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首先感谢北极的企鹅发的一些帖子,颇有收益,尽管里面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探讨,总体来说,还是很有启发,在此表示感谢。

其次想恳请北极的企鹅做两件事情:
。。。。。。
再次感谢。

3519 查看 30 收藏帖子 (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欢乐童年

    楼主 2012-6-12 11:08:58 使用道具

    出书是不是就能赚钱:

    这事还真得两说着。 有的书能赚钱,有的出书是倒贴钱。那么,在不了解笑妈出的两本书是贴钱还是赚钱的情况下,最好的做法是不做评论, 不拿赚钱这个词说事。当然了, 除非你或是你的朋友在出版界混,特别的了解行情,知道内情。那就另当别论了。




  • zzyy

    2012-6-12 11:32:11 使用道具

    出版社是企业,出书就是要赚钱的,否则效益哪里来。至于最后赚不赚,是不是倒贴,要看销量。有的书是个人花钱买书号出的,印量很少,或是为晋升职称等用,或是自己留作纪念等,很明显笑妈的书不是这样的。没看过笑妈的书,刚才特意去京东搜了下,也百度了,这本书是做了宣传和推广的,目的是什么?效益。不是说追求效益不对,出版社不是公益机构,没有效益一大票人就要失业,但追求效益的同时也要讲求书的质量和内容,放到公众面前就要对公众负责。我没说笑妈的书不好,我没看过,不能评价,只是就这个帖子回复一下。另外,就算出版社赔钱,笑妈也不会倒贴,如果她要的是稿费,这书最后赔钱,她也不会倒贴。如果她要的是版税,同样不会倒贴,书卖的好多拿版税,书卖的不好少拿版税而已。
  • 上海悄悄

    2012-6-12 11:40:28 使用道具

    欢乐童年的意思就是 不要拿钱说事。

    笑妈的书推广,亲子英语的理念推广,对广大家长都是好事。爸妈网这么好,不也鼓励大家推广吗?难道爸妈网图什么?

    某些人觉得人家书里的理念不对,“祸害”孩子了,那大可也出书表明你自己的观点,“救救孩子”去。不过你可要努力了,网络点击率可不会全部变成图书销量的。
  • 欢乐童年

    楼主 2012-6-12 12:14:32 使用道具

    教育是不是科学

    只要看看国外教育界做的研究,写的论文,出版的书籍,没有道理说教育学不属于科学的范畴。说个最常见,最熟视无睹的例子:《朗读手册》这本书,可以说不是正统的教育研究论文,但看过这本书都知道,每个结论后面都有数据和研究来支持。他上面的任何一个结论,都不是随随便便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即便是,也要找来论据证明。而论据绝对不是我孩子如何如何了这种。国外的教育学科是归入人文科学领域的。是假设,还是证明了的结论都分的一清二楚。 教育学的论文,不像我们师范论文,老师写写自己上课的心得感受, 那些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论文。 一定是通过人文科学认可的实验方法,根据科学研究的流程,从看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如果是针对小孩子的实验,需要通过一个非常复杂的程序,以确定这种实验对小孩子不会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收集实验数据,用统计学分析统计数据,再根据数据分析出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并同时提出本实验的局限性,为今后的研究提出见解。

    虽然说,人文科学研究中也有一种研究方式是个案研究,但个案研究需要常年的跟踪记录,比方说,家庭的朗读,实验者会根据实验假设来分区,经济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等,然后在不同的区域中随机抽取跟踪的对象,定期家访,记录数据, 对孩子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估,而不是家长说孩子是如何成功,或是如何悲惨。研究是需要控制一定的可变因素的。 由此看来,这里的个案,那位童鞋说,不属于科学范畴,而仅仅是个体实践,她说的一点没错。我们出版社出版的,某某女孩,某某男孩之类,以自家孩子为个案的,没一个可以算得上是教育学科科学的范畴,仅仅算的上是个人传记性质的。

    这世上,很少人(有,但很少)将个人传记作为人生指导,或是教科书之类;只是,令人惊奇的是,这世上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将这类家长教子传记拿来当教材学习。 家长加油站有一热贴,叫什么家长教孩子英语必读的两本书, 翻进去,便有为数不少的人拿着当红宝书看,而且是反复看,领会其精神,落实在行动上。拿这类书当成解决自己问题的法宝,真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

    要说这类书中,有一部分还可看,比如钟婉婷,毕竟是拿出真的雅思成绩说事,最终也被香港某大学录取。 至少说,有第三方给出一个水平评价,而不是自己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自己养的孩子,自己说如何,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别人真是无从判断。对于说孩子如何如何的这些书,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下结论,都为时过早。


  • zzyy

    2012-6-12 12:47:45 使用道具

    爸妈网是纯公益性质的吗?好像不是吧,团购和在线课堂好像都是盈利模式。
    好书推广自然是好事,误导和负面效应较大的,还真不是好事。
    我没说哪本书好或不好哦。
  • xianyun0403

    2012-6-12 12:50:10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欢乐童年

    楼主 2012-6-12 12:50:59 使用道具

    是否出书,完全是个人的选择。只是,书籍出版,里面的主人公就很容易成为公众人物。

    以自家孩子教育为主题出书,还是需要家长多想一想的。
    当年一本《某某女孩》,可说是红极一时。 不久便有一本《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的书籍出版,很有独到的见解。作者以其犀利的笔触,评判性思维的视角,对《某某女孩》做了很精准的解析和论辩。

    家长出版自家教子传记,不似论坛的日志交流,而是将自己,将自己的孩子推向公众的视野之中。论坛是平等交流互助式的学习讨论,而出版则是另一回事情。尤其是那些说,自己教子如何成功,自己孩子如何优秀,自己将孩子打进北大。这就像将自己和孩子至于玻璃房子中,还四处呼唤别人来观看。这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压力,如果孩子不能保有家长所期待的,或是孩子不能保有众人所期待的。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有待观察和商榷。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0 理由 收起
    小团团 + 50 说得好!
  • miliyu

    2012-6-12 12:56:20 使用道具

    就楼主的发言来看,我表示赞同!
  • 欢乐童年

    楼主 2012-6-12 13:49:29 使用道具

    本帖的主旨是和北极的企鹅聊天,为了不歪我的楼,我先将我想说的说完。

    北极的企鹅不服气的大概有两点,一点是要2岁的孩子认字,另外一点,是零基础的家长可以教好孩子英语。
    现在笑笑的妈妈已经进驻本坛,你完全有机会和她进行正面的交流,很期待你们的这次交流。

    前面有童鞋说本帖是唯恐天下不乱之更甚贴。 难道说,有问题,有心结,藏在心里不说,不发声,和谐太平就是好事吗?
    论坛论谈,有问题,有看法,说出来大家交流沟通嘛。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在寻找最好的道路,最适合的道路,不是吗?

    要2岁的孩子认字,问问笑笑的妈妈,当初是怎么做的,是不是硬逼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盛行杜曼,专门去查看了解杜曼是怎么回事。 youtube的网站上,能看到不少家庭,将自己1-2岁的小宝宝的识字,读点卡的视频放出来。 原本想象,孩子都是被逼迫的,可是看到录像,那些孩子没有一个有痛苦的表情,都在那里,要么站在自己的小床上,要么坐在地毯上,很有兴致的念着父母给他们看的卡片。 那些数字点卡,对大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书,可是那些孩子就像训练有素的学生,每张卡片都能准确说出代表什么数字。 看似非常神奇。虽然个人对杜曼或是早识字这些理念不认同,但如果说这种做法对孩子发展有伤害,还是需要看到更多的数据实验等来论证和支持的。

    那么零基础的家长是否可以教好孩子英语呢?想来笑笑的妈妈既然写出来,说不定就有例证。或者说,她是站在某一个我们看不到的视角在论述这个问题。去请教一二不是很好吗?笑笑的妈妈会有对零基础是如何界定的,教好英语中的“好”也会界定清楚。 这样,大家就不必为了因为看问题的视角不同,看到的不同,而争论来争论去而争论不出一个结果,完了(这里读liao)还伤了和气。

  • Elizabeth

    2012-6-12 13:52:46 使用道具

    两岁是认中文字还是英语?
  • ljm33844

    2012-6-12 13:53:32 使用道具

    我也赞同楼主的言论,比较中肯。
  • 北极的企鹅

    2012-6-12 13:54:56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dilifang

    2012-6-12 14:01:53 使用道具

    真的是该降降火了,要不这讨论越来越没什么看头了。
  • ahbird

    2012-6-12 14:06:08 使用道具

    十分同意 “对于说孩子如何如何的这些书,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下结论,都为时过早。” 要出书的话起码等到小孩长大有成绩才有说服力。
  • smokingzombie

    2012-6-12 14:07:37 使用道具

    看看~~~~~~~~~~~~~``
  • tinaibella

    2012-6-12 14:08:30 使用道具

    啦啦啦,我可以先围观下么?帖子有点长。。。。现在耐心有点差。。。。
  • hexingying

    2012-6-12 14:13:33 使用道具

    气温升高,谨防上火。
  • 宝罗快乐

    2012-6-12 14:28:19 使用道具

    教两岁的孩子认字没什么令人指责的,只要方法得到,孩子不会感觉到痛苦的。关键是学会认字,两岁的孩子能干什么?关于笑妈,我觉得是当全职妈妈最羡慕的一种状态,带好自己的孩子的同时还能接连出畅销书,顺便赚赚钱。
  • angelbaby

    2012-6-12 15:19:3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angelbaby 于 2012-6-12 15:33 编辑

    两岁孩子认字是很平常的事。只是笑妈是全职妈妈,方法得当,孩子认字数多些而已,没什么特别的。
    当年Angelbaby八个月开始说话,身边人认为她是天才,其实他们不知道我背后的付出。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抱上BB上街(我从不用婴儿车),一路上我看到什么就跟她说什么,把整条街的景物都不知给她描述了多少遍了。
  • mrschen315

    2012-6-12 23:49:29 使用道具

    看了楼主帖子,很客观中肯,学习了!
  • ericayy

    2012-6-13 05:17:19 使用道具

    笑笑也许是个有天赋的孩子,众多笑妈粉丝家的可能只是普通孩子,拿着天才的经验去培养普通孩子,肯定有问题,所以我觉得关键不是笑妈如何,而是她粉丝的心态是否平和,莫要自己功利地教育孩子确不承认
  • 欢乐童年

    楼主 2012-6-13 14:36:36 使用道具

    感谢楼上袖子的点评,对于婴幼儿的教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是有助于孩子的,还真是大有学问的。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 行隐

    2012-6-13 15:35:40 使用道具

    道,善者,术必利;术,厉者,道未必长久。
    一般出书写自己的经历的,都是把他经历中最美好的一面呈现了出来,至少出书的时候,结果总是好的。
    写的东西都只是一个侧影,不全面的。
    想到了这点,什么都通了。
    自己的孩子,自己之所以会痛苦,会开心,是因为不美好的,美好的,都看到了。
  • 小麦宝宝

    2012-6-13 16:54:58 使用道具

    真理是越辩越明啊,看了这个帖子相信大部分读者都明白企鹅先生的意思了。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 晞宝宝

    2012-6-13 17:21:04 使用道具

    好一通巧舌如簧的狡辩!PS. 我没有人参公鸡哦!{:soso_e113:}

    -----------------------------------------------------------------------------------------------
    我觉得我这次的用词和手法没有不恰当的地方。首先,我在使用"**"这个词时,I meant it in every sense of the word,而帖子题目引发的联想,也是经过考虑的。没有任何误会。至于说人身攻击,维基百科:

    人身攻击(personal attack)指在沟通对话时,作出攻击、批评对方与个人因素相关之断言或质疑;如人格、动机、态度、地位、阶级或处境等。若进一步以此作为论证之前提,并(可能诉诸情感、)歪曲论题而作出与前提不相关的结论,则称作人身攻击的谬误。

    示例以下为人身攻击之例子:
    你的妈妈是怎么教你的,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他曾经因诈骗入狱。你要特别小心去查证他讲出来的话。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thread-85329-1-1.html
  • 岩松妈妈

    2012-6-15 12:32:27 使用道具

    认同:对于婴幼儿的教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是有助于孩子的,还真是大有学问的。

    所以家长心态要平和,谨慎
  • 瑞希妈

    2012-6-15 12:37:11 使用道具

    唉,不知道该说神马
  • rosefeet

    2012-6-15 13:26:47 使用道具

    我觉得作为父母,有必要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至于要不要采纳,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所以对于笑妈出版书,我站在平和的角度。最近也正在看一些育儿的书,不可否认的是,我从中吸取到很好的启发,让我这个平时懒散的妈妈,也能打起精神。也许某些书中的理念并不适合你自己的孩子,但作为父母,我想我们是有能力去综合判断的。
  • sher9646

    2012-6-15 13:54:38 使用道具


          想起当年粽子家在儿教论坛做推广,硬生生被儿教的专家和家长们追根究底,挖掘出原来粽子除了看电影练得较好的口语听力之外,英文阅读和写作其实很差,中文也学得不好。
        我相信,出书推广自家孩子经验的,都存在偏颇。即便孩子天分较高,在某一方面看似比较成功,也必定会失去其他方面的成绩,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值得那样去追捧。更不用说虎妈狼爸那样的,违背孩子发展的天性,将孩子逼迫进名校又怎样,孩子内心一生都会存在抹不去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