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终生追求有根的教育
按:听说过卓雅小学,也知道他们有一位见识着住的校长,下面是深圳商报对卓雅小学校长的访谈。希望中国能有更多这样对教育深入思考又有远见的校长。“终生追求有根的教育”http://szsb.sznews.com/html/2012-04/12/content_1999465.htm
今天,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力图在西方教育中找到中国素质教育的出路,但地处南山区桃源社区的卓雅小学校长陈斌却找到了截然不同的方向。他把孔子雕像请入校园,让孩子们从中国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从而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但陈斌并不崇尚“只读圣贤经”的彻底复古,而是致力于寻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完美结合。他认为,今天被广泛提倡的教育国际化应该是双向的,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学习西方的先进做法,更要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根”当记者问到“在小学阶段,讲国学、读经典的意义在哪里?”时,陈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向记者阐述了他的办学理念——“以经典文化塑精神,用科学创新铸灵魂”。他表示,在学校的名字里,“卓”指卓越,意在不断进取,“雅”指高雅,强调人文的情怀。陈斌认为,在小学教育中融入国学的意义在于,孩子们将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并最终形成完整的人格精神。这样的孩子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能够成长为身心健康的自立之人,自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远更好。而如果学校片面强调国际化,只知道推崇西方文化,学生知道外国的圣诞节却反而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有什么文化经典,即使出了国门也将很难得到尊重。因此,国学经典通过诵读、歌唱、书法、演讲、行动等多种形式进入卓雅小学课堂,各年级开设的《中国文化经典诵读》让学生熟读国学经典,“中国文化讲堂”则向学生普及节庆、风俗、节气等传统文化。学校在每年的孔子诞辰都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还以传统蒙学经典《弟子规》为蓝本改编出结合歌唱、舞蹈的《童蒙养正歌》演唱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感受先人智慧,修身养性。
教育不能让“考试”绑架陈斌表示,强调国学的人文熏陶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强调科学创新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事。在卓雅小学的校歌里,有一句歌词是“科技暖,国学香,民族精神铸脊梁”,正说明了人文和科学其实是缺一不可的“两翼”。事实上,在以国学为特色建构起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同时,卓雅小学在科学教育方向也有许多创新。从2003年起,学校开展了“校园科学养蚕”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养育生命的意义。学校还连续4次组织40多名学生与航天英雄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面对面接触,通过接触高科技尖端的航天技术体会科学的力量,激发爱国热情。陈斌的教育实践无疑是对素质教育的新探索,但这种教育方式会不会影响到许多家长所关心的成绩呢?对此,陈斌表示,由于升学竞争激烈,导致不少学校和家长把考试成绩作为教育目标,这种被考试“绑架”的教育很容易让孩子失去成长的空间。因此,卓雅小学开展的国学和科技活动并不以考试为目标,评价学生时也更看重综合素质,分数只是其次。但这不代表学校放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是,学习能力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部分,不应该偏离让学生成人的主轴,不能违反孩子的成长规律。
教育国际化以中国文化为依归陈斌认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的教育应该实现“三化”。首先是“中国化”,培养有中国文化之根的孩子;其次是“现代化”,让孩子具有现代化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最后是国际化,要具有国际化视野,有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事实上,如今出国留学已经成为许多深圳学生和家长新的教育选择,而且低龄化特征日趋明显。但陈斌认为出国不宜过早,而应该在孩子的价值观成熟以后,否则很容易在中西文化中迷失自己。陈斌说,与许多家长热衷让孩子出国留学相反,有一对已经移民加拿大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中文,在孩子6岁时选择回到国内工作,来到了深圳。他们在考察了国际学校和读经私塾后,选择了卓雅小学,就是因为这里浓郁的国学氛围能让孩子找到中华文化的根脉,同时开放的科学创新教育又能与孩子未来在加拿大的学习相衔接。在陈斌眼中,教育国际化还是要以中国文化为依归。他创新地提出了“国内留学”活动,与国内中小学开展文化交流。陈斌说,素质教育应该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让孩子走出校门,才能在外面的世界中进一步体认所学习的知识。而之所以要选择国内的学校,是为了让孩子在以中华文化为归依的各种教育形式里,进一步形成民族自豪感。”据了解,去年学校的留学活动还走出国门,与马来西亚的华文学校开展了交流。卓雅小学建校10年来,已经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与其他同龄人相比,往往更加知礼孝顺,对传统文化也有深刻的认同。目前就读于深圳中学高二年级的韦珏伦是卓雅小学首届毕业生。韦珏伦的妈妈王女士表示,自己的女儿从小到大很少参加补习班和兴趣班,但在学习上却用不着家长操心。而且孩子的自信心很强,对于是非观念有自己的判断。她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并为此自豪。“卓雅并不强调应试教育,而是通过国学的人文熏陶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好根基,对此我很认同。校内有很丰富的活动,孩子曾经跟航天英雄杨利伟面对面接触并作为代表进行提问,这让她直到今天仍然倍感自豪。”王女士说。
[后记]当头发已有些花白的陈斌面对记者娓娓而谈时,言语间处处透露出自己多年来对教育的思考和坚持。从卓雅小学建校之初面对家长的质疑与不信任,到今天得到家长和同行的口碑相传,陈斌坦言教育环境变得更宽容和开放。站在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高度上,他继续信守着“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老百姓,对得起老祖宗,对得起孩子的未来”的教育承诺,并通过对教育理念的亲身践行,时刻审视着中国特色素质教育的未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