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y 发表于 2012-3-6 09:30:47

理性学习英语——望热衷英语学者共同思考

本帖最后由 dmy 于 2012-3-6 09:43 编辑

论坛中的帖子和资源绝大部分是关于英语的,本人孩子5岁多参加外语辅导班也2年多了,买书、资料、点读笔、报辅导班所花费的费用几乎超过了其他花费(托费、生活费、购买玩具等)的总和,取得的效果和付出的努力是否成正比值得商榷。

翻出以前曾读过的文章,希望各位父母们共同探讨。

把全民学英语请下神坛
2009年03月06日来源:新华网


    何耀伟 作者文集

    3月4日,全国政协常委、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向两会提交了一份关于高考不一定非得考外语的提案,这是他第三次向两会提交有关放开英语考试、不搞“英语一刀切”的提案,并且已经争取到30个委员的签名支持。(3月6日《扬子晚报》)

    近年来
在中国,外语学习基本上等于英语学习。因为学英语的热潮波及神州大地,英语辅导班、英语教材、英语读物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全民学英语确实培养了一些外语人才,但对许多人而言,英语已成为生活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而今,不但学生从小学、初中直到大学、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必考英语,而且人们在出国、就业、评职称等社会生活中也会处处遇到英语的考验。在英语大棒的指挥下,连幼儿园也在搞双语教学,甚至连孕妇都开始外语胎教了。一门外国语言在我们这样有着悠久文明的泱泱大国中竟抢了如此大的风头,不禁让人想问:它真的有必要被拔到神一般的高度吗?

    国家重视外语,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们打开国门,需要加强与外部的交流和合作,亟需培养大量熟悉外语的人才。学习外语的目的正是通过加强交流,学习国外先进发展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改革开放进行了数十年之后,也许是时间久长之故,一些人已经忘了我们当初推广英语学习的目的,反而将学习英语本身当成了唯一目标。

    为了高考,高中生有几个不是将大半时间花在了背单词、作习题上?为了出国、考研、找工作,大学生又有几人不是天天捧着教材在读?为了评职称、提职务、出成果,又有多少人不得不挤出本已不多的时间上辅导班、埋头苦学?

    这么多人学英语,真正能学精通的有几人?又有多少人在工作生活中真正用得上英语呢?在笔者看来,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氛围中,这个比例应该很低。它浪费了多少的社会资源?占用了多少人宝贵的时间呢?这些数字恐怕就很高。

    还是尽快将英语从神坛中请下来吧。作为交流手段,英语对于我们加强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社会作用不可忽视,但将它的功用太过夸大,反而会有害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笔者提一个极端的问题:高考不考英语又怎样?我想,一样会有专业人才学英语,学习英语会更好地作为一种个人适应某些工作和岗位的主动选择,而非外界不加区别、强加于身的硬性规定。还是让该钻研的去钻研,该解放的就解放了吧。


dmy 发表于 2012-3-6 09:32:24

全民英语化,只能让中国误入歧途
2007年05月14日 来源:新华网

    贾奋勇   作者文集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报考年龄趋低龄化,在一二级考场,有很多中小学生。在许多家长眼中,外语考试正成为升学的“通行证”。中新社发

    近几天,关于英语考试和汉语教学的两则新闻极为引人注目。

    其一,5月1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不受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的通知》,全面叫停中小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等各种公共考试成绩作为招生依据,各地考点也不得受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指小学生和初中生)报名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

    其二,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关于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建议,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这引起了舆论近期关于当代大学生汉语素质过低的热议。

    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实则高度关联。

    中国人的英语疯狂已经由成人蔓延到了儿童,统一疯,彻底疯。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本是用于成人择业的英语水平考试,据说一级相当于中考水平,二级相当于高考水平,三级相当于研考水平。可现在,这一考试60%的参考者是中小学生。在汉字还没认够、汉语还讲不清、作文还写不顺的年龄段,孩子们已经或正在努力攀上英语的“雄关险隘”。教育部再不出面阻止,一年级甚至幼儿园的孩子达到研究生英语水平的“奇迹”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中国人的汉语低能正向精英聚集的高校扩展。在本该术业专攻、精研学理的时候,大学生们不得不重新学习汉语文章的基本典范,补足匮乏的汉语词汇、补读早就应该耳熟能详的诗文名篇。教育部再不出面推动大学语文教学,大学生读不懂中文报纸的“奇闻”恐怕早晚会出现。

    很明显,大学生汉语低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国人普遍的英语疯狂。从小学到大学到硕研、博研,大家辛辛苦苦几十年,大半精力用于闯过一道道英语考试关口,哪还有心思考虑汉语是否过关。

    而中国人英语疯狂的病根在于彻底臣服于英语霸权的心理,有关部门和被引进的外国考试机构还通过设计精细的各类英语考试胁迫老老少少、不同层次的人们定时向英语顶礼膜拜,不断强化着英语在汉语大本营的霸权地位。你不会英语可以,但你不能不服英语。

    这两则新闻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英语在汉语世界渗透征服的成果,同时也表明政府有关部门对英语霸权已有所警觉,并开始采取措施。

    要有效遏制英语在中国的霸气,需要做很多工作,但有几条应该十分明确。

    首先,现代化并非英语化。

    英语是当今世界的最强势语言,很多人因此认为,英语学好了,大多数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英语了,我们国家也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现代化了。其实,这一认识大错特错。印度等前英国殖民地国家英语的普及率都非常高,但这并没有自动使它们发展得更快更好。而法国、日本等更看重本国文化和本国语言的国家反而走在了世界前列。现在,北京人特别是服务行业的北京人大都能用英语跟老外对付两句,巴黎人的普遍英语程度可能还不如北京,但我们能说北京作为现代都市已超过巴黎了吗?

    全民英语化,只能让中国误入歧途,浪费人力、资源和宝贵的时间,得不偿失。实际上,只要一部分有兴趣、有才能的人掌握了英语,及时全面地把世界上最新的信息转换成汉语广泛传播,并随时协助中国人与外国人沟通,就够了。

    其次,政府—英语联盟要解散。

    目前,由政府部门主导或参与的各种类型的英语考试体系,是英语在中国保持强势地位的基本支撑构架。这些考试掺杂了相关政府部门的良性战略意图以及打小算盘的牟利冲动,但总的来说毫无必要地助长了英语在与汉语竞争中的强势气焰。而且,中国式英语教学和考试的基本设计极其陈旧、呆板,已经形成了一套与活英语关联度不高的自足体系,结果一代代中国学生学英语、考高分,到实际运用中才发现对英语似通非通、半通不通。

    为让英语回归正常地位,让国人摆脱不必要的英语枷锁,政府有关部门应彻底检讨不当的英语政策,断然采取措施解散事实上的政府—英语联盟。一是要彻底废弃职称英语考试等已被证明有害无益的考试项目;二是要将英语水平考试的权力彻底交给民间和第三方力量,并放开市场,允许各类考试竞争,优存劣汰;三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把中小学英语一律改为选修课目,有兴趣的、将来想出国留学的自然会学,没兴趣的也不用空耗大好青春。

    再次,“汉语第一”要作为基本国策。

    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振兴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就是汉语。如果再过几十年,中国的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一大半人的第一语言成了英语,那我们还是中国吗?中国的社会发展还有什么价值?真正的世界大国都是软硬兼备的,经济、军事等是硬实力,语言文化等是软实力,语言文化不发达,硬实力也是不会持久的。

dmy 发表于 2012-3-6 09:34:19

本帖最后由 dmy 于 2012-3-6 09:36 编辑

不考英语提案为何让网民沸腾
  2009年03月10日  新华网   
  3月4日,全国政协常委王新陆向两会提交了高考不一定非得考外语的提案,提案内容一经媒体报道,即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回应,赞同之声俯仰皆是,仅新华网所发的时评文章,就有。汹涌的网上民意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外语为何困扰了这么多人?全民学英语何时才能改变?

  有网友说“现在一般的本科院校里学生课余时间70%都是在看英语”;有网友说“几乎每个假期全家总动员监督孩子背单词、写课文,为了英语,我苦不堪言”;也有网友说“我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可英语除了评职称再也没用过”;还有人如此诉苦:“如果不是因为英语拦住,我早就博士毕业了,就是因为英语不过关,连硕士也不能读”;更有极端的家长说:“让90%孩子陪10%孩子读9年99%用不上的东西,不亏吗?”……

  从孩子到家长,从教师到企业员工,从小学生到成年人,异口同声背后反映的是我国目前的英语学习、考试机制存在许多问题。

  全民学外语将专业人才学习的内容强加给了所有人。语言学习本身需要机遇和天赋,从小在良好外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学习起来自然可以事半功倍。辜鸿铭先生我们都熟悉,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先生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但这是与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传奇经历分不开的。教育心理学也证明:小孩三岁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间,能100%学好语言;其次,小孩六岁是学习语言的第二个最佳时间,能80%学好语言;最后,随着小孩年龄增长学好语言越来越困难。因而,强求所有年龄段的人学英语,显然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语言学习也需要天分。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4岁之前,已经掌握10多门语言,包括希腊语、意大利语、法语等等,之后,他又把学习扩大到了东方语言——希伯来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语言学习天赋超群的人物,笔者高中时候的同桌,在英语课堂上常常睡觉,但老师一提问,她是问一答三、毫无纰漏,让睁大了双眼、丝毫不敢走神也学不好的我羞惭不已。因而,要求所有人学好一门外语,也是有违人自身天赋秉性的,对大数人来说,这就是件苦差事。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精力有限,将大把时间都花在了外语学习上,发挥自己专长的时间必然减少,这不是在浪费宝贵的智力资源是什么?

  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共知。与物质资源不同,智力资源丰富与否,取决于开发的程度;它的品类,取决于开发的方向。在笔者看来,近代以来欧美的进步归根到底是智力资源的开发与进步,有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先驱们的存在,才使他们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在人类历史上,智力资源的开发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存在的误区也数不胜数。如永动机,包括达芬奇、焦耳在内不知多少人曾为之竞相“折腰”,至今还有报道称有人在研究永动机;再如中国的长生不死术,它竟成了数千年来许多人永远醒不过来的美梦,让我们不得不为这些人类智力的巨大浪费而浩然长叹。

  不可否认,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语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忽视其它人才的培养,甚至牺牲其它智力资源的开发。而且,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我们并未见到如胡适、钱钟书、林语堂等一样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出现,同声传译等顶尖人才依然匮乏。许多人学习外语的目的就在于应付考试、评定职称,我们怎能期望这样的学习和考试机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呢?

  我们应该吸取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教训,将外语教育做准确定位,在智力开发上也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各个方面造就世界一流的人才,造就出各种类型的、适合各方面需要的人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还是尽快将外语教育归位于专业教育的范畴吧,让外语专业人才在他们的园地里充分发挥所长,也让其他人在自己的领地里自由驰骋。网络民意的沸腾敲响了全民学英语的警钟,期待着教育主管部门尽早回应。

  还是尽快将英语从神坛中请下来吧。作为交流手段,英语对于我们加强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社会作用不可忽视,但将它的功用太过夸大,反而会有害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笔者提一个极端的问题:高考不考英语又怎样?我想,一样会有专业人才学英语,学习英语会更好地作为一种个人适应某些工作和岗位的主动选择,而非外界不加区别、强加于身的硬性规定。还是让该钻研的去钻研,该解放的就解放了吧。

  英语是当今世界的最强势语言,很多人因此认为,英语学好了,大多数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英语了,我们国家也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现代化了。其实,这一认识大错特错。印度等前英国殖民地国家英语的普及率都非常高,但这并没有自动使它们发展得更快更好。而法国、日本等更看重本国文化和本国语言的国家反而走在了世界前列。现在,北京人特别是服务行业的北京人大都能用英语跟老外对付两句,巴黎人的普遍英语程度可能还不如北京,但我们能说北京作为现代都市已超过巴黎了吗?

  全民英语化,只能让中国误入歧途,浪费人力、资源和宝贵的时间,得不偿失。实际上,只要一部分有兴趣、有才能的人掌握了英语,及时全面地把世界上最新的信息转换成汉语广泛传播,并随时协助中国人与外国人沟通,就够了。



dmy于2012-3-6 09:35补充以下内容:
我的思考是如何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即花费金钱少,时间少,取得更好的效果。


浩浩妈 发表于 2012-3-6 09:47:51

是没有必要全民学英语,可是你怎么知道你将来用不用英语呢?等要用的时候再学会不会迟了呢?

xushabj 发表于 2012-3-6 09:51:49

主要是学习方法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畸形

high5 发表于 2012-3-6 09:51:58

我的思考是如何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即花费金钱少,时间少,取得更好的效果。
--------------------------------------------------------
楼主能具体说说,花费金钱少,是少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
时间少,同样的,投入多少时间你认为是合理的?
取得更好的效果, 你认为最终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是可以接受的。

DAOMA 发表于 2012-3-6 10:00:03

没见有哪国这么学中文的哦?!{:soso_e128:}

dmy 发表于 2012-3-6 10:01:18

我的思考是如何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即花费金钱少,时间少,取得更好的效果。
--------------------------------------------------------
楼主能具体说说,花费金钱少,是少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
时间少,同样的,投入多少时间你认为是合理的?
取得更好的效果, 你认为最终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是可以接受的。
--------------------------------------------------------
花钱少:英语学习支出不超过孩子总花费的1/4(目前我粗略算了一下,我孩子的花费超过了1/2)
时间少:英语学习的时间不超过孩子课余学习时间的1/3(目前我粗略算了一下,我孩子的花费超过了2/3)
效果:我个人认为对于大多数人英语只是工具,能够满足日常的交流和阅读相关资料即可,有特殊需要的再进一步学习。

以上是个人的思考,敬请批评指正。



wwwchem 发表于 2012-3-6 10:12:29

这时一个很大的问题

sher9646 发表于 2012-3-6 10:13:34

我的切身体会:只要方法得当,引导得当,花钱少是做得到的,只是相对于外面的培训机构而言哈;效果好也是做得到的(看你跟谁比较哈);但是,时间少是永远不可能的,没听说过哪门学科是走捷径学好了的。

maiduo 发表于 2012-3-6 10:14:13

中国从一个闭关锁国的状态,一下子变成一个崇洋媚外的状态,就连现在的英语学习也一样,感觉各种培训考级都已经日趋妖魔化了。要保持淡定,真不容易。

kiwi998 发表于 2012-3-6 10:16:20

本帖最后由 kiwi998 于 2012-3-6 10:16 编辑

这个英语学习现在太占用时间了

1980波波 发表于 2012-3-6 10:18:18

感觉学英语还是有必要的,不说考试、出国之类的,即使将来到外企工作也能派上用场。

fxjessica 发表于 2012-3-6 10:24:05

是应该把功夫用在刀刃上,英语毕竟只是工具,工具没有用还费那么大工夫整有什么意义呢。

dmy 发表于 2012-3-6 10:32:08

1980波波
感觉学英语还是有必要的,不说考试、出国之类的,即使将来到外企工作也能派上用场。
---------------------------------------------------------------------------------------------------------------------
本人曾在SH外企工作过几年,碰到过些人外语及其流利,但因专业问题没有什么好的发展。真正有发展的是专业极好,外语又不错的人。

heidigao 发表于 2012-3-6 10:38:08

       我认为目前的状况全是因为一个“利”字。不管怎么不合理,这块大蛋糕谁都想咬一口,把蛋糕端走,那就更不行了。作为家长,如果被利益驱动的潮流所牵引,那么结果一定是费时、费钱,效果差,外加磨灭孩子的兴趣。
    家长一定要先改变的观念。爸妈网提供了很好的英语学习理念和资源。对我来讲,能认识爸妈网是件很幸运的事。
    如果我们每天能坚持给孩子听十几分钟英语,给孩子提供适合的英语材料,积少成多,花费也不多,我相信经过几年的积累,一定会小有成效。

dmy 发表于 2012-3-6 10:44:55

heidigao

我认为目前的状况全是因为一个“利”字。不管怎么不合理,这块大蛋糕谁都想咬一口,把蛋糕端走,那就更不行了。作为家长,如果被利益驱动的潮流所牵引,那么结果一定是费时、费钱,效果差,外加磨灭孩子的兴趣。
    家长一定要先改变的观念。爸妈网提供了很好的英语学习理念和资源。对我来讲,能认识爸妈网是件很幸运的事。
    如果我们每天能坚持给孩子听十几分钟英语,给孩子提供适合的英语材料,积少成多,花费也不多,我相信经过几年的积累,一定会小有成效。
--------------------------------------------------------------------
同意。
合理利用爸妈网资源,争取主动,不要被“利”所趋,循序渐进的学好英语,不要迷信什么速成——高效是建立在科学学习的基础之上。

哆来咪发 发表于 2012-3-6 10:48:57

本帖最后由 哆来咪发 于 2012-3-6 11:00 编辑

专业知识好,外语又不错,这是根本。那些外语专业毕业的人,做不了某些行业的翻译,因为有太多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在里面,所以英语应该是工具,而不是唯一。
我现在的想法,就是趁在幼儿园阶段,没有什么沉重学习作业的情况下,每天听听歌、看看动画片、看看有趣的绘本,让孩子能快乐地对英语有兴趣。而且现在她不觉得自己在学英语,但也有所积累了。所以我就准备跟着Hi版的路线图走了。

bailechen 发表于 2012-3-6 10:51:10

建议高考政治也取消,可能吗?什么叫加强中文学习?再考四书五经,八股文吗?

轻舞飞扬 发表于 2012-3-6 10:55:50

英语难学,还是学校的教学方法不对!导致在家庭英语教育方面需要付出更多!不想辛苦的或是有心无力的就只能求助于英语班了!

荸荠泡泡 发表于 2012-3-6 11:24:10

象香港人那样,日常要用到英语,所以学习并不费劲,象我们这样学,确实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

tjslh 发表于 2012-3-6 11:33:23

其实可以少花钱,亲子英语

mengyue2000 发表于 2012-3-6 11:48:45

方法很重要,我们自己光顾着考试,学了几十年,真正用的时候水平还是不行,而且大部分人不用都白学了,
所以不能让孩子们重蹈覆辙,要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
这时候就显示出父母教育孩子的能力了。
边教边摸索,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好方法。

dtxxm 发表于 2012-3-6 12:47:29

教育部外语司的负责人要拖出来打板子


dtxxm于2012-3-6 12:50补充以下内容:
强烈建议取消全日制学校里的英语课,取缔社会上的各类外语培训班。
学不学英语是个人的事,是公民的私事。

心情小雨 发表于 2012-3-6 13:18:54

希望教育部得到重视 不然真的会歪曲孩子的学习热情

twinfang 发表于 2012-3-6 13:33:45

本帖最后由 twinfang 于 2012-3-6 13:34 编辑

"效果:我个人认为对于大多数人英语只是工具,能够满足日常的交流和阅读相关资料即可,有特殊需要的再进一步学习"就这学成这种水平也得好多年吧!何况还未必人人能交流,阅读资料必须抱着字典呢

Light 发表于 2012-3-6 15:31:26

dmy 发表于 2012-3-6 1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980波波
感觉学英语还是有必要的,不说考试、出国之类的,即使将来到外企工作也能派上用场。
--------- ...

楼主这点说的对, 光英语好还不够,还要专业好。 哪些专业比较好呢?问题是,现在看着好的专业,是不是过十几年还吃香呢?


zdsshsm 发表于 2012-3-6 16:32:16

我也来学习下

风来心自凉 发表于 2012-3-6 16:41:47

   其实我觉得任何知识的学习,如果真的要严格说,都是一己私事,关键是在于能否承受的了随之而来的结果。如果能承受,那无论是学英语还是学中文好,都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

liushengli9595 发表于 2012-3-6 16:41:54

在这里多学习,自己多动脑子,就会省钱,省时,高效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理性学习英语——望热衷英语学者共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