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晨读#系列之绘本推荐(2~3岁)
本帖最后由 exambug 于 2012-5-18 18:16 编辑牛牛现在31个月,陆陆续续也读了不少好书,每个孩子虽然都不同,但可能还是有共性的,至少能降低点大家的搜寻成本吧。
http://weibo.com/u/1830139493?source=webim
#牛牛晨读#之《三只山羊嘎啦嘎啦》。大师玛夏·布朗改编的民间故事,松直居赞其画风,三只山羊要到山坡吃草,但遇到山怪……遇到坏人时,如果实力悬殊,考验的是智慧和灵机应变。大山羊的勇敢和实力也让人敬佩。牛牛问:山怪为什么要吃山羊?我不想让它吃。嗯,如果我们都有童心,世上将不再有杀戮……
#牛牛晨读#之《阿秋和阿狐》。讲述玩具阿狐领小主人回老家找奶奶的故事。小时候,大哥也会领着我去钓鱼,去镇上,去采野菜,也曾帮我打架……一切都能在自己的童年找到影子,现在想起还是那么温暖、感动。但愿牛牛也能感受到亲人、朋友的体贴、坚强、勇敢并如此待人,遇事也能轻声的说“没事,没事”。
#牛牛晨读#之《天啊!错了!》。中国原创优秀作品。灵感源于“庄周梦蝶”,但我更相信取自孩子的恶作剧。父母总想为孩子成长铺路,但故事启发我们,理念、方法是否正确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父母不要做画外音,以自己的思维定式和传统观念扼杀创造力,放手让孩子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运用自己的理性吧。
#牛牛晨读#之《要是你给小老鼠吃饼干》。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他就会跟你要一杯牛奶,然后是……直到你筋疲力尽,但新的循环又开始了。艺术还真是源于生活,小老鼠不就是现实中的孩子吗,可爱、执着、精力过剩、勇于探索。父母就是故事里的孩子,需要的是耐心、宽容、理解,日复一日,辛苦并快乐着。
#牛牛晨读#之《 吃掉你的豌豆》。妈妈哄孩子吃豌豆的故事。“如果你如何,就可以……”多常见的亲子交流模式啊。亲子冲突不少源自大人的居高临下,顺便还教给孩子讲条件的坏毛病。我们只见豌豆的好,却忘了口味差异,忘记了替代,忘记了变通,忘了共同爱好,忘记了与孩子交流要尊重、理解和共鸣。
#牛牛晨读#之《猜猜看——谁做了什么?》。书中的主人公只见脚印不见人影,做了什么全凭猜测推理,不得不佩服法国人的想象力和创意。不过,也不要小看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哪怕他/她只有两三岁。初看到这本书就被吸引,果断下手,生怕以后错过。更没想到的是,牛牛非常喜欢,故事梗概八九不离十。
#牛牛晨读#之《小猫头鹰》。讲述三只小猫头鹰等待妈妈回家的温馨故事。对小宝宝而言,没有什么比找不到妈妈更难过,也没有什么比妈妈回来了更高兴。三只小猫头鹰的心理刻画尤其传神,从不安、焦急、期待到高兴。听到最小的皮皮每次都说“我想要妈妈”,牛牛笑的前仰后合,可以……她何尝不是如此?
#牛牛晨读#之《小熊比尔和大熊爸爸》系列。讲父子的书不多,这一系列是其中的佳作。虽然其中几本文字很多,情节较复杂,但牛牛仍一直听到最后。尤其是《比尔真会安慰人》和《没有我的比尔可不行》等,有时候直接将比尔换称为“牛牛”,效果很好。大熊爸爸始终的宽容,实时的鼓励,及时的保护值得学习。
#牛牛晨读#之《忘了说我爱你》。最近牛牛有点分离焦虑,特拿出这本书。早上妈妈匆忙送比利去幼儿园,结果忘了说“我爱你”,好伙伴小兔子也不见了。正当比利失落伤心的时候,妈妈返回,送回了小兔子,还对比利说“我爱你”。真诚的表达对孩子的爱,不因孩子的拖沓、粗心而改,更不因大人的“忙”而变。
#牛牛晨读# 11月30日:《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这是什么队列》、《I LOVE MY MUM》。第一个故事有点长,没想到她能安静地听完;第二本书好多天没看,牛牛里面的内容仍然印象深刻,兴高采烈地拿着书向我描述她喜欢的动物。第三本书是英语启蒙,听到熟悉的单词,牛牛会大声唱有这个单词的儿歌。
#牛牛晨读# 北京终于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所以,今天的晨读就是《冬天里的弗洛格》。封面上,一只小青蛙在雪地上行走,天上还有片片雪花飘落,一如窗外的风景。在冬日的早晨,一起读一个温暖而应景的故事,然后,带着满满的感动SAY GOODBYE——完美的告别仪式。
#牛牛晨读# 今天牛牛起得很晚,7点半才被我弄醒,于是晨读只能和早餐同时进行。应她的要求,先背诵了OLD MACDONALD HAD A FARM的第一段,DO YOU LOVE ME,MAM昨天刚买,只会背第一句,只能用MY MUM充数,没想到牛姑娘已经能给我提词了。估计再听几遍,她就会背得比我好了。
#牛牛晨读# 起床后牛牛自己拿着《老虎拜师》让讲给她听。刚买的书,还没来得及看。之前买的比较多的是引进版的绘本,毕竟欧美和日本的经典作品多。后来受到北北的启发,我也开始挑选一些中国的神话传说,比如司马光砸缸、狼来了之类,牛牛很爱听。传统文化果然魅力无穷啊。
#牛牛晨读# 吃早饭时,给牛牛讲了《小夜熊》,一本温馨的书——小夜熊半夜醒来,发现妈妈不见了,就开始四处寻找,结果来到了小男孩的家里,于是小男孩也陪着它一起找,最后流星带他们找到了正在捉鱼的妈妈。
#牛牛晨读# 之《我永远爱你》。每个父母可能都面临这样的疑惑,孩子闯了祸,怎么办?熊妈妈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都永远爱你,可以放心说真话;第二,坏事分为有意无意的,前者妈妈不喜欢,后者可以尽量避免;第三,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负责收拾干净、全家人饿肚子。
#牛牛晨读# 之《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巨人乔治乱蓬蓬的头发、长得像达利比的小兔子都是牛牛的兴奋点。熟悉的场景中,大与小、邋遢与整洁、悲伤与欢乐对比出现,孩子理解更自然。衣服给小羊做船帆,鞋子给老鼠一家做房子,不得不让人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此外,牛牛特别希望想听乔治是怎么唱歌的……
#牛牛晨读# 《FOOD》——可爱的卡片书,有一张两面分别印着男孩和女孩的小卡片,一边听故事,一边可以把卡片插到“食物”上。每种食物都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出现,先说出自己的特点,然后“让你猜猜我是谁”。画风夸张,表达丰富。缺点是中国小宝宝对HOT DOG和SPAGHETTI等不常见的食物会感到陌生。
#牛牛晨读# 《母鸡萝丝去散步》。很长时间牛牛都对它无感,昨天开始突然就喜欢上了。全书色彩明媚,故事幽默。文字寥寥无几,从母鸡的角度来说,情节也平淡无奇,但加入了想追逐猎物的狐狸,就变得妙趣横生。合上书,想起《老鼠医生地嗖头》里的一号反派,狐狸怎么都那么悲摧呢?
#牛牛晨读#之《大猩猩》。大师安东尼布朗的经典力作,也是牛牛的最喜欢的绘本之一,很多段落都能复述,也从中学会了“孤独”等词语。其实,这更是一本父母应该读的书,亲子共情是亲子关系的基础,而亲子阅读是不错的形式。对时下流行的感恩教育不感冒,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夫复何求?
#牛牛晨读#之《乔比》。不要用大人的眼光看待孩子,《乔比》就是一例。牛牛前几天总是假装喂我东西,然后担忧的问:“爸爸,你肚子疼了吧?”后来才知道这就源自于乔比的一个小故事。乔比的故事都是生活中的琐事,充满了口语化的对白。恰恰是这点,正好符合2岁多小朋友的特点,备受牛牛喜爱。
#牛牛晨读#《小老鼠上灯台》。儿歌书中的第一首,牛牛特别喜欢,而且必须要唱给她听。很有意思的是,牛牛看到这一页,问的第一个问题是:“猫在哪里?”我仔细一看,画面上果然没有出现猫,只有一只惊惶失措的老鼠在往右看。于是引导她根据老鼠的目光推测猫的所在。“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构图很棒。
#牛牛晨读#之《吃掉黑暗的怪兽》。又一本牛牛一口气听到尾、反复要求看的经典绘本。多数人可能都不喜欢黑暗的感觉,但没有黑暗,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吗?答案是未必。月有阴晴圆缺本是自然规律。况且没尝过苦的滋味,哪能知道甜的美妙呢。再说了,黑暗中其实还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乐趣。
#牛牛晨读#之《小饼干的大道理》。大道理往往是令人反感的同义词。所以能把大道理讲的津津有味的书,不得不欣赏加佩服。最初很是担心牛牛能否接受这么抽象的概念。事后证明多虑了。耐心、尊敬、公平……,和孩子一起读的过程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听了这么多年大道理的大人。
#牛牛晨读#之《一个下雨天》。两岁多的孩子开始会叙述事情的经过了,过程吗也许就像绘本中的那只小猪。小猪采花过程中遇到了下雨,它及时躲到了大树下面,但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淋湿了呢?悬念留到了最后,过程可是曲折呢,一只老鼠、两只豪猪、三头水牛……且听小猪向山羊爷爷娓娓道来吧。
#牛牛晨读#之《小老鼠分果果》。这不又学雷锋了吗,咱也应景,介绍个以助人为乐、分享为主题的绘本。小老鼠发现了一个大苹果,历经艰辛运回家,路上得到了青蛙、乌龟、鼹鼠的帮助。小老鼠最后也将苹果分享给三个帮助过它的小动物们。牛牛看过之后有段时间言必称“我来帮你吧”,想来那也是雷锋精神啊。
#牛牛晨读#之《不要再笑了,裘裘》。负鼠妈妈要教裘裘学会生存本领——“装死”。读后和牛牛一起角色扮演,颇为有趣。生活是严肃的,甚至有时是残酷的,但这不能因此剥夺我们笑的权力。孩子,尽情的享受童年的快乐吧,长大了也要笑对人生。随便提醒自己,相信孩子的潜能,多输入,不要急于求输出。
#牛牛晨读##之《我不知道我是谁?》。如果孩子会问问题了,那这本书都适合读了。牛牛每次都是听得津津有味,不但从中学会了问句,还学会了各种各样东西的名称。更重要的是,哪怕是两岁的孩子,也能体会其中的诙谐幽默,堪称经典之作。
#牛牛晨读#之《再过10分钟就睡觉》。《晚安,大猩猩》作者的又一力作。牛妈觉得无从讲起,牛爸却觉得内容丰富得可以十次不重样。十个不同性格和特征的小老鼠就是十个小故事。尤其是10号小老鼠,牛牛看到它就发笑。穿插其中的《晚安,大猩猩》情节也很有趣。不过,越读越兴奋,做睡前故事未必合适。
#牛牛晨读#之《猫医生》。要说还是记忆最深刻的地方和职业,那显然非医院和医生莫属。牛牛特别喜欢有关医生的绘本,甚至扮演医生。这可能就是《游戏力》里说的“暂停现实,置换角色”吧。虽然结尾有点无厘头,但总体而言还是上乘之作,孩子喜欢是硬道理。类似的还有《丹尼医生》《老鼠牙医地嗖头》等。
#牛牛晨读#之《找不同》。类似的书太多了,本想锻炼观察能力的,结果牛牛留下了“后遗症”,见到什么都要找找不同。比如到琪琪姐姐家,就看出马桶、拖鞋等与家里不同。看到《晚安,大猩猩》的某一页,会说那面的窗帘拉开了,那个没拉开。看到一串灯笼,会说这个圆,那个瘪,这个没亮……
#牛牛晨读#《古纳什小兔又来了》。一个由于错拿小兔而引发的化“敌”为友的小故事。《古纳什小兔》的续集,但公认更加精彩。卡通人物形象映衬在实景照片当中,恰到好处,真实感陡升。“剧情”安排跌宕起伏,翠西和宋佳不打不相识,因共同的爱好成为好友。两个爸爸的表情也妙趣横生,读时颇为共鸣!
#牛牛晨读#之《鱼就是鱼》,大师之作。故事中米诺鱼认为小蝌蚪是同类,直到小蝌蚪变成青蛙后,它也想学着去岸上看看外面的世界,结果可想而知。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同,一沙一世界,别人眼中斑斓的世界未必适合你。鱼就是鱼,我就是我!
#牛牛晨读#之《在森林里》。经典绘本不会因为它单调的黑白色彩而失去光辉,反而有如入梦境之感。故事中的“我”走过了一片森林,路上遇到了不同的动物,这些动物伴随他一路。我们的人生不就是一片森林吗,路途中我们会遇到父母、爱人、孩子、朋友、同事……,一切平常,但生命因此精彩。人生如梦!
#牛牛晨读#之《森林大会》。森林里的动物各自展现自己的绝活,最后小男孩由于会“咯咯笑”而赢得冠军。幸为人类,我们会笑,相较动物多了一种表达欢乐、幸福的方式。不过,你的笑也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吗?男孩的爸爸说:我也想像你那样笑。嗯,对大人而言,孩子的笑真的是绝活,你还会吗?
#牛牛晨读#之《我的幸运一天》,庆子大作。肥嘟嘟的小猪主动送上了门,正愁午饭的狐狸会怎么做?悲剧的开头,喜剧的结尾,本来幸运属于狐狸,最后却属小猪。读后感吗?除了智慧,遇事淡定,祸兮福之所倚。对狐狸而言,贪婪让人愚蠢,嘿嘿,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打住,不然就变成少儿不宜的血腥剧了。
#牛牛晨读#之《黑猩猩的面包店》。黑猩猩开了家面包店,他做的面包香喷喷,可是顾客都先后被猩猩的嗓门、长相吓跑了。猩猩想出个好办法,用布偶来代替他售货。期间他还伸张正义,吓跑了欺人的小狐狸。看画风就是牛牛喜欢的类型,果不其然。顺便还给牛牛讲了排队、不能欺负人,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牛牛晨读#《好忙的一夜》。巴巴奶奶感叹星空之美,于是好忙的一夜开始了,直到把所有的东西搬到外面。这下可以安心赏星空了?不,她躺在帐篷里的床上呼呼大睡起来,把看星星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我们不是这样吗?忙忙碌碌的追求幸福却忘了幸福是什么。为孩子的未来而赚钱,却忘了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
#牛牛晨读#之《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有国际水准的本土绘本。一位爸爸为教会孩子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把自己当做鸟,一遍遍地为孩子演示飞翔着。为人父母者,大多不缺乏爱心,但往往不得法,尤其缺乏耐心。有这样的爱心、耐心和方法,岂止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啊,定能在爱的沐浴中快乐、健康成长。
#牛牛晨读#之《地上100层的房子》。多奇收到一封神秘的信,邀请他到一座高达100层的房子顶层做客,于是一次奇妙之旅开始了。号称“故事+百科+启蒙的百科全书式绘本”,果不其然,每十层都住着不同的小动物。牛牛对大蛇跳舞、啄木鸟给多奇刻像两段最感兴趣。此外,正是这本书,牛牛知道了100。
#牛牛晨读#之《首先有一个苹果》。又一个孩子爱看的数学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出来,三只鸟想吃虫子,四个……能够将原本枯燥的数字、比较和加减的概念融汇在书中,还能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是足见功夫的。类似的还有《9只小猫呼呼呼》等。
#牛牛晨读#之《蚂蚁和西瓜》。赞叹其创意和有趣,更惊讶于竟是日本绘本大师田村茂的处女作。四只蚂蚁偶遇游客丢弃的西瓜,他们想方设法将其运回窝,还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梯。书中处处是“宝”,可以教孩子数字(四只蚂蚁、大小、整体部分),可以让孩子学会合作、勤劳、开动脑筋,蚂蚁洞里还能寻宝。赞!
每天微博记录下也很好 读得书真不少 很有心的一个妈妈 很详细的介绍哦。 看了好多书,妈妈好用心 看了这么多啊,学习了! 厉害的宝宝 实际读的书比这要多很多,但说实话,真正经典书还是有限的。这里记录的都是孩子自己要求反复读的书。还有不少经典书还没来得及记录,比如《野兽出没的地方》、《青蛙小弟在睡觉》、《小兔汤姆系列》、《弗洛格系列》、《鸡蛋哥哥》、《奥莉薇》、《古拉和古利》、《十四只老鼠系列》……还有,最初有点功利,希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读过后来,父母的兴趣有时候比孩子还大,而且大人一样从中受益匪浅…… 谢谢牛牛妈的分享,正在为找什么样的绘本发愁呢。 #牛牛晨读#之《野兽出没的地方》,大师桑达克之作,盛誉不断。淘气的小男孩MAX神游“野兽国”。读之前,做了一些功课,震惊于作者人生经历的曲折离奇,也怀疑书过于“炫技”。结果牛牛非常喜欢,读了一遍遍。淘气本是孩子的天性,负面情绪在所难免,让他在心中的自留地驰骋之后,爱的纽带会拉他回来。 #牛牛晨读#之《疯狂星期二》。星期二晚,一群乘坐荷叶飞船的青蛙出动了,纵横在小镇上空……,早上只留下狼藉一片、不知所措的警察和惊魂未定的狗。精湛写实的画风胜似3D电影,天马行空的想象让人叹为观止,不时流露的幽默让人捧腹大笑。谁没有个疯狂的梦想呢?这不,猪来了,又一个疯狂星期二开始了!
本帖最后由 exambug 于 2012-6-15 12:50 编辑
#牛牛晨读#之《木头人儿》。写在父亲节。木头人儿本有美满的家,可突生变故,所幸历经艰险最后回到妻儿身边。木头人儿爸爸显然是个任人摆布的小人物,但有责任感、理性、勇敢、善良,他是孩子心中的那座山,妻子的那颗大树。全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无关贫贱。敬在外打拼的木头人儿爸爸们,父爱如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