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也可操作的启发性教育---《曹冲称象》续
本帖最后由 measurewang 于 2012-5-4 14:36 编辑很佩服宁波的这位顾月祥老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在想要是我作为一位语文老师的话,我也会参考下她。但我会在讲完这篇课文,快下课的时候留这个问题给同学们作为一个课外习题。“老师想到一个方法,觉得比曹冲的要好一点(给同学信心,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的),同学们回去也想想?说不定有比老师的方法更好的呢?”但要知答案如何,还请听下回分解。明天的语文课上再讲啊。 第二天再上语文课的时候,请同学说说更好的方案。也有可能全班同学都认为曹冲的方法非常好,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方案了,就给点提示“要是石头要从很远的地方运来,非常费时费力,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一些附近就有的东西来代替石头啊?”这样应该就很容易引导学生们给出上篇提到的那三个答案了。(要是家长自己操作,还可以延伸下,要是没有称重的器具,只有知道容积的桶,怎样去称象?这样又可以学习下或复习下水的比重之类的知识点了) 我们讨厌应试教育,但又改变不了学校改变不了老师的话,我们还能改变下自己。 比如说我们带孩子动物园去玩(在孩子知道曹冲称象之前),看到大象后问大象有多重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啊?别告诉孩子答案,让他自己去想。想不出也不要告诉答案,就告诉他,“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弄呢,以后你知道怎样称大象多重的话告诉下妈妈哦!” 到时孩子上课学到这篇课文时应该会回来告诉我们的,这样我们还可以像上面的方法诱导他 孩子在思考中学习,这一课我想孩子想学不好都难吧。 还有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妈妈,特别是有女儿的妈妈,讲灰姑娘的故事时,还可以参考这位美国老师的问题问问女儿哦。[转载]看看美国老师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http://www.ebama.net/blog-36021-86105.html 这个方法不错 我提不出好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