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zi.wang 发表于 2012-5-14 22:24:24

追本溯源话拼音(四)

本帖最后由 yanzi.wang 于 2012-5-14 22:27 编辑

三、近代中国的汉字注音演进
         1840—1919年间,近代中国的汉字注音方案大体有以下几种:
         3. 威妥玛拼音

         1867年,英国驻华全权公使威妥玛(Thomas F. Wade,1818-1895)创造了一套用于拼写中文普通话的罗马拼音系统系统,即威妥玛拼音(又称作威妥玛拼法或威玛式拼音、韦氏拼音)。    威妥玛的妻子是爱蜜莉亚-赫歇尔(Amelia Herschel),她是约翰-赫歇尔的女儿,威廉-赫歇尔(恒星天文学之父,发现银河系为盘状)的孙女。
   赫歇尔家族,太厉害了,在天文学历史研读中,徐爸爸也有总结,以后慢慢贴吧,他老人家要求我必须先认真学习,然后再来现学现卖。。。
1842年,威妥玛随英军到中国,之后留居中国长达43年之久。1845年时任香港最高法院广东话翻译,1852年任上海副领事,1854年太平天国期间,因清政府未能有效管理上海海关,英美法联合接管上海海关管理权后,威妥玛任上海海关税务司。1866年,时任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的威妥玛拜托公使阿礼国上呈总理衙门《新议略论》,希望清政府改革弊制,实行新政,否则完全可能受到各强富之国的干预制裁。1867年,在英国使馆任中文秘书的威妥玛以英文出版了第一本汉语课本《语言自迩集》(英文名称为:Yu-yen Tzu-erh Chi,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作为在书中总结了汉字的特点,并在附录中创造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北京官话为蓝本的汉语拼读方法,即后来称为威妥玛拼音威妥玛1883年返回英国,三年后将他的4,304册中文藏书捐赠予剑桥大学;1888年,任剑桥大学首任汉学教授。威妥玛拼音使用时间相当长,为20世纪上半叶的中文主要音译系统,直到2010年台湾仍然广泛使用。1979年以前,威妥玛拼音更是广泛地被运用于英文标准参考资料与所有有关中国的书籍当中。尽管至今为止,绝大多数的威妥玛拼音应用都已被汉语拼音所取代,但许多过去已广泛使用并成为英文外来语的华语词汇,仍时以威妥玛拼音的方式出现。例如:功夫(Chinese Kungfu),太极(Taichi),道教(Taoism),易经(I Ching),清明节(Chingming Festival),宫保鸡丁(Kungpao Chicken),成龙(Jackie Chan)等。   部份区域(尤其是中华民国县级以上的地名)以威妥玛拼音拼写。   4. 威妥玛拼音修订威妥玛拼音诞生之后,英国驻华外交官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一生翻译了许多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著作)前后历时20年,完成了威妥玛拼音的修订工作,于1892年出版了《华英字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为各个汉字标上了广东、客家、福州、温州、宁波等9个方言区的方音拼法。    因此,威妥玛拼音也称为Wade-Giles System。    5. 清末民初国人的统一语音探索1892年,卢戆章(1854-1928)仿拉丁字母造“中国切音新字”字母,并主张以南京语音为“各省之正音”(汉语语音标准),这样全国“语言文字既从一律,文话皆相通,中国虽大,犹如一家。非如向者之各守疆界,各操土音之对面而无言也”。卢也因此被认为是统一全国语音的首倡者。卢9岁入义学,18岁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前往新加坡攻读英文,1879年回厦门以教华人英语和西人华语为业,曾参加翻译《华英字典》。在教学余暇,潜心研究汉字拼音,经过十余年的个人研究,于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卢将自己创制的汉字拼音方案——中国切音新字编成著作《一目了然新阶》(以拼写闽广方言为主),并个人出资交由厦门五崎顶倍文斋刊印。卢戆章制定的汉字拼音方案被认为是中国人关注文字体系改革的开端标志。但是,卢戆章设计的各种拉丁化拼音方案仍然是以拼写闽广方言为主的。他后来向清政府学部呈交的《中国切音字母》也就因此被认为“不能通行各省”,“不足以统一各省之方言”而批驳了。   1900年,王照(近代拼音文字提倡者和“官话字母”方案的制订人)受日本片假名启发创制汉字笔画型拼音字母“官话合声字母”(一种体现民族共同语发展趋向的切音方案,字母形式完全采用汉字的偏旁),并主张以北京语音为汉语语音标准;之后,朱文熊1906年的《江苏新字母》和刘孟扬1908年的《中国音标字书》,开启了中国民族知识分子采用拉丁字母设计汉语的注音的帷幕;1909年,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定名为国语。1911年,清学部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法案》(介定拼音“简字”的用途:一是拼合国语,二是范正汉字读音),计划于宣统八年(1916)普及国语。但由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经公决并通过的“统一国语办法案”遂成了一纸空文。            6. 邮政式拼音1906年,在上海举行的帝国邮电联席会议上,通过了邮政式拼音系统——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写法进行统一和规范。邮政式拼音是一个以拉丁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系统,基本以翟理斯所编《华英字典》(1892年上海初版)中的拉丁字母拼写法为依据,实际为威妥玛式拼音。邮政式拼音规定,广东以及广西、福建一部分地区的地名,一律按当地的方音拼写,部分地名此前已有拉丁字母习惯拼法的,保留不变。邮政式拼音不使用附加符号和音调号,与威妥玛拼音存在一定差别,如:
地名 邮政式拼音 威妥玛拼音
北京 Peking Pei-ching
天津 Tientsin T'ien-chin
济南 Tsinan Chi-nan
广州 Canton Kuang-chou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继续使用邮政式拼音,它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拼写中国地名时最常用的系统。虽然这套拼音办法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被中国官方以汉语拼音所取代,但是不少著名机构与历史悠久的学府仍然保留旧有的名称,如:青岛啤酒(TsingtaoBeer)、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苏州大学(SoochowUniversity)等。

糊涂爸爸 发表于 2012-10-30 08:09:33

{:soso_e17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追本溯源话拼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