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5196 发表于 2012-4-3 09:21:43

可理解性输入的歧义

外语学习者经常面临这样的境地,字面意思能够理解,但是文字背后的含义却是参不透,科拉申科的二语的习得理论中所提及的“可输入性理解”并没有区分解决掉我所提及的理解层面问题,就如汉语中“大眼瞪小眼”,初级阶段 科普百科类读物,分级读物问题还不大,但随着级别的提高,及视野的开阔,如果涉及人文,及儿童文学。。。的范畴,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会原来越严重,亲子英文绘本阅读的高阶也会有同样的问题,骨子里咱不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

93776940 发表于 2012-4-3 09:26:31

呵呵。这个问题确实如你所说。不过我们更多的是囫囵吞枣,倒也没有计较的必要。
话说,中国历史渊远,就算我们活了一辈子,可以理解的也不会超过一成,不过已经够一般的生活环境所需。国外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咱们能懂1%都算难得了。
如果连那1%也要纠结,还不如先纠结咱们中国文化的10%,呵呵,所以也不用纠结。

lalala 发表于 2012-4-3 09:37:13

楼主有什么办法处理这个问题吗?

3285196 发表于 2012-4-3 09:43:16

本帖最后由 3285196 于 2012-4-3 09:43 编辑

任何理论也不是完美的,这个我能想到的的就是参透语法,语境中的语法,也许是根救命稻草,

wwwchem 发表于 2012-4-3 10:31:14

国内的语法教学就是一个例子

3285196 发表于 2012-4-3 10:45:00

国内的语法教学现状是只能教你语法形式。语法教学不能局限于语法范畴,而必须与逻辑思维联系起来,与人说话的意识联系起来

sumaut 发表于 2012-4-3 11:39:49

我就是想到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意自通。

一乐 发表于 2012-4-3 13:13:21

{:soso_e100:}关注此话题,很想看到具体的例子解说

3285196 发表于 2012-4-4 09:15:09

本帖最后由 3285196 于 2012-4-4 09:15 编辑

点破了 间接语问题
简单点 a: Do you like rugby?
            b: I'ma new zealand.
事先双方不做好约定,听的就跟接头暗号一样,就是听一百遍,你也不知道他们在说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理解性输入的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