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是你所希望的那样时,你会不会爱他少一点?
本帖最后由 tangli810 于 2012-7-5 22:08 编辑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小小孩,调皮一点,叛逆一点,妈妈也会照样爱他。这种感情在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就会受到挑战。家长的期望可以不断调低,但是需要不断调低以至于不能再低了的时候,妈妈会不会爱他少一点?
应该说,我们家孩子,很多时候是达不到我的期望的,于是我就调低期望,降低要求,我说的要求,是行为规范和学习态度上的,但是孩子还是达不到。当时我很生气,在生气的时候,我发现真的没有那么爱他了,因为他给我带来的是烦恼和对他未来的担忧。事后想想,我还是像以前一样爱他的,不管当时多么生气,在心底,我仍然一样爱他。
但是,我很担心,因为这种感情仍然会不断地受到挑战。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当我们不再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纽带,是通过什么建立起来的?也许有我这种担心的人,管教孩子的度没有把握好,也许方法不对,也许忽视了和孩子精神层面的交流。这三种中间,以我的情况,或许三种都有吧!
亲子关系,精神交流。我还记得,几年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让我的爱,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是孩子进入小学,进入中学,当学习压力、升学压力不断升高,当外部环境(网络游戏)越来越恶劣,而竞争又越来越激烈的时候,是不是更要注意给孩子留出精神空间,留出精神自由,多与孩子进行精神交流。或许只有真正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才不会有我现在这样的担忧吧!
想听听大家的观点!
男孩子会离妈妈越来越远的,从小时候和妈妈寸步不离,到后来关起门,不让妈妈进去。我们能拥有儿子多少年呢 父母永远都会爱自己的孩子,男孩子也有非常疼父母的。 爱之深责之切。 改变对孩子的爱,这是不可能的。我感觉楼主很迁就孩子。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习惯、态度)立场必须坚定。 当你是真正的爱孩子,而不是带着功利地爱孩子,孩子就会离你的期望越来越近。 立场坚定也不一定就有效果呀,有的孩子还是应该给他时间和足够的耐心,只要对他的爱一直不变,我相信孩子应该会越变越好的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 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 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 陪孩子体味生活的滋味, 给自己一点时间, 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 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转来的,共勉吧 我们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把坏习惯改掉。因为坏习惯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但改坏习惯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是相当痛苦的事,我们大人就要想办法减轻这过程中的痛苦,使好习惯替换坏习惯。 多看孩子的优点吧,家长总希望有个完美的孩子,但这是不可能的。人和人天生差别很大,有些事情不是想努力就能做到的。有时需要扬长避短,让孩子在最擅长最感兴趣的方面好好发展,不足和缺点先放一边,不要老想着改正、弥补。当孩子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后,以前的不足和缺点可能就改变了。 本帖最后由 tangyuan2012go 于 2012-7-6 08:59 编辑
“让我的爱,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我的理解是不要让我们的受牵绊了孩子。诚然,我们爱孩子,我们应该爱孩子,我们肯定爱孩子,但每个人心里对“爱”的理解和定义是不一样的,在我们对孩子要求多的时候,我们是认为在“爱”他,但有没有“自私”的成份在里面呢?
当然,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引导和规范,有时也可讲些方式、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说教,时间一长,孩子烦,大人烦,还没有效果。{:soso_e100:}
“如果孩子达不到你的要求,会不会爱他少一点”?我想我不会,因为爱是无私的,父母的爱不应该是有条件的,你说呢?{:soso_e112:}
爱孩子,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可是爱有很多种,怎样的爱才是真爱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吧!可我知道,当孩子不是我所希望的那样时,我会选择仍然爱他! 楼主有没有听过“21天”养成习惯的理论。说的是要每天不断重复,最少要21天才能初步养成一个习惯。但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天不坚持将会前功尽弃。在这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坚持。 让我的爱,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这句我也喜欢。 好在我家的是女孩子,太好了. 还有在培养孩子好习惯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就是,家长必需以以身作则,要孩子做到的,家长必先自己做好。如果做不到这项,一切说教都是浮云。 生气归生气,还是爱的哈.我也喜欢这句话让我的爱,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这里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帮女儿改掉不收拾玩具的坏习惯的。女儿以前玩过的玩具不收拾,总是弄得家里乱糟糟。我先跟她谈心,告诉她这样做的后果是玩具很容易丢失,下次想玩的时候就找不到了,这次我和你一起来收拾好,下次你要自己收拾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不能老依赖别人。但是这当然还不足以让女儿改正。她还是一样不收拾玩具,我说我要扫地了,你不收好你的玩具,我可要把它们扫进垃圾桶了。女儿赶紧过来收好了玩具。但这还是不足以让女儿改正,她又乱丢玩具了,这次我没说什么,直接把她的玩具扫进了垃圾桶。女儿发现后,大哭大闹,当然我是不吃这一套的,从小到大她没有因哭闹而从我这里得到过好处,没哭多久就停了。从此以后就很少不收拾了,偶然出然忘了收拾时我故意让她看见我拿着扫把准备扫掉她的玩具,她马上飞奔过来收拾好。 tomatosun 发表于 2012-7-5 2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你是真正的爱孩子,而不是带着功利地爱孩子,孩子就会离你的期望越来越近。
这话讲的极对,孩子不是大人用来虚荣的工具。
ahaq11于2012-7-6 10:02补充以下内容:
你应该用心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看那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相信你也会有所感悟。 以前我也有和你一样的困惑,尤其是在一些生活习惯或者行为方式上,孩子不能按照我的思维去做,感觉很痛苦。可是现在我在转变自己的思维,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做事呢?尤其是男孩子!现在我的想法是只要在一些原则性的事情上坚持住自己的原则,至于其他的不要事无巨细,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没有那个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爱的方式不同而已。当我们发现了和孩子之间的问题的时候,不妨换种方式去爱孩子。 这个作为家长的我能够理解,其实在孩子成长中,我也在成长,不断地改变自己,尽量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时可能会有点光火,但不会改变我对孩子的爱。 确实有时候会抓狂和生气,尤其是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时,不过爱之深责之切阿。 现在很多小孩子爱吃垃圾食品,如麦当劳和肯得基。我是提前就以经给女儿打了预防针,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开始,每次经过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店门时我都会给女儿说垃圾食品的危害。虽然这样,女儿还是很想吃。我偶尔也会带她去尝一尝,当然女儿是非常喜欢吃的,吃之前还常对我说“就吃一点问题不大吧?”。我说少吃点没大问题。女儿也很懂事从不主动要求去吃这些东西。 好像会的.如果在妈妈的苦心经营下,孩子连起码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都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 妈妈是会少爱一点.我觉得很正常. 比如要求拿了东西归位、洗澡自己拿衣服、换下来的衣服放到洗衣篓里,放学回家把小黄帽、饭盒袋、红领巾挂在挂钩上。这些如果天天管,大人会被烦死,孩子也会被烦死。
====================================================
这些我也很苦恼哦!
不过据我所知,这些事情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里,学龄前儿童就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是不是错过了“敏感期”?!
本帖最后由 chinpiwy 于 2012-7-6 10:52 编辑
有时候我总想,是我们要的太多了,才会一次次失望。试想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你的期望是什么呢,也许只是健康地活着就好。这就是底线。在情感上保持底线,你得到的都会是惊喜。绳子拉的太紧,风筝反而想挣脱…… 像我们这样第一次做父母的,还是要和孩子一样有许多要学的,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既然是成长,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是只要有爱,只要是真心的去爱,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多看孩子做得到的,你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希望。
我会注意让她感受到我的爱。并且告诉她,爱,不是满足她的所有的要求。做得好,会表扬,不好的地方,会指出来而且批评。
但都是爱你的。对你发脾气,是因为“爱之深 恨之切”。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