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英语
前文已经说过, 学科英语就是用英语去学习其他学科知识, 这种学习应该是 1, 2, 3, 4, 5, 先拿数学学科 来说, 众所周知,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 甚至到初中, 到高中的数学教育, 都是相当不错的。 基础知识扎实, 解题能力, 举一反三的能力都相当不错。 (注意, 我这里没有用高中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做例子, 是因为我们高中的奥数队是进过层层选拔, 多年集训的成果; 而国外的一些高中奥数队随也是选拔, 但不似我们这样的培训。 所以, 用高中奥数竞赛成绩并不能很好的说明问题。)美国小学的数学课程比我们至少晚1-2年, 不仅课程程度低, 对孩子的要求也低。 课堂上随处可见孩子们忙着掰手指。 到一定年级, 孩子不掰手指了, 就改用计算器了。 虽然说, 现在计算机很发达, 到处都有机器可以代替人来运算, 不用训练孩子速算。 可是最基本的心算能力还是要有一点的。 这一点, 美国有点太依赖手指和计算器, 从一般的加减乘除的数字计算器, 到可以画方程图像, 方程之间的加减乘除, 求导, 求极限都能干的图像计算器一应俱全。 有时候要是太依赖计算器了, 就相对减少了对人脑的训练。 所以, 很多美国孩子如果没有计算器在手边上, 遇上点数学题就开始犯晕。 而正相反, 我们的教育是过多的训练孩子的口算和心算能力, 老师家长掐着手表看孩子算的有多快。 如果这两边能综合一下, 就好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 中国孩子完全不用去学什么数学的学科英语这门课, 而只要进行下面的一些活动, 就可以很好的把数学上用到的英语学到手。 比如说, 1, 2, 3, 4, 如果将来上高中了,孩子对数学和计算机感兴趣,那么网路上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源,教程,原版的课本等。很多人知道的朱元晨,就是从初中开始对计算机着了迷,自己到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英文的教程和课程,对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图形进行自己的研究,写出来的论文夺得了INTEL 科技大奖。这种自我导向的探索和研究,就是探索式学习。经过这样的学习, 孩子的学习能力, 研究能力无疑比一般的高中孩子高出很多。 |