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失学,求助
初到上海,我又没有当地户口,宝贝无法入园,每天跟姥姥姥爷在一起,我有点担心。今天在正大广场TOY R us的经历,更让我的担心得到了证实。开始宝贝看到一个儿童模拟厨房很想“给妈妈做饭”,我跟他说我们去前面看看再回来做饭。等我们回来时,已经有个小女孩在那里玩儿上了,宝贝上去说:我先玩儿,你走开,然后伸手就抢,他本来比小女孩大一些,个子也高一些,但是小女孩就是不撒手,两个倔强的小孩僵持了一会儿,我的宝宝开始瘪嘴要哭了,我们做妈妈的肯定是要劝的,但是无济于事。后来我把他硬是抱开了。
晚上回家,我跟他谈心,问他为什么要抢,为什么要哭,他说起来竟然还是很伤心:她不给我。
我叹了口气,儿子,这个世界上除了这间房子里的人会无条件地让着你,别人都不是这样滴,你要讲道理,你讲得对人家才听你的,你懂么?
儿子不懂,我就简单说,你先来就你先玩儿,妹妹先来就妹妹先玩儿,这就是公平。
我真希望儿子有个幼儿园可以上,过上集体生活,自己体会,胜过我给他讲一千个道理。在家里呆久了,就是容易自我意识为中心。不知道坛子里有没有上海的妈妈,跟我一样的处境,指点我一下吧。
初到上海, 还不能进幼儿园, 可以和周围的孩子多认识认识, 交交朋友。
平时在家里也要多注意这方面, 不能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很多事情, 是要做父母的多教导, 多做榜样给孩子看。 像是和小朋友一起玩, 就要告诉孩子, 如果就一样东西, 好多孩子都想玩的话, 就要take turn, 轮流着玩, 这样大家的都可以玩。 你家宝宝还小吧,
其实也应该可以上私立的幼儿园的吧 我也是在上海,只有居住证没有户口,有房子。托班时我们上的都是私立的幼儿园。我们之前都研究过了,在上海3岁前基本没什么机会上公立的幼儿园或托儿所的,只有上私立的了,价格就会贵点。偶尔有的公立幼儿园的托班也很稀少,不是为照顾教师子女或关系户的(条件好的幼儿园)或者就是条件设施都很老旧老师资源少班级孩子多的。看LZ 是哪个区的了,浦东的天地幼儿园私立的还不错,价格也不算太高(我侄子上过的),还有家私立的小型托幼机构叫翰慧的,我们上过这个,不错的,价格也不算贵。 太焦虑,这个年龄孩子的正常反应,3岁再上幼儿园也不晚呵。 老人带大的孩子自私一些,平时有空就自已多照顾一些吧! 上海公办幼儿园现在基本都取消托班了,要上一般只有上私立园,无所谓户口的。
我觉得没满3岁还是别送到幼儿园,和小区里同龄的孩子多玩玩吧。
回复 joycezhaomh 的帖子
我是很慌的,我们一家初到上海,原来的小伙伴也没有了,宝贝总在家里娇惯着,有点担心啊 我们这里是属于苏南,前几年就取消公办幼儿园了啊,有户口和没户口是一样上幼儿园的,只是为了生源问题要去托人才能进。呵呵,我想如果即使是没有本地户口你也没有什么人情关系自己早点去登记早点排队,或者愿意多出点赞助费,还有不收你的道理?现在貌似孩子刚出生就有人去登记呢,听说哦。
其实小孩子嘛也是去幼儿园玩的,家里也是玩,只是不要很宠他就是了,让他养成一些生活上的好习惯也是件很费力的事呢。别烦恼了,加油! LZ要做下姥姥姥爷的思想工作了,太宠孩子养成坏习惯要改过来比较困难的。
上海的幼儿园比北京的容易进的多得多了,没有户口也没大关系的,我儿子班里估计有7-8个小朋友没有本市户口的(是公办1级园)。托班可以先找私立的,公办的很少的。 隔代带孩子是比较宠爱的,要啥给啥,所以妈妈要在下班时多陪孩子玩耍,节假日带孩子到孩子堆里,让孩子们一起玩,从中孩子自己就会学会如何和小朋友们相处 别焦虑,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两岁的孩子这样也是正常的,多带孩子和小区的小朋友一起玩,多给孩子讲些有关与朋友相处的故事。 孩子的行为其实挺正常的,因为没去幼儿园,所以你认为孩子现在的行为都是没去的果。
其实未必呢,平时多带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玩玩目的一样能达到。
而且2岁的孩子送去幼儿园,被做“规矩”,生活上也没有在家里,自己照顾的好。 我虽然不是上海的
我觉得主要是孩子刚到陌生的环境,安全感需要重新树立,尤其是对环境和人的,所以,不要心急,这个是有过程的,而且和孩子的性格关系很大,多给孩子创造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熟悉了,慢慢会好的。 抢东西在孩子中间非常常见,但抢过之后,有的小朋友表现的无所谓,有的小朋友就表现的很伤心,还有的小朋友表现的恨恨的样子。
这就是平常家长带的关系了,道理不管他听懂听不懂,一定要讲到位,讲透彻了。
还有老人带的一定不能宠,意见一定要一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有分歧。
其实老人一直宠孩子,到了幼儿园孩子反而受罪了,没人让着他,他就无所适从了 才2岁多也不用着急找幼儿园吧 孩子太小去幼儿园比较可怜 我认为和孩子上不上幼儿园没有多大的关系,上幼儿园的孩子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必太焦虑! 孩子的情况只是暂时的,到是别被大人的焦虑别影响就好,总之,时间改变一切{:100:} 个人觉得,家庭教育更影响孩子 个人觉得,家庭教育更影响孩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