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 发表于 2012-4-2 22:33:14

法布尔怎么观察甲壳虫,我们就怎么观察孩子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3 13:14 编辑

因为与出版社的关系,经常能提前看到一些书。一般来讲,不太有关的书,特别是幼教方面的书,也就是扫上几眼。

      当看到《一眼看懂小孩子》这本书时,眼前为之一亮。书中的内容吸引了我。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层面,讲到了为什么孩子会说不?为什么孩子会咬手指?孩子骂脏话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法布尔怎么观察甲壳虫,我们就怎么观察孩子!”全书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幼儿心理世界的全部入口。它讲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小时候”,但不是我们共同的记忆,而是“我们共同的遗忘”----读完这本书,确实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作者是一位8岁男孩的父亲,也是一位幼儿心理学家。它饱含着一位父亲的柔情、一位作家的热情。它从0到6岁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故事开始讲起,把晦涩、读不懂的弗洛依德写成了有用、有趣的心理学知识!          所以,当我用了两个小时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时间里,又靠着脸熟的关系,与早教版的love一诺版主联系上。征得同意后,一诺同意把《一眼看懂小孩子》这本书的内容发上来(很遗憾,按出版界行规,书中的内容不能全部转录)。我也将尽可能与出版社责任编辑沟通,尽可能多的把内容展现给大家。      来到爸妈网有一段时间了,没有做过什么有益的事。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爸妈网。希望这个贴子里的内容,能让这里的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有所得,有所悟----这便是love一诺版主与我,决定做这一件事的初衷。   

非常 发表于 2012-4-2 22:33:40

一、【第一眼看到我的孩子】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2 23:40 编辑

Part 1口唇期:本能的飞速发育真的有“产后忧郁症”这回事吗?你怎么判断婴儿到底吃饱了没?对婴儿来说,最重要的器官是大脑,还是嘴?把手指缠上创可贴,可以纠正孩子吃手吗?同样是吃手,吃拇指的和吃其他手指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我总觉得男人对生孩子这件事有很大的误解。所有人都会对他说,生孩子非常疼,每次生产都意味着母亲的受难。这种观点把产房外的丈夫弄的像一个傻瓜,不知道是该心怀喜悦地期待,还是为自己做过的那件事而内疚。医院会让丈夫签字,意思是如果发生意外院方是不负责的。

我就曾经像一个傻瓜一样在产房外等待我儿子毛毛的降生。
上周我看到一篇文章,有个产妇说,产痛是个很奇妙的东西。疼的时候身体仿佛要被撕裂,阵痛过去又跟没事人一样。Sara(她是一个四岁女孩的妈妈)跟我说,产痛和身体别处的疼法一点也不一样,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居然完全想不起来那是怎么个疼法了。
我们的习俗不鼓励探望产妇,我们视产妇为禁忌,这是很遗憾的。人们爱说女人做新娘的时候是最漂亮的,这其实是句假话。女人最漂亮的时候就是在自然顺产之后那一天,或许这是上帝对产痛这件事的补偿吧。她们刚刚替上帝创造了人,脸上正洋溢着天国的光彩呢。我就曾去医院看过我大姐刚刚生完孩子,那天我完全震撼,我看到她皮肤水润光洁,透着健康祥和的美好气息。Sara 也跟我说,她妈妈来看她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让她记忆犹新,那天一进门她妈妈就说,“我闺女真漂亮!”
拉斐尔画的圣母,就是一个刚生完孩子的产妇。即使在有的圣母像里,她膝下的婴儿已经会走路,拉斐尔依然会让圣母玛利亚的脸上放射着产妇特有的那种光芒。

新生儿和黑猩猩一样也是浑身裹着一层胎毛,两三天后这层胎毛迅速脱落。老实说,新生儿更像是猴而不是人。第一胎做妈妈的人在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婴儿时往往总是会惊慌和失望:天哪,它怎么这么难看?怎么一点也不像我。我怎么会生出这么难看的孩子?难道出了什么事故?有个当妈妈的说第一眼看到她的婴儿差点晕过去。婴儿的小屁屁上有一团明显的乌青,这和她心目中那个粉嘟嘟的宝宝一点也不一样。她给老公打电话,说“我生了个丑丫头”,那家伙居然惊慌失措地说“那怎么办那怎么办?”她差点没气死,难道扔了不成?

“产后忧郁症”是一种男人很难理解的东西。男人们嘴上不说,但心里会想,这大概是女人们编造出来的病。随着新生儿出生,母婴成为全家的中心,做爸爸的难免会产生一股难言的失落感(极少有人关注新爸爸的感受)。不过最近我和好几个妈妈闲聊,突然理解了所谓产后忧郁症的真正原因。

产妇在生完孩子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会感到委屈、软弱、挑剔,经常想哭。最典型的是从医院回到家里就开始忧郁,短的一周,长的几个月,个别的甚至长期忧郁不止。我发现,造成产妇忧郁的根源是一种对婴儿的亏欠心理。很多产妇都承认,她们曾经担心婴儿的手指头是不是十个,所以抱着新生儿第一件事情就是数数手指头。任何地方的“异常”都会让她方寸大乱,随后陷入忧郁状态。比如分量不足6斤4两(这是书上提供的标准体重)、头发不够浓密、屁屁上的淤青。
产妇的这种消极情绪会蔓延到整个家庭。她相信一定是她自己的某个失误,或者家庭中某位成员的过错,再或者是因为环境污染,造成了孩子的这个缺陷。陷入抑郁的产妇会深深地自责,比如“怀孕的时候我太任性了,没有好好补充营养”;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外部原因,比如怀孕期间在单位里的不顺心,曾经和丈夫大吵过一架,这让她感到某种有害的东西现在在婴儿身上应验了。——产后的这些“忧郁”总是建立在某些真实客观的事实之上,这就加深了这些担忧的理由,并让那些安慰的空话失去效果。
另外,产后忧郁症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第一胎妈妈对自己即将面对的育儿这件艰巨的事情信心不足。这种担心当然是真实的,但对于婴儿来说,妈妈患上产后忧郁症绝对是好事。这种深深的负疚感结果就是对婴儿的无微不至。——这就是这种病的心理学奥秘。产后忧郁症不仅把妈妈牢牢地绑定在婴儿身上,还会有效地调动全家资源,服务于婴儿的成长。第一胎妈妈在怀孕的时候都有一个“如何恢复到以前生活”的产后计划,可是当她第一眼看到自己的孩子,那些计划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产后忧郁症就是把一个女孩变成母亲的一次强力扭转。我是不信上帝的,不过女人的生命被安排进来这样一种病实在令人惊叹。它有效地把一个没有经验的新妈妈的全部精力转向婴儿。流产过的高龄产妇更容易产后忧郁。所谓优生优育,其实最主要的是态度和情感,如果一个妈妈没有这样的情感,又没有育儿经验,她的婴儿存活几率会大大降低。为什么每个产妇都会产后忧郁,因为我们都是有这种病的妈妈的后代。
你在单位里见过那种“儿子迷”吗,这种妈妈把婴儿第一次拉屎放屁都当做巨大的喜讯拿到办公室来说。在她眼中,她的第一个孩子简直是令人着魔的玩物,而这一点,外人很难有同感。我发现,背地里对这些儿子迷最反感的正是那些尚未生子的年轻女性。她们在背地里明确地声称:我绝不要那样庸俗悲哀的人生。不过我以为,两个人群心理状态的这个差距,正好说明了产后忧郁症是多么必要。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非常 发表于 2012-4-2 22:35:18

二【屎尿屁血怪】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2 23:28 编辑

      4岁的孩子开始说脏话。把这些脏话总结一下,不外乎屎、尿、屁、血、怪5个字。
      比如,她会突然跳到你面前说:
      “你是一个大屁屁!”
      这确实很讨厌,因为如果你假装没听见,过一会儿她又跑出来,嬉皮笑脸地说:“你是一个臭尿尿。”

      有时,明明说的是别的,他非要把屎啊、屁啊这几个字加进来,就像蹩脚的造句练习一样。4岁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这件事让他们感到快乐?0到6岁会有很多事情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发生,这件事情就像换牙一样不可避免,与其压制它还不如干脆接受。让我们看看孩子们嘴里脏话的含义。
      这5个字可以分成两组,第一组包括“屎尿屁”,第二组是“血怪”。先看第一组:
       其实不难发现,“屎尿屁”这三个东西都和一个洞洞有关。我们已经知道,孩子说到洞洞,都表明他想探寻小孩出生的秘密。“你是一个大屁屁”,意思是:我是如何从大人屁屁的那个洞洞里生出来的呢?便便期的经验让他们推测,小孩就是从大人的肛门里拉出来的,但这个想法他也不确定,他要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印证一下。

      所以这绝不是对你的冒犯,4岁的孩子不会冒犯大人,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敬畏大人的权威,孩子才会采用说脏话的方式继续他们的性探究。所以,你干脆直接问他:“你是不是想知道你是怎么从你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或者问问他:“你猜你是怎么生出来的?”你还可以提议“咱们一起看一个小孩出生的专题片好不好?”
          如此看来,孩子们说脏话包含两个内容:性和排泄。对他而言,这两件事如此密切相关。有一位妈妈告诉我一段我的故事:
我妈妈来帮我带孩子时,我对她的很多事都不以为然。不过有一件事她做的对。她一向不苟言笑,可是有一天,我听见她给她的外孙女讲了一个又一个关于“屁”的故事,那都是她的妈妈在她小时候给她讲的。我闺女一听就笑个不停,然后就是祖孙一起大笑。那真是幸福的一刻。

      再看“血”和“怪”。男孩爱说这两个字。生殖器期的男孩用反复说这个两字的方式消解他心头的那个恶魔权威。那个恶魔还在他心里兴妖作怪,他觉的不安宁,他正在跟它战斗。体会一下我们自己说脏话的心情,就会发现说脏话确实有种快感。我想那就是挑战、触犯权威感到的兴奋。说脏话的孩子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兴奋劲儿。而且,从积极的角度去看,说脏话是孩子最初的幽默感训练。而幽默,正是弱者面对强权的最佳武器。如果我们根本没有力量反抗,最好幽默一把消解一下权威在我们心头制造的压抑。一味顺服在权威之下的人,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也太可怜了。

         我发现并非只有“坏孩子”才说脏话,而且女孩不比男孩少。只有在受到压抑的地方,你才听不到脏话。我曾经问赵老师,他们班的孩子是怎么说脏话的,赵老师告诉我说:“不,我们班的孩子都很懂礼貌,从不说脏话。”然后她想了一下,又说:
“他们见到别的班孩子的时候说。”

      如果没有受到压制,大概每个孩子都会在4岁多的某个时段说脏话。如果我们成功压制了这种冲动,也许情况更糟。被压制的孩子表面上很有教养,但压抑很容易把儿童的某种冲动压入一种潜意识状态。谁也不知道受到压抑的冲动在那个黑暗的角落里聚集和发酵出什么怪物。为什么每个城市里有那么多的电动游戏厅?对于那些乖孩子而言,游戏厅是个极为重要的宣泄通道。游戏厅一直名声不佳,其实那不是游戏厅的错,有一次马海柠在玩游戏,我问她“你们班有多少人玩植物大战僵尸?”她说“所有人”。
夏山学校有个很好的校规:在学校里所有人都可以说脏话,但不能在学校外面说。因为这个社会不宽容说脏话的孩子。也不能对来访的客人说。有一次,校长的女儿做坏了一件陶器,突然转身对一位客人说:“你是客人吗?”客人说:“应该不算客人了。”那个女孩说:“好吧。他妈的。”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非常 发表于 2012-4-2 22:37:20

三【爸爸有外遇】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2 23:30 编辑

      这个故事同样来自张同道的纪录片《小人国》,你可以在土豆网上搜到。

      每天早上,晨晨总是准时到园,而南德的妈妈总是晚送,所以每天晨晨都会等南德。晨晨是个女孩,南德是个男孩,他们俩都4岁半了。
      从两个孩子3岁入园开始,这个游戏就这么每天上演。
      冬天最冷的那几天,老师心疼地说:
      “晨晨,南德还要再过半小时才能来呢,我们到屋里等好吗?”
      “不好。”
      没人知道晨晨为什么等南德。老师们心想:如今的孩子确实很早熟呀。这算早恋吗?可是,出人意料的情况是,每次南德来了,小女孩并没有高兴地跑上去说:南德,我等你半天了,我给你带了蛋糕呢。不,每次看见男孩来了,女孩就默默地转身回屋,也不理他,只顾做着自己的事情。

      他们俩经常玩过家家。我从没见过过家家可以玩得这么惊心动魄:
      妈妈(晨晨)对爸爸(南德)说:“你是不是要出门了?”
      南德说:“等一下,让我打个电话。”然后“喂喂喂”一阵之后,对妈妈说:
      “我今天要去看房,晚上就不回家吃饭了。噢,我半夜才回来呢,你先睡一觉吧。”边说便往外走。
      走到门口,又停下来说:
      “我还要开个会,晚上就不会来了。”——没等妈妈说话,爸爸又说:
      “我还要出个差。我下周一回来吧。你照顾好咱们的宝宝噢。”——爸爸出了门,又折回来,对着一声不吭的妈妈说:
      “我死了。你就把我埋葬了吧。死了就是上天堂了。”——说完这么多话,男孩才彻底扬长而去。

      当佛洛依德开始观察他的第一个精神病人的时候就发现:病人不会告诉你他的病因,但会把导致他发病的事件在你面前重演一遍。孩子也一样,(孩子的心理发育还不健全),他会把自己家里发生的那点事在你面前重演一遍。
      这个游戏真正的名字叫做:爸爸有外遇。
      男孩扮演的是他有外遇的爸爸,女孩模仿的,是她伤心的妈妈。每次花天酒地的爸爸外出不归,苦情妈妈就会等他,而且等得惊天动地。她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在默默地照顾孩子,在等你”。一个在外边游荡,一个在家里哀怨,这就是俩个孩子最熟悉的他们各自父母的生活。
      ——我们还以为,大人的这些事情孩子是不会理解的吗?

      有一天晨晨没来,老师问南德:“是不是今天心情不好?”南德说:“不,我今天心情还挺好的。”当他一个人游戏的时候,抱着一只布娃娃狗(小狗现在代表妈妈)说:“你这是怎么啦?你病了去医院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不去医院呢?”南德爸爸就是这么跟生病的妈妈说话的。病人最需要的是关爱,而不是医院。我们完全可以复原当时的场景:
      “我还在天津出差呢,你为什么不直接去医院呢?你生病了需要找大夫呀,干嘛非等我回来呢。”——处于情感风暴中的这对夫妻估计全然没有顾及到,当时旁边还站着个像摄像机一样记录这一切的孩子。
      另有一天南德请假没来。晨晨什么事也不做,一直守在窗边,面无表情地向外凝望。这就是另一架摄像机记录的,妈妈整天在家做的事情。

      男孩说“我死了,死了就是上天堂了。”——这句话是伤心的妈妈对男孩说的,大致是:“别提爸爸,你爸爸死在外边了。”按照孩子的理解,“死了”的含义就是“彻底离开”。“你就把我埋葬了吧!”这大概就是南德爸爸绝望之际的心声。
      同病相怜才是维系两个孩子友情的真正基础。两个孩子在幼儿园把这个游戏整整玩了两年,天知道这件事会怎样塑造两个孩子的心灵。孩子在医院里被人打针,受到这样的创伤之后,回家会玩打针游戏。祥林嫂同样一再重复那个最让她无法接受的重创。好在孩子总有一天会玩够了,等到他们把打针玩够了,就不再玩了。他已经从游戏中深刻体验了这件事情包含的各种各样的细节,终于可以驾驭这个事情了。

      可是“今晚我不回来了”的游戏,晨晨和南德一直玩了两年。直到南德的妈妈听老师说“你们家南德一直跟这个小女孩玩”,南德妈妈担心孩子产生女性化倾向,5岁的时候给儿子转了一家幼儿园为止。
事后,当俩位妈妈听说“女孩每天早上都会等男孩”,俩人抱头痛哭了一场。——好心的外人以为,这是南德妈妈为自己无意中破坏了一段“纯真的友谊”而伤心呢。有位国内知名的家教专家还表扬这两个孩子“如此专注于一段友情,将来一定能干成大事”。祥林嫂也很执着于一件事情呀。

      大概只有两位妈妈明白这个游戏的真相。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巧笑嫣嫣 发表于 2012-4-2 23:13:32

我也看了南德的晨晨,不过,成长的秘密没有这么详细的对白啊,可能还是我不够细心?

迪娜的忆念 发表于 2012-4-2 23:16:09

期待书的出版,看完这一段是好像能突然明白了该怎么对待自家小朋友和学校的孩子。

非常 发表于 2012-4-3 00:04:12

四【完美的自私】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3 00:05 编辑


你敢把母乳喂养坚持到24个月吗?这绝对需要勇气。

我们这个时代流行的哺乳观念是10到12个月。如果过了1岁你还没给孩子断奶,首先提出反对意见的通常是老辈人:“还没断奶哪,科学都说了,过了1岁妈妈的奶已经没什么营养了。”她们说的是产科医院里发的那种小册子,上面说“最佳断奶时间是10个月”。专家的危害是别人不能替代的,因为他们是专家。其实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道理,他们反对你的真正原因是,你挑战了世俗对于育儿这件事的常识。

而如果18个月还没断奶,你就变成了一个不可救药的异类。所有反对者会联合起来,他们等着看你的报应。将来这个孩子任何的异常表现,都会算到这件事的头上。事实上,sara告诉我说,如果你没能在12个月的时候断奶的话,18个月想断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婴儿12个月的时候有一段断奶反应的平静期,但18个月断奶就是一场战斗,而且赢的总是孩子。如果你错过了12个月的断奶点,下一个断奶点就是24个月。

其实,什么时候断奶主要取决于妈妈希望什么时候重返职业生活,跟科学一点关系也没有。每个做妈妈的都会面临社会角色重新定位的选择,每一位做妈妈的都会面临一个独特的难题:她们必须生活在“家庭”与“社会”这两个维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妈妈渴望“再生一个”?因为她们感到了重返职业生活的巨大压力。尤其是中国人,中国人大概是因为毛时代解放妇女的原因,我们父辈中的很多人对于一个女人回家做全职太太非常看不惯。坦白地讲,虽然我很理解做妈妈的这个独特困境,可是我还是主张妈妈们应该尽可能重返工作,因为职业生活往往是人生的支柱,缺少了这个支柱,很多人的生活都会变形。

可是如果你想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母乳,压力将非常大。男人们心想,不是有吸奶器吗?只要做好储存保鲜,问题应该不会太大。可是母乳的神奇之处在于,它需要在与婴儿的互动之中才能分泌,它需要婴儿那张小嘴的吮吸,以及母婴之间的肌肤和心灵的交流才能分泌出来。妈妈们会发现,吸奶器其实是个“不太好用”的发明,它没有情感和互动。我们总爱说哺乳期妈妈和婴儿是一体的,这不光是婴儿的体会,也是妈妈的感受。因为即便是奶牛,也需要人模仿吮吸的动作才能把奶挤出来。

我们应该更加宽容哺乳期的妈妈,她们正在养育着人类的未来。她把婴儿的照片贴在QQ上、手机上、电脑桌面上,这绝对有利于产奶。这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因为这件事根本就与别人无关。这是一种完美的自私,是一种母婴之间动物性的本能反应。这种本能反应让一位母亲完全可以感应到婴儿的欲求和生命的进程,在她心中,婴儿的生长似乎是个可视的画面,被婴儿吸进去的奶水正在转化为宝贵的营养。这让她满足,并且自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母婴之间的每一次触碰和反应,哼唧和答应,凝视和微笑,都像是在赞美这种动物本能,并把这种体验神化到一种高于我们自身的境界之中。自从她长成一个少女以来,她的内心世界一直是拘谨和内敛的,可是面对她的婴儿,她第一次感到了奔放的激情。这位母亲还从未对自己的生命有过如此之深的感悟呢。——正是这种体验,才会让一个妈妈断言:一个女人如果还没有养育过孩子,她的生命就是不完整的。

我不得不说,配方奶割断了母婴之间那种灵与肉的交互作用。配方奶的商家片面地宣扬其中的营养价值,但不管怎么说,喂配方奶都是一种遗憾。如果是妈妈主动放弃了这份天伦之乐,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都有点可惜。而且我们这个时代有个很坏的风俗,就是过分夸大营养的作用,我就降生在营养不良时代,我的大脑发育非常好,营养没那么重要。
何况,就营养而言,虽然配方奶认为自己具有某些婴儿急需的、脑部发育必备的、偏偏又是母乳里面没有的成分,可是它只有一个配方;母乳不是最有营养的,但它每天的配方都是不一样的。还有,它有一种配方奶里没有的成分,就是爱。

我知道有些孩子是在7、8个月的时候断奶,妈妈们说原因是孩子自己突然不想吃了。可是,如果说哺乳是妈妈和婴儿两个人的事情,那就别这么以孩子为中心,也别全拿孩子说事。你应该自问:我真的很想给孩子喂奶吗?还是割舍不下外边世界的那份热闹,急切地想要回归职业生活?


别老觉得你与孩子是个养育与报恩的关系,谁报谁的恩还不一定呢。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只只只只只只只 发表于 2012-4-3 00:13:50

最近我家小侄女儿喜欢每天扮演上班下班~总是自己学着大人背个包~说~我上班去了~然后在窗帘后面站一会儿~对大家说我下班了~特别可爱~这就是大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呢~哦对~小姑娘今年三岁啦~~~

samanthaxiao 发表于 2012-4-3 07:32:53

小孩子真的是默默的摄像机,儿时的经历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非常 发表于 2012-4-3 08:37:26

五【吃手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把吃手当成问题】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3 08:39 编辑

      婴儿都吃手,或者吮吸自己的小拳头。我这里说的吃手,是指3、4岁还吃手的情况。不难发现,孩子感到愉快的时候是不吃手的,只是在他觉得无聊、受到挫折、累了,或者独自睡觉时,才吃手。大人也觉察到吃手总是和一些负面情绪有关系,或许这才是我们不喜欢看到孩子吃手的根本原因。有意思的是,我们不去帮助孩子应对那些根源性的负面情绪,只想解决吃手这个表面症状。
吃手根本就不是什么需要纠正的坏习惯,如果你真正放任和认可,她到3岁一定不再吃手。每一个5岁还吃手的孩子,都有一个纠正这个毛病的父母。你真的不希望她将来吃手吗?唯一的方法就是现在让她吃够。也不要轻轻地把手从他嘴里抽出来,因为这就是在暗示他:你不喜欢他这样。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压抑之下必有相反的欲望。如果孩子心中总想着爸爸不喜欢他做某事,反倒会诱发他去做这件事。压抑这个作用力,会激发出相应的反作用力。于是,每一个被禁止的东西,就变成了最有趣、最值得做的事情。欲望这个东西很像民众的街头抗议,粗鲁而且非理性。如果你用劝告、解说、利诱、转移、瓦解、甚至镇压(当前面的这些善意的手段都无效的时候),你能成功地把他改造成一个良民。确切地说,是一个卑微的灵魂。
我们很难以成人的生理感受去体验口唇期孩子为什么吃手,因为我们已经过了口唇期了。

      让我们看看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吃手?
      第一个观点是:因为清洁。(可是,你真的见过一个因为吃手得病的孩子吗?)
      第二个观点是:幼稚。(我们都见过那种被训练成小大人式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样样都符合大人的心意,而且一生都唯唯诺诺,维护权威的尊严,但就是不幸福。)

      如果家长很真诚,就会说出第三个真正的原因:因为大人的虚荣心。
      有一次我们同学聚会,一位妈妈带来她的7岁的女儿琪琪参加饭局。琪琪和她妈妈一样出门前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这母女二人都渴望在众人面前展示“最好的自己”。可是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生人,女孩很紧张,于是习惯性地吃手。我们刚坐下不到1分钟,她妈妈已经三次把手从她嘴里拉出来了,她不想让我们看到她女儿还有吃手这种毛病。这位美女妈妈心想:“我的女儿什么都应该是最优秀的,这才像我。”其实小姑娘努力想做最好的自己,所以身体僵硬,表情冷漠严峻。她一定为此感到沮丧,假如她妈妈让她安安静静吃两分钟,她什么都会恢复过来的。
      
      每次看到孩子吃手,我总是看的很入迷。其实吃手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吃大拇指的;第二种是吃其他手指的,包括啃指甲。第一种我们下段再说,这一节里谈的都是第二种——因为焦虑而习惯性吃手。我发现,如果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孩子也觉得自己处处都应该比别人更优秀,这个孩子极有可能啃指甲。你去看这种孩子的手指,不是那种修长的,而是那种短平的。比如虎妈蔡美儿和她的两个女儿,可能就是那种短平的。
      
       人为什么会焦虑呢?如果现实环境对我们造成压力(或者不友好),当我们感到无力应付这种局面的时候,焦虑就会产生;焦虑让我们的生理表现退行到更早期的生理状态之中,因为那是安全和舒适的。——这就是吃手的心理学根源。
于是我们看清了:不聪明的人只看见了焦虑的症状,而没有发现这种症状背后真正的原因。如果琪琪觉得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她,她怎么会吃手?
       有两位斯诺克台球顶尖高手奥沙利文和希金斯都吃手。尤其是希金斯,他那种忘情地吃手的样子挺感人的,我一点也不让人觉得那是一种毛病。但我有两个朋友就不是这样了,她们俩都啃指甲,她俩知道自己正在啃指甲,但停不下来,直到所有的指甲都被肯秃了,啃到满手鲜血才停止。她俩都有很深的忧郁,抽烟很凶,——或许这并非偶然。究其原因,她俩都因为吃手这件事情被大人训斥。她俩告诉我,她妈妈纠正她吃手的时候,语言岂止是粗暴,简直就是暴力。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非常 发表于 2012-4-3 08:40:49

六【吮吸拇指的女孩】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3 08:43 编辑

       如果你的孩子吮吸拇指,恭喜你!她是个非常快乐的孩子。
       4岁的张乃萱就是那种精力旺盛的“快乐小精灵”。我第一次到他们班上,她一会儿跑过来摸我一下,然后尖叫着跑开,过一会儿又兴致勃勃地跑过来摸我一下,引得别的孩子也纷纷来摸我一下跑开。张乃萱对什么都充满热情,整天都兴致高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吮吸拇指的孩子天性快乐,但这是事实。同样是吃手,真弄不懂拇指和其他手指竟然有天壤之别。
      
      因涅斯塔是当今世界上最佳的足球中场,昨天我看见他进球后的庆祝动作就是把拇指放在嘴里吸!这还真是霸道,可以入选有史以来“十大进球后庆祝动作”。于是我也把整条拇指放在嘴里吸,确实有种难以言表的快感。按照我的理解,这种快感非常类似于耐克的那句著名的话:just do it!我把它翻译成:想吸就吸!
   
      可是张乃萱也有另一面:睡觉的时候就要吃手。张乃萱妈妈跟杨老师说:“大拇指都吸白了,怎么办呢?”杨老师也说:“我想在她睡着之后把手拉出来,可是不行啊!我一拉她就一阵冷颤式的小痉挛,然后把拇指含得更深了。”午睡的时候我一边和杨老师聊着这些,一边看张乃萱含着拇指睡觉的样子。看上去她像是正在做梦,而且,从她的表情和身体来看,那是个让她很委屈的梦。
——为什么白天里“全班最快乐的女孩”,到了睡觉的时候就变成了“倍感委屈”孩子?这两种矛盾的情绪为什么表现在同一个孩子身上?

       如果非要说吮吸大拇指是个怪癖的话,(我当然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其根源是孩子2岁的时候“与妈妈的分离”造成的。
妈妈都需要上班,不得不与孩子分离。可是如果妈妈因此产生愧疚,觉得对不起孩子,就会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或者回来的时候,妈妈表现得特别兴奋,让孩子更加感觉到离开妈妈是一件特别重大的创痛。其实妈妈只需要平静温和地对孩子说“妈妈要上班,下班后就会回来”,然后坚决而愉快地离开,就可以缓解孩子对“与妈妈分离”这件事的创痛感。请注意,我认为这种方法只能缓解,但不能根除,其原因后面有更详细的分析。有的妈妈把孩子交给外婆照看,可是又担心孩子跟自己不亲。这样的妈妈喜欢看到孩子对她的过分依恋,她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小小满足其实建立孩子巨大的痛苦之上。
      
      哺乳期婴儿和妈妈原本是一体的,但到了2岁的便便期,他的自我开始发育了。只有具备自我意识之后,他才能发现妈妈和他其实不是一体的。这让他紧张。
      
      吮吸拇指就是妈妈离开之后,孩子替代性的满足方式;也是他化解分离之痛的自我安慰。拇指在嘴里意味着“妈妈在”,拇指拔出来则意味着“妈妈不在”。所以拇指是“妈妈”的替代,或者说是一种与妈妈分离的妥协。所以杨老师发现,她根本不可能把手拔出来:她已经退守在这个替代性的行为之上了,现在她要不顾一切地坚守这个替代性的行为。杨老师告诉我另一个细节证实了“拇指就是妈妈”的猜测:“就是在这种半梦半醒的时候吃的最厉害,还有现在这样突然醒过来的时候”。一旦有人进出,她就会特别警醒。她要看看是不是妈妈要走了。——这是怎样伤心委屈的梦境啊。
      
       “把孩子哄睡着了,然后再离开。”只有最天真的妈妈才相信这个方法有用。孩子完全明白这是个阴谋,所以坚决不睡,就算再困也能再撑两个小时。于是妈妈和幼儿园老师共同策划了另一个阴谋:最好让他在幼儿园里别睡,干脆玩的疯一点,这样的话回家后就撑不了多久了。

      这样的孩子往往还有一个怪癖,就是要捧着妈妈的脸才肯安静入睡,或者是外婆的脸。针对大人的阴谋,孩子只能想出这样无助的对策:我以为“捧着妈妈的脸”入睡的孩子并非不知道他一旦睡着,妈妈就会走掉。无望之下,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呗。
可是,为什么承受着分离之痛的孩子反倒特别快乐呢?其实,和张乃萱多呆一会儿就会发现,起床之后她立刻又变成那个精力旺盛的快乐精灵了,换言之,“妈妈不在的时候”这个孩子表现得特别快乐。有些妈妈送孩子上幼儿园,每次都要上演“生死分离”,可是妈妈走了没几分钟,孩子玩得没心没肺的。不安的妈妈打电话过来,问老师孩子还哭吗?老师说很好啊,玩的可高兴了。妈妈听到这个,不免有点失落。(其实与其每天都这么“生死分离”,不如换个人送幼儿园。)
   
      “生死分离”是个心理能量消耗极大的游戏,这种悲伤对孩子来说不会持续多久,他们也会迅速从痛苦中学到应对的方法。我们总是从痛苦中学到的更多,比如这样的孩子早早地就会看表,他们最知道大针走到什么位置,妈妈就要回来啦。
如果你跟家有2岁孩子的父母聊天,几乎所有人都会跟你说他家孩子正在经历“分离焦虑”。父母非常想知道他们该怎么办。几乎所有的育儿专家都说,应该用爱心陪伴孩子的这段分离焦虑期。但我以为其实爱心在这里完全没什么用处,我发现,2岁的孩子需要体验“与妈妈的分离”这件让她倍感伤心的事情,这就是她这个年龄该干的事。所以我把它叫做“甜蜜的烦恼”。问题取决于你怎么看。
      
      我见过两个吃拇指的女孩都是班上最快乐的孩子。比如张乃萱,看上去就有点“过于兴奋”了。她似乎在对自己说:
       “妈妈不在的时候,其实我也能玩的很高兴!”
       还有一种情况经常发生:外婆和妈妈之间暗中进行着一场“谁是第一抚养人”的竞争。我经常听到外婆抱怨她的女儿:“她妈不在的时候,这孩子什么都好,玩得也很高兴。她妈一回来就浑身是病,连说话声儿都变了。”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非常 发表于 2012-4-3 09:59:08

七【口唇期】(上)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3 10:01 编辑

口唇期的含义是婴儿的0岁到1岁2个月。

      把0到6岁幼儿发育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是佛洛依德。他发现了很多幼儿心理秘密,但也制造了很多困惑。事实上,我的幼儿心理学是对佛洛依德理论的一次深化和突破,是一次更清晰完整的表述。佛洛依德研究幼儿心理学,目的是证实他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我认为幼儿心理学本身就是目的,看懂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含义本身就让我们感到快乐,而且兴致盎然。
      
      所以接下来我要说的,不是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的风景,是我与佛洛依德战斗之后获得的战利品。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将寸步难行,唯有与之战斗,才能真正感知对手的力量和价值,并且在看到他虚弱和错误的时候充满了喜悦之情。许多外行人以为学术研究应该是一种宁静和白首穷经的工作,其实真正的学术研究更像是一次充满快乐和胜利发现之旅。最后的书,就是对这趟旅程的讲述。

      从0到6岁,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过程分为明显的三个阶段,掌握了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你就掌握幼儿心理学的一大半了。

         婴儿口唇期的生命主题就是吃奶,换句话说,是婴儿与乳房。
      “口唇期”这个名字意味着,除了吃奶能获取营养之外,吮吸本身就能让婴儿感到快乐。由于吃奶的需要,婴儿优先发育的器官就是口腔。其他器官发育相对滞后,还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婴儿是用口腔(而不是其他器官)来建立对这个世界最早的认知的。——这句话我们早就听说过,但我们还是低估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因为我们是用头脑和四肢,耳朵和眼睛,全方位地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的;对于婴儿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用嘴做这一切。婴儿储存感觉和印象的器官是口唇而不是头脑。什么是书,什么是手机,婴儿是用嘴感知和存储记忆的 。随着成长,我们学会了用手掐掐捏捏,两只手撕扯东西,用眼睛审视和观察,用实验分析等各种手段探知事物的本质;可是我们由此获得的经验、技能、知识、回忆和思想,没有一个可以比口唇期的味觉记忆更深刻持久的了。思想和知识总是比感觉更空幻、简单,感觉才让我们有了一种生命体验的真实感。

      难怪婴儿把什么都往嘴里放。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非常 发表于 2012-4-3 13:00:59

七【口唇期】(下)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3 13:02 编辑

所以如果你爱你的婴儿,就通过嘴传递给他。我曾把小拇指塞到毛毛嘴里,那种感觉奇妙无比。

      从出生到1岁2个月,婴儿的身体经历了一个飞速发育的神奇过程。通过母乳喂养,婴儿逐步发育出抓握、听觉反应、视觉观察、身体平衡和协调之类的能力。与此同时,他的人格和心理方面几乎完全没有发育,——用我们经常从育儿书里听到的一句话说:婴儿的“自我”还没有发育,只有“本我”。我们可以把“本我”理解为哺乳类动物的动物本能,比如吃和睡。他是不是饿了,或者冷了,或者感到不舒服,这些属于“自我”的功能在口唇期内一律由妈妈代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本育儿书的原因,因为婴儿对这些事情不能做出应有的反应)。事实上,17个月大的婴儿才能达到黑猩猩新生儿具备的独立性和身体支配能力,17个月基本与我们说的口唇期吻合。所以,我们可以把这17个月看作是子宫外继续延续的胎儿期,这就是为什么婴儿不具备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原因。

      所以我要明确地说,婴儿没有我们所谓“心理”的那些内容,很多育儿专家喜欢谈“对婴儿造成的心理伤害”完全是自己的臆想。婴儿的生命似乎一切都是为了让身体迅速发育成长,而这一切都要经由吃奶而完成,——“有奶就是娘”说的就是婴儿只有生理需要,没有心理活动的意思。我们知道到了便便期,情况就完全不是这样了。

      婴儿哭闹大人应不应该抱?有一派意见是不能抱。他们相信如果婴儿发现哭闹是没用的,他就不会用哭闹要挟大人了。——遗憾的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彻底想错了,因为婴儿根本没有想要要挟大人的意识,也没有这种潜意识。有时,婴儿哭闹是因为饿了、累了、肠痉挛,有时就是为了让大人关注他、抱抱他。想用坚持不抱让婴儿养成好习惯的专家们立刻会发现,这种方法对有些婴儿根本就无效。婴儿的哭闹,尤其是夜间的哭闹是非常折磨人的,你可以立刻就抱,也可以让他哭一会儿再抱,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要接受他的哭闹。想要让他养成好习惯的想法完全是瞎扯。

       另一派意见是立刻就抱。这一派意见说:对于婴儿,没有是否过度溺爱的问题。——如果让我选,我宁可选择后一种意见。这倒不是因为这种意见更爱孩子,而是因为婴儿对溺爱还是真爱他都感受不到,他还没有发育出情感这些生命的高级特性呢。你想给小孩养成好习惯还不是时候,所谓真爱还是溺爱只是成人之间的观点之争,而婴儿对此毫无感知能力。

      有经验的儿科医生爱说,“婴儿与妈妈其实是一体的”,说的就是婴儿对母亲的高度依赖,和母亲代替婴儿对各种事情做出反应这种关系。可以说这是一种动物本能反应。新手妈妈一般都会经历一段不知道怎么办的迷茫期,然后慢慢找到母婴之间的那种本能反应。——我知道这个说法很含糊,请原谅我还没有找到更精准的描述。完美的母婴关系完全是一种个人经验,也是别人教不会的。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非常 发表于 2012-4-3 13:15:38

八:Part 2 便便期:自我的苏醒与表达【大小便训练之罪】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3 20:07 编辑

为什么小孩喜欢模仿你的所有行为?
为什么背唐诗的时候,他只能说出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
为什么孩子喜欢在墙上涂鸦,而不是你给他准备的纸上?
怎样给2岁孩子挑选玩具?
多大的孩子才喜欢听你讲故事?

   当我们的祖先还是猴子的时候,是在树上生活的。那个时候,他们随时随地大小便,反正也闻不到臭味。只有穴居生活才需要清洁。就是说,清洁是人类很晚才逐步获得的品质。人类开始定居生活之后很久,他们的窝一直都是臭烘烘的。大人可以到房间外边便便,但孩子的本能很难改变。

    虽然我也不能准确地说出人类是何时变得爱干净的,但控制大小便这项能力一定很晚才获得。达尔文说:越晚进化出来的东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得也越晚。比如人是在1岁2个月开始走步的,但要到2岁半才能控制大小便。这说明人类是先学会直立行走(大约是300万年前),然后才进化出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可能是190万年前)。我见过一个日本小学一年级课本,第一章就是用漫画的形式教孩子们大便入坑。

      猫和狗都是穴居动物,它们都有在巢穴之外大小便的本能,但鸡就不能,鸡是几万年前刚刚被人类驯化的动物,它们显然还保留着树栖生活那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鸡窝是人类为了驯养的便利强加给鸡的,难怪鸡舍那么脏。
请注意,达尔文告诉我们:无论是走路还是控制大小便的能力,都不是心急而热情的父母“培养”出来的,更不是某个神奇的早教机构在某个“敏感期”激发出来的,而是孩子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生命的力量。孩子到了一定月份就会翻身,咯咯笑,坐和爬,走路和说话,大小便也一样。

      达尔文的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孩子就是人化史的活化石。孩子的成长一路上演着人类进化史当中那些最激动人心的事件。看到2岁半3岁的孩子终于学会了控制大小便,我们应该惊叹我们的祖先取得的伟大进步。

      我们为什么总要提前训练孩子大小便呢?我发现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类如此热衷于教育孩子。我们非要教给孩子点什么东西。
      让我们来看看提前训练孩子大小便的危害。这些危害非常隐含,并不容易一眼看出来。
      你对孩子说“臭臭”,“妈妈喜欢干净的宝宝”,他是非常乖巧的,非常希望做到父母的要求,但这件事超过了他的生理能力。从此,他每次大小便都伴随着一种罪恶感:我又干了一件臭臭的事情。

      如果你热切地渴望做好一件超越你能力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就是焦虑。幼儿不会焦虑吗?他会的,而且会毫无遮掩地表现出来。即便你再怎样对孩子说“孩子你真棒!妈妈永远爱你”,他也会知道:至少有一件事情妈妈是不原谅的。而且心理学告诉我们,你越想早点摆脱孩子大小便问题的困扰,反倒造成了这个问题的延续;罪恶感和因罪恶感产生的焦虑会让孩子长期停滞在这个问题之上,不再进步。如果你总是担心某事的发生,它总会发生。如果你老是想着一个地方,那就是病。

      有很多育儿专家会告诉我们如何解决这个困难的问题,比如《3天解决孩子如厕的完美方法》,这样的书迎合了多数父母希望“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愿望,可是他们根本没想过这些方法会给一颗心灵造成怎样的永久性焦虑。我劝各位千万别做这件反人类的事情。如果你在明白了这件事之后依然想早点摆脱处理便便之累,我知道唯一可行的好方法是斯波克博士说的:让孩子看见爸爸妈妈是如何坐在马桶上便便的。1岁半的孩子已经开始模仿父母的行为了。

       1岁以内的孩子大小便是无意识的,他的神经系统远远没有发育完成,婴儿对大小便没有任何知觉,他们像植物人那样不会支配身体主动排便。1岁到1岁半能逐渐意识到排便这件事情了,因为细心的妈妈可以看到:他会突然停下手头的事情,脸色发紫,表情突然有点凝重。这个时候,毛毛他妈就会欢快地宣布:
      “毛毛要大便啦!”

      只有到了2岁半,他的那些与排便有关的肌肉和神经组织才真正发育完成,控制便便的能力才真正形成。这时,他们的控制力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经常并不能仔细分辨某些生理反应意味着即将排便。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会冲着老师大喊,老师我尿裤子上了。如果我们安静地陪伴孩子度过这段内在知觉逐渐加强的时期,过不了多久他就完全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sumaut 发表于 2012-4-3 14:37:00

看了标题就很想读里面的内容。

过河石 发表于 2012-4-3 15:03:58

非常不错的书籍,很多可参考的东西,感谢楼主的分享。
163有五部分免费的章节可以阅读。
http://data.book.163.com/book/home/009200160025/000BNeWI.html

非常 发表于 2012-4-3 20:08:00

九【便便期】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3 20:09 编辑


幼儿的1岁2个月到3岁我们称为“便便期”。

佛洛依德对“便便期”的叫法是“肛门期”。他说幼儿的性快感敏感区最早是嘴唇,然后是肛门,之后又转移到生殖器。我不赞同这种以性欲为中心线索看待幼儿心理发育的思路。因为口唇期婴儿的口腔快感跟性无关,性这个东西3岁才发育。

便便期是从学步期开始的,也就是1岁2个月。开始走路意味着幼儿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力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对身体的内在知觉大大增强了。

现在,他开始意识到排便的过程感,并且这种内在知觉逐步增强。幼儿他对待便便的方式和情感和我们很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正好相反。每次大便之后,他还会大声“嗯嗯”着拉着你过去看他的便便,这个时候他的心情是很骄傲的,因为这是他的自我的第一件“作品”。他会像闻花香那样闻便便,还会用手玩便便。有位爸爸看到这段文字,热情洋溢地告诉我他1岁4个月的儿子是怎样玩尿泥的:他说“确实如此。如果我儿子突然用手在地上划拉,那他肯定是刚刚尿了。”

便便期是“自我”发育和完善的时期。这个过程伴随着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口唇期孩子的行为能力就像是个逐渐康复的瘫痪病人)。刚刚学会走步的孩子还不能评估危险,他们会因为兴冲冲地走来走去而感到快乐,但很容易碰到桌角之类的硬物受伤。从学步期开始,父母会把家里的每个桌角和电门都细心地包好,这种做法正好说明了幼儿这个阶段还没有发育出良好的自我。等到这些防护变得多余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的自我基本发育完成了。

我们可以把自我与本我看做是一个类似鸡蛋的组织。自我就是外面的一层薄膜和蛋壳,包裹和保护着内部的本我组织。自我负责对任何外部刺激作出反应,比如冷了饿了,并调动本我组织相应的行动。口唇期就是这层自我保护的薄膜还没有发育完成的阶段。

便便期幼儿有一个典型行为就是模仿。你做任何事情他都会模仿,你浇花他也要拿着水壶浇水,你跟他说话他就重复最后两个字。这就像学步一样,他为自己有能力做到大人做到的事情感到快乐。我在前面说过,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类热衷于非要教给孩子点什么。这种教育孩子的强烈热情造就了我们的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这一点,在便便期孩子身上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便便期孩子天生就喜欢奖励与惩罚的学习性游戏:做对了就有奖励,错了就立刻纠正。正是这种超强的学习力,造成了人类飞跃性的进化。

便便期内发生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开口说话。语言是用来表达感受和请求,也是沟通交流的工具,但便便期孩子的语言还不具备交流沟通的功能。他们说话更像是在表演“会说话”的技能,他们喜欢表演背一段唐诗(其实只能说最后一个字),所以那是表演而非交流。真正的交流是在两个独立个体之间发生,而便便期幼儿的自我人格正在生成。他还没有理解别人想法的冲动,也没有真正的自我感受需要表达。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幼儿语言能力的发育,来判断他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两个过程是同步的,我们知道幼儿的语言能力每个礼拜都会有明显的进步,这说明他的自我意识同样突飞猛进地发育出来。

便便期孩子的生命主题是“幼儿与妈妈”。我们很容易看到便便期孩子对妈妈的高度依恋关系,最典型的就是“与妈妈的分离”对孩子和妈妈造成的焦虑。一方面,幼儿的自我开始发育了,他开始意识到,妈妈和便便一样,原本都是我身体上理所当然的一部分,现在都要不可挽回地与我分离。另一方面,幼儿正是在与妈妈不断分离的痛苦之中体验到了自我的存在,他必须思考“妈妈不在的时候我该怎么办”。失去乳房(现在是妈妈)让他惊恐和不适应,但反过来看,这一次一次的失去和分离让他完成了自我人格的独立发育过程。这就是我们在张乃萱身上看到现象。

幼儿对妈妈的死死拴住的那种依恋有其很功利性的一面:它是以自我独立为最后目标的。为什么2岁会出现一个反叛期?其实高度依恋妈妈和反叛妈妈是同一个事物的两面,这个事物就是:自我的发育。

便便期孩子都是高度自我中心的,让孩子懂得什么叫做“分享”要到7岁以后,而且女孩更晚。他们为什么这么自私呢?其实这是因为他们还不会以一个社会人身份参与生活,他们还不会使用“你”“我”“他”这样的人称代词,孩子很早就能说很复杂的词句,但掌握“你”“我”“他”要到3岁。那正好是下一个心理期开始的时间。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牛崽酷 发表于 2012-4-3 21:08:46

看上去是好书啊

非常 发表于 2012-4-3 21:19:25

牛崽酷 发表于 2012-4-3 2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上去是好书啊

恩 确实是好书。

非常 发表于 2012-4-3 21:25:01

十【嗯的沉思】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4 23:01 编辑

孩子对他的便便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这虽然有违于我们的常识,但却出自那些最优秀的心理学家的观察。这件事让我们确定,孩子和我们成人的确很不一样。

我曾经做过一本小学生科普杂志的主编。有一期的封面专题叫做“嗯的沉思”,画着一个酷似罗丹的“思想者”那样坐着便便的人,“嗯嗯”就是便便时的哼唧。结果那一期杂志大卖,在学校里掀起了爱科学的热潮!我们所有编辑都没想到科学竟然可以用这种方式受到追捧。
从此我对便便充满了敬畏。孩子活在一个隐秘的“便便世界”里,成人对这个世界几乎完全无知。有一次一个9岁的女孩过生日,我的生日礼物是一本日本人画的《大便书》。自从我拿出我的礼物,参加生日聚会的所有孩子都凑上来围观。这群孩子痴痴地笑着,每一张小脸都放着光。我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的,他们想:居然有人出这样的书?太好了!终于可以在桌面上说说这个话题了!没错,我们的生命都曾经历过这个便便期,但成长是一个神奇的过程,我们像蝴蝶一样,已经不理解毛毛虫的喜悦与渴望了。 便便期孩子最爱说的一个词就是“我的”。比如“我的好妈妈”,“我的玩具小狗”,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商家把他们做的看图识字叫做“我的第一本图画书”。这时的孩子是完全自我中心的,他有强烈的占有欲。他想完全占有和控制妈妈。在他的内心世界里,他和妈妈是一体的,永远不会分开。有一次我们家聚会,我的两个外甥女(都是大姑娘了)问毛毛:“毛毛,你说两个姐姐谁最漂亮?”毛毛不慌不忙地说:“妈妈最漂亮。”——便便期孩子的世界由两个部分组成,一边是我与妈妈,另一边是外部世界。他这么想有什么不可以呢?
但是他错了,妈妈和他并非一体。妈妈注定是要上班的,于是,为了不让妈妈出门,他无所不用其极。养育过2岁孩子的父母都会理解,“与妈妈的分离”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创痛。为什么这个时期叫做“便便期”呢?因为,忧心忡忡的孩子发现了一个痛苦的事实:妈妈和便便一样,原本都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可是又都无可挽回地要与我分离!毛毛3岁时,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出门,回来的时候,毛毛他妈需要到旁边杂货店买点东西。当时他可能有点心不在焉,当他回头发现妈妈不在那里,突然大哭:“妈妈真的不见了!”我现在还能清晰地记得他那种绝望的哭腔。“妈妈真的不见了!”这就是便便期的最大的恐惧,任凭我怎么跟他说妈妈3分钟就回来也没用。

那么,难道妈妈干脆不出门吗?很多育儿专家一味站在孩子的利益上,他们的观点似乎是:为了让孩子得到爱,父母做出怎样的牺牲都是应该的。我不赞同他们的观点,不过其中有一个说法倒是挺感人的:如果你的孩子生病了,你会请假看护他;现在孩子的分离焦虑就是病,妈妈应该请假认真陪护他。其实即便你是全职妈妈,便便期的孩子还是会整天缠着你。在生命的这个独特阶段,他就是要体验这件事情,所以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让他感到你爱他,即便你需要和他分离一小段时间。如果要去上班,就平静而愉快地离开,并且忽视他的激烈情绪。如果你真的为此感到内疚,那就当是在演戏吧,每个妈妈都是天生的好演员。

huahua3207 发表于 2012-4-4 22:54:06

看上去不错,有时间拜读一下

非常 发表于 2012-4-4 23:04:15

十一【买不买还是爱不爱】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4 23:04 编辑


成人本质上是喜新厌旧的,但孩子不是。你别想扔掉5岁之前孩子的玩具,即便已经不适合他玩了。毛毛看着他满屋子的玩具心满意足,可是每次出门还是有超强的购买欲。——任凭你跟他解释“家里那么多玩具还没玩呢”,“妈妈没钱了,咱们买不起了”,他好像完全不理解,依然要求你“妈妈,买。”

孩子天生就是购物狂。“天生”的意思是说,这不是谁教的,而且每个孩子都一样,没有例外。如果任由孩子的愿望去买,他会买下整个购物中心。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父母说不买不买,可是拗不过这个购物狂的执着,最终屈服。这种做法就是给孩子的购买欲增加了一个阻力,让孩子在最后得到的时候格外高兴。第二种是理性地购买,父母坚持自己的原则,只买需要的。缺点是对孩子太严了。第三种是聪明的家长,他们认为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你是第三种人吗?第三种人数最多。

如果我们还记得便便期的主题是“孩子与妈妈”就会明白,在孩子心中,“买不买”的问题其实是“爱不爱”。他需要一再地获得“妈妈爱我”的保证和再保证。这个过程非常折磨人:
购物狂就是不停问你:你爱我不?——“买不买?”
如果买了,他就接着问:我不乖的时候你还爱我不?——“再买一个吧?”
如果又买了,他还问:如果我让你很生气的时候,你还爱我不?——“最后再买一个!”
这是一场完全由孩子主导的亲子游戏。他冷静而稳健地步步为营,上紧爱的螺栓。

为什么会这样?为了他的成长。孩子这种动物的目标就是长大成人,他要占有更多的资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妈妈。
有趣的是,对于多数家长来说,问题不是“爱不爱”,他们很爱孩子,问题就是“买不买”。我认为最佳的应对方法跟“母子分离法”是一样的:平静而愉快地说不买,然后转身做自己的事情。既然他真正向你要的是爱,那就让他感到你爱他,这才是重点。爱存在于你们一起度过的欢愉时刻,它经常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联络。你不必总是被“买不买”这种外部标准要挟。

有一种办法是出门前让孩子参与制定购买计划,或者让孩子自主理财。不过这个办法只对大一点的孩子有用。许多家长发现,多数购物狂一旦自己掌握财务,突然变得精打细算起来。或许这可以充分证明,他们是“假购物狂”,购物只是爱的考验。


只只只只只只只 发表于 2012-4-5 14:47:30

以后就知道怎么给她买了~还能培养理财~~

安子7698 发表于 2012-4-5 16:28:16

好好看看,谢谢老师。

非常 发表于 2012-4-5 20:42:39

十二【便便、小偷、购物狂】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5 20:44 编辑

      真正的购物狂(成年后仍然是购物狂的人)应该被叫做“恋物癖”。就是说他们对占有和抚摸那些物品有种我们不理解的快感。那些不完全以金钱为目的的职业拾荒者和购物狂本质上都是这种人。顺便说一句,这两种人里其实不乏优秀人物,比如第一种人中间就有第一流的收藏家,第二种人可能是个大富豪。

      购物狂心理的成因是这样的:在便便期,如果一个人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充分的爱与认可,他的情感就会停滞在这种受挫的状态里难以自拔,并转而追求物质补偿。不过可悲的是,再多的物质也不能填补爱的空缺,而物质的匮乏却一定会让他感到爱的缺失。这样的人即便再富有,回忆起童年时总是会说起家境贫寒的羞耻感,这是一种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发自内心地认为最好的东西永远都是给别人预备的。我有很多大学同学喜欢说:好女人都被狗日了。可惜那些女人不这么想啊。而且你发现没,说这种话的人多半性压抑。

       这说明,便便期就是决定人一生性格的“敏感期”。一个人是自信、乐观、热情、勇敢;还是反面:消极、自卑、愤青、冷漠、悲观,取决于他有一个怎样的便便期。“小时候缺钙,长大缺爱”,说的就是这件事。

       我们知道便便期是“自我”的形成期,孩子是怎么建立起他的自我意识的呢?在家庭和周边环境中他感受到:妈妈是这样看待我的,爷爷是这样看待我的,幼儿园李老师是这样看待我的,——“自我”就是所有这些看法的综合产物。

      恋物癖其实是一种不易觉察的童年创伤。这确实是一种心理残疾,他们丧失了一种欢乐的精神。说的明确一点,他们丧失了某种勇敢无畏,以及体验幸福的能力,并以自己的局限去衡量判断这个世界。这种精神残疾就好像那些截肢者,截肢者也会梦见自己在奔跑,但梦醒后他会更加悲观空虚。

      人生真正的追求应该是幸福。恋物癖退而求其次,追求对物质的占有或者更多的金钱。拥有更多的物质尤其是更多的金钱意味着幸福生活更大的保障,但并非幸福本身。问题是恋物癖停留在物质界不再进步,他们只看到一个物质和金钱的现实世界。恋物癖的悲剧在于:他们只能享受到物质,而不了解这只是获得幸福人生的手段。

      “小偷小摸”的真正原因也是自我感觉缺少爱。她偷的东西未必值钱,但一定是闪闪发光的,那是一份与缺失的爱等价的物品。幼儿园老师跟我说有个女孩经常把班上的玩具带回家,这恰恰说明她在幼儿园过得很好,她想给妈妈证明:我在幼儿园得到了你不给我买的玩具了。其实她每次偷的都是橡皮泥、塑料瓶盖之类不值钱的东西。

      小偷渴望一件爱的替代品。婴儿需要吮吸多少奶水,便便期就需要吮吸多少爱;婴儿在吃饱了之后依然需要一个奶嘴或者手指头,便便期对爱的需求也是无止境的。幼儿园老师都知道,小偷小摸是挺常见的,这可能出乎你的想象。一个女孩非常羡慕同伴的荧光笔,这个荧光笔就是她的女伴得到她父母的爱的证明。如果你是这个女孩你会怎么做?你会跟爸爸说买一个,但是如果这个女孩事先就知道爸爸不会给她买,她会很自然去偷。

      我小学的时候就偷过女同学的零钱,绝大多数的小偷小摸都会长成像你我一样正常的人。我很庆幸自己没被发现,但我有个朋友就很悲惨。她小时候偷过同学的一套非常漂亮的尺子。事情的结局是:她爸爸领着她到同学家里道歉。这个可恶的爸爸维护了社会道德,并且让他自己获得了良心的安宁,但这件事造成了这个女孩一生的不幸。哪个小女孩能经受得住这样猛烈的“道德的铁拳”?后来她非常优秀,名牌大学毕业,但有种深刻的自卑。她需要不断地获得赞美,却一再怀疑对方的赞美是否出于同情。每次跟她深聊,我总能听出她的话里有一句潜台词:
       “真正的好东西怎么可能属于我呢?”
      “我怎么可能成为这个领域里第一流的人物呢?”
      “已经有太多的人发现了真理,而你我这样的凡人怎么配得上发现真理呢?”

      尼尔校长发明了一个挽救小偷的大胆的方法:他和那个孩子一起去偷菜,(当然事先和主人谈好了价钱),让孩子感到有人赞同他的行为。尼尔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如果缺爱就给他爱。如果他认为自己所有的行为在大人眼中都是让人讨厌的,那就接纳和认可他。当然,他补充道,这一招对待那种清醒而冷静的小偷(真小偷)是不管用的。尼尔还讲了一个有趣的事情,他说如果一个小偷光顾你家,临走时还在你家拉了一泡屎,这并不是他想侮辱你,相反,他想给你留下一份与他偷走的东西的等价物。

      佛洛依德就曾经说过:大便即黄金。
      看了尼尔的故事我恍然大悟。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非常 发表于 2012-4-5 20:45:17

十三【尿床心理学】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5 20:47 编辑


      季老师让我去她班上看一个3岁半的孩子,午睡时,她还经常尿床。每天午睡前,老师都会提醒她“再去一趟厕所”;她也会努力不喝水;老师也会和孩子妈妈商量怎么办;不过季老师说,好像这些都没什么用。

      我认为这些措施是有用的,但只有负作用。一个尿床的孩子内心充满了焦虑,这些提醒只会加重她的焦虑。我在幼儿园有个针对老师的幼儿心理学讲座,季老师是听完讲座跟我谈起这个女孩的。我说上她班上看看去。
      在她班上待了没一会儿,我就看出问题了:老师太严了。

      这个班上的常规非常好。所谓“常规”是幼儿园教学专用术语,指的是班上的秩序井井有条。那些有爱心没经验的新老师的班上必定是乱哄哄的。其实真正有经验有爱心的老师用不着很严厉,除了常规之外,她们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很多。

      在我跟季老师聊天的时候,有个女孩过一会儿就会瞄我们一眼。她就是那个尿床的真真。我很快就发现,她做任何事情都会抬头瞄季老师一眼。她在问:老师我这样做对吗?唉,可怜的孩子,她总在担心自己在老师眼里是不是个好孩子。——这就是她尿床的根源:她努力想做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可是总也做不到。快乐的孩子在班上大声说话,走路脚步声很大,自信坚定;真真走路就像猫一样安静,也像猫一样孤独。她永远有一只眼睛在瞄着老师的脸色。别人收拾碗筷,都是咣当一声扔在塑料大桶里,真真认真地走过来,轻拿轻放,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前两天看到一个QQ签名:活得像一句废话。这让我想到真真。

      我把我看到的这个女孩的肢体语言讲给班上的三位老师听,然后说,治疗尿床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赞赏她。让她感到老师喜欢她!刚开始的表扬不会立刻得到孩子的回应,你的突然转变会让她摸不着头脑,你需要持续地对她微笑和赞赏,你们之间需要破冰。她做的任何事情你都接纳,不去指导她“应该”怎样和“不要”怎样,她做任何事情你都微笑。她尿床了,你最好替她遮掩,然后自己悄悄处理完事。最好班上其他小朋友也不知道。如果小朋友向你报告“老师真真又尿床了”,你就嗯一声,然后去做别的事。孩子们认为尿床是一件大事才报告你的,所以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知道,有人尿床是一件普通的事,不值得报告老师。

      季老师问我,如果老师很严厉,为什么只有这两个孩子尿床呢?我想原因是这两个孩子2岁时受到过大小便训练。老师的严厉让她们回想起大小便训练时妈妈的严厉了。所谓尿床,总是包含着某种恐惧的心理,至少这个孩子的情况是这样的。很少有人能真心体会到3岁半还尿床的孩子心中的恐惧和羞愧,而我们大人(家长和老师谈论此事的时候)太容易从医学和生理发育解释“尿床体质”了,科学往往被我们用来安慰自己的无知和冷漠。人们特别愿意相信某件坏事其实是因为某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造成的,而且这已经被他们心爱的科学证实了。他们感慨唏嘘一番,然后就可以安心入眠了。科学就是他们的安眠药。
      
      季老师是个学习能力超好的人,她立刻开始和我一起对着真真微笑。于是,真真每次瞄我们的时候,看到的都是认可的眼神。她看到真真用单腿跳,特意热情洋溢地宣布:全班小朋友单腿跳都没有真真跳得好!真真跳得最好!第三天我再去这个班上,真真已经开始有笑容了!因为季老师的脸上开始有笑容了。
      这就是幼儿心理学带给我、真真、三位老师五个人快乐的故事。论语的第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真是一件美事!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非常 发表于 2012-4-5 20:47:57

十四【除了不,你能说点别的吗?】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5 20:52 编辑


      2岁的孩子对“不”这个词非常着迷,这个词她刚刚学会。你说什么她都说不,你说除了不,你能说点别的吗?回答一定是:“不”。她在体验说出这个字之后你的反应。这不是因为她反对你的观点,这是一个说“不”的互动游戏。她的自我意识还很朦胧,“不”可以帮助她进一步确认和体验自己的存在。
      所有的育儿书都会说到孩子2岁时会出现一个反叛期,但没有人说过为什么。这些书都在教我们如何与2岁反叛期的孩子相处,我仔细想过他们说的,无非是“爱心+技巧”。这些东西不用看书我们都知道,而且那些技巧未必对我家孩子有效,更不会一直有效。我们需要真相:为什么他会反叛?

      2岁的孩子好像突然性情大变,你让他洗手他就玩水,你告诉他不能玩水他就躺在地上哭闹。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位妈妈生气地走开,留下一个气愤的孩子坐在原地哭喊。如今已经很少看见对着孩子大喊大叫的父母了,相反,如今的父母很容易把孩子的胡闹看作是自己家庭教育的失败。可是的确太烦人了,刚才还高高兴兴地要你给他读书,也不知道哪句话没说对就大发脾气,败坏全家的好心情。还有,我们发现,许多原本养成的好习惯也突然退化,难道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吗?
   
   有一个问题很纠结:到底管不管?不管吧,担心孩子养成骄纵任性的坏性格,如果管又担心压抑了孩子的天性。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已经处于忍耐的底线。可恨的是,孩子似乎完全知道我们的底线在哪里,他们认为,所谓底线其实就是用来被突破的。如果你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我很想跟你分享《斯波克育儿经》里的一句话:被纵容的孩子得到的满足是暂时的,其实孩子会因为服从而感到快乐;而大人也只有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满意,才会真正欣赏孩子。

   2岁时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现在他开口说话了。说话是为了表达感受和诉求,换言之是为了人际沟通。在所有的人际沟通方式中,最完美的一种就是母婴沟通,在哺乳期里,婴儿与母亲结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妈妈完全知道婴儿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她们之间用声音、表情、触摸、手势、情绪等各种媒介交流,——她们唯独不用语言,却能做到完全的知心达意。现在,婴儿变成幼儿了,他可以说许多单音节的词,复杂的句式可以说“我要”、“妈妈不去”、“吃饭”之类的短句。可是他刚刚学会的这几个语言工具多么贫乏有限呀。

   2岁时发生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可以真正用脚后跟走路了。以前都是踮着脚尖,现在可以把脚跟放平了,脚步稳当多了。他的小脚丫现在长得像一只粽子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来走去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而不是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脚步上。现在,可以自由地走来走去的孩子看到了许多妈妈没有看见的新鲜事情,他对水管感到害怕,他也想用铲子炒菜,他现在不想吃……他有那么多思想需要和妈妈交流,有那么多的感受需要妈妈理解,有那么多事情渴望去尝试,可是偏偏语言能力太差完全不够用。

      2岁的反叛期正好出现在幼儿自我萌发,却又没有达到发育完善的阶段。随着他对身体控制能力的增强,他对大小便、对外部危险和刺激都有了反应和理解,可是这些又都还不够强大;他已经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偏偏又没有能力真正独立。

      在三个心理期理论里我们了解到,婴儿期是“本我的发育”阶段,婴儿还没有自我,在口唇期里,他的自我功能多半由妈妈代理,妈妈代替他判断他是否冷了、饿了、累了。他的生理感受如果不舒服就用哭闹表达出来,好让大人帮助他解决问题。从学步期开始,他的自我开始发育,到了2岁左右,自我知觉发育达到了一个小高潮。现在他能更好地控制运动和身体姿态了,手眼配合更加灵活,他的自我一天天增强。现在他开始明确地感到自己已经吃饱了,如果妈妈依然把小勺伸过来他第一次懂得拒绝了。——所谓2岁的反叛期就是他用反抗和不顺从表达他的自我:现在我的事情应该由我做主了,而不是一切由你决定。

      这就是他躺在地上无理取闹时心里的感受,这是他与你之间的一场较量。这个时候无论你多么有耐心,都会招致孩子的叛逆,这根本就不是对错是非的问题,他要做的就是反叛本身。这个行为可以帮助他的自我更好地发育。我们都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必然会有叛逆行为,这就是个叛逆的年龄,他们只不过做了符合他们年龄的事情。2岁反叛期的情况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学会承受这个叛逆时期,就好像他们必然会生病一样。我们必须学会把自己从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中摘出来,冷静旁观孩子的成长过程。
所以我把2岁的叛逆期,比作从毛毛虫变成蝴蝶之间必须经历的蛹的这一季。

      这不是你家孩子的特殊问题,每个孩子都是如此。我知道有很多育儿专家都在强调你要宽容和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比如美国两位亲子沟通专家写的那本畅销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可是宽容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不然的话宽容就很虚伪。因为宽容,说到底就是我们扭曲自己原来的观点和态度,接纳和容忍别人的行为和想法。

      我们应该明白,再完美的口唇期和爱也不能避免他的反叛期,甚至不会减弱反叛的强度,因为那和他自我发育的高度成正比。我们的偏见是:成长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充满了感动、温馨,但那并非实情。事实上,如果你和你的孩子从没有彼此深深地恨过对方,就不会有真正的爱,也不会收获真正的幸福。

假如父母很严厉,成功地遏制了孩子2岁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反叛行为,会对他的未来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她会变成一个愤青。事实上,每一个愤青都有一个乖乖的童年。

    愤青用愤怒和反叛对抗她的社会,她所做的,就是童年期里被禁止的那件事。可以说愤青的自我在那个时段没有得到充分良好的发育,所以现非要补偿回来不可。我认识一个女孩(我自然不能说她名字),酷爱摇滚乐、抽烟,喜欢在QQ签名上写一些有嘲弄意味的怪话。所谓愤青就是不能用一种本来应该有的平和心态对待外部世界,尤其是权威;其实,他们喜欢躲在“挑战和嘲弄权威”这个面具之下,因为他们还没有勇气用自己真实的面孔去面对世界,这件事他们还不习惯。
                  
                                                                                                                  选自《一眼看懂小孩子》(邮电出版社)


只只只只只只只 发表于 2012-4-6 20:23:50

今天下午参加这本儿书作者王勇心理师的网易微访谈,这个老师说话真犀利,不过道理倒是我很赞同。他觉得青春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根基在0到6岁,不能到那时候才去解决,必须从头做起。

applejaak 发表于 2012-4-6 22:41:31

好书,很值得一看

非常 发表于 2012-4-7 09:37:05

十五Part 3 生殖器期:超我的最初嵌入【生殖器期】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2-4-7 09:39 编辑

为什么女孩喜欢告老师?
为什么只有男孩口吃,而女孩极少?
为什么所有小孩都喜欢钻桌子?
奥特曼的魅力为何势不可挡?
相同的年龄,女孩比男孩更聪明吗?


【生殖器期】
      生殖器期是指幼儿3到6岁。当孩子长到3岁左右,忽然间就分出了男女(,这就是进入生殖器期的信号)。从现在开始,他可以被叫做儿童了。此前他看上去一直是面无表情的,现在,照相的时候他开始学会假笑了。此前他喜欢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现在,他非常扭捏。

      “生殖器期”这个词有点刺眼,但孩子确实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生殖器感兴趣了。有些孩子还会手淫,男孩女孩都有,据说个别的还有性快感(我没见过)。有的还会对来访的异性明确表现出偏好,或者说喜欢电视里的美女帅哥。

   生殖器期儿童有一个非常明晰的生命主题:孩子与家庭。具体而言就是孩子非常关注家庭关系,尤其是他与父母之间的三角关系。父母对兄弟姐妹偏心的问题会让他异常敏感。我们知道佛洛依德在这里有非常卓越的观察,其结论就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他们还会通过“过家家”这样的游戏重点模仿同性家长的性情。因为他(还有她)渴望变成爸爸或者妈妈那样,这样才能真正“和爸爸结婚”。

   把这个时期叫做“生殖器期”意思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自己和别人的小鸡鸡特别感兴趣。有时他会为自己的小鸡鸡感到自豪(“妹妹的小鸡鸡长得太可笑了”),那是他在炫耀;或者他会想到妹妹是因为做了错事被人剪掉了小鸡鸡,所以自己一定要乖(这就是所谓小男孩的“阉割恐惧”)。不光是男孩,女孩也爱掀别人的衣服,想要查看别人小鸡鸡长什么样子。小女孩对这件事极为热衷,在很多的案例中小女孩因为看到小男孩有小鸡鸡而感到有点消沉,(当我告诉一个小女孩“女孩就是没有小鸡鸡的,只有男孩才有”,她听完脸色立刻一沉)。——所有这些思绪几乎都是围绕着“小孩是从哪里出生的”这个庞大的问题而展开的,男孩女孩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深入探究性的奥秘。

      为什么生殖器期孩子会不停地问问题?而且你的任何回答都不能让他满意。如果说孩子有超强的好奇心,那么可以说这些好奇心几乎都是关于性的。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小孩是从哪里出生的”这个问题的变形。

      生殖器期是“超我”的生成期。便便期孩子会努力服从大人的要求,但那是一种对外在权威的服从,生殖器期孩子开始服从一种内在的权威。比如这个时期的女孩特别爱美,其程度仅次于青春期整天照镜子问“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人?”没有谁要求她必须很美,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和渴望。所谓超我就是外部权威和社会准则内化为自我的一种内在命令。孩子们都渴望做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尤其是这个时期的女孩,会表现出特别乖巧听话的样子,既懂事又讲道理。
不过我们也不要忘了,这个阶段只是超我的生成期,他们还不具备成人那样完备的超我。所以孩子会口无遮拦地说出他的性要求,所谓童言无忌就是发生在这个阶段。在他的心灵结构中,超我对本我的压抑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从口唇期,便便期,到生殖器期,孩子的世界是逐步扩大的三个台阶:最早就是他和乳房;然后是他和妈妈;然后是整个家庭,并扩展到幼儿园和外部世界。这种阶梯式的成长方式非常类似于昆虫的四个形态,——卵、虫、蛹、蝶。我常常想,蝴蝶还会记得它是从那个拘谨的蛹变来的吗?它会把自己和毛毛虫看做是同一个生命体吗?从我们人类的情况来看,若不是那些目睹我们长大的大人们提醒,那些事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法布尔怎么观察甲壳虫,我们就怎么观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