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to0521a 发表于 2012-2-24 22:00:01

读林书豪的成功经历有感

看了关于林书豪的一篇文章,我开始反观自己的育儿路。事实上,这一年多来在TONY的教育问题上,我花费了足够多的心思和精力。我的育儿路延续着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调整这样的模式,我是紧张而忙碌的,但是我力求把我的消化过程延长,如奶牛一般,吃下草,经过消化和吸收,给予孩子的是最精华的乳。一个人的成功是由许多机缘组合而成,很难找到一条绝对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之途。反观我30年的人生,不知道是该拿成功来评判,还是失败呢?别人眼里的成功,是我有个还不错的家庭,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人文环境;有个还不错的工作,尽管这份工作并不是凭我自己的本事得来的。但终究,那也是别人眼里。可是我的人生,为什么需要别人的眼光去评判呢?我需要自己来评判一下自己的人生。成功了吗?失败了吗?很长一段时间我走不出家庭的阴影,我认为他们给我的童年甚至人生都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但后来我逐渐了解到,其实许多人有着和我一样糟糕的童年学习生活。现在我因为一句话释然了:“没有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是完美的。”尽管我尽量学着去放下,可是有些痕迹,深到足以在一个人的整个人生中烙下伤疤。在我人生最重要的十字路口,因为不知道如何选择而稀里糊涂地学了不知所以的专业,又继续浑浑噩噩地“被”做了一个同样不知所以的工作,就这样,十几年。在这样的混沌中,我早已忘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梦想和倔强,更可怕的是,我已经失却了想要把理想付诸于实践的勇气和信心。笼子里的鸟关久了,就忘记自己还长了翅膀;被链子栓久了的大象,就是解开链子,它也不会再去动逃跑的年头。有一次,看了一本我并不太认可的书《人生设计在童年》,我才知道,原来一个人的人生,真的可以设计,我也知道了,原来别人的成功,不一定有那么多的机缘巧合。在我浑浑噩噩地混日子的时候,人家已经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了。我不认同父母的教育理念,但是我却也能够理解。反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想要因为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放弃一些常人眼里的硬件时,我会不会摒弃世俗的眼光全力支持他呢?我回答不出这问题,至少,现在是这样。在一年多学习育儿的经历中,我发觉自己也在不知不觉地成长了许多。比如,在我认为值得做的事情上,不惜花很大的代价去做,也更加坚定。想要做任何事情,总是有舍有得,总会有意或无意地牺牲掉一些东西。从前,我也许会因为想要奢求两全其美而摇摆不定;而现在,我已经坚定地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我去作出一定的牺牲,这些牺牲,势必会对我有一些不良影响,但是,为了心中更值得那件事情,我会毫不犹豫地坚持下去。我的人生,如果说前面30年没有按着自己的意志生活过,那么后面的几十年里,我希望能坚定地做自己。

野百合的未来 发表于 2012-2-24 22:32:05

每个人付出的心力都不一样,也不用可以设计,可能你选择的不是你孩子喜欢的呢?!

xushabj 发表于 2012-2-26 12:06:45

经常在自己喜欢还是孩子喜欢中挣扎,摇摆不定,总是上网寻求与自己思路相通的案例,希望能够得到有力的支持,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个体,每个家长也是个体,具有不可复制性。随自己的想法不断调整吧。

lalala 发表于 2012-2-27 15:27:16

唉,这话题,我已经纠结了很多年了{:soso_e100:}

mmaakkk 发表于 2012-2-28 23:25:57

CAT137 发表于 2012-3-3 11:25:51

提供好平台,让她去发挥

marvell_2010 发表于 2012-3-3 15:58:34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资和命运,做自己就好。

空心 发表于 2012-3-4 23:56:59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孩子也是,我们为人父母者,给他(她)以引导,不要包办给他去设计
自由发展这个词,在咱们国内的孩子来说,好奢侈,生活在现在的小孩们,好可怜

liuli207 发表于 2012-3-6 19:13:07

具体说说在以后的日子里如何坚定地作自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林书豪的成功经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