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前面回顾了婴儿期、幼儿期的家庭教育,今天展望的是小学低年级。这个纯属纸上谈兵,有待完善。
小学小学=少学少学,小小的学。那么,基调就定下来了,以玩为主。但是考虑社会现状,适当向现实做一点妥协,修正一些,就成了玩为主,少学而精。
玩,主要是身体锻炼、游山玩水、修心养性。身体锻炼包括体育课以及培育一两种运动项目作为特长,比如球类、田径类等。游山玩水包括延续婴幼儿期的内容,但是逐步走向深度,玩的量不减,玩的深度要提升。修心养性主要是培养内在素质,比如琴棋书画、舞蹈等,选择一个作为主要项目。这个阶段如果不看重这些,到下一个初高中的应试阶段,基本是不会有良性循环的了。
少学而精,主要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用兴趣、习惯去把握课程。小学阶段的课程,是人生的基本常识储备,不需要如何认真地学一般就能掌握,考分不做评估标准。有兴趣就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融会贯通,有习惯就能成为一种本能,有这两项就能成为效率。个人认为,不被老师批评或者少被老师批评就可以接受,中庸即可。精的地方在于阅读和英文。把题海和无效的重复时间,腾挪出来搞阅读和英文,先行一步,打下语言、生活的最大基石,同时也为后期的作文、英语的应试铺平道路,为下一阶段的轻松循环积蓄一点初能量。
阅读搞好了,受益终生。用阅读量小对人的各个阶段影响去做反面教材即可。就拿我们大家普遍望而生畏的作文来说,与其到后期死命背范文填坑用优美篇章美言美语去拼凑作文,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即便不喜欢,至少也是不怵作文的。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心理层面上占据极大的优势不说,腾挪出来的时间也可以搞些实践类的活动,并且在老师的眼里,两者的能力完全不同。
英语搞好了,短期的受益还是明显的,比如应试英语和高校生活交流,开拓一些较高的交流层次。至于以后生活英语用得到用不到,那谈之甚早。
这两点,应该来说,比小学课程、初高中课程甚至大学课程都要有用得多。生活其实很简单,专业能力是啥能力?有百分之几的人最后还一辈子做着和基础学科紧密关联的工作呢?数理化等等,有几个人觉得初高中大学学的知识还会被记忆起?但是阅读深度广度以及英语口语能力,效益会延续一辈子,是生活基本能力。
因为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从出生后到工作这段时间,真正能打好生活能力基础的,其实反而是小学阶段。放弃小学阶段能力的培养,而全面妥协应试教育,是最大的失败,而不是虚荣心上的满足所能对等得了的。
所以,小学阶段,侧重点在于培养生活基本能力:身体锻炼、游山玩水、修心养性、少读而精。这几点做到了,孩子的后续生活质量自然提升,人生高度也比较高。

我的家庭教育观,婴儿编、幼儿编、小学低年级编三编至此结束。只是个人的一点认识和看法,指导的是本人的日常家庭教育,这也是和幼儿园弃公就私、小学择差校等做法和想法相一致的。考虑初高中阶段只能回归应试教育,所以只能寄希望在这三个时期,尽量以我为主,不为世俗所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用心,让孩子早熟些,心理成熟年龄适当提前,以弥补初高中应试阶段可能的停滞。


该贴已经同步到 93776940的微博
2880 查看 25 收藏帖子 (3)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麦田香香

    2012-4-21 23:35:55 使用道具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能做到就更不容易了,支持!
  • tamarisk

    2012-4-21 23:47:27 使用道具

    anyingshu 发表于 2012-4-21 23:43
    比较新颖的观点,但是不容易做到哦

    支持,我也努力这样做了
  • 93776940

    楼主 2012-4-21 23:51:27 使用道具

    anyingshu 发表于 2012-4-21 23:43
    比较新颖的观点,但是不容易做到哦

    谢谢你给的忠告。其实,幼儿园我就是放弃了所谓的省优市优(距离20分钟步行路程以内),选择了私立(距离5分钟的步行路程)。这个已经是令大多数人跌破眼镜。小学现在阻力还有,家里人认为择差导致了路途变远,强烈反对中。我正在权衡。
    倒也不是说不能去优校,问题是去了,整体节奏和心绪必然会被影响。在优校还能淡定到不去理会学校是不现实的。我曾经和我爱人对话就能说明问题:
    她:去好校你照样也可以搞你的素质教育啊。我:那样的话成绩肯定不会特别拔尖,难道去好校就为了垫底?那对孩子培养也极端不利。
    她:孩子怎么可能垫底,有你那么用心不可能。我:那为了拔尖我就要迎合应试教育,回头我还怎么搞我的那一套?
    矛盾其实在这里。
  • Martina

    2012-4-22 00:04:18 使用道具

    赞同,完全符合我目前的想法。不想让孩子从小学开始牺牲大把时间仅仅为了多考0.5分,我更看重女儿文体方面的培养,游历大好河山孩子太受益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处的历史古迹都将打开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如果孩子能在出行前找资料策划路线就更加完美了,呵呵

  • double

    2012-4-22 00:04:59 使用道具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下学期的幼儿园选择了玩和活动比较多教课本知识较少的幼儿园,也正考察市内各小学的情况,打算选择那种课后作业少压力小的学校。
  • yuanyan153

    2012-4-22 22:09:46 使用道具

    很赞同楼主的观点
  • yangyang0208

    2012-4-23 06:13:15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haoxiangfei

    2012-4-23 08:10:38 使用道具

    很赞成你的观点,我们想法差不多,您的更完善,相信这样长大的孩子各方面也不会差的。
  • sammi's

    2012-4-23 08:43:36 使用道具

    非常赞同并实施中,校内学习排在末尾,注重阅读、玩、英语、身体(身材,我家是个女孩)、智力发展。我觉得做到了这些,校内的学习自然而然就好了,起码不差。
  • 有风来袭

    2012-4-23 14:07:11 使用道具

    我觉得没必要硬性去差学校上学吧。有些学校不是说成绩如何,是素质如何,不知道LZ有没有在很烂的学校读过书呢?我高中时一个同学就说羡慕我们这样一直读好学校的学生,他说你能理解坐在教室里,被叫出去搜身要钱吗?我感觉大环境如此,独善其身很难。而且感觉LZ魔鬼化所谓的好学校,学校是一个方面,只要家长不给孩子压力就行了,如果家长为了迎合老师学校,再层层加码,到超出孩子自身的承受能力,弦才会断掉。我也见过很多名校毕业,有素质有能力有品位的人,而且很多。
  • bunny8

    2012-4-23 15:08:29 使用道具

    求“之一”和“之二”的链接!
  • hmcaoying

    2012-4-24 08:41:34 使用道具

    学习了,谢谢分享
  • liaor

    2012-4-24 08:41:42 使用道具

    很欣赏楼主的观念,做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平衡很难,总需要取舍。按楼主想法,小低时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为辅,很容易实现孩子在学校拔尖。小高势必要转向以学校教育为主,大的环境、现行体制是我们逃不掉的,就算家长是教师熟悉教育大纲,也不可能是全科老师。家长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领路人,而不是像学校一样的灌输者。这种主辅转换孩子承担了更多的压力。

    孩子成就的是自己的未来,不是家长的教育理念,虽然家长全心全意爱着孩子,希望尽可能为他们设计一条康庄大道。
    我更多的赞成妈妈的想法,“去好校你照样也可以搞你的素质教育”,“孩子怎么可能垫底,有你那么用心不可能”。

    “那为了拔尖我就要迎合应试教育,回头我还怎么搞我的那一套?”为什么在优校中就一定要拔尖呢?楼主不是说中庸即可?楼主的理念推崇素质培养,摒弃应试教育中恶的一面,最终也会在初高中回归应试教育(除非打算留学)。那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而不会是相互排斥的。重要的是心态。

    只是一点想法,不妥之处楼主莫怪。

  • Thai

    2012-4-24 14:12:43 使用道具

    名校也要分的吧,校长开明些就好。
  • sucyxy

    2012-4-24 14:58:09 使用道具

    说真的,上了三年级,课外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了,还要保证她每天8:30睡在床上。{:soso_e101:}
  • 思涵妈

    2012-4-25 10:30:33 使用道具

    好校就没时间搞素质了?这取决于家长心态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拔尖呢?差校就可以安心搞素质了,差校之所以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不重视,对孩子放任自流,当你的孩子在提高素质的同时,身边的孩子谈论的是玩游戏,看电视,再大一点满嘴明星如何如何,你的孩子难免不受影响,如果完全不受影响,那么同学之间的交流怎么办,人家看你小孩是异类,很多差校小孩到了高年级不喜欢读书的现象非常普遍,看到用功的孩子还要嘲笑一番,所以择差校弃好校太绝对,只有适合 自己的才是对的 。
  • Thai

    2012-4-25 16:02:03 使用道具

    是的,在中国既想素质又想成绩,难啊
  • blacktea7695

    2012-4-26 11:15:12 使用道具

    楼主很用心。我也觉得如果家长更重视素质教育,而且有时间陪伴教育孩子。的确没必要刻意追求所谓的“好学校”,很多“好学校”无非就是应试教育更出成绩些。小学吗,只要校风正就可以了。(校风不正的学校还是最好不去)。另外,路途远近很重要,影响家长小孩的生活质量的。
    在小学阶段,的确应该更多关注身体健康,运动能力/才艺,视野的培养;中英文阅读很重要。如楼主所说,如果小学不着重进行这些的培养,到了初中,就很少能有时间做这些了。
    支持楼主,至于和孩子妈妈的不同意见。我觉得应该遵循一个原则-------- 谁目前和以后花的时间精力更大,就听谁的。 规矩做做好。呵呵。
  • xuer304

    2012-5-11 16:36:32 使用道具

        楼主的三篇教育观都仔细学习过了,有很多共鸣。
        不过我家幼儿园的择校跟楼主的思路一致,但是结果不同,我选择了以“吃的好”为主的公立学校,因为教委规定,公立学校不能进行任何兴趣班,在上海私立学校的小朋友学习的内容很多。总的来说,还是以家庭教育为主。
        接下去小学阶段的 选择我是一直矛盾,是选择公立还是私立,同样在上海,公立小学的还是相对比较轻松,私立小学一方面学费比较贵,另一方面就是私立毕竟是以生源为第一考虑,吸引生源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成绩,而获得成绩最有效最简单的手段就是不停重复。但是不可避免的,相对来说,私立小学上好的初中的机会会大得多。
        我们要给小朋友留后劲,但是我怕到时候缺乏敲门砖,后劲使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很难权衡!
  • lijunjiebobo

    2012-5-15 10:19:26 使用道具

          楼主的观点确实正确的,进了好小学,真得要整体节奏和心绪必然会被影响。在优校还能淡定到不去理会学校是不现实的。这两句极端地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小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择到了一个好小学,老师抓得紧得不得了,今天课堂教的词语,晚上回家默,明天早读课过,错了2-3个,就短消息、电话、放学后挨训,晚上都没时间阅读,小孩的成绩就成了阴晴表,我以后也要改变,少而精,带小孩游山玩水,多阅读多学英语是最重要的。
  • wangyanzx2008

    2012-5-15 10:56:34 使用道具

    观点很赞成,但实在难实施。就目前而言,能确保8:30上床就已经很不错啦。
  • 风来心自凉

    2012-7-5 15:45:16 使用道具

    跟我对我家女儿的小学培养目标基本是一样的。

  • lxhong

    2012-7-5 16:51:13 使用道具

    看看,多学习学习
  • gslzhhcc

    2012-7-6 18:02:46 使用道具

    我也是这么想的
  • 小小醋

    2012-7-8 17:54:31 使用道具

    anyingshu 发表于 2012-4-22 00:12
    小学一上三年级开始课业负担就真的比较重了,没上小学的家长可能没有很深的认识。
    在我们这里,好学校的 ...

    说的挺好,又有新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