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008947 发表于 2012-4-16 16:21:00

踏雪寻梅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4-16 16:48 编辑


孟浩然在风雪中骑驴过灞桥,踏雪寻梅,已成为我国古代诗人的佳话。这一图案在古时瓷器、地毯上常有出现
年画欣赏http://img44.pp.sohu.com/images/blog/2007/1/26/20/3/110f4448231.jpg
瓷器欣赏

jt008947 发表于 2012-4-16 16:42:54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4-16 16:43 编辑

本周儿子准备独立讲解第一小节

讲义准备ing。。。

kellyan 发表于 2012-4-16 17:35:56

我们才结束一东,不过一定会紧紧跟随的,孩儿目前兴致很浓,相信再听了故事和有趣的知识,一定能坚持下来!

jt008947 发表于 2012-4-17 09:46:40

上讲义啦!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4-17 09:52 编辑

笠翁对韵---六鱼
羹对饭,柳对榆。短袖对长裾。【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浓汤。我们曾经学过曹植的七步诗里就出现过这个【羹】,不过我们学习的诗里正好没有第一句。下面请***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这首诗
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长裾】指的是衣服的后襟
鸡冠对凤尾,芍药对芙蕖。【芍药】植物名。初夏之间开花,形似牡丹,有红、白、紫等色。根可入药,有镇痛的作用。古代人们离别时,常以芍药赠欲远行者,故亦称为可离、将离。【芙蕖】荷花的别名。
你还知道荷花有哪些别名吗?
周有若,汉相如。玉屋对匡庐。【周有若】有若,孔子弟子,貌似孔子,他是东周春秋时人,故称周有若。【汉相如】西汉司马相如,著名辞赋家。【王屋】王屋山,在山西省。【匡庐】即庐山,在江西九江。       相传商周时期有姓匡的兄弟在这里隐居,故名匡庐。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壮士腰间三尺剑】史称汉高祖刘邦手提三尺剑起兵,因而后人常把三尺剑作为有志男儿的象征。
下面请***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这两句诗
   杜甫《重经昭陵》“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男儿腹内五车书】相传战国时有位学者叫惠施,他很有学问,“其书五车”,后人一次来说明这个人的博学。
下面请***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这两句诗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两说穷舌端,五车摧笔锋。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
【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宋代诗人林逋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他非常喜欢梅花,以梅为妻,他又非常喜欢白鹤,养了很多白鹤,以鹤为子,所以有“梅妻鹤子”之称。他写了很多歌颂梅花的诗歌,其中《山园小梅》是非常突出的一首。他对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句。

下面请***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这首诗


山园小梅
作者: 林逋(bu)
众芳摇落独鲜妍,占断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渊明旧宅柳条舒】陶渊明写有《五柳先生传》,头几句是“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他的诗里常常描写了自己居住的环境
下面请***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作者笔下的诗句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fruitliruu 发表于 2012-4-19 10:10:09

谢谢楼主,学习了

jt008947 发表于 2012-4-25 11:21:04

七虞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4-25 11:21 编辑


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毛锥对羽扇,天阙对皇都。谢蝴蝶,郑鹧鸪。蹈海对归湖。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麦饭豆糜终创汉,莼羹鲈脍竟归吴。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

  [注]提壶:鸟名。(唐)刘禹锡诗:“池看蝌蚪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毛锥:即毛笔。谢蝴蝶:(宋)谢逸好作蝴蝶诗,人称为谢蝴蝶。郑鹧鸪:(唐)郑谷写的《鹧鸪》诗,有“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一联,诗家许为最得神韵,所以被称为郑鹧鸪。蹈海:战国时,秦兵围困赵都邯郸,魏王派客将军辛垣衍去劝说赵王,让他尊奉秦昭王为帝,秦兵自退。这事被围困在城中的齐国将士鲁仲连知道,当面批驳了辛垣衍的错误观点,说如果秦真的为帝,自己“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后代许多诗人歌咏鲁仲连这种气节。如李白诗:“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周恩来总理诗:“难酬蹈海亦英雄”,用的也是这个典故。归湖:春秋时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改变姓名,乘扁舟浮于五湖(即太湖)。蠡,⑴(l?里),蠡县,在河北省;⑵(lí厘)一种用贝壳做的瓢。麦饭句:汉光武帝刘秀初起兵,在饶阳地方遇到困难,将军冯异于滹沱河为他烧麦饭,芜娄亭为他煮粥,使他度过难关终于创立了东汉王朝。糜,粥。莼羹句:莼(chún纯),莼菜,多年生水草,可做汤吃。莼羹:一种用野菜煮成的汤。鲈脍(lúkuài卢快):鲈鱼切成的丝。晋时张翰,由于厌倦官场生活,见秋风起,思念起故乡的莼羹、鲈鱼脍,就说:“人生追求的就是称心如意,为什么我要远离家乡做官呢?”当即弃官而去。吴,张翰的家乡。

  罗对绮,茗对蔬。柏秀对松枯。中元对上巳,返璧对还珠。云梦泽,洞庭湖。玉烛对冰壶。苍头犀角带,绿鬓象牙梳。松阴白鹤声相应,镜里青鸾影不孤。竹户半开,对牖不知人在否;柴门深闭,停车还有客来无。

  [注]茗(míng名):今平声字,古上声字,迥韵。茗即茶。中元句: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以为中元节。上巳,农历每月初旬中的巳日。三月上巳,是古代的一个节日。返璧:战国时,赵国有和氏璧,秦王托言以十五城易之,实际是强行索取。赵使蔺相如奉璧入秦,秦不偿城,相如绝之曰,璧有微瑕,请原璧归赵。还珠:相传古代合浦郡不产谷物,只有海中盛产珍珠。许多太守到任后尽力搜刮,宝珠竟然迁往它处。后孟尝君为合浦太守,清廉自奉,宝珠又回来了。见《后汉书?孟尝传》。云梦泽:古代大泽名,在楚(今湖南洞庭湖一带),方九百里,后逐渐干涸,只剩下了洞庭湖。冰壶:盛冰的玉壶。南朝(宋)鲍照诗:“直如蛛丝绳,清如玉壶冰。”都是用以比喻人的清白,心地纯洁。鹤声:《易?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镜里句:《异苑》载,罽(jì季)宾国王买得一只鸾鸟,多年不鸣。夫人说:“听人说鸾鸟找到同类就鸣,何不让它照镜子试一试。”鸾鸟发现镜子里的影象,高声悲鸣,向天空奋力一飞,就死掉了。牖(yǒu有),窗户。

  宾对主,婢对奴。宝鸭对金凫。升堂对入室,鼓瑟对投壶。觇合璧,颂联珠。提瓮对当垆。仰高红日近,望远白云孤。歆向秘书窥二酉,机云芳誉动三吴。祖饯三杯,老去常斟花下酒;荒田五亩,归来独荷月中锄。

  [注]婢(bì闭):奴婢。宝鸭句:金凫(fú浮)原为动物名,或称为野鸭。这里宝鸭和金凫都是指古代用来焚香的器具。升堂句:古代居室建筑,室外有堂。一次孔子评价他的弟子子路,说:“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意思是他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诣。但还不够理想。提壶:上古宴会时的一种游戏。宾主依次将矢投入壶中,多者为胜,少者罚饮。觇合璧二句:觇(chān掺),观测。合,今平声字,古入声字,合韵。古代迷信说法,日月合璧,五星联珠,是太平的征兆。提瓮:瓮(wèng),瓦罐。提瓮,汉人鲍宣的妻子桓少君喜欢打扮,鲍宣说:“这和我们的家境很不相称。”少君乃去服饰,著布衣,常提瓮出汲,并修妇道焉。当垆:垆(lú炉),放置酒器的土台,这里借指酒店。汉诗人司马相如和临邛(qióng琼)富人女儿卓文君私自结婚,无以谋生,就亲自卖酒。著犊鼻裤涤器,卓文君当垆,又于城都以鹔鸘裘就市沽酒,与文君同饮。仰高句:史载晋元帝太子明帝幼时聪明,其父帝抱以临朝。恰逢有长安使者至,元帝问他:“日与长安孰近乎?”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次日日薄西山宴群臣,帝夸于众,明帝又以为日近。帝问其说,对曰:“举头见日(按:日指他的父亲晋元帝,这是古代崇拜皇帝的说法),不见长安。”众大奇之。旧诗文常用这个典故,李白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白云孤:狄仁杰客外忆亲曰:“白云飞处为亲所在。”歆向句:刘歆(xīn欣)、刘向父子,都是西汉末年著名的学者,曾经多年整理皇家图书,对先秦典籍的整理、流传起了很大作用。二酉,即大、小酉山,在湖南沅陵县西北。古代传说,秦时曾有人于此读书,留书千卷于山中。窥二酉,意思是读了许多古代的秘密藏书。机云句:陆机、陆云兄弟,都是西晋初年著名的文学家,晋吴郡华亭(今江苏省松江县)人。祖父陆逊、父亲陆抗皆吴国名将。文名大噪,时称为二陆。陆机为晋太康、元康年间声誉最著的文学家,诗多乐府及拟古之作,讲求形式的华美整饬;善骈文,《辩亡论》为其代表作;所著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作品。著有《陆平原集》。三吴是二陆的家乡。祖饯:饯(jiàn践),饯行,亲友设酒筵送别。祖饯,古人出行,先要祭祀路神,即所谓祖道。荒田二句:陶渊明《归田园居》诗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句子。

  君对父,魏对吴。北岳对西湖。菜蔬对茶饭,苣藤对菖蒲。梅花数,竹叶符。廷议对山呼。两都班固赋,八阵孔明图。田庆紫荆堂下茂,王裒青柏墓前枯。出塞中郎,羝有乳时归汉室;质秦太子,马生角日返燕都。

  [注]苣:○1(jù巨),莴苣;○2(q?取),苣卖菜。苣藤,芝麻也。菖蒲(pú菩):植物名。天南星科石菖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亦称为蒲剑、尧韭。梅花数:古占法。相传为宋代邵雍所作。附会人事,以断吉凶。竹叶符:即竹使符。汉代分与郡国守相的信符,右留京师,左留郡国。以竹箭五枚刻字制成。廷议:古时在朝廷之上、皇帝面前论辨国事称廷议。山呼:《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登中岳嵩山,曾听到群山多次呼喊“万岁”。这是迷信说法。两都句:班固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曾写了《汉书》。《两都赋》是他辞赋中的代表作。八阵句:《三国志》载,孔明曾演八阵图,其遗址甚多,都在四川。杜甫曾有《八阵图》五绝一首,专咏此事:“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古代作战阵法:(1)三国诸葛亮有洞当、中黄、龙腾、鸟飞、折冲、虎翼、握机、连衡八阵。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九制度类八阵;(2)称方阵、圆阵等八种为八阵。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摅八阵之列,骋奔牛之权。李善注:杂兵书曰:八阵:一曰方阵,二曰圆阵,三曰牝阵,四曰牡阵,五曰冲阵,六曰轮阵,七曰浮沮阵,八曰雁行阵。田庆句:《续齐谐记》载,京兆田真、田庆、田广三兄弟商议分居,准备把堂前一棵紫荆树也截为三段,第二天树就枯死了,兄弟大惊,说:树木同株,听说将分就死掉了,难道人还不如树吗?决定不再分居,紫荆树又活了。王裒句:王裒,晋人,其父被文帝杀死,裒攀墓柏号哭,柏忽枯。这当然是迷信说法。见《搜神记》。裒(póu剖,阳平),○1聚;○2减少。出塞二句:中郎,指苏武。(汉)苏武以中郎将身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使牧羝羊,告诉他:“羝乳乃得归。”羝(dī低),公羊。乳,生羔。质秦句:据《燕丹子》载:战国末年,燕太子丹为质于秦,秦国对他很无礼,于是思归故乡。向秦王恳请,秦王说:“乌鸦白头,马生角,一定放你回去。”太子丹仰天而叹,乌鸦果然白了头,低头落泪;马就生出了觭(jī击)角。秦王不得不放他回来。

呼伦贝尔 发表于 2012-4-25 12:41:36

平平讲的不错{:soso_e142:},激发我们家的这位也要自己讲,嘿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asyzyq 发表于 2012-5-1 22:01:31

真的不错,来晚了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2 09:22:46

八齐(平平主讲稿)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3 11:34 编辑

鸾对凤,犬对鸡。塞北对关西。长生对益智,老幼对旄倪。颁竹策,剪桐圭。剥枣对蒸梨。绵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狡兔犹穿三穴隐,鹪鹩权借一枝栖。甪里先生,策杖垂绅扶少主;於陵仲子,辟纑织履赖贤妻。

  【长生对益智】是指长命缕和益智粽。在古代的人们认为五月不是很好的季节,因为天气炎热,容易流行传染病。从汉朝以来,每逢端午节前后,然门都将彩色的丝线系在手臂上,据说这样即可以保平安健康,又谓能避刀兵之灾。益智粽,是用一种植物拌米做成的粽子。 【旄倪màoní】是指老人和小孩。 【颁竹策】是古代皇帝给诸侯颁发的委任状,以竹简制成,可以在上面篆书。 【剪桐圭】圭,是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上面尖下面方,代表官的大小。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君无戏言的故事---桐叶封弟 听了故事你觉得周成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你还知道那些君无戏言的故事? 【嫩手似柔荑】荑(tí音提):初生的茅芽,色白且柔嫩,用以比喻女子的手细白柔美。 【狡兔犹穿三穴隐】我们常听老人说到狡兔三窟这句话,意思就是狡猾的兔子有三处藏身的洞穴。比喻有多处藏身的地方或多种避祸的准备。 【鹪鹊权借一枝栖】鹪鹩(音焦辽),一种专吃小虫鸟,体型非常小,又名‘巧妇鸟’。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求不多,容易满足。
有谁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最大的鸟又是什么鸟吗?
【甪里先生,策杖垂绅扶少主】甪(lù音鹿)甪里,是个复姓。相传在汉代初期,在商山有四个隐士,分别是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相传高祖刘邦都没能将他们请出来,后来吕后使用了张良的计策,请出这四位高人前来辅佐太子。【於陵仲子,辟纑织履赖贤妻】於陵仲子是个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隐士。因为常年居住在於陵,故号於陵子。他的妻子经常剥麻帮他编织草鞋。
  鸣对吠,泛对栖。燕语对莺啼。珊瑚对玛瑙,琥珀对玻璃。绛县老,伯州犁。测蠡对燃犀。榆槐堪作荫,桃李自成蹊。投巫救女西门豹,赁浣逢妻百里奚。阙里门墙,陋巷规模原不陋;隋堤基址,迷楼踪迹亦全迷。

【吠】是狗叫声。【玛瑙】是一种矿物,颜色美丽,坚硬耐磨,可以做装饰品。【琥珀】是古代松柏的树脂落入地下形成的化石。 【绛县老】即绛县老人。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讲一下《左传》记载有的这个典故:晋时绛县有一位老人,有人问他的年龄,老人说:“我的生日是正月朔甲子(出生那年正月初一是甲子日),至今已经过了四百四十五个甲子了?师旷回答道:“你今年七十三年了。” 【伯州犁】人名,姓姬,太宰伯嚭(pi)的父亲。 【测蠡】蠡(音离),贝壳做的瓢。俗话常说“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就是比喻见识狭小,自不量力。 【燃犀】相传晋代人温峤曾点燃犀牛照见过水中鬼怪 【桃李自成蹊】比喻一个人如果有才,不用自我声张,自然得到人们的敬爱。【投巫救女西门豹】这是个河伯娶妻典故,下面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来讲一下;【赁浣逢妻百里奚】赁,这里指雇用。浣,是洗意思。 【阙里门墙,陋巷规模原不陋】阙(音缺)里,孔子居住的巷名。陋巷,是孔子弟子颜渊居住的巷子。 【隋堤基址,迷楼踪迹亦全迷】隋炀帝为游江都,开凿了大运河,在两岸栽种杨柳,堤长一千三百余里,称隋堤。迷楼,传说也是隋炀帝所建,用以寻欢作乐的地方。两句的意思是:隋堤也好,迷宫也罢,都成了历史的残迹,当年的迷宫如今真的迷漫在荒草中了。
  越对赵,楚对齐。柳岸对桃溪。纱窗对绣户,画阁对香闺。修月斧,上天梯。蝃蝀对虹霓。行乐游春圃,工谀病夏畦。李广不封空射虎,魏明得立为存麑。按辔徐行,细柳功成劳王敬;闻声稍卧,临溪名震止儿啼。

【柳岸】植柳的水岸。
宋苏轼《好事近·黄州送君猷》词:“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 【桃溪】指桃源。宋周邦彦《长相思》词:“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纱窗】蒙纱的窗户。【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 【画阁】彩绘华丽的楼阁。 【香闺】指青年女子的内室。【修月斧】修月之斧。【蝃蝀(音地东)】古时称虹为蝃蝀。【虹霓】彩虹。【春圃】春日的园圃。【工谀病夏畦】于炎夏中耕田,比喻勤苦工作。【李广不封空射虎】《史记·李将军传》:西汉李广守北平,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射之,箭没石中,以为奇。李广一生战功卓著,其部下也有多人得以封侯,自己却不得封侯。
【魏明得立为存麑(ní音泥)】《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末传》曰:帝常从文帝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从,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麑,幼鹿。【按辔】勒住马。【细柳】汉代周亚夫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其为将军时,屯兵于细柳,军纪森严,天子欲入军营,亦须依军令行事。【临泾(jīng音经)】西汉赤玼(cī)守原州,虏不过临泾,人常道其名以吓唬小儿,使之不敢啼哭。

可欣妈 发表于 2012-5-2 13:00:19

谢谢分享,正在给女儿听音频,可以打印出来看看。


可欣妈于2012-5-2 13:05补充以下内容:
请问你们都是给孩子买的哪个版本的书啊?字大又带注解的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3 11:24:25

本章重点故事--桐叶封弟(平平的讲解稿)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3 11:29 编辑



   《论语》里有这么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如果不讲信用,那怎么可以呢?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而有信,自古至今都是我们做人必须坚守的一条基本准则。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君无戏言的故事
“桐叶封弟”又可称作“剪叶”,出自于《吕氏春秋》这个典故与周公旦有关。
  周公旦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他是周成王的叔叔,周成王即位时,年龄非常小,所以由周公代理朝政,周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成王在一起玩耍,周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随口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认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了,于是前去询问周成王,周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开玩笑罢了,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出口成宪,而且史书记载,乐师歌颂,士人称道。哪能随便说说。”成王听周公言之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
  
  "桐叶封弟"告诉我们:当权者应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3 11:38:05

民间故事--河伯娶妻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3 11:38 编辑

战国时期,西门豹被派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一带)当县官。他看到这一带人烟稀少,满目荒凉,就问老百姓们是怎么回事。一位白胡子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河伯是漳河的神,年年都要娶一个漂亮的姑娘,要不给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村庄全淹了。西门豹他细一打听,知道是地方上的贪官跟巫婆串通起来搞的鬼,心里很气愤。等第二年“河伯娶妇”的这天,西门豹到了现场。他看大大小小的官儿和装神弄鬼的老巫婆全来了,就提出要亲自看看河伯的新媳妇。当他看见那个要嫁给河伯的不幸女子时,就对巫婆说:“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丑丫头?太不象话,麻烦你去告诉河伯一声,等找到漂亮姑娘再给他娶媳妇!”说完一挥手,他的随从立即上来,把巫婆一下子推到漳河里去了。接着,以派人催问为借口,把巫婆的大徒弟和一个民愤极大的贪官相继扔进河里。这样一来,那些干坏事的家伙都吓呆了,一个个跪在地上磕头,求西门豹饶命。打那儿以后,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的事了。西门豹带领全城老百姓挖河修坝,根除水害。漳河两岸年年丰收,人们都非常感激西门豹。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7 13:20:35

5/5---5/11 九佳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7 13:21 编辑

门对户,陌对街。枝叶对根荄。斗鸡对挥麈,凤髻对鸾钗。登楚岫,渡秦淮。子犯对夫差。石鼎龙头缩,银筝雁翅排。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能辨名伦,死矣野哉悲季路;不由径窦,生乎愚也有高柴。

  [注]荄(gāi该):草根。根荄,也是草根。斗鸡:古人饲养公鸡,使之相斗赌输赢,是上层社会和市井间一种赌博游戏。唐王勃有《斗鸡檄》。挥麈:麈(zh?主),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尾巴可以做拂尘。晋人清淡,往往持之挥洒,以示高雅,系是王谢家中物。髻(jì记):梳在头顶上的发结。登楚岫:岫(xiù秀)即山,楚岫,南方的山。战国时楚国诗人宋九有“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的诗句。秦淮:古代金陵附近的一条河,相传是秦始皇所开凿以疏通淮水,故名。古代有名的风景游览区。(唐)杜牧诗:“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子犯:名狐偃,字子犯,春秋晋人。为晋文公舅,故亦称为舅犯。文公为公子时,出亡在外,偃与兄毛从之十九年;及文公归国,乃以偃为大夫,信任不疑,言听计从,最后辅佐文公平定周室之乱而成霸业。夫差:(?~公元前473)春秋吴王。能辨二句:季路,孔子弟子子路的字。卫出公准备让孔子参政,子路问孔子:“如果您从政,将把什么摆在首位?”孔子回答:“必也正名乎!”子路说:“能够这样吗?您该多么迂阔啊!”孔子批评说:“野哉,由也!”句中的能辨名伦即指正名一事。后来,卫国发生内乱,子路死难,孔子闻讯叹息说:“由也死矣。”不由二句:也指上述典故。孔子的另一名学生高柴,遇卫难不径不窦(既不走小路,又不走孔道,不知变通)。在卫发生内乱时也恰好在场,他劝子路不要参与,子路不听,他一人逃了出来。“愚也”是孔子对高柴的评价,一次,孔子说:“柴也愚。”


冠对履,袜对鞋。海角对天涯。鸡人对虎旅,六市对三街。陈俎豆,戏堆埋。皎皎对皑皑。贤相聚东阁,良朋集小斋。梦里山川书越绝,枕边风月记齐谐。三径萧疏,彭泽高风怡五柳;六朝华贵,琅琊佳气种三槐。

  [注]海角句:海角天涯,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唐)白居易诗:“海角天涯遍始休。”鸡人:相传西周宫廷内有鸡人之官,主报时。虎旅:英勇的军队。(唐)李商隐马嵬诗:“空闻虎旅传宵柝(tuò唾,古时打更的梆子),无复鸡人报晓筹。”六市:即六街,古都长安和汴京都有六条大街。三阶:相传古代帝王路寝前有三层台阶。陈俎豆二句:都是孟轲的故事。据《列女传》记载:孟子小的时候,家近墓地,孟子摹仿大人埋坟。后移舍于市,又习贸易事;移学于宫(学校)傍,乃习礼让修俎豆。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俎豆:古时祭神或饮食用的器皿。俎(zǔ祖),○1古祭祀器物,盛祭牲;○2切菜之砧板。豆,一种高脚盘子,盛祭肉。皎皎:洁白,明亮。皑皑:洁白的样子。(汉)刘歆《遂初赋》:“漂积雪之皑皑兮,涉凝露之降霜。”贤相句:汉公孙宏出身清寒,做了宰相后,开东阁廷揽才士,供给衣食,自奉甚薄。书越绝:即《越绝书》,历史小说。东汉袁康撰。记吴越二国史地及伍子胥、范蠡等人活动。记齐谐:即《齐谐记》,《庄子》里提到的一部古老的书,久已失传。六朝时吴均有《续齐谐记》,讲神怪故事。三径句:陶渊明曾为彭泽令,三径种菊,门前有五柳,号五柳先生。彭泽高风即指陶渊明的高尚风度。见鱼韵第三章“三径风光”注。六朝二句:(宋)王旦父王祐家居琅琊,曾亲手在庭院中种植三棵槐树,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故王氏称“三槐堂”。王氏世为公卿,盛于江左。传说周王朝宫廷外植三槐,是三公朝见天子的位置。


勤对俭,巧对乖。水榭对山斋。冰桃对雪藕,漏箭对更牌。寒翠袖,贵荆钗。慷慨对诙谐。竹径风声籁,花溪月影筛。携囊佳韵随时贮,荷锄沉酣到处埋。江海孤踪,雪浪风涛惊旅梦;乡关万里,烟峦云树切归怀。

  [注]冰桃句:《汉武故事》记载,仙人西王母多次降临到人间,给汉武帝带来玉桔、冰桃、雪藕。漏箭:漏是古时一种计时器,以器贮水,随着水的流出,水面下降,指针指出时刻。漏箭即指针。寒翠袖:杜甫《佳人》诗,描写一个被丈夫遗弃屏居山谷中的贵妇人,最后二句是:“天寒翠袖薄,日暮依倚竹。”荆钗:用竹木制成的钗。历史上记载许多开明妇女,能同丈夫同甘共苦,史书常用布衣荆钗写她们的朴素,因而“荆钗”就成了贤明妻子的代称。籁(lài赖):被风吹动的竹木发出的声响。本指从孔窍中所发出的声音,后泛指一切的声音。如:天籁﹑人籁﹑万籁俱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筛:洒、落。携囊句:唐诗人李贺的故事。见支韵第四章“玉楼”二句注。荷锄句:晋刘伶字伯伦,纵酒放达,出行常携一壶酒,叫人荷锄跟在身后,曰:“醉死便埋我。”江海二句:似说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她遭到宋室南迁的动乱,而后她丈夫又死掉,晚年生活十分凄苦。在一首《渔家傲》(又题“记梦”)中,她写有“天接云涛连晓雾”,“我极路长嗟日暮”等诗句。


杞对梓,桧对楷。水泊对山崖。舞裙对歌袖,玉陛对瑶阶。风入袂,月盈怀。虎兕对狼豺。马融堂上帐,羊侃水中斋。北面黉宫宜拾芥,东巡岱畤定燔柴。锦缆春江,横笛洞箫通碧落;华灯夜月,遗簪堕翠遍香街。

  [注]楷:树名,据说生在孔子墓上,枝干挺拔不屈。风入袂二句:张彦远《法书要录》赞美王羲之的楷书,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说法。兕(sì四):古时生活在中原一带的一种凶猛的野牛。马融句:马融是东汉著名学者,据说他很放达,不拘守儒教的法规,他在教学时,“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羊侃句:南朝梁羊侃,好奢侈,结舟为斋,亭馆皆备,日事游宴。北面句:黉(hóng红)宫:古代称学校。拾芥,拾取地上的草芥,比喻到手容易。《汉书?夏候胜传》载,汉代学者夏侯胜经常对他的弟子说:“你们的弱点是不明儒家的经典,如果搞通了经典,做官‘如俯拾地芥耳。’”东巡句:相传上古皇帝登基后,都要到泰山举行封禅之礼,祭祀天神。岱畤(zhì志):岱即岱宗,泰山。畤,古时祭天、地、五帝的地方。燔(fán烦):①焚烧,②烤。燔柴,把祭牲玉帛放在柴草上点燃,让烟气飞升,象征着送给了神灵,这是封禅时的一种仪式。锦缆二句:锦缆,以锦缎做缆绳,极言舟船豪华。杜甫诗:“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碧落即天。华灯句:遗簪堕翠,指游人丢失的首饰。《梦梁录》中记北宋首都汴梁,每逢元宵节,热闹异常,人们通宵达旦地遍街游赏,酒醉后,“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7 13:26:34

你给孩子一个舞台,孩子还你一份惊喜!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7 13:32 编辑

第一节---平平主讲
1、夫椒之战(平平主讲)
2、子路负米(晶晶主讲)

第二节---贝尔主讲
1、孟母三迁



欢迎更多孩子踊跃参与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7 14:30:16

第一节---平平主讲文稿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7 14:42 编辑

门对户,陌对街。
枝叶对根荄。
斗鸡对挥麈,凤髻对鸾钗。
登楚岫,渡秦淮。
子犯对夫差。
石鼎龙头缩,银筝雁翅排。
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
能辨明伦,死矣野哉悲季路;
不由径袜,生乎愚也有高柴。
【注释】
【陌】和街都是街道的意思。
【根荄】荄(gāi该):是草根的意思。根荄就是指植物的根。
【斗鸡】斗鸡中国古代盛行的一种游戏。


斗鸡时将把两只性情凶猛的公鸡放在一起,它们就会激烈地互相撕咬起来,如果两只鸡斗了很久,都疲惫了,还要用水将它们喷醒,使它们再次振奋起来,重新投入战斗,直到有一只公鸡败下阵来。斗鸡的场面是相当激烈的,两只鸡斗得难分难解,势不两立,斗完后鸡冠流血,啼叫无力。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有《斗鸡檄》。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小时后就聪明过人,据传六岁时就会作文章,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就中了举人。当时朝廷中盛行斗鸡,王勃就此写了《檄周王鸡》一文加以嘲讽。周王就是唐高宗的儿子、后来的中宗李显。唐高宗李治恼恨王勃“大不敬”,就将他逐出王府;不得志的王勃在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年仅二十七。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下王勃最负盛名的之作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珮玉鸣鸾罢歌摆。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挥麈(音煮)】【注1】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尾巴可以做拂尘。
【凤髻】古代的一种发型。髻(jì记):梳在头顶上的发结。
【鸾钗】鸾形的钗子。
【楚岫(音秀)】楚地山峦或泛指南方的山。岫(xiù秀)即山。
【秦淮】是古代金陵(南京)附近的一条河,古代有名的风景游览区。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
【子犯】春秋晋国人。是晋文公的舅舅,晋文公还是公子时,逃亡在外,子犯兄弟二人跟随他十九年;直到晋文公回国,最后辅佐文公平定周室之乱而成霸业。
【夫差】人名。
夫差和和勾践的故事我们已经听了很多了,接下来我为大家讲个夫椒之战的故事。越王勾践知道了吴王夫差要为父报仇,正在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打越国,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吴王夫差听闻,准备派遣精兵来抗击。两军大战于夫椒。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了5000余人,退守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吴军乘胜追击,占领会稽城,包围会稽山。越王无奈,采纳大夫范蠡、文种的建议,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国宰相。这时夫差急于北上与齐国争霸,听信了宰相的意见,和越国讲和, 同意越国附属于吴国,勾践跟随扣作人质。
【石鼎】陶制的烹茶用具。
【龙头】当指石鼎上的龙头形装饰。
【银筝】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
【雁翅】当指古筝上的琴码,
【诗礼】《诗经》和《礼经》,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书。
【余庆】指行善积德,造福子孙。
【壮怀】豪壮的胸怀。
宋辛弃疾《贺新郎》词:“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
【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
子路是个大孝子,接下来我们请晶晶为大家讲个二十四孝中的《子路负米》的故事。子路生长在非常贫穷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营养不够,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饭,他要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背回家奉养父母。虽然是这样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后来子路发达了,环境和物质条件好了,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先后过世了。生活环境这么好的情况下,他很想要报答父母之恩,可是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他非常的痛心。
   孔老夫子赞叹子路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高柴】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在卫国发生内乱时高柴也恰好在场,他劝子路不要参与,子路不听,死于这场内乱。而高柴因为及时逃出来而幸免于难。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11 14:22:10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11 14:22 编辑

本章涉及的诗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陈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珮玉鸣鸾罢歌摆。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宋辛弃疾《贺新郎》词:
“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


《渔家傲?记梦》

南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黄鹤楼》
(唐)崔颢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长恨歌》
唐 白居易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hmcaoying 发表于 2012-5-11 14:32:40

坚持,加油!!!!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14 10:12:50

5/12---5/18 十灰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14 10:13 编辑

春对夏,喜对哀。大手对长才。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游阆苑,醉蓬莱。七政对三台。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玉桔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注]大手:即大手笔,原指重要文章,后引申用以形容人文才高妙。游阆苑二句:阆(làng浪)苑,阆风之苑;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都是指仙境。七政句: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古人称为七政。《书?舜典》:“在璇玑(xuánjī古代天文仪器)玉衡,以齐七政。”三台:星名,古人把它看作三公的象征。又解为古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汉代许慎《五经异义》:“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青龙句:传说东汉时,费长房遇到一位在壶中隐身的仙人壶公,就向他学道。长房归家,壶公赠给他一根竹杖,说:骑上它可以到处行走;到家后,把它扔进葛陂就可以了。长房骑上它,很快到了家,就把竹杖扔到葛陂,回头一看,竹杖已变成龙。陂,这里读(bēi背),山坡。白燕句:传说汉武帝升平年月建造招灵台,有神女降临,赠给武帝一双玉钗,后来玉钗化为白燕升天。望仙阁:陈后主荒淫无度,曾建造临春、结绮、望仙诸阁,穷极富丽,让他的几个妃子居住其间。《陈书》描写建筑物,有“微风暂至,香闻数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等语。思子台:传说汉武帝立太子刘据,被江妃谗死。帝晚年反悔,知其冤,修了一座台纪念太子,名思子台。玉橘:《汉武外传》载,王母降汉武宫中,享帝以玉橘、冰桃、雪藕。莲舟二句:《三辅黄图》记载,汉刘向在天禄阁读书,夜间有一个坐莲舟、拄着青藜杖的老者叩见。老者见室内黑暗,就吹燃了藜杖,靠着火光向刘向传授“五行洪范”之文。刘向问老者的姓名,他说自己是天帝派遣来的“太乙之精”,也即太乙真人。这也是迷信传说。

朝对暮,去对来。庶矣对康哉。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佳兴适,好怀开。朔雪对春雷。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注]庶矣:《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庶矣的意思是人口众多。康哉:《书?益稷》:“庶事康哉。”康,是安康的意思。马肝:古人以为马肝味劣,“食马肝”比喻干卑微琐碎之事。鸡肋: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率军队进攻汉中,不利,欲还,于是发出一个戒严口令:“鸡肋”。诸将不明其意,主簿杨修却开始准备行装。人们问为什么,他说:“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朔雪:北方的雪。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五首之三:“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云移句:鳷(zhī支)鹊观:汉武帝所建,在云阳。南齐谢眺诗:“金波丽鳷鹊。”鳷鹊,鸟纲雀形目鸣禽类。额至眼前眼下,色纯黑,从头上至后颈及喉胸间呈暗浓的琉璃色,翼长五六寸,大部呈黑色,尾与翼同长,嘴长寸许。日晒句:凤凰台,凤凰台在南京西南凤凰山上,传说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曾有凤凰栖止在山上,后来就以凤凰为山名,于是造台。李白有《登金陵凤凰台》诗。落梅:(汉)应劭《风俗通》:“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劭(shào绍),⑴劝勉;⑵美好。

忠对信,博对赅。忖度对疑猜。香消对烛暗,鹊喜对蛩哀。金花报,玉镜台。倒斝对衔杯。岩巅横老树,石磴覆苍苔。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碧桃满观,尽是刘郎去后栽。

  [注]赅(gāi该):全面,完备。忖度(c?nduó):推测,估量。《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蛩哀:蛩(qióng穷),<古>○1蟋蟀。○2蝗虫。古人常以蟋蟀鸣叫声甚哀,如南宋姜夔词《齐天乐?蟋蟀》:“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写入琴弦,一声声更苦。”金花报:唐进士登科有金花贴。后考试得中,通报其家,叫做金花报喜。玉镜台:温峤娶其姑女,以玉镜台为聘礼。既婚之夜,女拨开纱扇拍手大笑说:“我嫌是老奴,果如所疑。”斝(ji?甲):古盛酒器皿。雪满句:(唐)韦应物诗:“门对寒流雪满山。”又《后汉书?袁安传》载,袁安遇雪天在家高卧不出,人以为贤,举为孝廉。美人来:赵师雄游罗浮,日暮见一美人邀共饮,雄不觉醉卧。醒来在梅花树下,翠羽嘈唧其上,月落参横,惆怅不已。绿柳二句:(宋)苏轼守杭州,令人沿西湖堤种桃柳,人称苏公堤(即苏堤)。碧桃二句:唐诗人刘禹锡作《游玄都观》(又名《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句。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14 10:15:06

预告: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14 10:16 编辑

本周将由5位2年级同学轮流主讲,欢迎哈!

第一节:平平主讲
第二节:贝尔主讲
第三节:三姐妹主讲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15 11:08:20

第一节讲解稿(平平主讲)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15 11:10 编辑

   春对夏,喜对哀。大手对长才。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游阆苑,醉蓬莱。七政对三台。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大手】即大手笔。(1)指朝廷诏令文书等重要文章(2)称写文章很高明的人。【长才】有很高才能的人。【阆苑】传说中古代仙人居住的地方。【蓬莱】传说中海上的仙山。【七政】金木水火土加上日月的合称。常识链接七政是指:日、月和金星、木星、土星、水星、火星五星。七政四余又称十一星曜,在星命术里,用十一星曜对应每一时辰出生的人,也就是根据每一个时辰出生的人所对应的星宿,以星宿所在的位置来推断人一生的吉凶祸福。【三台】古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壶老杖】就是壶公的手杖。传说东汉费长房跟随壸公学习仙术,壸公给他一根手杖,后来这根手杖变成一条青龙腾空而去。【玉人钗】传说有神女赠给汉武帝玉钗一双,后来玉钗化为玉燕飞走了。【望仙阁】南朝陈后主为妃子建造的临春、结绮、望仙等楼阁,非常的奢华。【思子台】历史故事:思子台--传说汉武帝立太子刘据,被江妃谗死。帝晚年反悔,知其冤,修了一座台纪念太子,名思子台。《望思台》 汪遵 不忧家国任奸臣, 骨肉翻为蓦路人。 巫蛊事行冤莫雪, 九层徒筑见无因。    《望思台》是一首七言绝句。除了批判了汉武帝宠信奸臣的无知行为。也表示出对受害太子及武帝晚年丧子的深深同情。【玉橘冰桃】传说西天王母来到汉武帝的宫中,赐给汉武帝玉橘、冰桃和雪藕。【莲舟】传说汉朝一名叫刘向的人夜间在天禄阁读书时,太乙真人乘坐莲舟从天而降,点燃藜杖,为他照明。

yoyo 发表于 2012-5-17 09:29:24

最近也跟孩子一起读,但我不怎么解释,只求神会和熟读熟背

yaoyao8566 发表于 2012-5-17 21:51:40

哈哈,有意思。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18 13:43:46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18 14:13 编辑

【碧桃满观,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因参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被贬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10年后,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注释】
[注释](1)玄都观:观,道教庙宇。玄都,观名。(2)紫陌:京城的街道。红尘:大路上扬起的尘埃。(3)刘郎:作者自己。

[译文]京城的大街上无数行人扬起的尘埃迎面扑来,个个都说是看花归来。玄都观有道士种了千株桃树,满城的人都去观赏,而这些桃树都是我贬官离开长安后栽种的。(作者把玄都观里的千棵桃树比作朝廷中的新贵,而这些新贵都是靠阿谀奉承,趋炎附势才爬上去的政治爆发户,作者对他们表示了极端的鄙视)。诗人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他又因为这首诗而再度遭贬,一去就是12年。12年后,诗人再游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首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诗人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译文: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注解 ①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玄都观赏花诗写后,刘禹锡又被贬出京,十四年后重被召回,写下此篇。      ②百亩庭中:指玄都观百亩大的观园。苔:青苔。      ③净尽:净,空无所有。尽:完。     ④种桃道士:暗指当初打击王叔文、贬斥刘禹锡的权贵们。
唐朝长安城里的玄都观, 现在是衡山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现为湖南省道教协会所在地.现主要建筑有山门、玉皇殿、三清殿、斋堂、道舍等,多为近年重建。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18 14:07:58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18 14:12 编辑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隋朝开皇年间,有个叫赵师雄的人住在岭南罗浮(在今广东惠州博罗县附近)。一个冬天的下午,天气寒冷。赵师雄轻车载酒,在罗浮山下悠游畅饮。眼看天色渐暗,已是黄昏日暮时分。在半醉半醒之间,他把车子停在山间松林之畔,侧听松涛阵阵,遥望月上东山。正当赵师雄沉浸于寒夜月光的时候,林中的一间小酒店里走出一位白衣少妇。这女子身姿窈窕,款步轻盈,白皙的脸上略搽着体面大方的淡妆,身上隐隐飘出梅花一样淡雅宜人的香气。她笑吟吟地向赵师雄打招呼,请他进小酒店一起饮酒。赵师雄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两人走进酒肆坐下,推杯换盏一晌共欢。旁边又有几名绿衣童子,一边活泼地跳舞,一边唱着曼妙的歌儿。在美酒和歌声的陪伴下,赵师雄甜蜜地醉入梦乡。不知过了多久,赵师雄被山风的寒意催醒,睁开眼睛一看,东方已经泛白。他起身四下一看,哪还有什么林间酒肆,自己正坐在一棵繁华盛开的梅花树下呢。梅花树上几只翠绿羽毛的小鸟瞧着他唧唧喳喳。他远望西天,只见残月将落,参星横斜,心里不由一阵惆怅。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21 11:48:10

本周学习--十一真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21 11:48 编辑

讲解安排
第一节:晶晶妈妈主讲
历史故事--晋人王济(晶晶主讲)

第二节:贝尔主讲
历史故事:郭泰雨中巾 (天天主讲)

历史故事:韩信胯下之辱(贝尔主讲)

第三节:平平主讲
历史故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平平主讲)

历史故事:东施效颦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21 11:49:22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21 12:01 编辑

莲对菊,凤对麟,浊富对清贫。渔庄对佛舍,松盖对花茵(yīn)。萝月叟(sǒu),葛天民,国宝对家珍。草迎金埒(liè)马,花醉玉楼人。巢燕三春尝唤友,塞鸿八月始来宾。古往今来,谁见泰山曾作砺;天长地久,人传沧海几扬尘。
【浊富对清贫】清、浊:指品行的好坏。浊富,不义而富,指道德败坏的富人。与“清贫”相对。
【渔庄】打鱼人聚居的村庄。
【佛舍】寺院房舍,佛堂。宋 苏轼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诗:“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
【松盖】指松树,因为松树形状像古时候马车的篷盖一样,所以叫松盖。
【花茵】形容花很繁盛,像地毯一样。茵,地毯。
【萝月叟】意思是月下走在藤萝盘绕的山路上的老人。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葛天民】葛天氏时代的老百姓,比喻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人们。葛天氏,【金埒(liè列)】埒,矮墙。(3)一作“埒”即“勒”。(晋)王济(王武子)有养马的癖好,编钱以为马埒,人称金埒。【花醉玉楼人】洪武四年,明朝第一状元吴伯宗《大驾春巡诗应制》诗为:“君王马上索诗篇,杜甫诗中借一联。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即指后两句出自杜甫,然杜甫原诗现在已不可考。
【巢燕】巢里的燕子。
【三春】(1)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2)指春季的第三个月。此处应为此义。
【塞鸿八月始来宾】《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八月):“鸿雁来。”称之为宾,因为塞北才是雁的家乡,经过中原好象客人一样。
【作砺】砺(lì力),磨刀石。汉代封功臣、皇帝封爵的誓词有"使河如带,泰山如砺。国以永宁,爰(yuán园,于是)及苗裔"的话,意思是遥远无期,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扬尘】扬起尘土。《神仙传》载,仙人麻姑在蔡经家见到王远,说自己曾见东海三为桑田,目前东海水又浅,大约要变成陆地。王远叹息说:圣人都说海中将要扬起尘土了。
兄对弟,吏对民,父子对君臣。勾丁对甫甲,赴卯(mǎo)对同寅(yín)。折桂客,簪花人,四皓对三仁。王乔云外鸟,郭泰雨中巾。人交好友求三益,士有贤妻备五伦。文教南宣,武帝平蛮开百越;义旗西指,韩侯扶汉卷三秦。
    【勾丁】勾即捉拿、逮捕。勾丁,抓丁拉夫。【甫甲】甫,开始;甲是十干的第一个,也是开始的意思。似应为刚入伍,方与勾丁成对。【赴卯】古代官府把检查出勤情况叫做点卯(因为卯时日出,开始工作),赴卯犹如今天说上班。【同寅】同僚。【折桂客】《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桂林:桂花林。昆山:昆仑山的简称,山中盛产玉。 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以考试得中为折桂或用以称誉众美中之杰出者。【附注】郤(xì)①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沁水下游一带。②姓。③同“隙”。诜(shēn申),诜诜,古同“莘莘”,形容众多。【簪(zān)花】古代殿试得中,则赏令簪花,以显其荣。【四皓】商山四皓的简称。见齐韵第一章"甪里先生"注。文选·扬雄·解嘲:若夫蔺生收功于章表,四皓采荣于南山。文选·班彪·王命论: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三仁】殷商末年,有微子、箕子、比干三个贤人。三人劝谏纣王,不被采纳,纣王的庶兄微子逃往国外,叔父箕子和比干,箕子装疯做人奴隶(一曰被贬为奴隶,待考),比干因进谏而死,俱以仁德见称于世。语出《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王乔】《后汉书》载,汉人王乔做叶县县令,有神术,每月两次朝见皇帝。皇帝对他来去这么迅速感动惊异,叫人暗地观察。有人报告,王乔每次来朝,只见有一对凫雁飞来。人们用网捕捉这双飞雁,却只捉得了一只鞋。【郭泰】(汉)郭泰(128-169),泰或作太,字林宗,第一次党锢事起,被士子誉为“八顾”之一,是个很有名望的人物。一次,他在河南陈、梁间闲走遇雨,头巾被淋湿,一角下垂。人们以为他是有意这样做的,觉得很雅观,于是争相效仿,故意把头巾折起一角,一时竟被誉为“林宗巾”。【三益】《论语·季氏》记载,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三益指直、谅、多闻。如后汉书·卷二十八下·冯衍传:臣自惟无三益之才,不敢处三损之地,固让而不受之。亦指良朋、益友。如晋·挚虞·答杜育诗:“赖兹三益,如琢如切。”文选·江淹·杂体诗·君: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文教】文明、教化。【南宣】推广到南方。汉武帝时,统一南方百越之地,议立南海、苍梧等九郡。【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伦理体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镜花缘》第九十九回:“门上有了这样能事家人,恩主于五伦之中,虽于朋友这伦有些欠缺,毕竟少了许多应酬之烦。”亦作五常。【百越】古代散居南方各地越族的总称,居住两广、海南岛一带。如汉时有闽越、瓯越、南越、骆越等。其文化特征为断发、纹身、契臂、巢居、使舟及铸铜鼓等。亦作百粤。【韩侯】韩侯,即韩信。韩信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汉高祖伐魏、举赵、降燕、破齐,封为齐王,后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伪作云梦之会,擒置咸阳,降封淮阴侯,终为吕后所杀。在他刚刚被举用的时候,曾劝说刘邦,略定三秦。刘邦听从他的意见,尽得关中之地,为楚汉之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三秦】三秦,战国时秦的国土,在今陕西。秦亡后,项羽把关中地分为三份,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于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于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于上郡,合称为三秦。
申对午,侃对訚誾(yín),阿魏对茵陈。楚兰对湘芷(zhǐ),碧柳对青筠。花馥(fù)馥,叶蓁(zhēn)蓁,粉颈对朱唇。曹公奸似鬼,尧帝智如神。南阮(ruǎn)才郎差北富,东邻丑女效西颦。色艳北堂,草号忘忧忧甚事?香浓南国,花名含笑笑何人? 【侃对訚】侃,和乐的样子。(一作刚直,待考) 訚(yín银):誾,这里指态度庄重的样子。(字典中解释,形容和颜悦色而能直言。)《论语》中记载孔子:“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阿魏对茵陈】阿魏与茵陈是两味中药名。【楚兰对湘芷】兰和芷都是香草,产在古代楚国。湘江在楚国境内,因称芷为湘芷。屈原的诗歌中经常提到这两种香草,用它比喻品行高洁的人物。【筠】①(yún匀),原意是青色的竹皮,这里指竹;②(jūn军),县名,在四川省。【蓁蓁(zhēn真)】茂盛的样子。《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曹公奸似鬼】曹公即曹操。历史上说其人奸伪,人称如鬼。【帝尧智如神】《史记》上说,帝尧十分聪明,“其智如神”。【南阮】晋代洛阳阮氏,阮籍和阮咸叔侄同负盛名,共居道南,家贫,而多才;其他阮姓宗族居道北,家富。,北阮晒衣服,光彩夺目。阮咸也以竹杆把大布裤衩挑了出来。人问其故,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阮籍,著名诗人。阮咸也是当时名流。合称为南阮。语出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后借指贫穷的人。(唐)戴叔伦《旅次寄湘南张郎中诗》:“闭门茅底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东施】《庄子·天运》里的一则寓言说,春秋越国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皱眉,东邻丑女看见觉得十分美丽,于是摹仿西施捧心皱眉,在人前故意卖弄,却更见其丑,引得人们更加讨厌她而纷纷走避或闭门不出。颦(pín频),皱眉。后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条件,而盲目胡乱地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且更可厌了!”亦作东家效颦、丑女效颦。【色艳北堂,草号忘忧忧甚事?香浓南国,花名含笑笑何人?】此二句出自北宋丁谓。因其曾获封晋国公,故人称丁晋公。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丁晋公)晚年诗笔尤精,在海南篇咏尤多,如‘草解忘忧忧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尤为人所传诵。”忘忧草,即萱(xuān宣)草,一种百合科植物,古人以为植此花可以忘忧。别名众多,有“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名。《诗·卫风·伯兮》:“焉得萱草,言树之背。”背即北堂。嵇康有“萱草忘忧”句。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21 11:50:02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21 11:50 编辑

历史故事--晋人王济
      在魏晋士大夫中,王济是一个十足的风流人物,史料中记录他的事迹若干,件件都很有个性,给人深刻印象。
      曾与石崇斗富的王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他有一头神牛,名叫“八百里驳”,平时异常爱惜,常常亲自揩拭牛角。
      王济以一千万钱与王恺打赌,提议两人比箭。如果他赢了,就要那头牛;如果他输了,就把一千万钱给王恺。他故意一本正经地说:“我射箭的功夫可比不上你。” 王恺原本就精于骑射,听了这话越发得意,于是让王济先射。王济也不推辞,一箭射去,竟直中靶心。于是,他意气洋洋地往胡床上一坐,大声吩咐左右:“取牛心来!”那模样张狂极了。王恺大惊失色,怎么求情都没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牛心被掏出。王济吃了一口,逞了威风,又立刻弃之而去。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21 11:51:27

富裕得让皇帝憋屈的王济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21 11:58 编辑

周日正好带几个小朋友去了琉璃博物馆参观,看到了中国古代时期的琉璃制品(在当时常常作为玉石的替代品)。说道琉璃还真是不得不提到王济{:soso_e120:}
在当时的贵族阶层中,有一件两件琉璃器并不难,难的是场面上清一色的全部使用琉璃器。异国玻璃产品经过遥远漫长的贸易路线到达中国,价格会变得十分昂贵,所以,王济家一下摆出那么多琉璃器,就难怪晋武帝会觉得不舒服。


考古发掘的西汉绿琉璃碗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21 11:59:34

留位:
当代琉璃工艺品(待补)

jt008947 发表于 2012-5-21 12:29:02

平平讲解稿

本帖最后由 jt008947 于 2012-5-21 12:31 编辑

申对午,侃对訚誾(yín),阿魏对茵陈。楚兰对湘芷(zhǐ),碧柳对青筠。花馥(fù)馥,叶蓁(zhēn)蓁,粉颈对朱唇。曹公奸似鬼,尧帝智如神。南阮(ruǎn)才郎差北富,东邻丑女效西颦。色艳北堂,草号忘忧忧甚事?香浓南国,花名含笑笑何人?【侃对訚】侃,和乐的样子。訚(yín银):誾,这里指态度庄重的样子。(字典中解释,形容和颜悦色而能直言。)《论语》中记载孔子:“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阿魏对茵陈】阿魏与茵陈是两味中药名。【楚兰对湘芷】兰和芷都是香草,产在古代楚国。屈原的诗歌中经常提到这两种香草,用它比喻品行高洁的人物。【筠】(yún匀),原来的意思是青色的竹皮,这里指竹【蓁蓁(zhēn真)】茂盛的样子。在《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曹公奸似鬼】曹公即曹操。历史上很多人说其为人奸诈虚伪,人称如鬼。【帝尧智如神】《史记》上说,帝尧十分聪明,“其智如神”。【南阮】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阮籍与侄子阮咸两人住在家乡的路南,其他阮性的人住在路北,路南的人非常贫穷。按照当地的风俗,每年的七月七日都要曝晒衣服,阮咸也未能免俗,只拿出几条粗布短裤挂在竹竿上晒。有人这是为何?他说:“不能免俗”【东施】春秋时期的越国有位大美女叫西施,她患有心痛病,发作时常常会捂着胸口皱着眉头,东邻有个丑女觉得这个样子十分好看,于是效仿西施捧心皱眉的样子,在人前故意卖弄,却不知自己做出的这个样子十分难看,使得大家更加讨厌她而纷纷远离她或闭门不出。颦(pín频),皱眉。后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条件,而盲目胡乱地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且更可厌了!”【色艳北堂,草号忘忧忧甚事?香浓南国,花名含笑笑何人?】这二句话出自北宋丁谓的笔下。因为他曾获封为晋国公,所以又被称做丁晋公。他的‘草解忘忧忧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最被后人所传诵。忘忧草,即萱(xuān宣)草,是一种百合科植物,古人以为种植此花可以忘忧。别名众多,有“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名。含笑,也是花名。是一种常绿灌木,枝很密,叶子狭椭圆形,花淡黄色,有香味,可提取芳香油、供观赏。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和儿子一起读笠翁对韵】学习笔记(10/25十五咸--完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