,抢不走,乐活一生。
    争论“读书不用”与“读书有用”都没有意义,关键问题是读什么书?读懂了没有?怎么读的?跟谁读的?如果第二本书都没读过,就懂了《易经》,也就够了。如果一生就攻读一本《伤寒论》,里面的内容都能读懂都能用对,已经是当今第一流的中医大师了。这样书籍一本顶一万本。    好书就是宝!读书就是好!“读书无用论”是教育与教育体制堕落的结果!

monicacao2011 发表于 2012-2-2 15:54:14

《三字经学教入门》,能否展示给我们看看

carolinaxj 发表于 2012-2-2 16:01:24

谢谢分享,学习了

轩轩妈 发表于 2012-2-2 16:07:20

等待楼主的三字经学教入门,这首诗真是不错啊,转哈。。。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ZT 读苏轼的《读书歌》——读什么样的书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