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迷信过度幼教累趴中国孩子   
      
3个月的孩子上早教,一周7门特长课
为了找一家合适的早教机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两口子一齐上阵,问朋友、问亲戚、问同事,3个月的孩子上早教,一周7门特长课,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亲子互动、全脑开发、潜能开发”这些专业名词,也成为父母常念叨的名词。而这些所谓的“幼教”和“早教”,绝大多数又是以认识多少字、会背多少首诗来作为检验标准的,所以不可避免的是,填鸭式灌输式教育从一开始就缠上了孩子。 [详细
学前班就开始学奥数,自夸孩子可直接上三年级
2008年开始,沈阳市就叫停了小学学前班,不过被叫停的学前班很多都没有停,反而是换汤不换药办得更欢,学前班变身“幼小衔接班”、“特长培训班”、“专业学前班”等大肆招生,教授小学课程,有的幼小衔接班所授课程甚至达到小学三年级水平。一些培训中心声称“我们有的课程甚至比小学课程还深,我们还教奥数呢,现在小学都不开设这个课程,但奥数能帮助你家孩子上重点。我们教出的孩子,不是自吹,可以直接上小学三年级都没问题。” [详细]
中国学生世界最苦往低龄蔓延,幼儿园“抢跑”累趴孩子
学拼音识汉字,学英语练珠心算,四五岁的稚嫩小儿上起了相当于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每天回家后还要做个把小时的家庭作业;同时,在业余时间,还要掌握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技能……这种现象,在许多的城市的幼儿园中都是随处可见。本该唱唱跳跳的孩子,却要提前背起沉甸甸的书包,这在家长看来是因为提前熟悉小学课程,可以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的教学氛围,幼儿园也以毕业的小朋友上小学后成绩都不错为卖点,转而更受家长的青睐。可实际上,过早过多的灌输,只会导致孩子的“知识消化不良”。许多孩子过早处在机械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在疲于学习中抹杀了想像力,到上小学时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详细
   
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孩子只有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所学的内容。
强迫孩子早早幼教其实没用   
      
灌输的教育方式不会成功,只有孩子自愿才能接受所学
德国权威幼教专家艾申波茜博士,就十分反感幼教小学化的作法。他认为人脑研究的成果不断证明: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孩子只有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所学的内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不可能来自被动式的说教,对孩子采取灌输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
幼教小学化,剥夺了孩子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孩子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过于超前的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这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反而会使孩子的兴趣被压抑,致使孩子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 [详细
   
一名六年级小学生创作的诗歌《书包》在许多论坛上热传。诗中,小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学习压力的无奈,并发出了出台“书包限购令”的呼吁,让看过诗歌的父母们感叹不已。
      
幼教小学化导致事倍功半,七成教师明确表示反对
对于幼儿超前学习,2011年中国社会调查所曾对武汉、北京等地500位幼儿家长和100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七成教师明确表示超前传授知识不利于孩子成长,提前加压还会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小学化倾向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 所以孩子的智力被强迫开发并非好事,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类比来说的话就是,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长此以往,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逐渐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 [详细
双胞胎一早一晚学爬楼梯实验证明,后学反而要比早教更容易也效果好
早教兴起的背后有一种理论认为:孩子在3岁之前学到的东西,比生命中其他任何阶段都要多,千万不要错过这段时间。但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可以论证这个问题。这项实验由一位叫格赛尔的美国心理学家完成。目标对象是一对双胞胎,二者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几乎一样,不同的是开始学习爬楼梯的时间一早一晚:哥哥在他第48周、刚学会站立和走路的时候每天训练15分钟,经过6周学会独立爬楼梯;弟弟开始的时间晚一些,在第52周的时候学爬楼梯,但因此时其发育成长较哥哥成熟所以只用了2周时间就掌握了爬楼梯。教育开始的晚但效果并不差,而且弟弟的训练过程并没有像哥哥那样充满了许多跌倒、哭闹,并透露出强烈的学习意愿。后来也有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婴幼儿阶段,自然成熟与进行教育的结果差距不大。给孩子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不但可以事半功倍,而且今后孩子也会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详细
   
灌输式幼教反而对孩子有害   
      
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小孩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有研究显示,孩子年龄越小专注力时间越短:3岁约为9分钟,4岁约为12分钟,5岁约为14分钟。如果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孩子们的智力水平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过早强制灌输,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对此专家认为,教育是有规律的,比如教育大纲规定早期教育达到的目标为“在各种游戏中欢度幸福童年”。当孩子对汉字、诗词还没有感兴趣的时候就强行让他们学,一旦到孩子上了小学真正开始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就开始厌倦,提早学习会挫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详细
   
2011年中国社会调查显示提前加压还会抹杀孩子的想象力。  
      
超前教育会致使孩子厌学,从而在三年级左右导致成绩下滑
美国一项长达多年的追踪研究证实,决定儿童学业成绩好坏的不是早期的学习,学前班提前小学化,可能会在小孩三年级时产生恶性反弹,致使这些孩子严重成绩下滑。这种现象被幼教专家称为“三年级效应”。 北京某小学的调查也表明,小学一小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
这是因为,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低年级的内容,小学阶段的重复学习会让一些孩子感到:没有挑战性,很容易就能应付,于是不是特别用心。这种认识和经验不利于孩子良好学习动机和习惯养成。到了中高年级学习难度加大,这部分孩子可能就会出现畏难和厌烦情绪,学习成绩滑,进而影响到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详细
幼儿阶段是孩子的重要时期,只灌输知识会害了孩子一生
三四岁是孩子发展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建立自信心的重要年龄,要多给他们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四五岁是孩子发展友谊和伙伴关系的关键年龄。被同伴接纳,能够结交到要好的朋友,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幼儿阶段培养的孩子行为习惯和各种能力、为孩子一生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更应该对孩子情感、态度、协作能力的教育多关注,而不是知识的灌输。不能因为怕孩子输在所谓“起跑线”上,就违背教育规律让孩子提前学小学内容,幼儿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该多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而不是随意拔高,那样做反而会让孩子输在“长跑”途中。[详细]
   
幼儿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那样做反而会让孩子输在“长跑”途中。
  
  
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教育也要讲科学,不能想当然胡来。名目繁多的幼教项目,让孩子一开始就负重前行、痛苦不堪,这样不仅无益于在人生的马拉松中汲取能量,反而可能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上。
爸爸妈妈们,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现在每天给孩子听音乐,坚持亲子阅读,算早教吗
2714 查看 25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aayaa2001

    2012-4-24 09:05:3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aayaa2001 于 2012-4-24 09:06 编辑

    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孩子只有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所学的内容。
    {:soso_e179:}
    太多的兴趣班,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真正的还应该是孩子自主自愿的接受才行。
  • wIS

    2012-4-24 09:07:52 使用道具

    过犹不及...
  • 默然

    2012-4-24 09:11:44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学习了。看来孩子的教育不能跟风,保持冷静才行。
  • 小熙熙的妈

    2012-4-24 09:12:01 使用道具

    所谓早教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幼教小学化吧
  • wangjinghugh

    2012-4-24 09:13:01 使用道具

    早期教育可以,早教未必!身心健康不是那些字和背诵能比的!
  • 3tigers

    2012-4-24 09:13:02 使用道具

    这个理论好像以前听说过,各种说法都太多了,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后还是自己做自己的了!
    不过,我家没早教过!
  • Sunbelt

    2012-4-24 09:17:13 使用道具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家长一厢情愿地送早教班确实没什么意义。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阅读、亲子游戏和早教班还是有差别的。因为父母是一对一的针对自己孩子兴趣来引导,如果孩子暂时不喜欢就可以放一放,改玩其他的。不像早教班是一对多的教育,老师不可能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来教学,所以就只能是大量地灌输。因材施教这句古话放到现今最适合不过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孩子读绘本,不是要求他会背里面的内容或者认识上面多少字,最重要的是你和孩子一起欣赏绘画,一起品读故事内容,培养孩子喜欢读书的兴趣。只要父母抱着不攀比不急于求成的心态,好好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光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 blacktea7695

    2012-4-24 09:18:23 使用道具

    同意此文大部分的观点。
    其实此文并没有反对科学的早教,而是反对灌输式的早教。
    我觉得给孩子听音乐,坚持亲子阅读,是有益的早教。别太纠结了。呵呵。
  • math123

    2012-4-24 09:18:42 使用道具

    说啥的都有,呵呵
  • hmcaoying

    2012-4-24 09:22:38 使用道具

    说啥都有的额!!!!
  • 5班庞成元妈

    2012-4-24 09:24:37 使用道具

    这些早教导致孩子很小就开始厌学。
  • 羽羽

    2012-4-24 09:25:01 使用道具

    嘿嘿,心太急了,太功利。早教的过程其实就是个良性引导的过程吧。
  • heidigao

    2012-4-24 09:29:40 使用道具

    标题有点误导哦。文章反对的不是早教,而是填鸭式、灌输式的幼教。听音乐、亲子共读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籍,和这篇文章批驳的不是一回事儿。
  • hexingying

    2012-4-24 09:45:40 使用道具

    违反人性违反人类生长规律的到底能走多远呢?孩子可不是试验品,这些无良的所谓幼教机构有几个是合格的呢?
  • lucky123

    2012-4-24 09:56:27 使用道具

    早教不能带有功利心,早教也并一定要上早教课,只要父母用心,在家一样可以做早教的!
  • wwwchem

    2012-4-24 10:17:23 使用道具

    父母开心了,家长开心了,孩子反感了
  • exambug

    2012-4-24 13:17:33 使用道具

    作者连什么是早教都还没理解,哗众取宠而已
  • sdc

    2012-4-24 13:32:17 使用道具

    各说各话吧,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 tjliut

    2012-4-24 14:33:30 使用道具

    早教不能强求,但也不能耽误了孩子吸收能力最强的这段时间。家长需要付出一定的辛苦,又不能太功利。这是我的看法。
  • esdella_sz

    2012-4-24 16:03:5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esdella_sz 于 2012-4-24 16:06 编辑

    赞同作者的观点。

    就我们上过的早教课来看,是不存在填鸭式教育的,都是哄孩子开心的地方。

    学前班没上过,今后也不打算上。
  • 0123lcr

    2012-4-24 16:27:11 使用道具

                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因为正确方法的早教是应该倡导的,不是早教不好,是错误的灌输式早教不好,偷换概念,逻辑错误。
  • smartstone

    2012-4-24 16:41:02 使用道具

    我是不赞成任务式的早教,但是不意味着什么都不给她,看兴趣
  • microlily

    2012-4-24 16:58:53 使用道具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凡是指望早教机构较好孩子的家长都是想偷懒的父母,只有自己了解如何与孩子互动才是最重要的,早教不能一概否定,问题是要弄清楚如何进行早教。
  • Ester

    2012-4-24 21:58:30 使用道具

    早教的优势最迟到四年级消失。目前还没见过例外的。
  • 93776940

    2012-4-25 00:09:43 使用道具

    这真是讲不清楚的事情。
    我个人的看法,早教是好的,但是早教不该是知识性早教。这里的早教是指亲子活动。
    但是中国的现状正是这么一个现实:亲子涵义除了知识性内容,其他内容极少,也不被人重视。所以,人人都不能免俗。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在现实中,不得不俗化。差距在于俗化的程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