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曾国藩》:读后书评
掩卷回味,彻夜长思。作者精选了200句曾国藩的格言,试图吃透曾国藩。一页一页翻过,徐徐读完,这本书让读者吃透的何止曾国藩一人,恐怕还有作者本人,以及生活本身。作者将此书定性为一本中国式励志书,其实在笔者看来,这本书对读者的意义远远超过励志,它更涵盖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评判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完此书也将有不同的评价和收获。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读者,笔者读书不少,但写书评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看完这本书,感慨良多,在此斗胆将笔者的心得和收获与各位共勉,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此书中的每一句格言都凝结着曾国藩的思想,无论是治国、齐家还是平天下,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到曾国藩亲历后的真切感受。作者在诠释曾国藩的每一句格言时,不仅能准确到位地解释这一句话的意思,难能可贵的是,在描述完表层意思后,还能够根据亲身体验剖析原因,并结合作者的生活实际给予读者解决问题的有益建议。正所谓做到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我想这正是此书可贵、可取、可读之处。
人,生而有惑,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在像笔者一样初入社会,对人生和生活还有颇多困惑之时,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可以借鉴的答案,解释了心中众多的疑惑。甚至在情绪低落,心情暗淡时,不妨把这本书拿来翻看一二,读完顿感心胸开阔,变得更加敞亮、豁达。有时,我们会在某件事情上思前想后,犹豫不定,作者对书中某个观点的剖析,也许正是我们的纠结之处,读来会使我们对问题看得更开,甚而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进而给自己一个前进的动力。比如在辨析“攀附”一词时,一般意义上,我们都会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但作者给出了他自己肯定的见解:攀附没什么错,甚至鼓励、勉强、强迫自己走到对方面前与其交流。“如果对方是一位让你心仪的异性,你这样做就是追求幸福。你要告诉自己的是:多少美好的事,都是被不好意思给耽误错过的。”因此,为了自己的幸福,勇敢地上前一步,这是作者,甚至是曾国藩给我们的动力。攀附有什么错?没错。诸如此类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只待大家去欣赏和挖掘。
翻看目录,这本书共分为四篇,快速浏览,在每一个篇章总能找出作者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小标题。也许这就是在励志后,解决如何顺达地实现这个“志”的问题。我想,这也是在物俗横流、浮躁不堪的当下,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思考、沉淀的问题。“做个实在人”“埋头苦干 少发牢骚”“宽容”“千万忍耐”……大至社会,小到家庭,要想顺利和谐地进行下去,这些修养和品性是必不可少的。但仅有这些又似乎是不够的,因为很多时候,要想把事情做到完美,我们要从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对立式思维中解放出来,需要一种“圆滑”。但达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圆滑也是一种境界”。
通读全书,作者把这些格言诠释得淋漓尽致。当作者沮丧之时,“曾国藩这段话对我则是一个安慰”。当我们开始阅读这本书时,与其说这是曾国藩对作者的安慰,不如说这是作者对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安慰!
转自黄骅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