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国学经典(一)
本帖最后由 钧盛 于 2012-5-24 13:25 编辑2月13日与群友交流:如何读国学经典与看注释 导读:学经典,熟读深思,是捷径。一边读,一边想我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样就分心了,不易感受到圣贤作经典文章、文字背后的深意。如果在没有熟读之前,读第一遍就去看注释,也是同样的问题,既影响你专注的、通篇的阅读,又容易固执于理解一字一句表面的意思,进而可能会限制你的想象。直接去看他人的经典讲解,似乎很简单,不过别人的东西还是别人的,你感动之后,基本就还回去了。如果我们能够专注的、反复的诵读、甚至背下来,把自己融入其中,往往就在灵感一现间,你就明白了。熟读、领悟、践行是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国学经典的三部曲,一步一步的前行,累积跬步,必至千里。 青岛瀚林妈G2 20:41:52
请教大家个问题啊——《诗》云:“於戏前王不忘。”,这句话是啥意思啊?●南宁玥爸M15(77235068) 20:50:16
於戏,读“呜呼”,语气助词,表示非常感叹。前王不忘,不忘前王。
哈尔滨东妈G5 20:50:50
《诗经》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青岛瀚林妈G2) 20:51:11
嗯,谢谢两位的解释。
●南宁玥爸M15 20:51:21
前王,就是尧舜先王。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青岛瀚林妈G2 20:52:48
玥爸读经多长时间了呀?读了几本经典了呀?
●南宁玥爸M15 20:53:03
读了一年多了,大学读了两百多遍吧,读六十遍的时候基本就可以背下来了。精读的主要是大学。其他的育心经典教材,先前的基本都读过7遍了,黄帝内经、庄子、孟子还没有读完。
●哈尔滨东妈G5 20:53:46
我也问一下玥爸,您在读这之前有接触过吗?读时有没有看解释?南宁玥爸M1520:55:04
以前,我曾经买过若干版本的大学,几乎都是看了一两页就看不下去了,因为那时候都是一边看注释一边看原文,只看得头晕脑胀的。
青岛瀚林妈G2 20:55:41
为什么育心的你会看这么多遍呢?●南宁玥爸M15 20:55:52不仅是因为育心的教材好,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方法,有了氛围,有了获益。现在看来,用这套方法,在这样的集体中,是最简单、最开心的学习国学的方法。
青岛瀚林妈G2 20:56:53
有了氛围,你一般是在哪读经啊?
●南宁玥爸M15 20:57:14氛围,我想说是两个部分:一个是育心搭建的交流平台,如向日葵,这里常常给我以鼓励,给我以督促,和大家交流,非常开心,自己也得到更多的成长;另一个环境则是,我们一家都读经,还和朋友一起组织了小小的读经班,这样也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哈尔滨东妈G5 21:00:11
玥爸你在读时从没看过注解吗?都是自己的理解吗?
青岛瀚林妈G2 21:01:05
对啊,真的是书读百遍、其义就自现了吗?
●南宁玥爸M15 21:00:59
我现在读的时候,不会先看注释。有疑问的,我会去找一些参考书。但书中的注释,我一般都会自己做一个判断,不会轻易相信书中注释。很多时候,就是简简单单的读的时候,你悟到了其中的真义,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青岛瀚林妈G2 21:02:15
那是不是也得了解相关的背景才能够理解的呀?
●南宁玥爸M15(77235068) 21:02:40
象现在,对于大学,我会有自己的理解,也会去参考他人的讲解。我觉得,我自己希望做个可以讲解大学的老师,那么向其他人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哈尔滨东妈G5 21:02:43 这参考书不是注解书吗?●南宁玥爸M15 21:03:15
学习的三个步骤是这样的——熟读、领悟、践行。在熟读的时候,如果一边读,一边去看注释,会影响领悟,这是我的体会。并不是说:不能去理解,不能去看参考书。
哈尔滨东妈G5 21:04:34 哦,我总是有些时候,忍不住想看注解,碰到自己不怎么理解的。嘻嘻,所以我的进度好慢哦。到现在还不到四十遍。
●南宁玥爸M15 21:04:56
没事的,顺其自然,找到最合适自己、最有效的方法。理解古文,最忌断章取义。所以,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义,非常有必要。而且多读几样,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经典。经典都是相通的,往往是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人生之道。理解大学,读孝经、中庸、老子、易经等等这些经典,都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大学。呵呵,系统读经,这个观点很有创意,我很赞同。●南宁玥爸M15 21:10:13
上次征求大家的意见,看如何讲大学,有的家人就提出了,以经解经,不多读几样,还做不到呢。青岛瀚林妈G2 21:11:41
既然都可以背下来了,再理解了,去践行就是了。1、3、7学习法是打持久战的一个好办法。●南宁玥爸M15 21:12:40
瀚林妈妈说得好!这是我们学国学、学传统文化所要做的。之前,熟读是无法跨越的一步。 谁可以背得下,《易经》乾卦第一“文言”中的“大人”那一段?★园长乐乐爸M2 21:13:53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与大家共同学习一下。简单读,快乐读,呵呵。●南宁玥爸M15 21:14:57
这里再说一点点感悟——“与鬼神合其吉凶”,怎么理解?★园长乐乐爸M2 21:15:53
这个没理解到。
●南宁玥爸M15 21:16:03
与鬼合则凶,与神合则吉。哈尔滨东妈G5 21:16:17
呵呵,想到说不明白。
★重庆三宝爸 21:16:24
朦胧味道,不知道怎么做的菜!
●南宁玥爸M15 21:16:34
向下则合鬼,向上则合神。
★园长乐乐爸M2 21:16:36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青岛瀚林妈G2 21:16:41
那怎么算是与鬼合,又怎么算是与神合呢?
哈尔滨东妈G5 21:17:08
近墨就是与鬼喽,我是这个想法啦
●南宁玥爸M15 21:17:26
向上的,天性。向下的,物性,乃至鬼性。
青岛瀚林妈G2 21:17:47
向上是天,向下是地。为何说向下就是物性乃至鬼性呢?
★园长乐乐爸M2 21:17:49
鬼性是不是恶的?邪的那种呢?多行不义必自毙,凶。青岛瀚林妈G2 21:19:22
鬼是不是通指丑陋的东西,而神则通指美好的东西呢?●南宁玥爸M15 21:19:40
人性也许可以分为:天性和物性。轻者升,浊者沉,
青岛瀚林妈G2 21:19:55
嗯,这个好理解
●南宁玥爸M15 21:20:40
轻者升,如天,这是人的精神世界,纯善无恶、无垢无净的真如本性;浊者降,如地,物质需要,支持机体的运行。当过度要求物性,夺人之有以满足己欲的时候,就下堕为鬼了,凶事也就来了。所以,多行不义必自毙,凶。
希望在我们的家园里,大家一同亲近圣贤经典,一同成长!有你们在,非常开心。★重庆三宝爸 21:29:26
我突然想明白啊,为什么经解经是最好的方式,感谢古人!我们看看,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应该是用英语去解释复杂的英语。一样的道理。通也! ●南宁玥爸M15 21:30:09
三宝爸,和大家分享是最好的学习哦。
2月13日于向日葵亲子家园QQ群:168230621 这篇好,说得清楚,我喜欢。
希望能有后续。 这样的交流真好,可以进你们的群共同学习吗? 讲得真好,守着这么大的宝藏不去学习,是多么遗憾,我也要和孩子坚持读下去,哈哈。 是的,感觉这个群还是很不错的,也想加入,我家孩子目前只读了三字经和弟子规,可能也就是二十至三十遍的样子,弟子规还没有读完,想着弟子规之后应该读论语了。 仔细学习了,,也想引导孩子读经 七七未央 发表于 2012-3-12 0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的交流真好,可以进你们的群共同学习吗?
欢迎来交流,一起学习国学经典。 我也是同感,可以进你们的群吗? 我和宝宝刚刚读老子 芃芃妈 发表于 2012-3-12 09: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讲得真好,守着这么大的宝藏不去学习,是多么遗憾,我也要和孩子坚持读下去,哈哈。
谢谢您的鼓励,我正是在想让孩子邀上好友一起组成读经小组,才好坚持下去,孩子目前满有兴趣,只是我们家长没有太多经验,所以要好好来这里向您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