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用学中文的进程学好英文
用学中文的进程学好英文--作家成寒的英文学习故事◎徐孟延
成寒:是作家,也是翻译。出版过许多英语有声书,以及走访文学名家居处
的旅游散文书,也曾经撰写过畅销的英文学习丛书〈躺着学英文〉。作品
涵盖各类文学与建筑的书籍。
三月下旬,在台北市阳明高中举办的教师研习营中,有一场由作家成寒对国中、
高中、高职英文老师们做的演讲,主题是「看电影,赏英诗」。
会场上,成寒播放了许多的电影片段,里头都暗藏一些英国诗人写的诗句。
例如电影〈刚果〉中,曾出现叶慈(William Butler Yeats)的诗句
"A lonely impulse of delight."(一股寂寞的愉快冲动),尼可拉斯凯吉在
〈扭转奇迹〉中,也曾经说了一句佛瑞斯特(Robert Frost)的诗句
"I took the road less traveled."(我选择了较少人走的路)。
而电影〈春风化雨〉中也有惠特曼(Walt Whitman)"O Captain ! My Captain ! "(
喔,船长!我的船长!)…
除了欣赏电影与诗句外,成寒还带领所有老师一起想想,诗人的句子
如果置换其他名词,会得到什么有趣的结果,以及介绍许多诗人的生平
和创作背景,佐以自己实地走访诗人故居时的所见所闻。让台下数十位老师
听得津津有味,没有半点冷场。
私下访问成寒,她说:「你相不相信,我高中联考的时候,英文的成绩
只有个位数?」不只如此,她还说:「当时,我甚至因为英文怎么读
也读不好而想自杀。」她描述,因为自己国小六年都是班上第一名,
作文比赛也会代表学校出外竞赛。自尊心很强的她,怎么也没想到,
换一个语言竟然就像天堂和地狱的距离。
从「背图形」到「听声音」
上国中,开始学单字的时候,成寒觉得很痛苦,「因为我们在乡下,
从来没听过别人说英文,对我而言,英文是没有声音的图画。」
她说,自己念英文的方式就是把整篇文章都当作图形记下来,
只要考试的句子是从课文中摘录下来,她就可以写对,不过万一
稍做改变,她就完全招架不了。
在她高二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当时有人送了我一套美国小孩听的
英文有声读物,不是很难,是经典名著改编的简易版本。我一开始没看书,
只是听,没想到第一次竟然听得懂几个单字,接下来几次慢慢的就可以
了解整个故事的大意,当时我真的获得很大很大的成就感。」
成寒说,其实她一直是想把英文学好的,所以如果有听不懂的时候,
她并没有放弃听下去。「再怎么说,总是会比我之前好一些,完全是
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
接下来的日子里,成寒听了近两百本的有声读物,除了朋友送的以外,
她也自己去找「战地春梦」、「茶花女」等经典名著的广播剧来听。
她总是听一听,大概了解后才看书,她说:「有些字原本不认识,
可是从不同的读物中听熟了,也从上下文猜出那个字的意思,
后来看到书的时候,一眼就认出来了!好像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
或是遇到老朋友的感觉。」靠着大量的听跟读,十个月后,
成寒参加托福考试,竟然得到613分的好成绩。
「听懂」才能交流
后来,成寒到美国念大学。靠着自学通过了托福考试的她,发现自己
和其他参加托福补习班的华人同学有些不同,「很多同学虽然托福考得不错,
但沟通上还是常有障碍,例如常听不懂教授在说什么,所以会在学业上
格外依赖别人;或是听不懂外国朋友在说什么,所以会觉得自己很格格不入,
难以跟老外互动。」成寒说自己因为比较听得懂别人在说什么,
跟人家对话的时候表情也是正确的,所以外国朋友就很乐意和她聊天。
成寒也提及,现在坊间有许多英文学习书籍会整理一些不同情境的
常用口语,教大家如何「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不过事实是,
许多人背了那些句子很开心,在国外迷路的时候就马上开口向外国人问路。
没想到,外国人一开始回答,他们就傻了,因为完全听不懂,接下来
放在脑子里的对白通通都用不上了。」她也解释,背口语不是不好,
但是「听懂」也是沟通的要件之一,「听」与「说」在与人交流时,缺一不可。
学语文要学到思想与内涵
除了听得懂,能沟通之外,成寒也认为可以从听力训练培养出
对英文的理解能力。「听有声书时,我不会动不动就按暂停,
而是会让带子一直放下去,逼自己边听边努力理解,有时也会
跟着朗诵者一起发出声音来读。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出自己
使用英文思考,而且迅速理解整个故事的大要。」
然而,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呢?她说,「最重要的还是要能够
学习到作者的思想与背后的文化意涵。」而她虽然重视听力,
却不认同时下流行的「全美语」教学。
成寒举了一个朋友的例子。她的朋友让孩子从小就待在
全美语教学的国际学校,一路读上来。刻意塑造环境的结果下,
那个孩子的英文的确很优秀,但是却一点中文都不会说。
有一天那个孩子告诉妈妈,看不懂珍‧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在说什么。奇怪的是,孩子出问题的并不是语言或阅读能力,
而是整本都看得懂,却读不出感觉。她的朋友问成寒:「
是不是我的孩子年纪太小了?」成寒问:「孩子多大?」朋友回答:「国中了!」
成寒说,她不认为孩子是因为年纪小而不能了解〈傲慢与偏见〉,
问题应该是出在孩子明明在台湾生长,却一句中文也不会说,
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贴近周遭的世界,导致孩子对许多身边的事情不敏感,
对人、事、物的感受力都被阻隔。在刻意营造的外语环境中,
有太多情感是孩子未必能接触得到的。
用学习中文的进程学习英文
美国孩童发展资讯网载出关于孩子口语表达的进程,里头说明,
孩子的语言能力,是由从小模仿周遭大人的语言(听)与举止(看)开始。
而成寒也认为,学习英文应该像从小学习中文的阶段开始,
「先能够听,听多了就会跟着说,然后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会看到许多听过的单字,学起来就会很快,
最后就能自然写出文章。」至于学英文的好处,她笑着说:
「自从英文学好之后,我的世界变得开阔了,我可以知道
很多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生活,以及有趣的故事与观点,丰富了我自己。」
*本文摘自人本教育札记第189期
好文章!谢谢分享!今天一定告诉儿子“「自从英文学好之后,我的世界变得开阔了,我可以知道很多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生活,以及有趣的故事与观点,丰富了我自己。」” 真的是好文章!谢谢分享! "学习英文应该像从小学习中文的阶段开始,
「先能够听,听多了就会跟着说,然后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会看到许多听过的单字,学起来就会很快,
最后就能自然写出文章。"说得太好了,坚持学习! 好文,谢谢转载。。。 谢谢分享,学习了 好文章,儿子现在就是听太少了 嗯,讲的简明又透彻。其实就是语言的自然习得。 谢谢分享{:84:} 光我们知道这个道理没用,全国那么多老师还在用老方法教英语,我们的孩子还得从他们手中经过一遍。杯具啊{:86:} 再一次确认走在正确的路上。 好文,学习中. 好文章。我的孩子听力和阅读水平差不多,我一直犹豫应该从听力上入手,还是更多的提供阅读(孩子现在是体验6的水平)。看了这篇文章,非常同意“听力训练有助于对英语全文的理解”。下一步打算加强裸听的能力。听过2,3遍后再让他读。先从简单点的开始。让他适应一下。 好文章,学习了。 女儿学英文也是从听开始,可是她更愿意看着读。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让女儿也一起分享了,坚信了妈妈的方法是正确的。非常感谢! 好文章,坚持每天的听 大量练习听还是很有帮助的 哈~,听、说、读、写,顺序是不能错的。 看来语言都是听说读写的顺序{:soso_e100:} 好文章,学习了,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