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重生——谈鲁滨逊式的冒险故事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6-6 22:46 编辑男孩子都喜欢冒险故事吧。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叫《大森林的主人》,我非常喜欢,特别向往里面所描述的打猎生活。故事虽然很短,但情节惊险曲折。主人公和猎人划着小船顺流而下,小船翻了,两个人又累又饿。猎人用猎枪和干苔藓生起一堆火,挖洞烤松鸡,在烤热的地面上铺树枝做床。每次读到烤松鸡,我仿佛都闻到了香喷喷的味道,嘴里不禁流出口水。尤其是猎人那句“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只要肯动脑筋,一切东西都可以拿来用”,让我至今难忘。应该说,这篇短短的文章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鲁滨逊式的冒险故事。一次意外事件——船翻了,要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吃、住,利用野外生存的知识——圆满解决问题。那时的我,多么希望能有这样一片森林、一条河流,可供我打猎、探险啊。只可惜,生在华北大平原上,这样的生活只能是一种奢望。高中时,偶然看到一位同学的笔记本,里面记载的都是莫名其妙的东西,“手电筒1只,锤子1只,斧子1把,刀子1把,蜡烛5只,背包2个”等等诸如此类的。原来他正在看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我禁不住好奇,也到图书馆借来看。这是一本精彩的探险小说,讲述的是人们在绝境之下如何与自然搏斗、顽强生存下去的故事。我的同学大概是要模仿小说里的情节,准备去探险吧。一晃过去了这么多年,也不知他是否实现了当年的愿望。再后来又看了好多凡尔纳的小说,以及鲁滨逊故事的鼻祖——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我越发对这一类型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前前后后收集了十多种类似的小说。虽然,至今我连一次探险都没有尝试过,但我依然怀有这样的梦想。找一个海岛,或者一片丛林,以最原始的方式生存,以最质朴的心态面对自然,像《瓦尔登湖》的作者一样沉思,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纯粹的隐居生活。什么是鲁滨逊式的故事呢?概括地说,就是主人公经过一次意外事件,进入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借助有限的工具,制造出各种物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并最终脱险的故事。这是标准的定义,而宽泛一点儿来说,只要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以比较原始的方式利用自然以解决人类基本需要的带有冒险性质的故事,就是鲁滨逊式的故事。鲁滨逊式的故事一般都是以一次意外事件开始的,例如沉船、飞机失事、热气球破裂、迷路等等原因,主人公被迫流落到孤岛、森林等与世隔绝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人是自愿进行探险、野外生存,或者逃避世人,隐居独处。比如《勇敢的心》里玛法图不堪忍受人们的嘲讽,毅然向大海发起挑战。《山居岁月》中的山姆,喜欢探险和野营,在山里独自生活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和野外生存能力,经过报纸报道后还吸引了其他人来参与。《健介的王国》中的小川健介在战舰被炸毁后漂流到荒岛上,他知道长崎被原子弹轰炸,以为妻子和儿子死掉了,所以他不愿再回日本,即使后来迈克尔的家人来到,他还是选择留下来。《一岁的小鹿》(这是一个不太标准的鲁滨逊式的故事,算是扩展版本吧)中丘棣的父亲贝尼被认为是一个疯子,因为他竟然带着自己的妻子,抛弃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住进荒凉的佛罗里达丛莽的最深处。其实,贝尼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那广袤的与世隔绝的丛莽,以它所能赐予的安宁和寂静吸引了他。……接触人,使他这种性情受到伤害;而接触松林,却能使他心灵的创伤愈合”。贝尼要过一种坦率的、诚实的生活,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的残忍险恶比起熊、豹和狼等野兽来要严重得多。此外,还有一些人因犯罪而被流放到荒岛上,比如《神秘岛》里的艾尔通,《鲁滨逊漂流记》里叛乱的水手等等,不过他们一般都不是故事里的主人公。鲁滨逊们独自生活的时间有长有短,短的几十天、几个月,长的几年、十几年,《鲁滨逊漂流记》里甚至长达28年。鲁滨逊式的故事中的人数也有多有少,有的是一个人,有的是一家人,也有的是五六个人。这些故事中有的是孩子,也有的是成年人。可想而知,如果独自一人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很多人会忧郁、恐惧、寂寞,甚至想自杀。《神秘岛》里的艾尔通虽然有猎枪、火药和住所,但都废置不用,情愿吃生肉,过一种野兽般的生活,是因为他长期处于孤独之中,最后被折磨得精神崩溃。《一岁的小鹿》中的丘棣生活在丛林中,只有一个残疾朋友草翅膀,可草翅膀也死了。他一直希望饲养一只宠物,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只可以信赖的小东西。后来他得到了一只成为孤儿的小鹿——小旗,就像书中所说:“但愿小旗能够懂得,它用不着经受森林中的荒凉和寂寞。至于对他自己来说,小旗也减轻了在家庭中折磨着他的那种孤独。”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最初也无法忍受孤独和绝望,但他阅读《圣经》,虔诚地皈依了上帝,对岛上的生活他感到无限地满足。“我卑顺地、衷心地感谢上帝,因为他使我明白,我在这孤寂的景况中说不定比我在人世的自由和快乐中更为幸福。”“从这时起,我心里开始有了一个结论,认为我处在这种被抛弃的孤苦伶仃的环境里,可能比我处在世界上任何别种环境里还要幸福。这样一想,我就不由地要感激上帝,感谢他把我带到这个地方来。”鲁滨逊的心路历程说明,人的理智可以战胜最初的恐惧和孤独,人的信仰是支撑人活下去的力量。鲁滨逊的皈依虽然是宗教式的,但未必不是一种好的解脱。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鲁滨逊们的勇气和毅力,他们身临绝境,几乎都是白手起家,用最原始的方式来解决最原始的需要,而习惯了现代文明和种种生活便利的人们,往往需要付出比在文明世界里十倍、百倍的艰辛。暴雨、狂风、饥饿、野兽、野蛮人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他们。每经历一次苦难,他们对大自然的了解就多一分,生存下去的机会也就多一分。我想,这对今天的人们尤其是孩子,是一项难能可贵的品质。现在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受到太多的呵护,胆量小,独立性差。多让他们读读这样的书,适时地解放一下他们的手脚,让他们自由地去探索甚至是探险,有助于培养他们坚韧顽强的性格,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鲁滨逊式的故事里往往为我们介绍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关于动物的、植物的、天文的、地理的、航海的、化学的等等,应有尽有。而且比起教科书和百科全书,通常要生动得多,有趣得多,更容易让人接受和吸收。比如一个捕鱼,就有很多东西要学,鱼叉、渔网、钓钩究竟如何制作和使用。生火问题,可以通过玻璃、望远镜聚焦太阳光,也可以用手斧、燧石等敲击火花,还可以用弓钻木取火等等。一些儿童版鲁滨逊的故事里的知识相对简单,而成年版里的就专业、复杂得多了。比如《神秘岛》就是鲁滨逊式故事的高级版本,里面涉及测量经纬度、制造炸药、玻璃、电池、炼铁等等知识,要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才能够读懂。阅读这些著作,可以激发孩子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阅读更深刻、更系统的科普书籍,为他们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打下牢固的基础。此外,这些书籍中所涉及的知识,不仅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还可能对未来有重要的影响。万一哪天身历险情,说不定这些知识还可以真正派上用场呢。鲁滨逊式的冒险故事里,主人公处在荒蛮的地域里,一般都会和土著人、野蛮人、吃人生番打交道。如《鲁滨逊漂流记》、《珊瑚岛》等书里都有吃人的残忍场景出现。但一般来说,小说的作者能较为公正合理地处理主人公与土著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对白人中心主义的心态进行批判,对土著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以及历史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这是难能可贵的。笛福笔下的鲁滨逊对星期五怀有很多的傲慢和偏见,两人之间还是主人和奴仆的关系,而《海狸的记号》就反其道而行之,专门把《鲁滨逊漂流记》作为批判对象,重新审视了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印第安男孩的妈妈被白人杀害了,但他们很善良,在危难时帮助了马特,教给他生存技能。阿天和马特成为好朋友,阿天的祖母也消除了对白人的仇恨。但冬天来临了,印第安人要向北迁徙,永远不再回来,他们邀请马特随行,但马特决定留下来。圣诞节前夕,马特终于迎来了家人,他们还带来一个消息,据说有很多白人家庭要来此拓荒,这里很快就会成为一个繁华的小镇。看到这里,每一个读者都会为印第安人家园被霸占、不得不流离失所的悲惨命运扼腕叹息。《加拿大的鲁滨逊》中讲到三个孩子海克托、路易和凯瑟琳解救了一位在印第安部落冲突中成为孤儿的女孩印第安娜,但不幸的是凯瑟琳被印第安人捉走,印第安娜只身去救凯瑟琳。海克托和路易遇到了一位相识的老猎人雅各。雅各和印第安娜救出了凯瑟琳,化解了印第安部落之间的仇恨。孩子们的友情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超越了族群的界限,让彼此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今天,西方的种族歧视虽然在法律上被禁止,但现实生活中依然残留着它的影响,读读这些故事,可能会让那些冰封的心解冻,让那些冷漠的心温暖。即使是我们,读了也会让我们更加尊重每一个人,珍视每一个朋友。
下面是对14个鲁滨逊式的冒险故事的简单介绍。《大森林的主人》很短,全文收录。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鲁滨逊乘船前往非洲,途中遭风暴袭击船只失事,唯有鲁滨逊活了下来,漂流到一座荒岛上,在那里生活了28年。鲁滨逊利用破船上遗留下来的工具和物品,种麦子,养山羊,制作蜡烛、陶器、面包、独木舟,用烟叶和甘蔗酒治疗疟疾,他还从吃人生番手中救下“星期五”做他的仆人。后来有一艘船的水手叛乱,逮捕了船长。鲁滨逊和船长夺回了船,将叛乱分子流放到海岛上,最终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约翰·怀斯《瑞士鲁滨逊漂流记》(Swiss Family Robinson)一家瑞士人在移民海外的航行中遭遇风暴,又被船上的水手所遗弃,他们漂到了一个荒岛,靠着意志和船上留下的物品,以勤劳的双手,开始了简单而又充实、奇异而又有趣的新生活。
儒勒·凡尔纳《神秘岛》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之一,鲁滨逊故事的高级版本,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天文、地理、航海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五个被困在南方军队中的北方人,利用机会乘热气球逃跑了。途中他们遇到风暴,流落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工程师赛勒斯·史密斯的带领下,他们利用岛上丰富的资源,制造出了砖块、陶器、铁器、炸药、蜡烛、独木舟、玻璃、风磨、织布机、电池、电报机等,种植庄稼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他们还在岛上探险,与猛兽搏斗,反击海盗的入侵,医治受伤的哈伯特。他们收留了被流放到另一座小岛上的罪犯艾尔通,使其洗心革面,开始新的生活。每当这些移殖民遇到困难时,总会有一个神秘人物——尼摩船长暗中相助。直到有一天火山爆发,整座海岛沉没。绝望之时,六个人迎来了邓肯号游艇和格兰特船长的儿子,最终回到了美国。
R·M·巴兰坦《珊瑚岛》(The Coral Island)少年拉尔夫乘坐商船到南太平洋旅行,船只不幸在暴风雨中触礁沉没,他和好友杰克·马丁、彼得金·盖伊漂流到一座珊瑚岛上。这里位于热带,岛上物产丰富。三个孩子采集野果,制作弓箭、鱼叉,捕猎野猪和鱼,同鲨鱼搏斗,造船、制帆,还解救了土著人,帮他们打败了食人部落,最后乘路过的船离开了珊瑚岛。
凯瑟琳·帕尔·特雷尔《加拿大的鲁滨逊》故事讲的是三个孩子海克托、路易和凯瑟琳到森林里采草莓迷了路,不得不在大湖之畔定居下来。他们依靠着顽强的毅力和森林里丰富的物产,独自生活了三年。三个人解救了一位在印第安部落冲突中成为孤儿的女孩印第安娜,但不幸的是凯瑟琳却被印第安人捉走,印第安娜只身去救凯瑟琳。海克托和路易遇到了一位相识的老猎人雅各。雅各和印第安娜救出了凯瑟琳,化解了印第安部落之间的仇恨。老猎人领着海克托、路易和凯瑟琳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
伊丽莎白·乔治《海狸的记号》(The Sign of the Beaver)马特的爸爸在缅因买下了一块土地,他和马特先到那里建好了一座木屋,然后回马萨诸塞的家去接妈妈和妹妹,留下马特独自看护木屋和玉米地。陌生人偷走了爸爸留下来的来复枪,熊闯进屋子,撕破了面粉袋,马特被蜜蜂蜇伤,幸亏得到印第安人萨克尼斯和他的孙子阿天的救治。马特为阿天读《鲁滨逊漂流记》,教他认识“白人的符号”,阿天则教给马特生活的技能,两个人成了好朋友。马特和阿天一起杀熊,帮阿天的妹妹解救被捕兽夹夹住的老狗,最终消除了阿天祖母对白人的仇恨。当冬天来临时,印第安人准备向北迁徙,邀请马特随行,马特决定留下来。圣诞节前夕,马特终于迎来了家人。
杨·马夫尔《小鲁滨孙历险记》米龙、维克脱是两个城里孩子,对植物学和动物学特别感兴趣,整天梦想着到大自然里去冒险。趁着放春假,两个孩子乘坐独木舟,来到波列西叶湖上。小船被漩涡掀翻,两个人困在湖中孤岛上。他们钻木取火,用刺猬皮做狼牙棒,用蛇皮当套索,将树枝编成棚子,采集野菜和野果,捕捉鱼、獾、松鸡,猎杀熊和鹿。他们偶然发现了隐藏在海狸窝里的秘密,解救了被走私匪徒绑架的萨甫丘克,协助边境部队将匪徒全部抓获。
玛·金·罗琳斯《一岁的小鹿》(《鹿苑长春》)(The Yearling)丘棣一家生活在佛罗里达边远地区的丛林里,靠耕种和打猎为生。丛林里的生活刺激有趣,丘棣和爸爸一起钓鲈鱼,猎鹿,追踪丢失的猪,击退饿狼对家畜的袭击,活捉十只小熊,还和福列斯特兄弟一起采蜂蜜、猎杀偷吃玉米的黑狐。丘棣一家的生活又是艰辛的,他们饲养牲畜,却总会被黑熊和饿狼光顾,种植玉米,又会被黑狐糟蹋。眼看庄稼快收获了,一场暴风雨又摧毁了一切。到了春耕时节,贝尼又被病魔击倒了,病好了却再也不能干重活。丘棣饲养了一只小鹿,可因为糟蹋玉米苗,丘棣用爸爸送给他的猎枪亲手打死了小鹿。丘棣离家出走,在外面游荡了几天后,又回到了家中。生活的困窘迫使丘棣不得不肩负起家庭的重担,结束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
阿·斯佩里《勇敢的心》(Call It Courage)很多年以前,在南太平洋玻利尼西亚群岛中的希库艾鲁岛上,有一位十五岁少年名叫玛法图。在他三岁的时候,妈妈被大海夺去了生命。从此,对大海的恐惧深深埋藏在玛法图的心里。由于不堪忍受人们的嘲讽,玛法图和他的同伴——一条名叫尤里的小狗一起去闯荡大海。独木舟在暴风雨中沉没,玛法图和尤里漂流到一座荒岛上。在岛上,玛法图学习用鲸鱼骨制作刀子,吃野果、鱼和野猪肉,自己搭建小屋,造独木舟,杀死凶猛的鲨鱼、章鱼和野猪,用野猪的獠牙做项链。返航途中,他还遭到野蛮人的追击。最后,玛法图终于战胜了惊涛骇浪的考验,回到了亲人的身边。
迈克尔·莫尔普戈《健介的王国》(《孤岛上的红毛猩猩》)(Kensuke's Kingdom)迈克尔的爸爸失业了,全家决定乘帆船进行一次环球航行。一天夜里,迈克尔和他的小狗丝特拉·阿图不小心落入大海,幸亏一位日本老头小川健介救起。健介生活在一座孤岛上,脾气古怪,让迈克尔难以理解。有一次迈克尔在海里游泳,被水母蜇伤,健介将他救起。在养伤期间,迈克尔了解了健介的身世,原来他是日本长崎人,二战时曾在军舰上做医生。战争快结束时,军舰被美国飞机炸毁,健介是唯一的幸存者。他听到长崎遭原子弹轰炸的消息,以为妻子和儿子也死掉了,于是他隐居在海岛上,独自生活了40多年。迈克尔的爸爸妈妈来岛上接他,可是健介却不愿意离开。值得庆幸的是,健介的妻子和儿子并没有死于战火。
盖瑞·伯森《手斧男孩1-5》(Hatchet)一个父母离异的小男孩布莱恩在暑假里乘坐丛林飞机去加拿大找自己的爸爸,不幸的是飞行员突发疾病死了,布莱恩驾驶飞机迫降在加拿大的原始森林里。他采集浆果,生吃乌龟蛋,靠一把手斧生火,用鱼叉和弓箭捕鱼、捉鸟,遭遇了蚊子、豪猪、熊、狼、臭鼬和驼鹿的威胁。布莱恩制作了木筏,从失事的飞机上找到了救生用品和应急发报机,他用发报机发出求救信号。在丛林里生活了54天之后,布莱恩终于迎来了救援人员。
斯·奥台尔《蓝色的海豚岛》(Island of the Blue Dolphins)女孩卡拉娜生活在美丽的蓝色海豚岛上,她的部落与阿留申人发生了战争,很多人牺牲了,他们不得不到东边的国家寻找一个安身的地方。当白人的船只来解救他们时,卡拉娜和弟弟拉莫被遗落在海岛上。第二天拉莫不幸被野狗咬死,卡拉娜开始了孤独而漫长的海岛生活。卡拉娜用海象牙做成标枪,用鲸鱼的肋骨做篱笆,还制作弓箭,改造独木舟。她用标枪叉鱼,用海草做成的渔网捕鱼。她用鸬鹚的羽毛做裙子,用海豹皮做凉鞋,用海胆当染料染衣服。她一个人勇闯狗洞杀死野狗,与大章鱼进行殊死搏斗。卡拉娜还结识了一位阿留申姑娘徒托克,两个人化敌为友,消除了种族间的仇恨。有一天,一艘捕猎海獭的船终于开来了,卡拉娜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蓝色的海豚岛。
珍·克雷赫德·乔治《山居岁月》(My Side of the Mountain)《山居岁月》讲述了一个叫山姆的男孩独自在山中生活的故事。山姆来自纽约,喜欢冒险和野营。他一个人来到曾祖父经营过的农场,这里已经变成一片森林。山姆手中仅有一把小刀、一捆绳索、一把斧头、一些打火石和钢片。他建造树洞作为住所,用粘土和石子做炉子,捕捉猎物、采集野果当食物,用鹿皮缝制衣服,完全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自然的赐予生存下来。他还同动物交朋友,训练了一只猎鹰。当遇到困难,他会去镇上的图书馆查阅资料。山姆的行踪引起人们的追踪和猜测,报纸还做了报道。一些人被吸引到山里,同山姆过起了逍遥自在的山居生活。
尼古拉斯·S·乌斯季诺维奇《大森林的主人》秋雨下了整整一个星期。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大森林上面,潮湿的风缓缓地吹着。吸饱雨水的树枝垂下来。河水涨到齐了岸。我和猎人划着小船顺流而下。到了河身狭窄的地方,小船突然撞在水面下的树桩上,翻了。食物和打来的野味全给冲走了,我们只好带着猎枪上了岸。这里离住所还很远。我们俩浑身是水,又累又饿。我冷得发抖,呆呆地望着猎人,希望他有个办法。猎人不声不响,只顾拧他的衣服。“应该生一堆火呀!”我提议,可是从口袋里摸出火柴盒一看,里面竟流出水来。猎人还是不声不响。他在一棵枞树的窟窿里找到了一些干的苔藓,又拿出一颗子弹,拔下弹头,把苔藓塞进弹壳,塞得紧紧的。他吩咐我:“你去找些干的树枝和树皮来。”我找来了。他把那颗拔掉弹头的子弹装进枪膛,对着地面开了一枪。从枪口喷出来的苔藓烧着了。他小心地把火吹旺,把树枝和树皮一点儿一点儿加上去,不一会儿,篝火熊熊,烧得很旺。“你照看火堆。我去打些野味来。”猎人说着,转到树背后就不见了。只听见树林里响了几枪。我还没捡到多少干柴,他已经回来了。几只松鸡挂在他腰上,摇摇晃晃的。“我们做晚饭吧。”他说。他把火堆移到一边,用刀子在刚才烧火的地上挖了个洞。我把松鸡拔了毛,掏了内脏。猎人又找来几片大树叶,把松鸡裹好,放进洞里,盖上薄薄的一层土,然后在上面又烧起一堆火。等我们把衣服烘干,松鸡也烧好了,扒开洞,就闻到一股香味。我们俩大吃起来,我觉得从来没吃过这么鲜美的东西。天黑了,风刮过树顶,呼呼地响。“睡吧。”猎人打了个呵欠说。我的眼也快要合上了。可是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猎人带着我折来许多枞树枝。他把两个火堆移开,在烤热的地面上铺上枞树枝,铺了厚厚的一层。热气透上来,暖烘烘的,我们睡得很舒服,跟睡在炕上一个样。天亮了,我对猎人说:“你真有办法。要不是你,我一定要吃苦头了。”猎人微笑着说:“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只要肯动脑筋,一切东西都可以拿来用。” 收藏并推荐电影 《荒岛余生》 《极地重生》
嗯,也是值得大人多看看的书 呵呵 跟着学习了 谢谢楼主的推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