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嘭”是一扇门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有读懂这本《嚓嘭》。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就是一只小鸟从巢里掉了下来,摔痛了。从此他不会像别的鸟儿一样唱婉转动听的歌谣,而只会发出简单的音节:“嚓嘭”。后来,他遇到了一只博学的兔子。那只兔子组织了一次飞翔表演,让他展示了自己的飞翔本领,赢得了掌声,也赢得了自信。我所纠结的是,直到故事的结尾,那只小鸟不还是不会唱歌吗?他的嘴里仍然只有那一个简单的音节:“嚓嘭”。这似乎不符合一般的童话故事的规律。一般来讲,我们的故事往往这样讲:开始,有一个什么问题;后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问题解决了。这就是所谓的首尾呼应……直到昨晚和女儿再读这本书,我忽然领悟了。没错,“嚓嘭”还是“嚓嘭”,但是小鸟儿的心态已经完全转了弯。开始的“嚓嘭”,是受到打击受到伤害受到惊吓之后的心有余悸——正如文中所言,那“嚓嘭”就像是一扇门关闭的声音。而最后的“嚓嘭”,则是获得了自信、证明了自我价值之后的信心百倍——正如文中所言,那“嚓嘭”就像是一扇门打开的声音。我的女儿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她觉得“嚓嘭”是一个很好玩的词儿,很奇妙的词儿。而在将来,她会渐渐明白。我们的人生之路少不了不小心跌落地面的“嚓嘭”,如果一蹶不振,那就关上了通向美好世界的大门;我们的身边,也总会遇到遭遇“嚓嘭”的朋友,如果我们给他的只有嘲笑而没有理解和鼓励,他就会把自己的心封锁起来……还有一点,作者之所以没有让小鸟丢掉“嚓嘭”这简单的音节而唱起歌来,也许有着更为深刻的意味。为什么要跟别人一样呢?只要心里阳光灿烂,只要可以展翅飞翔,即使和旁人不同,又怎样?http://www.ebama.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风行水上的微博 这本书我们也读过,我和宝宝都很喜欢 2008年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深深被吸引了,打开心门接纳与众不同的自己。我们要做的是接纳与众不同的每一个孩子,不要用所谓的标尺衡量和规范每一个独特的孩子。多样性的存在是世界的本质。 真好 谢谢 看着不错的样子,我们看书很少这样往深了想 之前在图书馆借过这本书,也是没明白啥意思,看了老师的分析,决定再去借来看看~ 很多绘本总是简单寓意深刻,适合反复阅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