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让孩子上“名校”吗
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上“名校”呢?选择名校,家长要考量哪些情况?专家:关于择校的话题,名牌效应,晕轮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也包括学校。名校自然会笼罩着一层光环,吸引无数的目光。为了成为该校的地段生,顺理成章地入学,很多家长不惜重金举家搬迁,购买学区房,这也应该是个社会热点。于是政府就有规定,必须在该区域住满三年才能顺利入读,随之而来的就是家长们未雨绸缪,早做打算,早早地制定了三年规划甚至是十年规划。鼓励并要求就近入学,但只要学校有优劣,必定会有择校。学校的优劣如何评判,其中一个指标就是师资。我们常会说某某学校很好,因为老师优秀。日本的学校应该在均衡化方面做得比我们好,因为他们的师资是有刚性流动的,合理的教师资源的配置,就会削减家长在这方面的顾虑。而我们现在讲的教育均衡化,很多还只是停留在教育物质资源的均衡方面,未涉及人力资源。所谓好学校的良性循环就会形成,有好的社会声誉,就有好的生源,就会为学校带来多的资源配置,就有好的薪金,就有好的师资。
但名牌学校也应该有不够“名牌”的教师,也应该有它的弱点或者管理缺位的地方,也必定有学生考不上大学的。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也会有德才兼备的名师,也必定有清华北大的校友。所以进了名校的家长不要高枕无忧,进不了名校的家长也不要怨天尤人,孩子成才的路有很多条。(讲讲就讲到大道理上了,对学生的大道理的教育有时是很乏力的,跟家长交流同样如是)
不管进入哪个学校,遇到哪个老师,不管家长有怎样的育儿理念,跟老师的配合都是必不可少,除非你在家设教室。对老师布置的要求,有时家长会觉得不尽合理,但聪明的家长常会做出自己的调整予以配合。孩子求学的道路不要寄希望在名校,要寄希望在自己的孩子,也要对家长自身寄予希望并自我加压。
补充一点,家长一定要考虑上学的时间成本,花太长时间在路上,我不赞成,提早就要出门,天黑才能回家,长此以往,孩子会很疲劳,毕竟在长身体阶段,毕竟有学习的压力。
一些“名校”需要入学考或面试话题(其实现在谈这个问题有点晚了,因为所有学校的招生工作应该全部结束,现在都在忙期末工作,不过可以为2010年入学的孩子家长提供些参考)不同学校根据自己的选择标准会安排不同的测试选拔方式。
测试形式:有的是以口试的方式进行,有的是以笔试方式进行,笔试部分,应该不是要求写字作答,而是圈圈画画,连线,绘画等,有的以游戏活动方式进行,老师做观察记录,也有是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应该说在这些形式中,考官或者记录老师的主观判断会占很大比例。也有以标准化的量化测试的方式进行,主考官的指导语全部统一培训,或者统一录音,考试成绩全部转成标准分,也可以对题目赋予一定的权重。
考查的内容应该可以涵盖很多方面,关键看学校的价值取向:
1、语文的识字量,简短童话,故事,诗歌的朗读。
2、绘画,可以和故事结合,考查孩子的理解能力,也可以考查孩子的美术创想和用笔。
3、生活常识
4、数字概念
5、逻辑推理
6、团队合作
7、动手能力
8、语言表达
9、英文对话
10、观察能力
11、交际能力
12、问题解决
13、运动协调能力
14、模仿能力
有能力进名校还是要进去的啊,总觉得其实一年级的小孩个体还讲都差不多,进了名校环境好,五年的时间下来和不进名校的差别应该是蛮大的。 感觉有人发过这样的帖子,反正我还是支持上名校,名校应该有它名的道理。 楼主,你的理解呢{:1_1:} 如果名牌学校离家近、学校各方面不错当然进了! 学校是否名校,只是我们选择学校的一个因素而已,虽然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但是并不是压倒性的。
学校周边环境、学校人文气氛、上下学是否方便等,都要考虑。
现在不少名校或师资良莠不齐,或人满为患……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需要认真考察。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能上就上,不是攀比,毕竟名校的师资比普通学校好,起点也高,升学率就是体现。可是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或是离家太远的话就没有必要了 有条件就上,没条件,想上也上不了。 呵呵,版主提问了。因为想上名校,所以一直纠结着这个问题。离家百米就有一所学校,坐公车两站地的学校名气很大,看重名校的师资、文化氛围、先进的教育理念,可还得考虑孩子上学的时间成本、安全问题,老人身体情况等等,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想通。孩子去年已经上了幼儿园,择园时,第一考虑安全,再之为了方便老人接送,上了离家最近的普通园。
身边同事家的例子给我的提示,小学阶段不择校,但到了初中没有家长不想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如果家长没有精力管孩子,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附加条件能跟上的话,还是趁早把孩子交给名校。 其实不一定非得名校,遇到了好老师最关键! 在名校遇见好老师的机率大一些。 先说说我自己小孩子吧。我的孩子就送进了名校,不是因为名校的师资多好,而是考虑的是生源。名校的生源比普通学校的生源好多了。在普通学校,有很多孩子出口就是脏话,家长不重视学习,风气不好。所以高价把孩子送进了名校,如同很多妈妈讲的,进入了名校也并不是进入了保险箱,更多在家长与老师的配合。再好的老师碰到了不配合的家长,可是有可能会被累死的。 也能上名校肯定要上名校,最起码师资和校风很好 首先看孩子是怎样的,选择适合最重要。 小学我们没有择校,看看初中情况吧。 积极地顺其自然吧 我们在名校周围买的房子,孩子不用跑,大人上班远点。 我儿上的小学比较重视阅读和体育,我和孩子都很喜欢。 好学校和好老师都是相对的,关键是适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