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申请
美国大学招收学生, 成绩(在校成绩和排名, 高考成绩)仅仅是一个方面, 其他方面如课外活动,学术竞赛, 体育活动, 社区服务, 个人履历特质等等, 都成为入学的衡量标准。 这种似有似无, 似确定, 而又年年在变的标准, 往往给人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今年哈弗招收的学生,明年以同样的条件可不一定就还能进哈佛。 那么美国的这些一流大学到底喜欢一些什么样的学生呢?
当然, 如果学生家里有强烈的背景(名人或是名人之后), 或是奥运会奖牌获得者, 或是家里给学校捐过大量的款项, 或是。。。。。这些都属于内定名额(先占去一部分招生名额)。剩下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孩子, 就是既没权, 也没钱的一般老百姓, 想进这样的一流大学可是要下一番功夫滴。 在那些方面下功夫呢? 首先是学习成绩。众所周知,成绩在一流大学的录取当中只起到门槛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有点像我们的投档线,上线的就能通过第一轮的筛选,进入第二轮。而如果成绩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对不起,第一轮就被筛下来了。能通过第一轮的人数还是比录取人数多得多。 第一轮的分数,也就是学业成绩, 招生办的主要是看:(按重视程度排列): 1. AP TEST 的分数(有研究报告指出,在高中阶段选修一定数目的AP 课程的孩子,在大学学业优异的比率较高) 2. SAT II 和SATI的写作部分(看孩子在高中的单科成绩如何) 3. 高中四年的学业平均成绩 GPA (主要是前三年, 申请时第四年还没出来) 4. 最后才是 SATI 的成绩。而且特别强调,50·100分的差别不会对录取造成任何影响。 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的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并预测未来学业是否能成功是他们录取孩子的标准。 当然, 各大学对分时所占比率各部相同。 一般的州立大学对分数比较看重, 占的分量比较大。 越是顶尖的大学, 分数在总体考量中占的比重一半都不到。 因为去申请的孩子在学业上一般都不含糊。 这些大学录取的, 要么学业出类拔萃, 拿过国际或国内学术比赛大奖的, 要么是全才, 有超出一般人的个人特质。 都是同辈中的佼佼者。 美国的教育给人的印象就是很轻松, 很快乐。 孩子每天到学校不学什么东西, 以玩为主。 其实, 这是美国的小学和初中。 到了高中,平时成绩都记录在案, 如果想进好大学的孩子, 谁也不敢拿学业开玩笑。 这时候就都开始全力以赴,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了哈。 在中国采取的是重点中学制度, 有各级重点,重点之中的重点。 美国有公立和私立之分。一些好的私立高中,可以和哈弗齐名,建校历史比哈佛还长。学校的硬件设施更是叹为观止。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就不用说了。自然学费也和哈佛有一拼。 私立学校不是一般家庭负担的起的,就上公立学校呗。美国的公立学校没有重点和普通之分,一视同仁。但是,由于学校所在区域的部分地税拨给学校作为经费。那么地税高的,学校就富,可以请到好老师,买很多好的设备,建好的校舍。教学效果就会好。于是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带动当地的地产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高中的课程实行选修制, 同一年级的程度上下可以差出好几年。有实力的孩子可以快跑,学校有相应的课程给你修,如果学校开不出来,你可以到社区大学修课,可以暑期到其他大学修课。。。。大多数的孩子根据学校的进度走,还有一部分跟不上的,在慢跑道上混。最后也能高中毕业,混进一所一般的大学。高中的课程,尤其是数学和科学,一上来就分跑道。一些是能力原因,一些是兴趣问题。比如将来想学医的孩子就可以多修生物,化学,生理等课程,而不修物理课程。想多修物理的孩子,可以修物理AP 的课程,而允许不修化学课程。如果想在生物医学方面有更深的发展,每年暑假,一些大学(像斯坦福,强。霍普金斯。。。。)有暑期的研究活动,开放他们的一些研究室,由大学老师带领进行专题的研究,不仅有钱拿,要是再发表一篇论文,进常春藤就是十拿九稳的事了(这种好事当然是竞争激烈啦)。有些学生对数学,计算机,科学领域有极大兴趣的,也鼓励多做自己喜欢的研究。每年一评的英特尔科技研究大奖,就是选拔这些学生。这些学生的可造就程度,当然比什么高考考满分的强多了啦。 美国学生中,慢跑生可以在自己的跑道上跑,课程容易些,考好了也是A。一般的学生,大多数在中跑道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修一些适合自己的课程,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利用各种学术俱乐部的活动,增加学术水平和活动组织领导能力。 少数有能力的快跑生, 想跑多快都有相应的课程, 不会被限制住。 精力再多都有去使的地方。 所谓,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一点都不过。 大家知道, 美国学校的教科书是由学校提供,一般要用7~8 年左右。这年的孩子用的时候,在书的第二页写上自己的名字,有的老师还要求学生签一张爱护教科书的协议,包括,不折页,不在书上写,画,不在看书的时候吃东西。。。。学期末,书就会被老师收走,下一年,发给下一班的孩子。暑假的时候,孩子手头是没有任何教科书的,更没有什么暑假作业,正好玩个痛快。 有人提议,在我们国家也试行这种方法,书可以印的精美一些,多用几年,就节约了很多纸张。想法一提出,立刻就有人反对了。因为,书不是自己的,不利于在书上画重点,书一被收走,要复习怎么办?。。。。 记得当初高考那会儿,老师提前半年的时间就开始总复习。将历年来的东西全部翻腾出来。现在,半年好像已经不够了,至少一年的时间拿来复习所有的科目。不仅如此,更有甚者,老师将历年来的考题做上80 套,800套, 然后总结精华10套,让学生在高考前100天前进行最后的强化训练。。。(这和妈妈把饭嚼碎了,再喂孩子有什么区别?),学校一天十几小时的学习时间用在高考复习上。。。。这种学生老师一起上阵拼精力,拼体力,拼智力的竞赛活动,越演越烈。 美国的高考一样有复习,不过大多数是私立学校在这样搞。公立学校,因为老师觉得工资低,这些额外的事情应该由学生自己掌握,所以几乎没有考前的集体复习。不仅没有复习,连考前要求放松一下平时的课程进度,多给出一些复习时间都得不到同意。平时的课程,作业照写,project 照做, 一点都不能落下。学生要是自己复习效果不佳,自己挤时间交钱到外面的培训班去复习。学校没义务帮孩子准备高考。我称这帮学生是高考的业余选手。而这些考试一般在11年级进行,而同时还有6-7们课程需要学习,况且11年级的课程大多是都是荣誉课程和AP课程(大学程度课程)。所以, 学生的课业紧张程度可见一斑。 大家都知道,业余选手是没办法和专业选手同台较量的。专业选手天天从早到晚就在反复训练这些东西,而且是有专业教练带队。而业余选手,没时间,还没指导。只能靠自己。但业余选手考出来的水平还是能比较真实的反应平时的水平。这样的水平进入大学之后, 面对同样的大量的阅读,大量的写作就能比较自如的应付了。 美国的高考称为水平考试,主要是看孩子的真实水平。平时的课本全部收掉。考试指导书也只是提纲式的复习一下,孩子做做考题熟悉一下考试的形式而已。功夫全在平时。 成绩这个门槛过了之后, 那些拿了SAT 满分的, 和其他没有拿满分的就都放在了同一个起跑线, 进入下一轮的较量。 每年, 被顶尖大学拒收的SAT 满分的学生可并不是少数。很多人不理解, 想不通, 为什么考试拿了满分还会被顶尖大学拒收。 尤其是这里的媒体, 哪个孩子要是SAT 拿了满分, 会大书特书一番,甚至冠以在美高考拿了状元。 其实, 这完全是对美国高考的不了解。 美高考没有状元一说, 只能说拿了满分。 而拿了满分,并不能保证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 当分数通过一个门槛之后, 就不再用分数来比较, 而是看孩子的综合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