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数学想说几句自己的小总结。
大宝三,四岁时,幼儿园老师跟我说,她数学不行,数数不如别的孩子灵。身边孩子们不仅能数很多,而且很有些已经开始运算加法了。
淡定如我的人不多,我不教,只让孩子玩逻辑玩具。
五岁,开始玩推理类玩具,同时开始带着玩卡尔数学,但不是很认真。
淡定如我,是因为心里一直觉得,数学能力不等于计算能力,小学数学的难点在于应用题分析,这跟孩子阅读能力有关系。
而后是逻辑推理能力有关系,所以我们淡定地阅读绘本,玩推理玩具。
小学了,发现问题了,小一,小二时,最重要的是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这两样做好了,孩子能省下不少时间。这两样做不好,数学大打折扣。
好,我们集中练习这两样,粗心,其实是所有孩子的共性,难以克服,就得靠孩子自己的毅力和家长有意的培养,其实跟二,三岁时提前学的加法或数到100000,无关。
速度其实理解了加减乘除的意义后,就是背一些固定的公式或口决
背得牢的孩子,算得自然就快,背的时候,聪明,会总结的孩子,或者说小时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打得好的孩子,就自己能够摸索出小办法 小窍门来。
小三,小四时,应用题来了,语文理解能力弱的孩子果然会有问题。
应用题对于小学生是一个挑战,这中间还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吧。
因此,做为小三,小四的家长,很开心发现了问题,开始做计划,假期主要对付各种类型的应用题分析。
重中之重,为孩子未来数学打基础,还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分析能力的培养。
http://www.ebama.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蓝的微博 同时,发表一下对于我一直远远观望的奥数的看法。
对于奥数,真的了解不多,没给孩子报过班,没有陪孩子上过奥数课,只在家买了几本书,有空时挑着我看着不变态的题,带孩子做做试试。
鸡兔同笼听说一个最绝妙版的,大意是,吹哨子,哨一声,所有鸡兔抬左脚,哨两声,抬右脚......后面不记得那么清楚了,反正最后算出正确答案了。呵呵,搞笑版的解决方案。
后来有机会把一道孩子数学卷子上的趣味数学题拿来跟奥数老师分析。
老师一看,说这是个典型的XX题,应该用XX法,然后1,2,3,做完了 。
结果跟我的结果一样,而我是自己一点点分析出来的,并通过不同的两种方式,分别达到了同样的目的。
就此跟奥数老师聊了下,原来果然如我感觉,奥数教学目前的状态,多半就是把奥数题们,排队,归类,然后把固定解题模式讲给学生们
学生们死记公式和题的类型。
待考试时,如电脑工作般,先把题目读完,归类,找到类别的,从记忆库中提取这类问题的公式出来,对号入座,后面就是计算不要出错了。
换言之,奥数高分的孩子有可能是这类孩子,他们对题型归类和公式烂熟于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整个程序完成,并精确进行计算。
最后,确保正确率就好了。
那么孩子的分析能力呢,推理能力呢,不需要了吗??
如果在奥数学习和解题过程中,这一类的脑力劳动已经被背下来的固定公式和题目类型所替代,那怎么行呢?孩子的脑子要动着才越用越好用啊。
如果我的了解不是太片面的话,那么我就绝不让孩子接触这门学科了。
我相信,奥数在国外一定不是这样的。从它被变身为挑好苗苗的利器后,这个被产业化了,商业化了,流水线化了
因此,我暂时先敬而远之吧。
我最爱的几何,代数,为了让孩子有机会在那个学习领域里学得开心快乐,还是继续玩逻辑玩具吧。 关于应用题,我还要感叹两句。
不知是不是现在全民奥数了,老师讲解数学应用题和应用题分析怎么完全不同于我们小时了呢??
说不明白哪不同了。反正不一样。
没办法,这事只能我来了,于是,买题,买本,读题,2遍,找关键字,分析.....图怎么画,式如何列......
这个过程充分磨练了妈妈我的耐心,为提升自己的忍功,又破费了不少银子上网买教育心理类的书回来看,以确保自己在给孩子讲授数学题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和颜悦色,让孩子如沐春风。
这有多难啊,试过的妈妈们一定知道。每当我想发作时,就不断地去喝水,卫生间,然后对自己说:忍住,你要教会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自己就会
为什么呢,因为我这一没控制住,结果可能会比让孩子不会还要糟,她会从此怕了数学。
因为怕这一后果,所以一直不断地克制。
然后私下抱怨,当今 的教育,都想摘桃子,都不肯耐心等小苗苗慢慢长成大树,再开花,再结果,再摘挑。
数学如是,英文如是,语文如是。
数学版不罗索语文了,只一句,现在有多少老师,愿意等孩子阅读量上去后,慢慢提升能力呢???
如果还如我们小时的老师那样,今天遍地的作文班,怎么会有那么火呢???
奥数班也一样。
说得真好!
另外能不能推荐一些逻辑类和推理类玩具?先谢了! 说得好,现在大家都容易犯“跃进”情绪,小孩子的教育还是自然地加强营养,身心健康成长为重。 交给孩子一个认真、专注、执着的习惯,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这是花了大时间了,唉,现在的教育! 换言之,奥数高分的孩子有可能是这类孩子,他们对题型归类和公式烂熟于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整个程序完成,并精确进行计算
---------------------
我觉得也是。不过也要加上良好的记忆力和头脑。。。。现在的大部分奥数名义说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我觉得还是题做多了,看到题型,就知道怎么做了。。
汉声数学,是就是爸妈网印制的绝版书。。。一本本小故事一样。有PDF文件。你可以搜搜看 家长真是要花工夫在中文理解上,永远是最重要的
来自:爸妈网 Android客户端 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啊,这心态怎么练就呢? 思维发展了,一切迎刃而解!反对机械化训练! 哎,我家小孩既没有学数学,也没有玩过逻辑玩具,犹豫中 现在奥数已经变味了,不是引导孩子思维方法,而是直接将结果告诉孩子,孩子记住就行了
就那个著名的剪绳子,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再对折,中间一剪刀,绳子变成几段,折10次以内,二年级小朋友立刻给答案的
我还在计算呢,说老师说了,折几次就用几乘几加一,可是这样记结果能记多少呢? 关于逻辑类玩具,下午回来总结一下哈 小蓝 发表于 2012-7-6 01: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时,发表一下对于我一直远远观望的奥数的看法。
对于奥数,真的了解不多,没给孩子报过班,没有陪孩子 ...
是这样的:
已知共有鸡和兔15只,共有40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算法:假设鸡和兔训练有素,吹一声哨,它们抬起一只脚,(40-15=25) 。再吹一声哨,它们又抬起一只脚,(25-15=10) ,这时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两只脚立着。所以,兔子有10/2=5只,鸡有15-5=10只。
李开复的评论:嘲笑得好,中国数学教育的问题:1)问题可笑无用,没有实践价值,让学生误以为数学就是这么没用,2)只在乎背会公式,而不教为什么
大学毕业了才发现自己学了一堆无用的东西 总结得很有道理 逻辑推理游戏,可以去淘宝上搜一下:数字游戏和颜色游戏,这是咱们国内仿国外制作的,但说实话,还真仿得相当不错,不管它的出处如何,我的感觉是,孩子初初接触推理游戏,5岁左右:太小不行。可以先使用颜色游戏进行推理练习。
等孩子把颜色游戏玩通关了,再买一套数字游戏回来玩。
我接触的孩子中,能玩数字游戏的比较少,这类推理游戏是会让人上瘾的,有一阵,我自己和孩子都对此爱不释手,玩得不想睡觉不想吃饭。
再高阶一点可以考虑挑战一下:九宫格
这个对于小学4年级前的孩子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我带着孩子们做过,发现3年级以下的小朋友很少有人能耐下心来做。
四年级以上的孩子,能有心做这个的孩子,通常学习都是很让人放心的那种孩子。
学习了,谢谢楼主! 第一次来数学班版看到好帖啊。
来爸妈网半年了居然不知道这么个好地方。
以后住这儿了 学习了,谢谢,正为这个数学烦恼了 那天去买本九宫格玩玩,谢谢推荐 呵呵,不错,九宫格是推理游戏,同时也非常考验耐心
惭愧一下,我有时做到中高级都没有耐心再解下去了 双宝妈妈,敬佩一记!
我家,也没上过奥数班。
同意楼主观点。重要的是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能去主动思考。我们也玩数独。上小学后每天做一到两条奥数题,作为思维训练。 明白了,颜色和数字推理游戏,回头淘一下。 说的真好!一直对奥数远远观望,但看到周围的小孩都学,又不淡定,纠结中。我就是怕找不到好老师,整一个套套公式,变成题海,没锻炼思维倒增加负担。 学习了,一个有心的妈妈 分析的很对 学习了,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