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读经的一些后果
作者:吴文冰我那两岁多的外甥看着配有动画片的《千字文》、《弟子规》、《道德经》,很快就能背诵大部分内容。3岁的时候,《千字文》上那么复杂的文字,他已经认识大半。3岁半他就对加减乘除算术题感兴趣,去书店都会自己选择数学练习册。另一方面却是几乎不爱吃饭,不会与其他小朋友玩,也不爱运动,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对抗的方式以沉默为主。很晚也不睡觉。4岁进入华德福幼儿园,停掉了电视,同时也停掉了读经材料,就那么整天玩泥巴,玩到7岁,身体总算开始结实了,胃口有所改善,脸上有了很多笑容。但对色彩的感觉一直很模糊,对手脚的意识弱。语言多过于行动本身。
……
孩子所谓的“理智”一旦被唤醒,就很难再回到自由玩耍充满创造力、勇于尝试的状态了。这样的孩子的表现一般会是这样:看到别人玩,第一步是下评判,这个不好,那个错了;第二步紧接着要求加入游戏。若被允许,在玩的过程中会不停地说,语言远远多于手脚的工作。第三步,其他孩子被他的语言惹烦了,放弃游戏不和他玩。之后的状况会变成这样的:大部分孩子下次会拒绝这个孩子加入自己组建的游戏。进一步向主班老师了解,会发现这个孩子融入集体游戏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挑战的过程。这些孩子一般是在家里被教了很多“知识”,懂得很多“道理”。这些孩子一般也很少在游戏中发出喜悦之极的欢笑声。
……
孩子在换牙之前,最明显的成长特征是身体快速增长,身体内的各种器官包括大脑在逐渐健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有个特别要提出来的显著特点:他们是完全敞开地接纳他所遇见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他会和那个被给予的东西融合为一体。因此人们会发现,越小的孩子,你给他的东西他越能学得又快又牢,甚至成为他的特点。
……
最近读《黄帝内经》,讲到人的成长规律时,一再强调要顺时节而行,逆之则伤其五脏六腑,重则疾病缠身,命丧黄泉。若把人的一生比为一年,那么对应于人,春、夏、秋、冬大至情况非常明显,春对应的是出生到青春期,是主生发的时期,如果不“动”起来,夏天就“长”不出来花,秋天就“结”不出果,冬天就没有什么收藏可供“反思、精进”。人智学对人内在意识发展的观察和《黄帝内经》的观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春季主意志力培养,就是在行动中感受、思考;夏季朝世界看去,让各种文明科学之花在视野里开放,人生的秋天该懂得自己和这个世界之间的责任关系,专注服务,有所收获;人生冬天进入纯思想的人,完全奉献自己给这个世界。在教育领域里,人智学把季节分得更细。0~7岁主要发展意志力;8~14岁主要发展感受力,艺术化学习,在关系中学习;15~21岁思考力发展;22~28岁,三方面发展成熟,就能把意志、感受、思考力结合去找到自己的天命并能去行动。每个阶段有不同力量的生长,需要不同内容和方式去教育。
……
我3岁左右开始识字、练书法。从我记事开始就知道我的肠胃一直不太好,贫血。热爱阅读,不爱运动。11~12岁时变得尤其严重,甚至一度被诊断心脏有问题。懂得调理身体后才意识到,对于我这样天生元气不足的人来说识字太早确实伤身。小时候我几乎不参加童年人的游戏,我几乎总是处在漂浮的半空中若有所思,这样的状况几乎延续到30岁。就人智学的观察,这是出生后的教育没有协助好我的生命进入这个世界。
……
我身边有几个从小读经的孩子,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能力较强,句子简洁,思考能力较一般孩子清醒得早,但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感悟力比较单一,情感的表达和感受能力隔膜,生命力都比较弱,消化吸收能力不强。
学习一下 我还在感叹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读这个读那个,我要不要虚荣的开始呢。不过我首先要带领他跟其他小朋友玩。 补摘两段
人智学的认识是,若想孩子更加聪明,不是“头疼直接医治头”,而是让孩子的手脚动起来,工作起来,大脑里氧气、营养充分,大脑自然发展得强健、精细。这个动起来的结果还培养了孩子的意志力。而意志力是创造力的基石。意志力的培养诀窍就是重复,有规律地重复,这不是说教和背诵经典作品就可以达成的。
对那种以感受和艺术图景认识世界的人来说,这种读经无益于扼杀。有的人生命力旺盛,在比较小的时候就能消化高浓度的思想作品,有的人天生元气不足,秋天一来就容易多愁善感,如果再增加这些需要强大生命能量才能消化的经典之作,不是无异夺命吗?
喔~~这么大副作用的呀!小孩随便念点唐诗没事的吧? 再补
这学期带着六年级的孩子们不求深意地背诵《诗经 周颂》,观察到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显出了不同的力量。非常明显的是那类特别容易听从书本和老师教诲的孩子(或者说那种内心从小被大人的意志控制,很少有自由的孩子),其实非常不适合读这些文本,因为这类孩子非常容易就坐实并固守其中出不来。但有类孩子就好像被浇灌了千古甘泉一般,一下就鲜亮透彻起来。这类孩子是从小内在很少被打扰的孩子,被允许犯错误的孩子。
3岁左右的小孩,还是以玩为主吧. 哇,这个值得细看.真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行,到底读还是不读呢? 楼主说的应该是读的比较过了,虽然我娃没有读过,但是我觉得读经和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未必有大的冲突。让孩子多出去玩玩,劳逸结合即可。 我家最初的早教完全就是让她自己运动呵呵,所以一直都是个运动能力和协调性惊人的宝宝。读经现在也没有这个打算,觉得怪别扭的。
”我身边有几个从小读经的孩子,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能力较强,句子简洁,思考能力较一般孩子清醒得早,但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感悟力比较单一,情感的表达和感受能力隔膜,生命力都比较弱,消化吸收能力不强。"
生命力比较脆弱 ---与教育内容有关? 真的要研究了
我觉得说的太严重了,读经与身体不好只是个例吧,不是必然的。读经和加强身体锻炼并不冲突啊,我觉得每天读个1个小时没什么关系的。 危言悚听。。。虽然我的孩子不读经,但我觉得作者把这些归咎于读经是不公平的。古人都读经的,难道个个都像作者说的那样? Adrell 发表于 2012-3-29 1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危言悚听。。。虽然我的孩子不读经,但我觉得作者把这些归咎于读经是不公平的。古人都读经的,难道个个都像 ...
在我们的文化里,自古书生多文弱 劳逸结合比较好吧,觉得读经还是像爸妈网的一样顺其自然好一点。不能太听信于别人吹嘘,很多是有目的性的。
哎,多运动少量读一点点没什么关系吧 0-6岁孩子肯定是运动为主的,读经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楼主讲的应该是把读经当做生活主题在做的吧。
我家的两个宝只知道玩,最近想让他们读经。凡事都有个度,过之则不及。 好好学习。 说得太严重了,凡事都是有利有弊,把握度即可,不能夸大。当然有些说得有道理,就是夸大了 说的有点恐怖,不过我家这种无敌调皮大王是不是刚好需要正面调整呢?其实无目的的当绘本看就好了嘛 不会吧,我女儿学经学的早,确实吃东西很差,希望现在来得及 读经和身体锻炼不矛盾的。
刚开始讲到与同龄小盆友相处的问题,好像上次那本书中是有描述的呢 还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呢?我们没读经,主要是玩 读经的孩子同时也读别的书啊,比如绘本什么的,都没少读,想象力不会差的。而且读经占的时间才一点,孩子做的事情多了去了,一点不比不读经的孩子少玩。除非这个孩子除了读经啥也不做,那当然身体弱。 很多家长互相攀比,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得 Adrell 发表于 2012-3-29 1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危言悚听。。。虽然我的孩子不读经,但我觉得作者把这些归咎于读经是不公平的。古人都读经的,难道个个都像 ...
那得看从几岁开始读吧。我们听历史故事,说寇准4岁开始读书写字,他爸妈认为太神奇了。可见当时绝大部分儿童4岁是不读书写字的。 说得有一些道理,有些东西还是不要太早的好 顺其自然最好。我也没有给孩子读过这些,虽然希望孩子喜欢上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不确定读经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暂时持观望态度。孩子,该玩的时候玩好了,该学的时候才能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