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情景对应的理解
安妮妈妈提出的“三步曲”理念,大家可谓是众所周知,即读图、评图——情境对应——全英文读。操作起来,似乎每个爸妈都略有所不同,最近通过在qq群中的讨论,我对情景对应这第二步的理解有所加深,特此整理自己的思路,希望也有更多的人贡献“良方妙计”!目前我在做第二步情境对应的时候,居多就是指着图片,重复念英语单词或词组,偶尔还“画蛇添足”地加些中文解释(可能有时担心女儿还不懂),对此安妮妈妈已经进行答疑,如果在第一步读图透彻的情况下,第二步的情境对应没有必要进行中文解释。如果是遇到名词类,我一般可以指着图片上的物说英语,比如可以指着图片上的门说gate!如果是碰到动词类的,比如comb your hair,可能图片上也停格在将梳子放在头上,我也会指着图片说这个短语,但一般这种的我们也可以亲自演绎一下,用手作出梳头的样子!如果是偏形容词,我觉得更多地就需要实物展示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比如soft,可以拿着玩偶让女儿摸摸,可以感受一下玩偶毛毛的柔软!
另外,我觉得如果能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类似情景的时候,运用一些短语或句子,女儿就会记得相当地牢,而且之后她也会举一反三地运用!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maisy makes lemonade》中的一句话“it's all gone!”我第一次运用这句话的时候,是喂女儿喝汤的时候,每喂完一勺,我就会重复说这么一句,女儿也觉得很好玩。当天晚上女儿洗澡的时候,她在用浇水器倒水,倒完之后她就说“it's all gone!”真是让我很讶异!
如果偶尔能跟孩子作角色扮演,也有助于情境对应!最近跟女儿玩dora《big red chicken》中swiper抢走他们key的时候,我们就互换角色,简单演绎了一把,我想女儿估计不仅牢记了key这个名词,而且对一些句子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贴下我们的简单对话,女儿先是表演boots,我是swiper,我要假装躲来躲去,然后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抢了钥匙,
我(说了swiper 很经典的话):You’re too late!you’ll never find your key!
Boots(女儿):Oh ,no!
我又得假装是dora了:Don’t worry!Let’s stop and think! What’s the color of the key?
Boots:It’s black!
我(就随手乱指):Is that the key?
Boots:No,it’s yellow, not the key.
我(随手乱指了几样东西之后,指着钥匙):Is that the key?
Boots:Yes, it’s the key!
我:Yeah! We found the key! We did it!
女儿玩了之后还不罢手,还要互换角色!我们也有一起玩dora《bouncing ball》中用硬币买球的部分场景,女儿对“Is this enough?”这句就更加有印象。不过,我感觉角色扮演的片段必须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她要有玩这种的欲望,大人就可以随兴地配合,这对情境的理解和之后的运用都有好处! 做游戏很好,比听说还要好 学习了,情景学习确实是最好的方法。也就是母语环境了 情景剧模拟?? xianyun0403 发表于 2012-5-2 1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理解的情景对应是相同一句话在不同的情景下的意思不一样.
我这边所说的情景对应,是指情景或图片与某一个词、短语或句子对应,让孩子理解后,她遇到类似的情景的时候,就会自然的输出!比如跟她看英文绘本的时候,看到图画中的兔子在跳,jump,那现实生活中,她跳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说jump,这是动作词的简单情景对应。 情景剧孩子喜欢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