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r9646
发表于 2012-6-22 23:10:07
本帖最后由 sher9646 于 2012-6-22 23:10 编辑
又一个热帖,唾沫横飞,累!
我还是按进度自个儿捣鼓去。
zxpapple
发表于 2012-6-22 23:23:37
我只是说说自己的感受,就我自身,同一个作品的书和影视进行比较,书籍阅读带给我的愉悦高过影视产品。因为它给我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和时间。
对于孩子,我对自己孩子的观察是,一本书被他反复欣赏的次数要高过影视产品。(也是同一个作品)
看书时,我们可以边看边讨论,边看边发挥。而影视作品,我们很少停下来,大多是只能紧跟它的步伐。事后回忆时,也是对书籍的回忆更多。
欣赏
发表于 2012-6-22 23:25:00
即使大家使用动画片学习英语,也不会只用动画片,也会用其他方法,包括楼主说的字、书籍。所以,楼主无需为大家担心。
我家孩子每天晚上一集动画片,早上听一集动画音频,我觉得对已经上学的孩子来说,看动画已经算多的了。其实,个人感觉一天20+分钟的动画对孩子不会造成伤害。在楼主看来,这样的量算多吗?
zxpapple
发表于 2012-6-22 23:25:24
应该说是,能够唤起更多细节回忆的是书籍
longgemei
发表于 2012-6-22 23:27:57
浮花爸妈 发表于 2012-6-22 19: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恰恰是要担心的. 我现在只是提出一些看法, 供你参考.我和我爱人都是弄计算机比较多的人.我们都感 ...
这个说得在理,我也有切身体会
longgemei
发表于 2012-6-22 23:32:55
浮花爸妈 发表于 2012-6-22 19: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于早期识字, 我的感觉是适度引导,顺其自然就好.迫切的进行识字培训我不赞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 ...
这个说得在理,中肯
思涵妈
发表于 2012-6-23 07:55:20
小雨的妈 发表于 2012-6-22 18: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担心的是专注力。
在我旁边不管是音乐还是英语,我在看一本书,如果我在认真看书,我听不进任何声音, ...
我也有此方面的担心,有时边吃饭边听故事,现在貌似小孩注意力不够了
huanhuan
发表于 2012-6-23 09:11:21
tarbaby
发表于 2012-6-23 09:43:45
本帖最后由 tarbaby 于 2012-6-23 09:52 编辑
我很喜欢LZ的其他一些帖子,也赞同“阅读是主动学习,而视频是被动学习”的观点,更能理解LZ的担忧和给大家善意的提醒{:soso_e163:}
不过,我觉得事实情况可能是:多数父母应该会控制孩子的电视电脑时间,也许没有想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而只是为了眼睛。也有很多父母可能会采取看完视频后听音频,只要是孩子的感兴趣的内容,孩子会一样喜欢听的。在现代社会,想要逃开电视电脑,怕有些不现实,而且视频的东西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兴趣,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孩子的英语学习。只是家长需要注意好观看视频的时间,严格遵守,对于孩子也是练习克制和控制的能力。如果把孩子扔在电视前就不管了,美其名曰“磨耳朵”,让电视充当babysitter, 那可能后果真的很严重。
我想LZ可能想说的是:在视频,音频的同时,每天坚持和孩子读故事,读绘本,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孩子阅读,并加上户外活动,孩子也就不会仅仅沉湎于电视电脑了,因为生活中还有好多更有乐趣的事。LZ, 我的理解对吧?{:soso_e100:}
其实,针对这阵子论坛各种风向,HI版也发了一篇“亲子教育注意平衡就好了”的帖子(点这里), 站在各种纷争之上,给出了亲子教育总的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
叮铛猪猪
发表于 2012-6-23 11:52:51
我觉得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控制时间。如果电视电脑真的只有缺点没有优点,那它一定会早早被历史淘汰的。适当看看动画没有坏处,人生不是只有看书一条途径。
另外,我觉得既然开贴就应该允许别人发表意见,听听不同的声音才显胸怀。所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力”。如果别人只能赞同你的意见那么你未免太不自信了。也许这么说直接了点,因为楼上几个发表不同意见的并没有涉及语言攻击就被楼主“送客”了。希望这大过节的我没有让楼主后悔发了这个贴子
huanhuan
发表于 2012-6-23 12:43:14
yangyang05
发表于 2012-6-23 12:50:14
我们家是“视频”与“音频”结合,那是因为上学没更多时间看的,暑假估计就难了,音频量少,效果会差
椰子婷
发表于 2012-6-23 16:23:54
本帖最后由 婷子064 于 2012-6-23 16:33 编辑
{:soso_e113:}我觉得孩子英语好不好一点也不重要。
但是我对中文好不好则会更关注,主要是中文的根基扎牢固了,形成较为完善的思维系统,懂得表达自己,学习了最容易习得的语言这种技巧后,再去学习其他,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实家长们长时间纠结的话题就是:英语是不是越早教越好?英语是不是通过“玩”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就能教好?
观察一下呢,就发现许多家长都是肯定地认为,英语越早学越好,玩中的带乐趣的不叫“学”。
我其实自己认为,谈到学习,学习和玩是严格区分的,我看了好多年的日文电视剧,到现在可以说,一部电视剧如果不看字幕,10句话里也能听懂许多单词了,听懂这些单词对于理解意思也不困难,但是,我真的会日语吗?我当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随随便便地想起这个词的日语是什么,甚至能想起一些连续剧里的句子也能说出来,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会了一种语言。同理,英语上我也是如此认为的,语法结构虽然为许多人所不喜,不过没有语法就支撑不了句子,也支撑不了语言。阅读肯定是有效果的,但要分为学习的精度和消遣式的泛读。
今年去外国旅游了一趟,发现在几天中,从开始很难用英语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自然的,虽然我到硕士毕业,六级过了,但不代表英语水平如何),但在后面两天,情况大有改善,用英语对话并不是很难的事情。通过这件事,强调英语环境是很重要的,书写不是那么难的事情,但是要做到没有语法错误也要有一定量的积累。
所以,学英语真没必要那么小就开始学,根基不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习效果如何,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长期如此地“玩”英语是否性价比高,不好说。
通过应试教育的2+3+3+4=12年的英语,至少,国人的阅读能力是肯定的(到硕士阅读科学文献,只要带个字典就OK了,不存在什么理解不了的问题),听力可能需要一点点时间,但问题也不大,口语只要有语境了,也不难。费那么多心思去学英语只是为了英语好,真的觉得性价比很低。
总之,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它可以通过后天系统的学习+适当的语言环境习得,一定是学习所得。玩可以学的一定的词汇,可以提高兴趣,却不能代替系统的学习。
其实呢,家长们想教英语,继续教就是了,别人的观点,多看看,多听听,多进行思考为何别人的观点是如此,多比较一下和自己的想法的出入,去提炼一个更加完好的计划为佳,单纯的一定认为别人不对的唇舌之战纯属浪费时间,别人也不会听你的,你自己又气呼呼得不行,那可就不值得了{:soso_e120:}
无奈,现在大风气就是,觉得教师不好,师德不好,教得不好;觉得医生不好,医德不好所以不相信教师也不相信医生,只相信自己。我以前日志里也曾讲过“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其实很多时候有问题提出时思考更加重要,本来就是本了探讨的目的,结果后来就变成唇舌论战,哈。
所以楼主所讲的许多肺腑之言我感同身受,但需要别人认同仍然是有难度的。(即便只是想提出问题引起思考,也很难。而我认为世上无绝对之事,最重要就是思考得出精华,再进行整理糅合入自己的思想。)
这篇帖子我很喜欢,希望多看到这样带了自己思考的文字。走题是我的长处,O(∩_∩)O哈哈~
ihappy_wp
发表于 2012-6-23 21:06:05
在咱们这个开放的论坛中,大家彼此可以交流不同看法和观点,其实是蛮好的事情。
各种方法和理论都有一定道理,因为都是在不同假设和前提下成立的。因此,当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就要适度随之调整和变化。如果一成不变,并坚持一定是自己的最好,那最后就比较容易走极端。
大家不妨想想,放到古代时每一次出现技术对教育发生冲击时,说不定也会产生类似我们今天的争论。只不过受限于当时条件可能没有流传下来。比如说在当时会不会也因为有了印刷术担忧孩子只读书脱离生活呢?从这个角度来讲,啥事都关键在于“适度”,不过于依赖新技术,同时又坚持最基础的生活教育,两者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比如动画片,可以看,但不要过于放大孩子的对此的感官感受,形成依赖性。还要让孩子感受到阅读书本的乐趣,与小朋友玩耍的乐趣,动手做手工的乐趣....,当孩子的生活如此丰富与有趣时,就不容易沉溺于某一种活动方式了。
要做到这点,家长要敢于管理,帮助孩子形成自制力。不少家长不让看,也是因为担心管不住。实际上,与孩子约定好,比如一次半小时动画,每天1~2次动画片时间(让孩子自己选中文或英语,家长要提供合适的动画片资源),孩子是能做到约定的,并且形成了规律后也愿意一直持续和遵守下去。有可能刚开始孩子会被动画片吸引而哭闹希望能延长时间,这个时候家长的坚定就很重要了,一旦克服了这个坎,后续孩子就会内化成自己的生活规律了。
对于阅读也是如此,每天只有15-30分钟,只要持续,孩子会非常快的就喜欢上阅读。对孩子来说,阅读的快乐,看动画的快乐都是让他们童年更加缤纷中的一种。
Elizabeth
发表于 2012-6-23 21:30:10
我的看法,就是楼主说的没错。看动画学英语不行的,动画没营养。
不想辩论,因为太累。
电子产品不宜过多,美国的学校都有Smart board,但使用率绝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我觉得使用率很低。而且从来不给看动画!
yilisahan
发表于 2012-6-24 05:29:32
tarbaby 发表于 2012-6-23 09: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很喜欢LZ的其他一些帖子,也赞同“阅读是主动学习,而视频是被动学习”的观点,更能理解LZ的担忧和给大家 ...
谢谢tarbaby的理解。认同您的观点。其实我写这个帖子时最关注的是,20分钟的动画加上阅读,到底能营造多少英语语境?
yilisahan
发表于 2012-6-24 06:13:37
tarbaby 发表于 2012-6-23 09: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很喜欢LZ的其他一些帖子,也赞同“阅读是主动学习,而视频是被动学习”的观点,更能理解LZ的担忧和给大家 ...
不知大家是否意识到,”浸泡“时间短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严格来说不叫”浸泡“。即使是有音频和阅读的辅助,我还是怀疑”营造语境“的有效性。动画片可能是这几种方法中最快速有效的”营造语境“,但是一天20分钟动画片,我觉得肯定不够营造”英语语境",所以才有了我的担心。实际生活中,我碰到给孩子报英语班的一半妈妈,都特别强调”英语思维“。没有足够语境,哪来英语思维?种种的矛盾,是我希望这个讨论能帮助大家意识到的。我不愿意在帖子中太鲜明地说自己的观点,好留给读者空间。这问题可能是有点复杂。
jingyan422
发表于 2012-6-24 06:45:10
很好的理念,谢谢楼主
yilisahan
发表于 2012-6-24 07:15:52
本帖最后由 yilisahan 于 2012-6-26 12:44 编辑
叮铛猪猪 发表于 2012-6-23 1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控制时间。如果电视电脑真的只有缺点没有优点,那它一定会早早被历史 ...
只有“不同意见”参与的讨论,才更擦出智慧的火花,才更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发表不同意见的方式是有文明底线要求的,否则会造成社会不和谐。我们中国现在的学校里缺失文明辩论的训练(比如美国从小学就开始),致使大家没有统一的底线。素质好的人做得好,素质低的人就一塌糊涂。虽然多数人素质高,但是少数人对社会的危害还是很大的。这个问题造成很多想说真话的家长不敢说真话,因为怕被口水淹死。这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不利的。学好英语是为了走向国际,特别是和世界先进国家交流用的。但是英语再纯正,使用不文明的讨论方式,被国际上被斥为无礼,还不是给中国人丢脸?再说,我们中国曾有“礼仪之邦”的声誉。我们老祖宗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受国际上的欢迎,原因就是它与国际认同的方式一致。只是我们的文化断代了,造成现在这幅景象。。。
如果您认为我送的那位客,还有附和的那位——“从加拿大”回来的人,交流上都符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底线标准,并且“捍卫别人说话的权利”,请您直说。您也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下一次您发帖子,别人和您这样交流,您有什么感受。。。
我自己在美国主流社会工作近二十年。不用文明方式,在美国能活几天?中国和美国一样,也是国际化的一部分,并且我们还曾经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美国却没有。
如果大家都容忍不文明的方式,我们中国和谐社会的希望在哪里?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走向国际时,能以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不希望少数的中国人毁了我们整个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但是,我们长期在国外工作过的人,都有切身的感觉,要多少“高素质”的中国人才可以扭转一个“低素质”人造成的国际形象危机。每一个中国人,一举手一投足在国际上都不再仅仅代表自己。您希望我送的那位客代表您吗?如果希望,请您直说。
作为文明交流“不同意见”的实例,请您参考我的新浪博文“王青博士,恕我挑战了您的想法”。那篇文章记录了我和另一位美国华人博士之间交流不同意见的方式。我们有很多相同的想法,但也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可是我们互动得非常文明,专门有博友评论,享受观看我们之间的讨论和头脑风暴。
谢谢您的理解。
我的新浪博客是“韩博士的中美教育博客“( 因为我在国内有一些教育交流的工作,所以不合适用”瑞妈妈“来命名博客)。另外,我新发了一篇博文,叫"温哥华街上的活雷锋”,帮助大家了解一下加拿大的文明程度。欢迎您来串门。
yilisahan
发表于 2012-6-24 08:13:02
本帖最后由 yilisahan 于 2012-6-24 08:16 编辑
答楼上'龙之翔‘的点评。“百花齐放”不要求是花吗?我们为什么没听说过“百草齐放”呢?您说我的“百花齐放要是花”是“有点condescending”。您的依据在哪里?读您的帖子,好像您是位英语教师,应该接触过美国关于“理性交流”的一些书籍吧。如果您要是说别人condescending, 得有证据,不可以凭感觉的。我们老祖宗的文化肯定也符合这个原则的。。。
龙之翔
发表于 2012-6-24 08:27:04
yilisahan 发表于 2012-6-24 08: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答楼上'龙之翔‘的点评。“百花齐放”不要求是花吗?我们为什么没听说过“百草齐放”呢?您说我的“百花齐放 ...
英语里有一短语叫READ BETWEEN THE LINES,从你的百花齐放要是花里,言外之意就是你老韩是花,人家是不是花得掂量掂量,至少要我老韩认同是花吧。可能你自己还没意识到你的语气有问题吧。
百花齐放是一个成语,现实中草也是需要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EVERY CREATURES ARE CREATED EQUAL.
yilisahan
发表于 2012-6-24 08:50:57
本帖最后由 yilisahan 于 2012-6-24 10:52 编辑
回复“龙之翔”,符合文明交流的都是家!这是我的看法!不要把你的想法再次强加给我!恕我才疏学浅,没有能力和您接着讨论问题。不好意思,88!
龙之翔
发表于 2012-6-24 08:57:51
yilisahan 发表于 2012-6-24 08: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龙之翔”,符合文明交流的都是家!这是我的看法!不要再次强加给我!恕我才疏学浅,没有能力和您接着 ...
心平气和地给你提意见,你这么激动干嘛?别说你没激动啊,这么多“!"可以说明一切
浩浩妈
发表于 2012-6-24 09:55:01
本来我是懒得解释的,但是大家说了又说,这个帖倒成了我不让孩子看动画片,“残忍”的批斗大会了。难道大家都不仔细看别人回帖内容的吗?我说“很少”不是“没有”,我们星期一至五没有动画片时间,星期六星期天一至两小时看动画片或者玩电脑游戏随孩子安排。那么星期一至五没有动画片时间,孩子干什么了呢?两个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在家就是玩玩具或者看书。孩子不看动画片难道不是在别的地方寻到乐趣了吗?如果大家非要觉得看动画片才是一种乐趣,那么随意,我无法剥夺大家享受这种乐趣的权利。
盛夏的果实
发表于 2012-6-24 10:00:56
思涵妈 发表于 2012-6-23 0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有此方面的担心,有时边吃饭边听故事,现在貌似小孩注意力不够了
我们已经出现问题了,经常一心二用,所以吃饭时音频视频都停了。
听英语就是专门时间。
sher9646
发表于 2012-6-24 11:34:56
我觉得不应该将电视、动画片之类视为洪水猛兽,根本原因在于家长是否让孩子建立了规则意识。
我们从小就看动画片,四岁前将国产动画片都看了个遍,后来看英文动画片,在电视上放,也在电脑上放。我家孩子还有弱视、散光。但是不能因此就禁止孩子接触电视电脑,家长要做的最重要的是,给孩子定个规矩,每天看几次、看多久,并严格执行,孩子大点后,让他自己看着钟点控制时间。要做到这些,刚开始比较难,家长与孩子斗智斗勇经常发生。但是,只要家长坚持原则,孩子慢慢会接受并自觉遵守规则,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孩子学会自我控制的过程。
itisright
发表于 2012-6-24 11:41:14
先留名,再慢慢研究前面这么多观点
ada_ideal
发表于 2012-6-24 11:54:26
适量,就像吃东西,不能说这个好,光吃这个,合理安排时间
huanhuan
发表于 2012-6-24 12:11:38
龙之翔
发表于 2012-6-24 12:31:34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2-6-22 19: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试问,有几个家长是长时间几小时地让孩子看动画片的?
我想不会很多吧?
CHARLENEDAVID说得太好了,楼主怎么不虚心点呢,还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我没看出她有不文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