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 发表于 2011-1-30 15:41:14

关于【无逻辑八路版少林高僧掩护群众】的“感人”故事解读--转

刚看了<新少林寺>,心情比较澎湃,正好在豆瓣网上看到这篇影评,转给大家瞧瞧~~~

《新少林寺》上了有一段日子了,由于广电的严防死守和囊中羞涩等原因,直到昨天才把这2个小时的片子完整的看完,可以说之前期望也不是很大,所以最终失望也不是很大。
  
  整部片子看下来,还以为自己看了一部抗日时期的战争片,第一感觉,这群和尚一定是八路军!
  
  曹蛮攻少林,方丈来了句:加快转移!顿时泪奔,那就听八路同志的,【转移】吧!
  
  三师兄死了,方丈俨然一副抗战英雄的范,对徒弟们说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我留下,你们快护送乡亲们到山里去!再次泪奔,是,参谋长!快跑啊,日本鬼子来啦!
  
  整部片子都弥漫在一种英雄形象过分塑造的氛围里,所以也难怪本来挺好的题材被弄成了这么一个假大空的抗战影片的翻版。
  
  但客观的说,新少林前半部分还是值得肯定的,剧情还算紧凑,逻辑还算严密,铺陈还算到位,煽情也还算恰当。作为一个商业片所应该具有的元素导演也是尽最大可能添加进去:追车,枪战……唯有动作场面乏善可陈。但到了后半段,从刘德华那段慷慨激昂却给人没留下太多印象的【少林精神】的演讲开始,影片峰回路转,转而杂乱无章起来。让人着实失望不小。
  
  纵观全片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1.台词的不给力
  
  先撇去成龙那带着浓厚天津味的河南话说的多么的蹩脚不说,但说整体台词的设计,就足够让人发指了。拣两例说明
  
  a、侯杰与曹蛮和洋人见面讨论铁路与机枪的问题时,台词有明显的重点错位关系。
  
  曹说:我在想宋虎是不是也这么想。侯呵斥道:我就这么一个兄弟,不要说他不好。紧接着轻描淡写的补了一句:说也不用你说。很明显,台词的重点倾向了前半句。
  
  很明显前面已经在开篇“宋虎来分地盘了”中挑明了侯与宋不和,后面又要杀宋。而此处台词重点放在前半句上,不禁让人被侯前后的完全对立的态度搞了个一头雾水,到底是护还是杀啊。
  
  b、曹蛮围攻少林,侯做激昂演讲部分的台词过分肤浅,未达到预期效果
  
  或许是渴望烘托一个英雄的主人公形象,或许是觉得主题不够突出,特地解词典明主题,导演在这里安排了一个刘德华少林精神的演讲桥段,然而,这种纯台词式的桥段,台词的深度往往能决定其成败,而本段是过于肤浅的。不难发现,这个桥段借鉴了《勇敢的心》中华莱士关于【自由】的演讲,然而不同的是,华莱士演讲过后,所有人斗志昂扬,而刘德华演讲之后,大伙基本是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其实少林精神已经在整部片子里才对,这段台词显得极为假大空,更像是人大会议领导们在做汇报总结,极其乏味,使整个桥段有画蛇添足之嫌。
  
  2.部分人物形象塑造过分,部分剧情缺乏逻辑性
  
  a、飞身救人,救完人仰面朝天自己不闪的无产阶级大无畏
  
  这一幕发生在房梁掉下,刘德华飞身推开谢霆锋的部分。这一部分假的让人咋舌,大家都知道常理:这种情形,一定是刘飞身推开谢的,而片子里也的确是这样,但试问有谁眼见房梁砸下,推开别人之后自己不但不顺势闪开,而是抬起头仰面朝天的支起双臂呢?至少死也要趴在地上被砸死才合乎常理吧。为了让刘德华临死的表情为观众所看见,为了塑造侯杰这个所谓的英雄形象,导演抛弃了所有逻辑,让侯杰这个傻X和尚推走别人之后还抬了下头,估计是看看横梁掉下来没,结果被仰面砸死,实乃挑战了观众思维的底限。
  
  b、笨蛋兵化身神枪手,枪枪精准
  
  为了塑造三师兄的形象,导演又放弃了常人的逻辑,如果细致观察,会很清楚的发现,三师兄中枪的时候,已然进入了人群,此时人群人员密度很大,然而曹蛮手下从前打和尚都打不着的笨蛋兵们此刻却成了神枪手,N发子弹齐刷刷的全打在了三师兄一个人背上,别人毫发无损,就有旁边的小和尚手臂中了一枪,却旁若无事般转身:师兄!莫非三师兄是传说中的真悲剧男?
  
  c、曹蛮地主土绅,不伦不类的更换着龙袍
  
  这一点无非是想塑造一个贪婪的坏蛋形象,但仍旧因为塑造的过分而放弃了正常的逻辑。只拿下了个登封城,就建皇位,做龙袍,整个一个土地主不说,在他看来,杀了侯杰就能穿龙袍了,很难捉摸。那第一次抓侯杰为什么不穿?莫非他知道还会有第二回?本来宝物被抢,是个挺不爽的事,本来是气急败坏才去推少林的,结果穿了件龙袍,整的和最后一个对手决战似的,逻辑上也不太说得过去。所以仅此一件龙袍,就把逻辑弄得很乱,很多时候导演就是这样,因为自己是局外人,他知道主角什么时候死,所以太知道该什么时候穿龙袍,但电影里的反派,他是不该知道的。所以这种妄断会让人感觉很假。
  
  d、朴刀少林,我军精锐
  
  俗话说的好:枪棒少林。和尚本来慈悲为怀,不杀生,故以枪棒为长,可新少林不但一大堆的朴刀少林不说,还拿着滕盾,而且杀伤力相当可观,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吧,那样的话当我没说。
  
  e、提前预测对方山头敌军火炮埋伏,我军判断能力与决断能力着实可以
  
  美国鬼子在这边山头放炮,目测也得个一两里,结果一小股我军朴刀少林在最后杀上山来,取了美国佬狗命,这无疑大快人心,也是导演在试图及其民族情怀来掩饰本片其它的不足。但因为时间交代的匆忙,这个狗急跳墙的尝试显然带来了更多的漏洞。少林被杀的几乎片甲不留的时候,这个有生力量貌似被雪藏了,一直没有出现,和尚哪有不护寺的,所以很自然的,大家以为压根没有这群人。而美国鬼子开炮在少林寺残杀之后,按军事上的分析,敌我双方兵力已经完全相互牵制。但此时,被忽略的那群和尚还没有动作,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出手呢?因为他们预感到了,对面山头美国鬼子要放炮!他们得时刻准备着!OMG佛祖定是显了灵,不然,这群不护寺的秃驴咋会预测的这么准呢!
  
  除此之外,片子为节约开支,多处炮轰场景反复使用也是能清晰看出来的,总的来说,如果不看投资数额片子一般;看了投资,片子很懒!不过谢霆锋、范冰冰本次的出演都还算不错,成龙抛去河南话,眼的也还是他从前的风格,或许这几点,可以多少给人些安慰吧~

看云 发表于 2011-1-30 16:42:31

已经下载了,还没有看,这说的让人失望的哦。

sara 发表于 2011-1-30 20:07:21

头半段还行,后半段有点让人看不下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无逻辑八路版少林高僧掩护群众】的“感人”故事解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