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You Got Mail 看当今绘本馆经营
那日在绘本馆导航板块闲逛,发现不少妈妈都怀揣着开一个自己的绘本馆的梦想。 是啊,一个小小的明亮的房间,放满了各种漂亮的绘本。那种温馨阳光,那种书香四溢,那种充满幻想,那种激情和梦想。 可是当转到经营这个话题的时候,这艘载满梦想,激情的船只便搁浅了。 退到了只要不赔钱,至少我的孩子有书看的底线。一直对绘本馆不了解,于是趁机到网上周游了一圈,发现绘本馆的理念原来是从日本引进的。 最早的是蒲蒲兰的绘本馆,之后有了台湾引进的咕噜熊, 再之后,便雨后春笋,钻出来众多的绘本馆。 这些绘本馆都是以创造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推广亲子共读的体验为宗旨。
这些绘本馆不禁让人联想起一部电影,You Got Mail 。 这是一部97-98年出品的电影,讲的是(网上搬来的故事梗概):
在纽约人文气息浓厚的上西区,凯萨琳凯莉(梅格莱恩饰)经营一家温馨的小书店,书店继承自母亲,已有四十年的历史,是附近街坊生活的一部份。没想到就在隔街,一家大型的连锁书店开张,各种折扣、多功能卖场大大危及到小店生意,而大书店的老板乔福斯(汤姆汉克斯饰)自然成为凯萨琳凯莉的眼中钉。
乔有一个能干的女友派翠西亚(派克波西饰),凯萨琳凯莉也有一个匹配的男友法兰克(葛瑞格金尼尔饰)。他们原以为已找到人生伴侣,虽然两人白天时时斗法,但却是夜深人静时电子邮件的最佳笔友。
两人在电脑中互通心事时,殊不知对方就是平时自己最憎恨的人。这对网路恋人在结束各自的恋情后,终于协议要见面了。但好奇的本性驱使乔怂恿自己的好友先去约好的地点偷看一眼,结果发现,心仪的网路情人,竟是死对头凯萨琳。当然乔并无赴约,让面临关门大吉又无人可靠的凯萨琳怅然失落。但乔也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凯萨琳,只是,乔要如何让凯萨琳知道,其实他就是那位神秘网友。
电影是以两个人修成正果结束。 可是,电影中的另一个事实是,男主角开的大型书籍连锁书店击败了女主角的温馨小书店。 那种讲究阅读气氛,提供”精神食粮“的概念书店最后关门。在纽约这样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地方,一家温馨的小书店尚且经营不下去。 现如今是网络信息时代,网上书店,折扣战都打的火热。 一个要店面,要装修,要员工的”小“书店,小绘本馆凭什么去和这些没有店面,没有装修,物流配送及其现代化,大量采购的网上书店去竞争呢?网上书店出现后,实体连锁的书店很多都经营不下去。 美国的实体书店BORDERS接二连三的关门。 同样的书籍,网上的比实体书店便宜很多。这是谁也不会忽略的事实。 私人的书籍借阅店,绘本馆,如果想逆势而上,需要在服务经营上好好动动脑筋, 仅靠卖概念, 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还有这样一部电影?You Got Mail,一定找到看看 等待楼主的高见 楼主有这套书或光盘吗 這部電影我看過
這種情況在國外很早就出現
在中國還有很多地方是書店都不普及的狀況
在我住的這個小鎮,甚至找不到書店
思考模式需要調整一下 给头脑发热的同胞们浇浇水 绘本馆的功能一定不是图书的堆砌,就像电脑里面保存的那些电子档那样。它更应该像一个领航者和组织者角色。甚至是一个发现者,发现读书的美,读书的价值,读书的意义。
我还是那句话,绘画不是颜色的简单堆砌,乐曲不是音符的简单堆砌,同样,一个出色的绘本馆,也绝不是绘本的简单堆砌。 我们这里连图书馆都没有别说绘本馆了 You‘ve got mail《电子情书》,看过这个电影。当时对女主给孩子们读书的温馨场景还挺羡慕的。目前在中国也是这种趋势,实体不好做。 ttt111 发表于 2012-4-13 15: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绘本馆的功能一定不是图书的堆砌,就像电脑里面保存的那些电子档那样。它更应该像一个领航者和组织者角色。 ...
说得好,赞一个{:soso_e163:}
这本电影我好像看过的 本帖最后由 欢乐童年 于 2012-4-15 06:39 编辑
绘画不是颜色的简单堆砌,乐曲不是音符的简单堆砌。 道理是对的,颜色的简单堆砌不称其为绘画, 音符的简单堆砌为噪音,不是乐曲。
绘本馆当然不能是绘本的堆砌,所以众多的绘本馆都在动脑筋。 其实,无非就这么几招:在概念上动脑筋,卖温馨,卖读书体验,卖阅读感受。 在价格上动脑筋,在活动上动脑筋。
概念这个玩意太虚了,你玩他也玩,玩不出什么新意来。这么多的绘本馆,你玩一个新概念,立马可以满大街都是。
价格大战是肯定的。绘本馆进入门槛低,只要投点资金,谁人都能开。这种情形,不打价格战打什么战?绘本馆要想生存,当作生意而不是公益来做的话,必须要在会员费和会员人数上取得一个平衡。青番茄可以免费,会员人数的基数大啊,现在是赔着还是赚着还没准的事。一般的小绘本馆500一年的会员费家长都会觉得贵,算一下就清楚需要多少会员才能收支平衡。
绘本馆要活动来支撑绘本借阅。而一般的活动对家长孩子能有多少吸引力?
你说的是正确的,这种绘本馆本身就有半公益的性质,所以盈利是根本很困难的事情。
而且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绘本馆,而在于当今信息获得的多元化和方便化,使得绘本馆的那点信息量很难再吸引很多人来参加了。
就拿我来说,我现在整理了一万个读物故事,你说,再有别的资源对我的吸引力还大么,这些故事可能十年也读不完的,
所以我提出的是主题式悦读,就是要在一个周期内把一个主题的很多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挖掘出来,让宝宝能对一个主题有更全面更深度的学习和理解。 ttt111 发表于 2012-4-15 07: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的是正确的,这种绘本馆本身就有半公益的性质,所以盈利是根本很困难的事情。
而且真正的问题不在于 ...
就以你的 非凡悦读 来说,资源是网上资源,你以你的方式对资源进行了整理,赋予资源新的理念和学习的方法。 这是你的绘本馆最为与众不同的地方,独特新颖,不仅有资源,还有新颖的用法,有创新哦。本来英文的绘本馆(书馆)就比纯中文的绘本馆有优势。如果能有实践,这样的使用确实很有效,那就更好了。 你提供的,不仅仅是资源,而是带有理念,有理论依据(不是个案),有实践基础,便于绘本馆和家长实施的有效的中英文悦读。
本帖最后由 zdshare 于 2012-4-16 13:25 编辑
电影看过,很感人,不过和绘本馆联系,还真是看了楼主的文章啊,国外图书很贵,所以图书馆事业发达,国内的情况不是图书贵贱问题,是用户群问题,都说中国人人均图书不多,所以需求也有限度,我知道我家小区比较殷实的家庭,图书不多的不在少数,借书的更不多,对书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了
zdshare 发表于 2012-4-16 13: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电影看过,很感人,不过和绘本馆联系,还真是看了楼主的文章啊,国外图书很贵,所以图书馆事业发达,国内的 ...
你给出了一个新的角度看问题, 国外是图书贵,但一般家庭给孩子买书还是有一定的量的。 国外的图书馆发达,而图书馆都是公立的。 在这点上,国外还是很舍得投入。 无论是市立的,社区,学校,班级,幼儿园,都乐意投钱来建立图书馆。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认识问题。
看过这个电影,当时特别特别喜欢。
是啊,绘本馆就像一个dream 我觉得绘本馆这事情,带有一定公益性质,普通家庭还是不要动这个心思,搭不起那个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