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瑛 发表于 2012-3-23 13:51:09

[书摘和读后感]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本帖最后由 洛瑛 于 2012-3-23 14:06 编辑

今天中午休息时间大致浏览了《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电子书。
其实向来不喜欢这样的题目,但不了解就没有权利否定,所以还是看看吧。
用word统计了一下,全书有88000字。

分为五章,目录我整理了一下:
第一部分 妈妈一定要懂的那些心理学
孩子的大脑中都装了些什么
性格不同,教育方法亦不同
做妈妈常犯的十大错误
教育孩子的九大良机
妈妈最应知道的那些心理学规律

第二部分 聪明妈妈一定要及时扭转的那些坏习惯
磨蹭、拖拉→做事更讲究效率
给孩子一架正确的“价值天平”
爱撒谎→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粗心大意→做事细心,杜绝马虎
不讲礼貌→待人接物,文明礼貌

第三部分 智慧妈妈一定要给予孩子的十二大个性
自信
做事有计划
爱思考,有主见
坚强勇敢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乐观而积极
活泼开朗,善于交际
宽容大度
拥有崇高的理想
具有领导能力
会理财,善理财
富有爱心,善良

第四部分 巧妙的引导,让孩子爱上学习
让孩子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孩子成为博览群书的小博士
把孩子培养成记忆超人
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让孩子成为小小文学家
学好英语其实很简单

第五章 做妈妈,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以下是部分书摘和想法。

心理学者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为六个时期:
(1)乳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
(2)婴儿期--1~3岁;
(3)幼儿期--3~6、7岁;
(4)儿童期--6、7~11、12岁;
(5)少年期--11、12~14、15岁;
(6)青年初期--14、15~17、18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基诺特,把父母不宜对孩子讲的语言归为十大类:
1.不要威胁,如"我再也不想带你了,你给我滚开吧!"
2.不要哀求,如"我的小祖宗,我求求你,好不好?"
3.不要抱怨,如"你这不争气的孩子,真叫人伤心透了!"
4.不要许愿,如"假如你考了100分,我就……"
5.不要讽刺,如"你可真了不起,能干出这种事儿!"
6.不要恶语,如"你这个大笨蛋!"
7.不要责备,如"你总是做错事,真是太糟糕了!"
8.不要侮辱,如"你真是个没用的废物!"
9.不要压抑,如"闭嘴,不许再说话!"
10.不要强迫,如"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当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辩解时,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沉默。

孩子是什么样的:好游嬉的;好奇的;好群的;好模仿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成功的;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允许孩子犯某些错
孩子的错误可分两种,一种是必须立即纠正与引导的,如打人、骂人、乱丢垃圾、欺侮弱小等等,这种错误一旦放任,以后就将难以"收拾";另一种是应该允许孩子犯的错误,应让孩子在尝试和实践中自行纠正。

上幼儿园,转身就走的原因:家长守在孩子的身边,孩子感受到依靠,就会撒娇、任性。离开孩子,是促使孩子自已去直面痛苦和磨难。孩子没有了依靠,自然会丢掉幻想,用自已的意志和毅力去战胜怯懦和伤痛。
孩子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怯懦和脆弱。当孩子遭遇困难时,首先无法忍受的往往是我们。如果我们感情用事,焦急地对着孩子问这问那,不仅无助于孩子克服困难、战胜痛苦,相反,只能增加孩子的恐慌和软弱。
当孩子与小伙伴们玩耍时,不小心跌倒了,他们会迅速地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和小伙伴们快乐地玩耍。但是,这时,如果妈妈担心孩子会摔痛,而焦急地跑过去,抚摸着孩子问长问短,孩子则往往会因为害怕疼痛,或者为了博得妈妈更多的关注而大哭一场。
所以,希望孩子坚强、勇敢,妈妈首先要自己坚强起来。在孩子遭遇小小的痛苦和磨难时,离开你的孩子,让他直面人生,独立面对困难和痛苦,经受锻炼和考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坚强地面对人生中的任何困难。
从小没有吃过苦的孩子遇到困难,往往很容易被困难打倒,这时他就会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而吃过苦的孩子则不同,在困难面前,他们往往表现得坚强,并表示这些困难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只有能吃苦的孩子,才能拥有坚强的性格,才能经得起更大的风浪。

再放一个例子在这里吧:
及时排除不良情绪对孩子的干扰
每个孩子都会碰到不称心的事情,即使天性乐观的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遇到困境时,妈妈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闷闷不乐,妈妈无论多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交谈,指导孩子排除心理障碍,使悲观情绪、不良情感及时得到化解。
小星刚从学校回来就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把房间的门关上。妈妈感觉他不对劲,便在吃晚饭时问小星:
"小星,今天学校有什么高兴的事呀?"
"没有高兴事,但是有伤心事。"小星不高兴地回答。
"为什么呀?什么伤心事,能告诉妈妈吗?"妈妈问道。
"今天老师让同学们选一个人当班长,同学们大多数都选了高越,只有少数的几个人选了我!"小星伤心地说。   
"大多数同学选高越做班长,说明高越身上优点比你多。你要向他学习,然后比他更积极地表现,说不定下学期,同学们都选你了!"妈妈引导小星。
"可是,我现在就想当班长!"小星有些着急了。
"现在你在同学们中间没有太大的威信,就算你当了班长,同学们也不会服你的。如果你用这段时间好好表现自己,下学期不要说班长,而且还会被评为三好学生呢,你说是不是?"妈妈问道。
"嗯,好像是。"小星同意了妈妈的看法,开始高兴地吃起饭来。
妈妈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只要孩子愿意与妈妈沟通,妈妈就要引导孩子把心中的烦恼说出来。这样,烦恼很快就会消失,孩子也会恢复快乐。当然,妈妈也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难,教给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来保持乐观的情绪,这些都是促使孩子摆脱消极情绪的好方法。

这本书中,有些句子引用了心理学家的话,大部分文字是举例子。比如某家孩子做过什么,家长怎么做是错的,怎么做是对的,但因为大量的例子,很多例子本身也不是很合适。13岁前是笼统概述的,没有按年龄加以区分,并且语言不精炼,比较简单的道理也掰开了揉碎了地讲。整体来说,咱爸妈网属于人群里自身素质高,又重视教育的那一类,所以有时间的话倒不妨读一读,没时间也就算了罢,属于看看就算的书。还有,感觉本书题目和内容不匹配,用论坛一句常用话来讲就是,标题党。侧面说明,我一共看了2小时,多数大致浏览,有些章节读了读,不管怎么说,一中午结束,一是平时看书速度快,二是说明这书没吸引力。




[*]http://115.com/file/c2p1zywd#
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doc


sumaut 发表于 2012-3-23 13:55:24

谢谢分享。我看书也喜欢先看看目录。

轩轩妈 发表于 2012-3-23 14:02:10

谢谢哈,你不会一个中午就看完了???

快乐小妞 发表于 2012-3-23 14:04:42

谢谢分享,现在正适合我看

乐响乐美 发表于 2012-3-23 14:05:52

还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好。

flysnow 发表于 2012-3-23 14:09:42

看起来还不错哦

doudou406406 发表于 2012-3-23 14:09:58

59980007 发表于 2012-3-23 14:13:41

下来看看,自己每天需要孩子提高,妈妈也要跟上趟

阿牛妈妈 发表于 2012-3-23 14:16:34

我觉得甚至更早些

jxincf 发表于 2012-3-23 14:24:26

{:soso_e100:}

wwwchem 发表于 2012-3-23 14:24:40

孩子的教育是随时随地的

lalala 发表于 2012-3-23 14:30:23

书目还不错!有空再看吧,要看的太多了!

yuxiweb 发表于 2012-3-23 14:52:45

谢谢,下来看看。

2003pcy 发表于 2012-3-25 12:17:04

我也下来学习一下。

春暖花开 发表于 2012-3-25 12:20:56

下载下来看一看,最近老爱发火,没耐心。

kissmouse 发表于 2012-4-4 11:50:08

谢谢分享,感觉看您的笔迹都行了!

chloe0507 发表于 2012-4-4 15:14:04

学习了,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改变小孩子的有些个性还真难。比如胆小。

simmy 发表于 2012-4-4 17:10:13

读过好几本,尹建莉的\小巫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听之类,核心的意思都差不多的

艾艾草 发表于 2012-4-18 10:46:09

谢谢楼主分享

hjliujunfang 发表于 2012-4-18 11:14:36

下载了,谢谢分享!

岚岚妈 发表于 2012-4-18 13:44:47

好像115网盘进不去了。遗憾没有抢先一步下载

哈鳅 发表于 2012-4-18 21:29:34

谢谢分享,我去看看

小桃 发表于 2012-4-23 00:30:51

进来学习中~~~~

默然 发表于 2012-4-23 00:40:48

谢谢分享,下载了。

喋喋不休 发表于 2012-4-23 03:37:08

下载下来看看,多谢楼主分享!

hmcaoying 发表于 2012-4-23 09:27:55

收藏,谢谢分享

dehuiye 发表于 2012-4-23 16:01:09

感觉不错,找来看看

Sweetlips 发表于 2012-4-24 00:10:13

下载了 非常感谢

baitangping 发表于 2012-4-24 09:29:59

{:soso_e100:}KANKANXIAN

tinaqq 发表于 2012-4-24 12:03:48

正式我现在需要看的,谢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书摘和读后感]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