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不停地购书(打印书),是因为你焦虑吗?
本帖最后由 jessiekissyou 于 2012-2-23 11:26 编辑一直关注爸妈网,每天忍不住会上来看一看,跟有些爸妈说的一样,似乎成了“爸妈网”控。我常常看看淘书广场的淘书信息,哪个网站又搞活动了,爸妈网总是消息灵通。看到好书忍不住又买了,虽然和一些爸妈来说,我买的书是小菜一碟,不算多。
最近一直关注技术版,看到那么多爸妈纷纷出品精美的打印书,心中也不停地长草,似乎不买打印机对不起孩子,是佳能?还是爱普生?是自带连供的L101,还是自改连供还是小连供,纠结。但是,我也在想,孩子还小,虽然很爱读书,家里买的书孩子已经够看的了,是不是还有打印的必要吗?(当然有的爸妈说,有的书买不到,爸妈网资源那么多,不打印浪费啊。呵呵,我也常常这么想。)看到打印的各种艰辛,也和许多爸妈一样,内心充满矛盾和担心。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写给焦虑买书的妈妈们》,觉得挺好.
我在想,我们不停得买书,打印书,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爱书,我们希望孩子也爱书。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也是出自你内心的一些焦虑呢?
呵呵 ,我承认我焦虑。
希望我们都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为孩子大声地朗读,不追求读了多少书,而是真正享受阅读一本书的过程。这也需要努力吧。
转原文《写给焦虑买书的妈妈们》:
最近半年时常网逛,自然而然地开始买书,下了一单又一单。当我又一次把新买的书放到孩子面前时,忽然觉得,是不是,该停一停了?
有一段时间,天天看人晒书单,一见到别人有我们没有的,就忍不住点开当当,然后淘宝,仿佛没收进这本书就亏欠了我家宝宝一样。不过,作为勉强尚有一丝清醒的人,我还是知道,这其实是莫名的焦虑症,是我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一个喜欢地毯式搜索,关注什么,就要穷尽这方面的信息的人。而结果通常劳心费神,效果也不过如此。自己推测,或许是幼年时的某些影响,造成现在这种性格,其实我想填补的不是宝宝的书单,而是自己心里的不足感。想清楚了,于是警惕了,不行,妈妈这种焦虑不能再传给宝宝,要控制。
所以首先,我想说说家长的心态问题。我自己反思,我的初衷是什么?宝宝的快乐而已。那么我买书干嘛要那样焦虑,求全求好?我也不是专业的童书研究者,我只是个妈妈而已。比如,小蓝和小黄的确很好,可以给宝宝带来快乐,但我们现有的这本Good Night, Gorillar 宝宝看着也开心啊。快乐都是一样的,没有这样那样之分,快乐就是宝宝闪亮的眼睛和神气的笑。我相信,在网待一段时间的妈妈,手里一定都有一些优秀的适龄绘本,实在没有必要每一本都收。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时候,多不如少。
常常看到小千金妈妈回帖的时候说:“这么大的孩子,其实不用太多的书,你这些足够了”;或者,“一岁多的孩子,有十几本经典的就行了”。我不知道妈妈们听进去了没有,我这些日子想想,实在是金玉良言。我们都知道孩子看书不像成年人,看过一遍就行了,他们要十遍百遍地读,十遍百遍地听,这是语言敏感期孩子本能的需要,我觉得也是形成安全感的需要。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书不是用来学知识的,也不是用来欣赏的,书就像他/她的玩具、娃娃一样,每天都要摆弄好几遍,每摆弄一遍都会感到快乐。如果你把太多的书放在他面前,他大概会无所适从,同样,更新的速度过快,恐怕也会令他惶恐。很多妈妈说孩子对新书不感兴趣,也有这个缘故。
天下好书何其多,妈妈总恨不得都拿来讲给宝宝听,可是,妈妈一定要控制,即使都是好书,一起捧到孩子面前也未必能有好的效果。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小学、初中甚至高中时看的很多书,有从图书馆借的,也有自己买的,反复细读,反复思索,一遍遍地感动,那些书的精神融入了我的品格,塑造了今天的我,功莫大焉。大学到今天,也还看书,可是我已经没有耐心细细品味,也很少再回头翻看。这些书,有的提供了一些信息,有的提供了一些娱乐,也有的满足了我想稍稍受虐一下的小心灵,除此之外,没有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迹,很多书我看过就忘。
我的阅读经历,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深刻的影响,来自长时间的阅读,慢慢的,细致的,反复的体味。看书不能一本接一本,一定要留下充裕的空间来思考,这样才能变成我的书,而不是我看过的书。郑渊洁曾经通过贝塔之口讨论过看书的问题,大体意思是说他和皮皮鲁都是看书很慢很慢的人,一页书能看上好几个小时,书对于他们不是一个仓库,而是一个打火机,把他们脑子里思想的火花点的噼啪乱响(我编的啊,没查原文),就是这个意思。昨天我还在小书房看了一个故事,说有个小男孩吃书,吃了的都能记得,所以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聪明。他喜欢这种感觉,所以不停地吃啊吃,可是有一天,他发现他没那么聪明了,他的脑子变得混乱,知识太多在脑子里翻不过篇了,连说话都口吃起来。于是他停下来,开始看书,一页一页慢慢地看,渐渐他的思路清晰起来,渐渐地,他真正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了。故事简单,道理真是深刻。
第二,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思想也形成体系时,看书仍会令人思考,却很难再彻底地、深刻地影响或改变一个人。而年龄越小,对世界的认识越不充足时,书的作用越大。就我自己的经验,少年时期读的书,对世界的认识、人格的形成很重要,童年时期则主要是对生活的认识,当然也有科学啊,历史啊,三年级以后开始关注人性的吧。幼儿时期呢?我不记得了,但是看我女儿便知道,这个时期的书对于她来说,是有趣的愉快的语言,是美丽的图画,是温暖的情感。她的每一本书,都是伴她过时间的朋友。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有时候书也是这样的,在精不在多。
所以综上所述,给孩子看新书,不宜过快过多,家长要控制节奏,对于大孩子来说,反复阅读一本精品带来的收获比快速浏览十本书要强。因为孩子读书的目的不是仅仅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深化内在,塑造人格,这一切一切需要时间,要慢慢来。
对小宝宝来说也是一样,比如在十分钟内,我觉得宝宝重复地看一两本对他的影响,要比一下看十本八本要深刻。如果她这个月都在看这几本书,那么这几本书是真的印到她的心里了。不过低幼读物毕竟不同,稍多一点无妨——毕竟宝宝一天到晚都在玩耍。我想,在某一时期内,看孩子的接受度,给他身边固定放上几本到十几本他喜欢的书,任他无数次地翻看,重复阅读中孩子发现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是我们都无法想象的。孩子喜欢的书多、接受度高的话,也可以在床边放一些,游戏室放一些,餐桌边放一些,奶奶家放一些,姥姥家放一些。。。。。。这样孩子也会有在某处固定碰到某些朋友的安全感和喜悦感,也不太会排斥新增的书。然后看孩子的情况,定期补充一些,撤换一些,撤换下来的集中在一起,也不用收起来,小家伙不定什么时候想起来还要找呢。
写这篇,是趁机好好想想,整理整理思路,让自己冷静点,宝宝1岁9个月,能够自己看书半个多小时,一边看一边讲,长篇大论,我觉得已经很棒了,我焦虑个什么劲儿?
我倒不是焦虑,只是自己从小就有屯书的习惯。自己的书一个书架都放不下,现在找了好几个柜子塞着。 同意,是应该控制一下自己焦虑的情绪了。。。
偶倒一点不焦虑,
很享受家中堆满书的感觉,
当然如果堆满了阿堵物偶更哈皮{:soso_e120:} 不过有一点说的对,我就是看书太快,不懂慢慢品书。导致看了书也是囫囵吞枣,不深入。
这点需要改进…… 打印用的墨是否对孩子健康有影响? 值得家长细心考虑 我不焦虑,是自己本身就喜欢看书呢 是呀,我感觉也是太焦虑了,我也打印好些书但孩子真正能看的也就几本,好多都还在待命中,所以要控制自已点, 我这么买孩子还不停的要,没办法啊.缺点确实很明显,精读不足 我也是,看到好的资料忍不住想下载 可能吧,看到爸妈网的很多牛爸牛妈牛娃们,似乎自己不买书,不打书,不和孩子亲子共读,不看动画片,不听音频,英语就学不好,就要落后啦,以后就不。。。。原因很多。。。反正我现在是每天不来爸妈网看看,叨叨两句就不舒服,打开电脑,除了到爸妈网,都不知道到那儿逛了。。。哈哈,连我女儿都知道爸妈网了,我就是爸妈网控了! 我一半是焦虑,一半是不知道孩子喜欢哪本书,再一半我也喜欢书。 我也焦虑,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一个妈妈,能让孩子长大后自力更生,当然,也享受和孩子一起看书的时光 喜欢屯着的感觉,踏实,自我满足 谢谢~~~~~~~~~~~~~~~ {:soso_e163:} 我承认我也是太焦虑。。。{:soso_e110:}
偶们都是爱读书的人,呵呵 我觉得自己还不算焦虑症,毕竟我的孩子也挺大了,正是阅读的好时候。多买点书,让孩子有空在家就能读上喜欢的书是一件幸福的,只要别太过就行。 认真看了下小书房的那篇文章,很受启发,有的书是要精读,才会有深刻的影响。我一般是好书我才屯,孩子也会反复看,最后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没系统没计划,应该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了 其实 我觉得是满足自己
像我买的书都是买我喜欢的 既然不知道买回来的书孩子喜不喜欢 索性就买自己喜欢的 最起码自己能看{:soso_e120:} 本帖最后由 liaor 于 2012-2-23 23:12 编辑
我也承认我焦虑,希望书能融进他的生活,希望书能带来快乐和富足,希望海量的阅读给予足够的积累,希望书能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希望书能引发思考提练自己的观点,希望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除了学校老师的教育,除了提供的无限丰富的书,我不知道还能怎样引导他的成长,不知道怎么培养习惯、性情、品格,怎样树立人生观世界观,这可能也是焦虑的原因。 我不焦虑,我买书,是因为我喜欢,而我觉得我的孩子也会喜欢。
我收书,不是因为攀比,别人都看了,所以我们也应该看。而是因为,我知道以孩子的成长,这些书对他是有帮助的,可以充实他的生活。
我不会盲目地看书评,看推荐,我会仔细看下内页介绍,看下开本大小,文字大小,是否合适。
所以,买书,买得多,是个人行为,主要看家长的态度。
小时候没有什么课外书看,一张包过带鱼的旧报纸也能让我快乐地蹲在地上阅读几十分钟。所以现在疯狂进书我一点也不焦虑。 嗯,写得真好,文笔不错。
经常上爸妈网的可能多多少少都有你说的焦虑心理吧。
其实就是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喜欢屯的东西不一样。
喜欢上爸妈网的老爸老妈可能花上千元买书,眼都不眨一下,但却不舍得自己买杯咖啡喝,买件新衣服穿,因为买书的屯书的乐趣大于一切。
不过买来的书是否都认真地踏踏实实地读过,这可是个大问题,好多人买来书就只是屯着,长毛了都不知道。
我前段时间也是疯狂给宝买英文书,但是发现她一本还没看完就想看新书,于是俺就把新书都收起来了,每天读3本英文的,重复读上一个星期,然后再听音频,这样的效果应该好得多的多。
而且宝宝不光要读书,还要室外活动啦,和小朋友交往了,很多方面,爸妈网的老爸老妈可能应该把注意力分散一下,不要过分集中在买书屯书上,也可以看看其他的宝宝性格习惯培养等育儿书籍,因为教育不只限于阅读的培养啊 进来学习的 盲从产生焦虑。 我会一段时间买次书。等小女看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去买一批。她看的时间就是我选书的时间。平时每个月还有杂志到。所以对买书从来没有什么太大的热情。。。。。可能现在,到了爸妈网,看到好多原版书,外面也买不到,下定决心去买台打印机。按照我这个懒人的习惯,我也不会打太多,打个十本,看熟,再打。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